首页 / 正文

◆瞿博士智(睿夫集)

智一名荣智,字睿夫,一字惠夫,其先嘉定州人。父晟,迁昆山。兄信字实夫,时齐名,称二瞿先生。智嗜学明《易》,至正间,宪司试辟后青龙镇学教谕,摄绍兴府录判,寻弃官去。睿夫博雅能诗,以书法钩勒兰花,笔致妙绝。时寓华亭,所居有通波阁。与黄晋卿、段吉甫、李季和、成原常、张伯雨诸君友善。季和尝曰:予客游娄县,与瞿、郭、卢、吕诸君日相从为嬉游,登山临水,饮酒赋诗,五六人者无不与焉。伯雨赠诗云:「青龙江上古儒宫,子去横经作士风。当户九峰春树隔,去家百里海潮通。」原常赠诗云:「老夫亦有鹅溪绢,也欲相从看画兰。」亦极一时之盛也。 

白云海歌次文学古韵 

虎丘燕集送□□□之秣陵分赋姑苏台 

从军行二首 

送于彦成归越次郯九成韵 

和羲仲韵柬玉山 

廉夫自沧江过顾仲瑛桃源作诗以寄并柬玉山 

次韵吕养浩 

十一月廿四日绍兴作 

卢彦志自台州候官至维扬 

次韵监郡鲁公二首 

次张句曲题杨铁崖新屋诗韵 

寄庄蒙泉 

简熊松云 

寄张伯雨 

碧梧翠竹堂 

次韵元章先生简奉讷斋判府相公一笑 

小言问疾兼怀匡山人 

○白云海歌次文学古韵 

白云深,白云深,白云深护山之心。有时随龙去沧海,倏焉天宇团秋阴。英英不来入我牗,直上璇霄掩箕斗。或贯日色流玉虹,或漏雷声堕天狗。山人学禅草庵里,静看白云朝暮起。此心欲与云俱闲,又逐溪风过溪水。纷纷武士尚挥 【一作操。】 戈,格斗东南未决何。安得此云化霖雨洗兵甲,散为玉烛四海皆阳和。云兮云兮如擘絮,奈此东流复如注。山人祇在玉山中,长绕山人草庵住。 

○虎丘燕集送□□□之秣陵分赋姑苏台 

高台崔巍插天起,势压雄城三百里。云窗雾阁迷烽烟,日日吴王醉西子。桂膏兰烬烧春云,锦丝瑶管空中闻。甲兵重来破歌舞,粲齿修眉散如雨。双钩带血不敢飞,城荒草碧春风吹。祇今惟有台前月,曾照吴宫花发时。慷慨悲歌叹陈迹,霜乌怨啼枫叶赤。明朝送客过锺陵,西望茫茫五湖白。 

○从军行二首 

年少去从军,妻儿生死分。弓开孤月影,剑动七星文。解识风云气,能穿虎豹群。不将身许国,何以树功勋。 

破敌三营外,城头日欲低。举烽连碛远,战气接云齐。旌帜惊乌起,铙箫杂马嘶。祇愁千里月,少妇正悲啼。 

○送于彦成归越次郯九成韵 

匡山于外史,上越有归舟。久负江湖约, 【一作客。】 宁知 【一作为。】 岁月流。琼书天上鹤,渌水镜中鸥。一曲真幽绝,当追贺监 【一作老。】 游。 

○和羲仲韵柬玉山 

莫怪清狂似谪仙,乘凉远过玉山前。紫 【一作剑。】 箫夜动黄姑渚,翠被风生越鄂船。云树亭台全却暑,芙蓉 【一作「蓉华」。】 帘幕半浮烟。赋诗刻烛良宵饮,知是衣冠不乏贤。 

○廉夫自沧江过顾仲瑛桃源作诗以寄并柬玉山 

老铁仙人海上来,海云长日护楼台。玉箫彩凤时时下,黄鹤珠帘面面开。不逐蟾娥归月府,却冯华 【一作「从花」。】 使过蓬莱。见说武陵重有约, 【一作「晚棹不迷重去路」。】 一溪 【一作湾。】 流水似 【一作即。】 天台。 

○次韵吕养浩 

客子频烦尺素修,江云变态故生愁。山回绝磴参差树,花隐重城缥缈楼。雨里未须秦望屐,雪余拟泛越溪舟。蒙郎古道多归思,桃叶春情隔渡头。 

○十一月廿四日绍兴作 

秦望山头云气生,越王城下湖水平。梅花欲放不尽放,雨色待晴还未晴。铜驼金谷非故里,青衫白发徒虚名。可怜百年已过半,空嗟万古难为情。 

○卢彦志自台州候官至维扬 

台州候吏扬州去,驿马回途一月期。官寺偶分银烛坐,客楼每怪玉杯迟。山中桃树仙人洞,天下琼花后土祠。卢彦此游元不浪,锦囊收得数篇诗。 

○次韵监郡鲁公二首 

镜里湖光暖欲波,客情惆怅不能过。蓉花簇簇开岩岫,云片飞飞起鹳鹅。载酒小船轻若苇,穿城夹膝小如梭。每因公事归来晚,无奈重楼月色何! 

祇合明时早挂弓,谩劳车马驻江东。烟开溟海清蛮蜑,水满平湖没雁鸿。□骑夜驰蓬阁下,云旗晴卷石城中。万方应喜平群寇,当与汾阳并大功。 

○次张句曲题杨铁崖新屋诗韵 

亭子高临洗马河,亭前夜月动微波。倚阑天上箫声发,卷幔岩前树色多。未许韩家修五凤,欲从房相赋群鹅。连城芳草遥相忆,谁解玲珑醉后歌。 

○寄庄蒙泉 

楼殿高低瞰海边,潮生静看月流川。秘函夜诵天仙下,香积晨斋绣佛前。碧盖团云阴寂寂,珠旒分雪溜涓涓。支郎绝爱山中景,吟得篇诗与世传。 

○简熊松云 

西冈无奈景纯何,陶写新诗日渐多。宜似兰苕飞翡翠,每嗟荆棘长铜驼。日曛山崦收黄雾,秋入江风动白波。复忆松云老文学,醉乘箫凤肯相过。 

○寄张伯雨 

服食年深玉雪臞,半簪华发不成梳。入山早弃人间事,闭屋独修河上书。丹火夜明鸡犬宅,剑光寒避斗牛墟。儗将一匹鹅溪绢,写作玄洲旧隐居。 

○碧梧翠竹堂 

高堂背郭对青山,尽日褰帷景界宽。碧树欲随鸾影瘦,绿筠长伴鹤翎寒。水晶帘动云成片,环佩声闲雪作团。久负故人诗酒约,不嫌径去倚阑干。 

○次韵元章先生简奉讷斋判府相公一笑 

倅车新赴云间幕,文采风流有誉髦。未许茝兰纫客佩,又承雨露染恩袍。浓熏酒渍红螺甲,清梦华生玉兔毫。退食郡斋无一事,诗成浑似柳仪曹。 

○小言问疾兼怀匡山人 

东江漾漾春流浊,西郭深深辙迹疏。放浪久无狂贺老,风流独有病相如。门前看竹不题凤,溪上赏花多钓鱼。 

猜你喜欢
  卷七百四十六·彭定求
  卷九十九·彭定求
  彭泰翁·唐圭璋
  卷十六·陈廷敬
  ●第四十二出 帅媾·孟称舜
  第三十六章 众生业报·屠隆
  ◆元总管淮(金囦吟)·顾嗣立
  第一齣~第十齣·单本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汤显祖
  白莲集卷一·齐己
  张惠言论词·张惠言
  卷三百三十一·陈思
  卷四 茕斋歌诗四十首·李白
  卷七十六·吴之振
  卷二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诗源卷八·沈德潜

    ○晋诗  刘琨  越石英雄失路,万绪悲凉,故其诗随笔倾吐,哀音无次,读者乌得于语名间求之!  答卢谌  琨顿首。损书及诗。备酸辛之苦言,畅经通之远旨。执玩反覆,不能释手,慨然以悲,欢然以喜。昔在少壮,未尝检括,远慕老庄之齐

  • 补遗·范梈

      泻露亭  初秋白露降,爽气迫虚帏。薄林方泥泥,洒汉复霏霏。暗袭玉堂悄,斜飘金掌微。鹤眠寒屡警,萤火湿犹飞。叶垂知月朗,花艶怯阳晞。兰饮畏朝坠,草沾伤夕归。为霜当夙戒,去日漫增欷。俜停吴宫女,三月采蔷薇。挹彼枝上香

  • 嵗时杂咏巻十九·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春尽日三月晦日郊外送客雍裕之野酌乱无廵送君兼送春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春晦日沐髪寄三友【韦功曹李録事王少府】戴叔伦朝沐敞南闱盘散待日稀扬梳髪更落揽镜意多违吾友见常少春风去不归登临取一醉犹可

  • 卷二十一·佚名

    台湾诗钞卷二十一王松张汉彭镜泉陈熏南曾逢时黄运和郑永南李逸樵王松松,字友竹,号寄生;新竹人。清光绪乙未割台,携眷内渡避难;及局势略定,返台。着有「台阳诗话」、「沧海遗民剩稿」及「友竹行窝遗稿」等书,前两书已列刊「文

  • 天台前集别编·李庚

    宋 林表民 编茅初成升天謡秦时邑謡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洲戏赤城继世而徃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和紫微右英夫人王子晋【见真诰】写我金庭馆觧驾三秀畿夜芝披华峰咀嚼充长饥髙唱无逍遥各兴有待歌空洞詶

  • 卷九十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九十五沈佺期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七·佚名

    正统三年冬十月壬子朔享 太庙○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遣中官祭司井之神○榜葛剌国遣使臣下儿耶眉等来朝贡麒麟白鹦鹉红鹦哥白鸠等物赐宴并赐织金袭衣彩币有差○太子太保成国公朱勇等言行在户部会官计议欲调

  • ◎旧新年之厂甸热·李定夷

    北京有一最不可解之事,即所谓逛庙逛会是也。夫所谓庙者会者,并非有特殊之风景,可以娱目骋怀,亦不过人逛人而已,即如照例旧年新正。有所谓厂甸香厂,为都中人士游观之所。今年香厂已经停止开放,所开放者,仅一厂甸。其实厂甸一处

  • 六○一 谕程景伊徐立纲等着分别罚俸六个月或三个月·佚名

    六○一 谕程景伊徐立纲等着分别罚俸六个月或三个月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十五日都察院等衙门奏,四库全书馆所进各书,该总裁等抽阅书内,俱有错误记过,应将协办大学士 吏部尚书程景伊、户部左侍郎董诰、翰林院侍讲学士朱珪、鸿

  • 绎史卷一百四十六上·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吕不韦相秦【上】史记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

  • 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司马迁

    张凤岭 译注【说明】本篇是秦楚之际随从汉高祖刘邦起事的三位近卫侍从官员傅宽、靳歙和周緤的合传。传中主要记述了傅、靳、周三人随从刘邦征战及升迁的过程。其共同点是均为刘邦信任的近臣,都封高爵

  • 卷七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七十一明 俞汝楫 编科试备考试法初行科举成式洪武十七年三月戊戌朔命礼部颁行科举成式凡三年大比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戍丑未年会试举人不拘额数从实充贡乡试八月初九日第一塲试四书义三道每道二

  • 七年·佚名

    (戊寅)七年明洪武三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己酉朔,上具冕服,率群臣賀帝正,坐勤政殿,受百官朝賀。諸道軍民官,各進方物,吾都里、吾郞哈萬戶,亦獻方物。禮畢,宴群臣,日本國使者及一岐、對馬、覇家臺使人、吾都里、吾郞哈,同赴宴,極歡而

  • 第七章 公辟·梁启超

      大同之世,公政府日以开山、通路、变沙漠、浮海为第一大事。盖人口愈多,用品愈繁,至于是时,深山、穷谷、绝岛、深箐无不大通,视同都邑,故通路、治水、筑桥之大工,役人最多。汽船、铁道之修筑,需费最巨,故夷山、凿岭、通川

  • 乐由中出(1)·戴圣

    ——以礼约取代兵刑 【原文】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2),礼自外作故文(3)。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4),礼至则不在争。揖让而治天下者(5),礼乐之谓也。 暴民不作,诸侯宾服(6),兵革不试(7),五刑不用(8),百姓无

  • 周易义海撮要·李衡

    十二卷,宋李衡著。宋熙宁间蜀人房审权,病谈《易》之家,有的泥于阴阳,有的拘于象数,乃斥去不采,而专取明于人事的百家之说,上起郑玄、下至王安石,编为一集,而以孔颖达《周易正义》冠首。如有异同疑似,则各加评议,附于

  • 五行精纪·廖中

    《五行精纪》“是南宋朝代算命学的一部集大成作,它引用了当时流行的50多种算命文献,并且具有确切的撰写年代,内容相当重要。我们可以此书为基础,清理算命学说的‘源’(往前追溯)和‘流’(往后延伸),探讨八字算命理论的发展脉络

  • 胜鬘宝窟·吉藏

    凡六卷。又作胜鬘经宝窟。隋代吉藏(549~623)撰,约成书于开皇十八年(598)前后。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系胜鬘经注疏中最详尽之作。首先明示五玄义,即解释经题、叙述缘起、辨别宗旨、阐明教之不同、论释经之分齐等。其次以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