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七十七

 

  卷777_1 【古意】邢象玉

  家中酒新熟,园里叶初荣。伫杯欲取醉,悒然思友生。

  忽闻有奇客,何姓复何名。嗜酒陶彭泽,能琴阮步兵。

  何须问寒暑,径共坐山亭。举袂祛啼鸟,扬巾扫落英。

  心神无俗累,歌咏有新声。新声是何曲,沧浪之水清。

  卷777_2 【采莲曲】张敬徽

  游女泛江晴,莲红水复清。竞多愁日暮,争疾畏船倾。

  波动疑钗落,风生觉袖轻。相看未尽意,归浦棹歌声。

  卷777_3 【采莲】徐玄之

  越艳荆姝惯采莲,兰桡画楫满长川。秋来江上澄如练,

  映水红妆如可见。此时莲浦珠翠光,此日荷风罗绮香。

  纤手周游不暂息,红英烂熳殊未极。夕鸟栖林人欲稀,

  长歌哀怨采莲归。

  卷777_4 【同崔员外温泉宫即事】郭汭

  辇辂移双阙,宸游整六师。天回紫微座,日转羽林旗。

  雷气寒戈戟,军容壮武貔。弓鸣射雁处,泉暖跃龙时。

  惠化成观俗,讴谣入赋诗。同欢王道盛,相与咏雍熙。

  卷777_5 【题沈黎城】权彻

  苏子卧北海,马翁渡南洲。迹恨事乃立,功达名遂休。

  夜闻羽书至,召募此边州。铁骑耀楚甲,玉匣横吴钩。

  雪厚群山冻,蓬飞荒塞秋。久戍曷辞苦,数战期封侯。

  不学竖儒辈,谈经空白头。

  卷777_6 【登乐游原怀古】豆卢回

  缅惟汉宣帝,初谓皇曾孙。虽在襁褓中,亦遭巫蛊冤。

  至哉丙廷尉,感激义弥敦。驰逐莲勺道,出入诸陵门。

  一朝风云会,竟登天位尊。握符升宝历,负扆御华轩。

  赫奕文物备,葳蕤休瑞繁。卒为中兴主,垂名于后昆。

  雄图奄已谢,馀址空复存。昔为乐游苑,今为狐兔园。

  朝见牧竖集,夕闻栖鸟喧。萧条灞亭岸,寂寞杜陵原。

  幂zx野烟起,苍茫岚气昏。二曜屡回薄,四时更凉温。

  天道尚如此,人理安可论。

  卷777_3 【静女歌】张南容

  静女乐于静,动合古人则。妙年工诗书,弱岁勤组织。

  端居愁若痴,谁复理容色。十五坐幽闺,四邻不相识。

  夭夭邻家子,百花装首饰。日月淇上游,笑人不逾阈。

  河水自浊济自清,仙台蛾眉秦镜明。为照齐王门下丑,

  何如汉帝掌中轻。

  卷777_4 【古兴二首】沈徽

  蔓草自细微,女萝始夭夭。夤缘至百尺,荣耀非一朝。

  敷色高碧岭,流芳薄丹霄。如何摧秀木,正为馀波漂。

  茎叶落岩迹,英蕤从风飙。洪柯不足恃,况乃托陵苕。

  长安富豪右,信是天下枢。戚里笙歌发,禁门冠盖趋。

  攀云无丑士,唾地尽成珠。日晏下双阙,烟花乱九衢。

  恩荣在片言,零落亦须臾。何意还自及,曲池今已芜。

  卷777_5 【晚望(一作夕次华阴北亭)】林琨

  清晨孤亭里,极目对前岑。远与天水合,长霞生夕林。

  苍然平楚意,杳霭半秋阴。落日川上尽,关城云外深。

  方予事岩壑,及此欲抽簪。诗就蓬山道,还兹契宿心。

  卷777_6 【阳春歌】吴象之

  帘低晓露湿,帘卷莺声急。欲起把箜篌,如凝彩弦涩。

  孤眠愁不转,点泪声相及。净扫阶上花,风来更吹入。

  卷777_7 【少年行】吴象之

  承恩借猎小平津,使气常游中贵人。

  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卷777_8 【晚至乡亭】郑德玄

  长亭日已暮,驻马暂盘桓。山川杳不极,徒侣默相看。

  云夕荆台暗,风秋郢路寒。客心一如此,谁复采芳兰。

  卷777_9 【舟行旦发】张轸

  夜帆时未发,同侣暗相催。山晓月初下,江鸣潮欲来。

  稍分扬子岸,不辨越王台。自客水乡里,舟行知几回。

  卷777_10 【奉和夏日游山应制】蔡文恭

  首夏林壑清,薄暮烟霞上。连岩耸百仞,绝壑临千丈。

  照灼晚花鲜,潺湲夕流响。悠然动睿思,息驾寻真赏。

  掞彼涡川作,怀兹洛滨想。窃吹等齐竽,何用承恩奖。

  卷777_11 【旅泊江津言怀】贾宗

  征途几迢递,客子倦西东。乘流如泛梗,逐吹似惊蓬。

  飘飖万里外,辛苦百年中。异县心期阻,他乡风月同。

  云归全岭暗,日落半江红。自然堪迸泪,非是泣途穷。

  卷777_12 【大梁行】唐尧客

  客有成都来,为我弹鸣琴。前弹别鹤操,后奏大梁吟。

  大梁伤客情,荒台对古城。版筑有陈迹,歌吹无遗声。

  雄哉魏公子,畴日好罗英。秀士三千人,煌煌列众星。

  金槌夺晋鄙,白刃刎侯嬴。邯郸救赵北,函谷走秦兵。

  君子荣且昧,忠信莫之明。间谍忽来及,雄图靡克成。

  千龄万化尽,但见汴水清。旧国多孤垒,夷门荆棘生。

  苍梧彩云没,湘浦绿池平。闻有东山去,萧萧班马鸣。

  河洲搴宿莽,日夕泪沾缨。因之唁公子,慷慨此歌行。

  卷777_13 【秋日送别】朱晦

  荒郊古陌时时断,野水浮云处处秋。

  唯有河边衰柳树,蝉声相送到扬州。

  卷777_14 【送人归山】石召

  相逢唯道在,谁不共知贫。归路分残雨,停舟别故人。

  霜明松岭晓,花暗竹房春。亦有栖闲意,何年可寄身。

  卷777_15 【早行遇雪】石召

  荒郊昨夜雪,羸马又须行。四顾无人迹,鸡鸣第一声。

  卷777_16 【送安养阎主簿还竹寺】林珝

  分手怨河梁,南征历汉阳。江山追宋玉,云雨梦襄王。

  醉里宜城近,歌中郢路长。更寻栖枳处,犹是念仇香。

  卷777_17 【晚投南村】卫叶

  客行逢日暮,原野散秋晖。南陌人初断,西林鸟尽归。

  暗蓬沙上转,寒叶月中飞。村落无多在,声声近捣衣。

  

猜你喜欢
  叶梦得·唐圭璋
  康节先生伊川击壤集后序·邵雍
  原序·姜夔
  五集卷六十四·乾隆
  五集卷五十八·乾隆
  卷三十三·王奕清
  原序·张弘范
  卷94 ·佚名
  卷十三·陈起
  卷三百四·曹学佺
  卷十九·陈邦彦
  卷二百三十二·陈廷敬
  卷五百二十二·佚名
  卷七·王冕
  卷七 词选·施蛰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娇姿·唐圭璋

      失调名   兀自未归来。

  • ◆须溪先生刘辰翁(须溪集)·顾嗣立

    辰翁,字会孟,庐陵人。年十七,登陆象山之门。年二十四,补太学生。宋景定壬戌,年二十九,廷试对策,忤贾似道,置丙第,以亲老请濂溪书院山长,江万里、陈宜中荐居史馆,又除太学博士,皆固辞。宋亡,托方外以归,隐居不仕。元大德元年卒,年六十

  • 太平洋舟中见一明星·闻一多

    鲜艳的明星哪!——太阴的嫡裔,月儿同胞的小妹——你是天仙吐出的玉唾,溅在天边?还是鲛人泣出的明珠,被海涛淘起?哦!我这被单调的浪声摇睡了的灵魂,昏昏睡了这么久,毕竟被你唤醒了哦,灿烂的宝灯啊!我在昏沉的梦中,你将我唤醒了,我才

  • 序·郭则沄

    蛰云女夫纂《十朝诗乘》,凡二十四卷。曰“十朝”者,断自定基,逮於守府。博蒐丛什,参镜轶闻。酌群言於大雅,如缀郑笺;勒一代之鸿篇,即为蒋历。削稿既竟,属序於余。余给輶轩有采,寔太史之司;康衢著谣,说大夫所诵。是故四

  • 后序·张弘范

    胜国淮阳张献武王,初以中州着姓,臣事蒙古,为之奔走効力,逼宋海隅,遂灭其国,功业虽盛,君子弗取,独其诗集之仅存者。尝取读之,据鞍撗槊,意气豪放。由军中雅歌而下,少见其比况。时,方驰逐金戈铁马间,自非有志于投戈讲艺,息马论道,奚暇及

  • 第一百二十一回 月色昏黄秀山戕命 牌声历碌抚万运筹·蔡东藩

      上回书中说到李秀山巡阅使,因感于民国成立以来,军阀交哄,民不聊生,本人虽受北方政府委任,主持南北和议,却因双方意见,根本不能相容,以致和议徒有虚声,实际上却一无成绩,心中郁懑之极,不免常向部下一班将士,和巡署中幕僚们,吐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佚名

    万历四十一年五月戊午朔己未升少詹事孙慎行为礼部右侍郎署部事○户科给事中商周祚<锍-釒>请热审并释累臣满朝荐等○壬戌夏至祭 地于 方泽遣成国公朱纯臣恭代阳武侯薛濂惠安伯张庆臻尚书王象乾赵焕分献岳渎之神○

  • 第七二甲牌示光绪九年十月十日一一二一一-七·佚名

    新竹知县周,为皂总头役倪源充任,悬牌示知钦加五品衔、代理新竹县正堂周为悬牌示知事。照得本衙门,额设皂快总役,有督催公项之责。兹查皂总役洪忠,缘案斥革,其缺未便旷悬,应即就于各班役遴选。查有站堂役

  • 望门投止·胡兰成

    望门投止却说我渡过钱塘江 ,是有侄婿相陪,先到绍兴皋埠,他的姐姐家里。那姐姐只知是亲戚到了,便杀鸡作黍款待。绍兴地方,连这样的镇上亦一片沃野,河里埠船与乌篷船来去,临河街市,一长埭都是粮食店酒作坊鱼虾与水红菱的摊头,所

  • 吉翰传·沈约

    吉翰字休文,冯翊池陽人。始任龙骧将军道怜的参军,随即转任征虏左军参军、员外散骑侍郎。随道怜北征广固,赐封爵为建成县五等男。转任道怜骠骑中兵参军、从事中郎。吉翰任将佐十几年,清廉严谨,刚正不阿,很为高祖知遇赏识。永

  • 李师道传·欧阳修

    李师道,是李师古的异母弟。师古曾说“:即使不能改变民间疾苦,也要使其知道衣食之从何而得。”让他管密州之事。李师古病了,召来亲信高沐、李公度,问他们:“我死了以后,你们准备让谁即位?”两人迟疑未答,李师古说:“难道你们想以

  • 九二、齐魏会徐州相王乃魏惠王后元元年·钱穆

    非魏襄王元年乃齐威王二十四年非齐宣王九年辨《魏世家集解》:“荀勗曰:和峤云:《纪年》起自黄帝,终于魏之今王。今王者,魏惠成王子。案《太史公书》,惠成王但言惠王,惠王子曰襄王,襄王子曰哀王。惠王三十六年卒,子襄王立,

  • 钦定南巡盛典卷十四·高晋

    目录天章【十四】乾隆二十 年乙酉御制古今体诗 钦定南廵盛典卷十四天章【乙酉 江南 山东 直】诗回跸至蘓州廿日如杭来往途翠华回复驻姑蘓一天霁色皆喜色万姓难诬实不诬瞻就何曾有所避遮留宁忍弗云俞【近行宫门

  • 东溪日谈録卷十三·周琦

    史系谈上唐尧尧之徳详于尧之典尧之治亦详于尧之典故尧之典尧之史也孔子赞尧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孔子去尧之世如此之逺赞尧之徳如此之详其必有所据也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与

  • 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卷第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无二平等最胜大仪轨王大遍照如来一切大明金刚出生分第十五之二  尔时世尊大遍照如来。复入光照一切虚空界金刚三摩地。从是三摩地出已。说此大

  • 李太白集分类补注·李白

    三十卷。唐李白撰。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赟补注。杨齐贤,字今存子见,舂陵(今湖北枣阳)人,生卒年不详。是李白诗最早作注者。萧士赟字粹可,生卒年亦不详。潜心笃学,他对杨齐贤注“ 惜其博而不能约,因取其本类比为之,节

  • 蜃楼外史·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一名《芙蓉外史》。四十回。题“霅溪八咏楼主述,吴中梦花居士编”,其真实姓名与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字林沪报馆铅印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上海文海

  • 弥勒经游意·吉藏

    佛教著述。隋吉藏撰。一卷。是《弥勒经》(包括《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的论释书。分十章:序王、释名、辨经宗体、论因果、出世久远、论成道真因、辨三会人多少、论与释迦同时涅槃、明教大小、杂料简。序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