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须溪先生刘辰翁(须溪集)

辰翁,字会孟,庐陵人。年十七,登陆象山之门。年二十四,补太学生。宋景定壬戌,年二十九,廷试对策,忤贾似道,置丙第,以亲老请濂溪书院山长,江万里、陈宜中荐居史馆,又除太学博士,皆固辞。宋亡,托方外以归,隐居不仕。元大德元年卒,年六十六。会孟天资超特,人物伟然,以文章居当世之第一流。宋社既屋,肠断哀些,抆泪讴吟,积至万首。文祖先秦、《战国》、《庄》、《老》等书。字体奇逸,自成一家。有《须溪集》二百卷。草庐先生吴澄称其文典雅温润,明白敷畅,读之可见其为正人,非虚誉也。 

初晴 

山行雨中二首 

和答李德臣 

送李鹤田入浙赵春谷招 

寄别孙潜斋 

文姬归汉图 

读杜拾遗百忧集行有感 

赠制笔生许文瑶 

苏李泣别图 

龙雾洲雪 

夜雨 

周耐溪见访 

清明日偶成 

戏题 

春归 

渔歌效陈自堂作 

春晴 

探梅四绝 

题宣和双蟹图卷 

○初晴 

初日入高楼,归云杂江树。鱼游新雨清,鸟语晨光吐。天容起复覩,烟色转轻素。墙草丽车前,巷沟映泥路。窗明袪宿润,础泫滑微步。会朝有宿客,过午无来屦。沿砌上蠙衣,虚庭竿犊袴。人生足无事,世故非所虑。彼语吾不闻,清风有时度。 

○山行雨中二首 

雨行如漏蓬,侧身半车中。风翻荷叶白,难可为芙蓉。向来三重茅,仰屋叹穿空。已经乱离苦,志念常从容。 

入城过新雨,路静市人稀。吾家林塘间,水鸭狂欲飞。门阑稚子笑,隔树见翁归。何人无此乐,颓暮乐知希。 

○和答李德臣 

忍寒一百五,何开落怱怱。华堂托孤根,弃我荆棘中。味言随时变,茗薄酪自浓。蛱蝶金缕衣,更为悦己容。虽无蛾眉妒,怀抱常冲冲。 

○送李鹤田入浙赵春谷招 

天下南北车书通,行人点点过汴宫。空余艮岳一拳土,黯惨如雪吹不融。平乘楼上王夷甫,一流中外泪如雨。西风羽扇不障尘,更是莲子随 【一作移。】 根去。政事堂中三相公,往往退食如夔龙。少年恸哭不见用,一语不合面发红。八年流落无处 【一作死。】 所,合眼当朝遽如许。忠魂不到海门潮,别殿芙蓉废为圃。茫茫古路日平西,不信金铜不泪垂。浮沈亲故懒相 【一作复。】 问,白发唯有春风知。李侯髀肉堪流涕,同谷哀吟越州弟。买丝刺绣刺未成,公子翩翩雁书至。飘飘起望白云间,裘雪牛车度赤山。年余七十能 【一作会。】 几见,我且欲往穷当还。平生高李经行处,寂寞断桥漂落 【一作乱。】 絮。不知到日似枯鱼,泪入黄河别鲂鱮。当空殿阁密云团, 【一作屯。】 曾和熏弦接羽翰。至今尚留花石否,杜鹃再赋长恨端。苏州正念东邻女,伤心更 【一作又。】 遇杨开府。语言憔悴敢分明,买酒行浇茂陵土。 

○寄别孙潜斋 

常笑唐衢生,一恸可以死。焉能流涕被面,日日别知己。又常笑朝鲜,无泪可沾巾,悲歌两语为我吴妇人。平生钟情重离别,一听《阳关》肠一绝。铜驼陌上会逢君,谁料相忘如永诀。昔携手青春,春水一笑禊吏尘。醉能强歌醒能赋,满坐唯有孙尧文。酒阑歌断如转烛,寒食累累新鬼哭。丞相书桐异鸟巢,曾园仙市芳郊绿。海棠三径无根枝,败瓦颓垣亦已锄。旧游勿感有至此,独为吾党权区区。我欲与君重一到,化为长瓶酹荒草。早知世事去如风,只合黄公垆下倒。当时一醉锸埋我,不见兴亡应更好。且复止此休云云,我有臣子高能文。令其讲罢日就君,就君归日诵所闻。吾贫吾老不足念,君须君发何年□。幼安九十愁更愁,空羡一生长乐传。呜呼斯人斯世不相见,绿树莺啼泪如霰。 

○文姬归汉图 

鹤巢覆绝孔文举,锦衾裹葬杨德祖。铜雀春风歌舞长,独复凄然若人女。故人有女胜无儿,满腹兴亡身属谁。琴烧笛折灰冷,开卷草深归鹤饥。美人用事单于国,细马驼金为余北。曾从过雁借书看,又向枯鱼寄声得。胡笳日听心自哀,天遣前朝汉使来。穹庐抱子送于野,欲去欲往真难哉。大儿牵衣小儿乳,割乳分携泪如雨。跂马儿啼渐不闻,肠断一如初遇虏。画图巧画欲无声,不尽贤王子母情。踟蹰拳局各有态,未必日暮分驰能。天长地久何终极,事已不堪回首觅。草无南北是青青,云有朝昏长幂幂。琵琶恨绝妒难消,海上羝儿梦岂遥。入见玉关天似锦,归从金马晚当朝。容仪憔悴恩无骨,记问荒唐存又没。卫郎去我墓何斯,魏史亲人礼难越。当时一女赎元身,乱代流离更可闻。天南地北有归路,四海九州岛无故人。 

○读杜拾遗百忧集行有感 

余生行年将六十,不知何者为忧戚。富贵不骄贫贱安,以此存心度朝夕。往年承乏佐中书,大官羊膳供堂食。只今赐老作编氓,衣食信天无固必。陋巷箪瓢如素居,不管茅茨春雨湿。门前载酒求赋诗,锦轴牙签日堆积。在官不置负郭田,既老翻得稽古力。毁誉都忘月旦评,姓名不上春秋笔。朝米不烦邻僧送,暮米不烦太仓籴。我亦一饭不忘君,文人相轻所不及。伤哉白首杜拾遗,入蜀还秦劳辙迹。文章盖世亦何为,妻子相看百忧集。 

○赠制笔生许文瑶 

许生精艺谁可及,材用刚柔以制笔。水盆洗出紫兔毫,便觉文章生羽翼。蒙恬将军为动色,为是秦王旧时物。丞相斯曾从驾行,载此篆书封禅碣。从秦至今几千载,兔尚存皮竹可采。利济天下功不有,入手千人万人爱。我昔为郎居粉署,用笔唯于许生取。轻衫日对紫薇花,写遍江淹梦中句。 

○苏李泣别图 

事已矣,泣何为。苏武节,李陵诗。噫! 

○龙雾洲雪 

此处几人行,隔波摇暮晴。洲回江似玦,山远雪如城。离合看双橹,荒寒又一程。今年梅未醉,最觉别来轻。 

○夜雨 

夜半起雷车,天门报晓衙。何消如此雨,又有未开花。绣被人中酒,茅檐客梦家。一晴天地阔,稽首见重华。 

○周耐溪见访 

麦径萦纡缩寄蜗,传呼惊倒望前牙。能忘特进群公表,来访寻常百姓家。草市波喧腾骑竹,柴门路隘簇鞍花。屏窥不信雌同甲,为倍高明两鬓萧。 

○清明日偶成 

海日高高天欲斜,断桥无复听呕哑。墓中酩酊已千载,陌上清明有几家。已老愈疏惟酒盏,更晴相觅是梅花。年年春怨深如昨,莫把无涯恨有涯。 

○戏题 

无人知坦腹,水影半帘苔。惊谓青虫堕,垂丝忽上来。 

○春归 

留春一日不可,种树十年未成。芳草断肠花落,绿窗携手莺声。 

○渔歌效陈自堂作 

石头城落淮水,刘郎浦对伍洲。越沼吴湖安在,月明人唱湖州。 

○春晴 

江柳长天草色齐,新晴何物不芳菲。无因化作千蝴蝶,西蜀东吴款款归。 【一作飞。】 

新燕池塘绿雨肥,初晴未暖日光微。角巾犹带花梢湿,纔倚阑干见絮飞。 

○探梅四绝 

江天欲雪未雪时,绝江探梅驴倒骑。空中着我方成画,乱后逢花且赋诗。 

钧天远远月斜斜,归客迢遥未到家。一色白云天似雪,和衣和雪宿梅花。 

后五百年无放翁,狂歌醉舞与谁同。渔人入得桃花洞,犹有梅花路未通。 

冷蕊何心识老逋,芳名从此落西湖。风霜未改幽坚操,弟立花前讳玉奴。 

○题宣和双蟹图卷 

讲余机暇谏书空,艮岳江湖入眼中。郭索能令天一笑,画图何必面春风。 

猜你喜欢
  伊川击壤集卷之九·邵雍
  ◆陈□□阳纯·顾嗣立
  楔子·佚名
  ●卷三·江顺诒
  国秀集巻上·芮挺章
  初集卷三十五·乾隆
  卷四·文洪
  南湖集巻七·张镃
  卷二百六十七·陈廷敬
  卷二百九十·佚名
  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岳州行郡竹篱·张说
  刘永夫妻行路·佚名
  黄滔诗鉴赏·佚名
  提要·吾丘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十·高启

    呉郡髙啓季迪著南州徐庸用理编题董元战沙龙人间滴罢天瓢水归护

  • 微辞·戴望舒

    园子里蝶褪了粉蜂褪了黄,则木叶下的安息是允许的吧,然而好弄玩的女孩子是不肯休止的,“你瞧我的眼睛,”她说,“它们恨你!”女孩子有恨人的眼睛,我知道,她还有不洁的指爪,

  • 卷四十八·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四十八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粤游集下【起戊戌正月尽四月】羊城元日试笔戏呈中丞公风光六十九囘新老客殊方愧此身残腊雪消正月暖闰年历报两头春沧溟出日长先旦斗极移杓又指寅听说官清民乐业便思

  • 前汉孝文皇帝纪下卷第八·荀悦

      十年冬。上行幸甘泉。将军薄昭有罪自杀。张释之为郎。十年不得调用。欲归。袁盎贤之。言于上以为谒者仆射。上幸上林苑。释之从。登虎圈。上问上林尉禽兽簿。尉不能对。虎圈啬夫代尉对。响应无穷。上曰。为吏

  •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三·徐乾学

    宋纪九十三【起屠维单阏正月尽上章执徐十二月凢二年】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元符二年春正月丁卯出内金帛二百万备陜西边储辛未诏张舜民毕仲游孙朴赵叡梅灏陈察李昭玘并罢馆职 二月甲戌朔令监司举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一·佚名

    万历五年四月戊午朔上亲享 太庙○升南京旗手卫把总庄重佥事浙江都司事○己未原任户部尚书方锐卒锐巴陵人辛巳进士历内黄华亭二县行取授广西道御史历升户部侍郎督饷宣大升户部尚书予告回籍居家十八年隆庆二年进阶致仕

  • 第六十六册 天命十年八月至十月·佚名

    第六十六册 天命十年八月至十月十七日,汗曰:“饮酒之人自古有之。曾闻有因饮酒而得何物、习何艺之说乎?然因饮酒或与人殴斗,以刀伤人而抵罪,或坠马伤手足,折颈而亡,或为鬼魅所魇而死,或患闷气噎食之症,或失欢於父母兄弟,

  • 卷九十三·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九十三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 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韩王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韩王信者【集解徐广曰一云信

  • 苑君璋传·欧阳修

    苑君璋是马邑郡豪杰,以矫捷勇武自励,刘武周率兵入寇,君璋说“:唐主率一州之兵,收取三辅之地,所向披靡,此是天命,不是人谋所致,不可与他争锋。太原以南地多险阻,如今裹甲而入,恐无接应,万一有失后果难堪,不如连结突厥而与唐和好,南面

  • 德宗本纪·欧阳修

    德宗,名适,是代宗的长子。母亲是睿真皇太后沈氏。当初,沈氏在开元末年被选入代宗宫中。安禄山叛乱,玄宗躲避叛贼去到蜀郡,诸王妃妾来不及随从者,尽都被叛贼虏得,拘禁在东都的宫中旁舍。代宗收复东都,寻得沈氏,留她在宫中;史思明

  • ●皇朝通典卷九十五·佚名

    州郡六 ○州郡六 廣東省 廣西省 △廣東省 【 東西距二千五百里南北距一千八十里東至福建漳州府詔安縣界一千里西至廣西南寧府界一千五百里南至海三百里北至湖南郴州桂陽縣界七百八十里東南至海二百八十里西南至崖州海

  • 提要·冯时可

    【臣】等谨案左氏释二卷明冯时可撰时可字敏卿号元成华亭人隆庆辛丑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政事迹附见明史冯恩传此书皆发明左传训诂中如解庄公二十五年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谓王者事神治民有神而无祈有省而无禳用鼓己末

  • 电贺缅僧高寿·太虚

    阿戾都耶法师慧鉴:余去岁领导中国佛教访问团访问贵国佛教名德,得晤法师,讨论中缅佛法,两无歧异;两国佛教民族应友爱亲善,甚佩尊见!今得讯知法师八八诞辰,谨代表中国佛教徒,以无限之愿望,谨祝座下努力世界佛教运动,促进中缅亲善,福

  • 五千五百佛名除障灭罪神咒经卷第八·佚名

    大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  南无清净意如来 南无妙声如来 南无大光如来 南无月灯如来 南无智华如来 南无福德庄严如来 南无福德势如来 南无智所得如来 南无有边示现如来 南无爱示现如来 南无无边焰如来 

  • 卷第六·道世

    诸经要集卷第六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  ·受斋部第八(此有三缘) ·破斋部第九  ·富贵部第十  ·贫贱部第十一  ·述意缘  ·引证缘述意缘第一夫正法所以流布。贵在尊经

  •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佚名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早期上清经典,约出于东晋。原为《太上三天正法经》一书后半篇,《正统道藏》本分出另为一书。

  • 翰苑·张楚金

    民族史书。唐张楚金撰。原书30卷,雍公睿注。国内存旧抄本残帙,失卷次、卷尾。仅存《后叙》。日本《秘府略》、《香字抄》、《药字抄》存片断残文,西高迁氏存残本一卷,即《藩夷部》及《后叙》。20世纪30年代,辽阳金毓黻借得

  • 金刚般若经疏·智顗

    全一卷。隋代天台大师智顗(531~597)讲述。又称金刚经疏、金刚般若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本书为现存最古之金刚般若经疏。乃智顗根据鸠摩罗什译金刚经所讲述之注释书,然讲述于何时何处则不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