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徐冲渊

  冲渊字叔静,姑苏人。自号栖霞子。淳熙中,被召居太一宫高士斋,已而奉诏典洞霄通明馆。孝宗召寘佑圣观凝神斋。复主豫章玉隆观,卒。有西游集,不传。

  水调歌头

  怀山中

  穷达付天命,生死见交情。人今老矣,□□狗苟与蝇营。赢得一头霜雪。闲却五湖风月。鸥鸟负前盟。颜厚已如甲,太息误平生。

  相箕山,怀颍水,挹馀清。只今归去,沧浪深处濯吾缨。笑抚山中泉石。细说人间荆棘。有道苦难行。好补青萝屋,且占白云耕。

猜你喜欢
  卷八百七十五·彭定求
  人间词话附录·王国维
  蠲戏斋诗话(四)·马一浮
  ●青衫记目录·顾大典
  第十七出·李开先
  ●卷一·黄遵宪
  卷二○·郭则沄
  ●目录·纪坤
  卷第七·陈与义
  卷二百·陈思
  提要·佚名
  卷十四·方回
  卷三百七十八·佚名
  卷八·许及之
  自堂存藁巻二·陈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论板眼第十一·王骥德

      古无拍,魏晋之代有宋纤者,善击节,始制为拍。古用九板,今六板或五板。古拍板无谱,唐明皇命黄番绰始造为之。牛僧儒目拍板为“乐句”,言以句乐也。盖凡曲,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板以为节制,故谓之“板”、“眼”。初

  • 陆登善·隋树森

    陆登善,字仲良。曹本、暖红宝本《录鬼簿》注:“一云姓陈”。贾仲明吊词云:“贞元始祖谥宜(宣)公,嗜著《茶经》桑苎翁”,以登善为唐代名人陆贽、陆羽之后。其祖父维扬(今江苏扬州市)人。父官江淮行省(治扬州

  • 丙集第九·钱谦益

    唐解元寅七十五首【短歌行】尊酒前陈,欲举不能。感念畴昔,气结心冤。日月悠悠,我生告遒。民言无欺,秉烛夜游。昏期在房,蟋蟀登堂。伐丝比簧,庶永忧伤。忧来如丝,纷不可治。纶山布谷,欲出无岐。歊歊若穴,戺

  • 卷八·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八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病橘【上元二年作】【洙曰此诗伤物失所而至於困悴也】补注【鹤曰十道志言蜀云家冇盐泉之井有橘神之园在成都因病橘而思物之失所故作在上元二年】羣橘少生

  • 曹文贞公诗集后録·曹伯启

    大元故资善大夫陜西行御史台中丞赠体忠守宪功臣资政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左丞上护军追封鲁郡公谥文贞曹公神道碑铭【并序】文宗皇帝初即位鋭焉圗治以风纪之司视聴所系正便尤宜宿望诏引年未罢者悉复之公自浙西谢归砀

  • 卷256 ·佚名

    梅尧臣 送马行之都官 昭亭山下送君时,不畏西行剑栈危。 笮马跨来身更健,吴船乘去计非迟。 钱塘湖上寻云屋,巾子峰前种槿篱。 此趣已高天下士,不须功业似鸱夷。 梅尧臣 送马仲途司谏使北 每逆

  • 卷二十二·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後集卷二十二    宋 陈起 撰俞桂 桂字睎郄仁和人绍定五年进士有渔溪诗稿见遗书本兹葺自永乐大典中补诗八首采莲曲 朝露湿妾衣暮霞耀妾瞩一叶小如瓜去住无拘束兀棹歌采菱袭袭薰风足芦叶映港清

  • 小诗三首·刘半农

    一暗红光中的蜜吻, 这早已是从前的事了。 人家没端的把它重提, 又提起了我的年少情怀了。二我便是随便到万分吧, 这槐树上掉下的垂丝小虫, 总教我再没有勇气容忍了!三夜静时远风飘来些汽笛声, 偏教误了归期的旅客听见了。一

  • 提要·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瀛奎律髓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瀛奎律髓四十九卷元方回编回所着续古今考已别着録是书兼选唐宋二代之诗分四十九类所録皆五七言近体故名律髓自序谓取十八学士登瀛洲五星聚

  • 卷之三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上孔兵备书·丁曰健

    姚莹顿首谨上言:阁下以先圣之哲孙、仪郑之令子,望倾中外,誉在九重!今兹按察台、澎,盖六月矣。清亮之节、严正之义,吏民无不悦服倾诚。是以政通人和,雨阳时若;而郡守以下暨诸厅县,亦能贤能着称,孜孜求治;遂使百年来

  • 柳裘传·魏徵

    柳裘字茂和,河东解人,是齐朝司空柳世隆的曾孙。 祖父柳琰是梁朝的尚书左仆射。 父亲柳明,太子舍人、义兴太守。 柳裘年少时就很聪明,一二十岁就有美名,在梁朝时曾先后做过尚书郎、驸马都尉。 梁元帝被北魏军队包围时,派遣柳

  • 第五节 中日初次决战·蒋廷黻

    李鸿章在日本明治维新的初年就看清楚了日本是中国的劲敌。他并且知道中国的胜负要看哪一国的新军备进步的快。他特别注重海军,因为日本必须先在海上得胜,然后能进攻大陆。所以他反对左宗棠以武力收复新疆,反对为伊犁问题

  • 十五年·佚名

    (乙亥)十五年清嘉慶二十年春正月1月1日○丁亥朔,行陳賀于仁政殿,權停例也。頒敎文若曰:躋慈齡於大耋,慶曠簡編,擧縟禮於元正,歡溢區宇。追先王考,廣八方恩。恭惟孝康慈禧貞宣徽穆惠嬪邸下,京室之嬪,聖人之母。昔閟宮四重騰頌,珩珮

  • 四年·佚名

    (辛亥)四年清明治四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純宗皇帝實錄附錄卷之二〉一日。〈陰曆庚戌十二月初一日〉臨于宣政殿。王妃同臨。受宗戚貴族及元宮內府大臣以下新年祝賀。○行啓于總督官邸,託轉奏新年祝賀。○詣德壽宮覲謁。

  • 宗镜录卷第三十一·延寿

    夫诸佛境界。唯趣不思议一心解脱之门。何谓不思议解脱。以一切法非有而有。有而非有。非定量之所知故。称不思议。既以非有而有。即不住于无。有而非有。即不住于有。有无不住。即于诸法悉皆解脱。以一切法不出有无故

  •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道宣

      唐 道宣述翻刻教诫律仪叙诸善律仪。佛家之柱石也。道品之楼观。禅定之心城。皆基于此矣。南山大师尝著行事钞若于卷。广开毗尼之学风。然其文浩瀚望洋难闯。故重编此书以诱。奘新学文简义深。行相条件提耳。指掌

  • 昌平山水记·顾炎武

    明顾炎武撰。顾炎武,初名绛,字宁人,江苏昆山人。居亭林镇,又称亭林先生。明诸生。以后参加抗清斗争。清顺治十六年 (1659) 至康熙十六年 (1677)的十九年中,他多次拜谒明陵,并把在沿途和周围旅行的见闻写成了是书。书共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