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二十六

 

  卷726_1 【和三乡诗(会昌时有女子题诗三乡驿和者十人)】陆贞洞

  惆怅残花怨暮春,孤鸾舞镜倍伤神。

  清词好个干人事,疑是文姬第二身。

  卷726_2 【和三乡诗】刘谷

  兰蕙芬香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

  苎萝山下无穷意,并在三乡惜别时。

  卷726_3 【和三乡诗】王祝

  女几山前岚气低,佳人留恨此中题。

  不知云雨归何处,空使王孙见即迷。

  卷726_4 【和三乡诗】王涤

  浣纱游女出关东,旧迹新词一梦中。

  槐陌柳亭何限事,年年回首向春风。

  卷726_5 【和三乡诗】韦冰

  来时欢笑去时哀,家国迢迢向越台。

  待写百年幽思尽,故宫流水莫相催。

  卷726_6 【和三乡诗】李昌邺

  红粉萧娘手自题,分明幽怨发云闺。

  不应更学文君去,泣向残花归剡溪。

  卷726_7 【和三乡诗】王硕

  无姓无名越水滨,芳词空怨路傍人。

  莫教才子偏惆怅,宋玉东家是旧邻。

  卷726_8 【和三乡诗】李缟

  会稽王谢两风流,王子沉沦谢女愁。

  归思若随文字在,路傍空为感千秋。

  卷726_9 【和三乡诗】张绮

  洛川依旧好风光,莲帐无因见女郎。

  云雨散来音信断,此生遗恨寄三乡。

  卷726_10 【和三乡诗】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卷726_11 【复睹三乡题处留赠】贾驰

  壁古字未灭,声长响不绝。蕙质本如云,松心应耐雪。

  耿耿离幽谷,悠悠望瓯越。杞妇哭夫时,城崩无此说。

  卷726_12 【秋入关】贾驰

  河上微风来,关头树初湿。今朝关城吏,又见孤客入。

  上国谁与期,西来徒自急。

  卷726_13 【咏手二首】赵光远

  妆成皓腕洗凝脂,背接红巾掬水时。薄雾袖中拈玉斝,

  斜阳屏上撚青丝。唤人急拍临前槛,摘杏高揎近曲池。

  好是琵琶弦畔见,细圆无节玉参差。

  撚玉搓琼软复圆,绿窗谁见上琴弦。慢笼彩笔闲书字,

  斜指瑶阶笑打钱。炉面试香添麝炷,舌头轻点贴金钿。

  象床珍簟宫棋处,拈定文楸占角边。

  卷726_14 【题妓莱儿壁(一作题北里妓人壁)】赵光远

  鱼钥兽环斜掩门,萋萋芳草忆王孙。醉凭青琐窥韩寿,

  闲掷金梭恼谢鲲。不夜珠光连玉匣,辟寒钗影落瑶尊。

  欲知肠断相思处,役尽江淹别后魂。

  卷726_15 【题兴化高田院桥亭】郑良士

  到此溪亭上,浮生始觉非。野僧还惜别,游客亦忘归。

  月满千岩静,风清一磬微。何时脱尘役,杖履愿相依。

  卷726_16 【游九鲤湖】郑良士

  仄径倾崖不可通,湖岚林霭共溟蒙。九溪瀑影飞花外,

  万树春声细雨中。覆石云闲丹灶冷,采芝人去洞门空。

  我来不乞邯郸梦,取醉聊乘郑国风。

  卷726_17 【寄富洋院禅者】郑良士

  画破青山路一条,走鞭飞盖去何遥。碍天岩树春先冷,

  锁院溪云昼不销。霅上茗芽因客煮,海南沈屑为斋烧。

  谁能学得空门士,冷却心灰守寂寥。

  卷726_18 【赠翁承赞漆林书堂诗】萧项

  轺车故国世应稀,昔日书堂二纪归。手植松筠同茂盛,

  身荣金紫倍光辉。入门邻里喧迎接,列坐儿童见等威。

  却对芸窗勤苦处,举头全是锦为衣。

  

猜你喜欢
  卷八十七·彭定求
  陈亚·唐圭璋
  溪堂词 全文·谢逸
  第十五出 逆氛·李渔
  卷六·汪广洋
  卷143 ·佚名
  卷五十四·冯惟讷
  侬家·刘半农
  卷二十·沈德潜
  卷九十·陈廷敬
  卷六百九十·佚名
  卷二百五十四·佚名
  岳州作·张说
  皮日休诗鉴赏·佚名
  玉川子诗外集序·卢仝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二·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二十二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瞿 佑【十二首】佑字宗吉钱唐人洪武中以荐歴仁和临安宜阳训导升周府右长史永乐间谪戍保安洪熙乙巳赦还有存斋乐全集香台百咏【静志居诗话明初诗家以杨廉夫为祭酒亷夫见

  • 御选明诗卷八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八十七言律诗夏言雪夜召诣高?殿迎和门外据雕鞍玉蝀桥头度石防琪树琼林春色静瑶台银阙夜光寒炉香飘缈高?殿宫烛荧煌太乙坛白首岂期天上景朱衣仍得雪中看象麓草堂初成水碧沙明洲渚廻篱深竹静草堂

  • 卷五十六·志第二十五·仪卫志二·脱脱

        ◎仪卫志二   ○国服   上古之人,网罟禽兽,食肉衣皮,以俪鹿韦掩前后,谓之鞸。然后夏葛冬裘之制兴焉。周公陈王业,《七月》之诗,至于一日于貉,三月条桑,八月载绩,公私之用由是出矣。契丹转居荐草之间,去邃古

  • 大事记续编卷四·王祎

    汉孝成皇帝建始元年春正月乙丑悼皇考庙灾【以本纪五行志修】石显徙长信中太仆丞相御史奏免显官徙故郡自杀【以列传修】觧题曰石显贵幸专权为奸邪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皆阿附畏事显不敢言成帝初迁显为长信中太仆【顔师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四·佚名

    嘉靖二十七年三月丙子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玉田伯蒋荣祭 裕陵○巡按直隶御史陈九德言国家财赋仰给东南而苏松常镇四府居半但其土沃民浇飞诡百出管粮同知权轻不能镇压或持法稍严则豪猾大姓輙相与排根去之故奸弊滋长国赋不

  • 彭城王刘义康传·沈约

    彭城王刘义康,十二岁时宋朝任命他督豫、司、雍、并四州诸军事、冠军将军、豫州刺史。当时高祖从寿陽被召回京城辅佐皇帝,留下义康替自己镇守寿陽。又任司州刺史,进督徐州的钟离、荆州的义陽诸军事。永初元年(420),被封为

  • 王义方传·刘昫

    王义方,泗州涟水人。年少时失父家贫,侍奉母亲很恭谨,广泛通晓《五经》,正直傲世不随俗浮沉。当初考中明经科,便前往京城长安,中途遇到一个徒步赶路的人,自称父亲为颍上县令,听说父亲病重,要兼程前往,目前却只能徒步赶路,难以前行

  • 周文君免工师籍·佚名

    【提要】 “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君臣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非有政治头脑的人士不能洞悉。古代善辩之人总是能剖析微妙、点明真理、征服人心。说服他人首先要说服自己,说服力的力度要靠充足的理由和众多的经验事实来维

  • 东溪日谈録卷八·周琦

    物理谈列子曰太易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太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形气质具而未离故曰混沌恐亦不当如此说天地虽大亦万物中之一物也太极之所生也三五厯记天地混沌如鸡子之说旣如鸡子便有清浊之分非混沌时矣混沌

  • 卷一·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埤传卷一呉江朱鹤龄撰虞书尧典按典谟五篇皆以曰若稽古发端盖出于一人之手恐难独分尧典为虞史所作尧典篇末言举舜事伏生本又以舜典合为一篇宜后人称虞书也唐虞夏虽曰异代实相去不逺而典谟载尧舜禹臯陶

  •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八·欧阳竟无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一]菩提品第七   云何菩提。謂略說二斷二智是名菩提。二斷者.一煩惱障斷.二所知障斷。二智者.一煩   惱障斷故畢竟離垢一切煩惱不

  • 卷第二十六·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二十六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毁訾语学处第二之余此中犯相其事云何。总摄颂曰。种族及工巧  业形相病五罪及烦恼类  恶骂为后边别摄颂曰。种姓织毛针  铁铜及皮作陶师并剃发  木竹作并

  • 卷第五十三(第九诵之二)·佚名

    十诵律卷第五十三(第九诵之二)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优波离问二不定法优波离问佛。若信语优婆夷。见比丘于初犯四波罗夷中随所破戒。语诸比丘。应随信语优婆夷语治不。佛言。应随语治。应与实罪相羯磨不。佛言。应

  • 卷第三十三·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三十三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文(二) 奠寿昌和尚(二) 某年月日。得法弟子某。谨以瓣香素馐。致奠于寿昌先师大和尚法座前。而言曰。於戏先师。身独立于宇宙。神周游于寰海。

  • 第十八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辛二 重请说神咒 分三  壬初 会众重请  二 如来重说  三 会众愿护  今初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爱,求多闻故,未证无为。此重请

  • 西游记百回详注·刘一明

    悟元子曰:人身难得,无常迅速,生生死死,轮回不息;一失人身,永久恶趣,可惧可怕。举世之人,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醉生梦死,碌碌一世;入于苦海而罔觉,陷诸火坑而不知,以苦为乐,以假为真。殊不知一切尘缘世事,俱是戕性之刀斧;恩爱牵缠,无非

  • 草木传·蒲松龄

    药学普及剧本。10回。传为清蒲松龄撰,约成书于18世纪初。将中药拟人化,用简单情节串编成剧。计有栀子斗嘴,陀僧戏姑,石斛降妖,灵仙平寇,红娘卖药,金钗遗祸,番鳖造反,甘草和国等剧目。借剧中“人物”,显示药性、反畏及配伍法。如

  • 割台三记·佚名

    本书(一册七九面四七、四○○字)系一集刊,收录罗惇曧「割台记」、俞明震「台湾八日记」及吴德功「让台记」三种,因题称「割台三记」。「割台记」综述清光绪二十一年台、澎割让及台民抗日之经过,文极简略。作者罗惇曧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