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赵微明诗鉴赏

生平简介

赵微明,大历时人。生平不详。

回军跛者

赵微明

既老又不全,

始得离边城。

一枝假枯木,

步步向南行。

去时日一百,

来时月一程。

常恐道路旁,

掩弃狐兔茔。

所愿死乡里,

到日不愿生。

闻此哀怨词,

念念不忍听。

惜无异人术,

倏忽具尔形。

赵微明诗鉴赏

赵微明的《回军跛者》,最早收录在元结编的《箧中集》中,它描写一位残缺了一只脚的老兵从边地返回家乡途中哀伤凄苦的情绪。

诗的前十句,是“跛者”对诗人的述说。战乱频繁,他从军多年,人老了,又成了残废,才得以离开边地。由于跛了一只脚,他只好借助枯树枝,一拐一挪、一步一步地向南方慢走。久戍边地,当然想走得快点,早日到家,但对于一个“跛者”来说,却是难以办到的事。想当年,应征出塞时,正值年富力强,一天能够行进百里,而现在,人老腿残,尽管归心似箭,一个月也只能走一程的路。诗人有意识地以其往返途中时间的短长和速度的快慢加以对照,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从而表达出这位老兵归途的艰难。

他如此缓慢地向家乡挪动,关山迢迢,何时才能回到故园呢?这不免要引起他的忧虑。他担心自己到不了家乡,在途中一命呜呼,抛尸荒野。因此,他最热切的希望就是返回家园。只要回到家乡,他就心满意足了。那时,他宁愿死去,而不愿意手拖着一副残缺的肢体再艰难地活下去。从军以来,他备尝艰辛,已经活够了,再继续煎熬下去有什么意义呢?“常恐”、“所愿”、“不愿”三个词,细腻地表现了老兵复杂的心理活动,情绪极为悲伤愤慨,充满了对给他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的强烈控诉,可谓字字血,声声泪,撼人心魄。

最后四句,诗人写他自己听了老兵诉说之后的情怀。老兵一番如泣如怨的倾诉,令他十分同情,不忍心再听他说下去。看着他残缺不全的身体,消瘦枯槁的面容,不由地产生了一种哀悯之情。只恨自己没有神仙奇异之人起死回生,肉骨活枯的本领,瞬息间为他修复好残缺的四肢,而只能为之痛惜而已。

“箧中集”诗派中的诗人,除了元结之外,其作品大多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悲欢离合,存在着浓厚的叹老嗟卑,伤逝痛别的情调。唯独赵微明的《回军跛者》,虽然哀怨悲伤的情调与同派诗人相一致,但所写的题材富于社会意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痛苦,表·2434·《唐诗鉴赏大典》

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为“箧中集”其他诗人所远远不及。诗用五言古体的形式,文辞简练古朴。至于诗采用叙事方法,让人物自己出来说话,简明浅显,耐人寻味,显然继承了汉乐府的传统。在唐代文学史上,它无疑是从杜甫《三史》,《三别》等诗发展到中唐新乐府运动中间环节上为数不多的诗篇之一,具有特殊的诗史价值,值得重视。

猜你喜欢
  卷二·魏元旷
  ◆兑斋先生曹之谦(兑斋集)·顾嗣立
  第三十八回 呈画扇得践前缘·陈端生
  第三十九回 求赦诏入梦贤妃·陈端生
  第二十一齣~第二十九齣·王錂
  第二折·张国宾
  丁集第六·钱谦益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九 茕斋颂铭记五篇·李白
  西溪集补钞·吴之振
  卷六百十三·佚名
  卷三百十九·佚名
  蒋兴祖女词作鉴赏·佚名
  王建诗鉴赏·佚名
  甲乙集卷第五·罗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七·阮阅

      ●卷四十七·神仙门中  有逸士衣破衤阑衫,绿裤,黑束腰带阔三寸,一脚着一靴,一脚跣行。夏衣絮衫,冬卧冰雪,出气如蒸。自号蓝采和。尝舞拍板歌于市曰:“踏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三春树,流光一掷梭。古人混

  • ●卷五·陈衍

    一、昌黎“同工异曲”之说,即刘子玄《史通》所谓“貌异心同。者也。但“貌异心同”所“同”者,以用意言,“同工异曲”所“同”者,以用事、隶辞言。叶损轩为江南

  • 第十出至第二十出·施惠

    第十一出士女随迁 【缑山月】(生上)守正处寒炉,勤苦诵诗书。盼春闱身进践荣途。奈双亲服制,前程未遂,敢仰天呼。(小旦上)乐道安贫巨儒,嗟怨是何如?但孜孜有志效鸿鹄,似藏珍韫匮,韬光隐讳,待价沽诸。哥哥万福。(生)妹子到来,妹

  • 汉高皇濯足气英布·臧懋循

    汉高皇濯足气英布杂剧(元)尚仲贤撰●汉高皇濯足气英布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随大夫衔命使九江 正名 汉高皇濯足气英布第一折〔冲末扮随何上诗云〕君王何事

  • 松陵集巻三·陆龟蒙

    徃体诗二十首太湖诗【有序】 皮日休余顷在江汉尝耨鹿门浻湖然而未能放形者抑志于道也尔后以文事造请于是南浮至二别涉洞庭回观敷浅源登庐阜济九江繇天柱抵霍岳又自箕颍转樊邓陟商顔入蓝关凡自江汉至于京师者十数侯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正德十四年八月壬戌朔升宁波府知府寇天叙为应天府府丞○升协律郎陈道瀛为太常寺寺丞○升浙江副使刘瑞为南京太仆寺少卿○升服阕湖广按察司副使高友玑为山东布政司布参政○命平虏伯朱彬提督东厂锦衣卫官校行事彬具辞

  • 卷之一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四十·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四十 许奉使行程録 宋着作郎许亢宗为贺金帝登位使时太宗嗣立之次年在宋为宣和六年也自雄州起直至金帝所都会宁府共二千七百五十里是时金国尚未有伐宋意故其礼南使也甚厚今自临安府余

  • 张辉瓒·陶菊隐

    张辉瓒,长沙人,日本士官生。归国后,入谭延幕任兵站总监,与李仲麟相结纳,约为兄弟。李为一时枭将,以其力,得任区司令,与李位相埒。时湘将争植势力,广募游勇,有散兵一部,李、张各遣人点收。某日,军官会宴,李坦然语张曰:“某处

  • 卷七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七十四工部都水清吏司河工【水利附】凡河道工程黄淮二渎为大运河次之永定河又次之及南北条诸川湖淀附流入海分流济运者咸受治焉凡职掌江南河道总督一人掌黄淮会流入海洪泽湖汕黄济运南北运

  • 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韩非

    一、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密子也。明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其说在田鸠对荆王也。故墨子为木鸢,讴癸筑武宫。夫药酒用言,明君圣主之以独知也。二、人主之听言也,不以功用为的

  • 法象第二·徐干

      夫法象立,所以爲君子。法象者,莫先乎正容貌,愼威儀。是故先王之制禮也,爲冕服采章以旌之,爲珮玉鳴璜以聲之。欲其尊也,欲其莊也,焉可懈慢也!夫容貌者,人之符表也。符表正,故情性治;情性治,故仁義存;仁義存,故盛德著;盛德著,故可以

  • 论语集解义疏卷十·皇侃

    魏 何晏 集解梁 皇侃 义疏论语子张第十九疏【子张者弟子也明其君若有难臣必致死也所以次前者既明君恶臣宜拂衣而即去若人人皆去则谁为匡辅故此次明若未得去者必宜致身故以子张次微子也】子张曰士见危致命注孔安国

  • 大三昧金刚真实理仪轨分第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大毗卢遮那佛。在他化自在天宫。而彼天宫众宝所成。悬铃婴珞幢幡珠珍种种宝盖。如是庄严遍满虚空。是佛世尊安住诸佛金刚三昧智众圣之尊。戴诸佛冠受三界法王灌顶。成就诸佛一切智智。是最相应自在无

  • 卷第九十七·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九十七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杭州开化化南上禅师越之浣溪人。稚时口瘂。七岁方知语言。九岁过五泄。礼佛见僧如旧识

  • 大同书·康有为

    康有为撰。1885年(光绪十一年)康有为写成《人类公理》;是年至1892年间写成《实理公法全书》。在此基础上于1901年至1902年旅居印度期间,基本完成《大同书》。此后仍不时修改。共分十部,1913年在《不忍》杂志刊载甲、乙

  • 随巢子·随巢子

    一卷。周巢子(生卒年不详)撰。有人认为随巢系姓氏,或曰随名巢。墨子弟子。据《汉书·艺文志》墨家类载:“《随巢子》六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皆云一卷。宋《崇文总目》未著录该书,可能亡于宋朝

  • 虚空孕菩萨经·佚名

    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虚空藏菩萨经之异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