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六十七

 

  卷267_1 【梦后吟】顾况

  醉中还有梦,身外已无心。明镜唯知老,青山何处深。

  卷267_2 【题灵山寺(战鸟)】顾况

  觉地本随身,灵山重结因。如何战鸟佛,不化捕鱼人。

  卷267_3 【题元阳观旧读书房赠李范】顾况

  此观十年游,此房千里宿。还来旧窗下,更取君书读。

  卷267_4 【永嘉】顾况

  东瓯传旧俗,风日江边好。何处乐神声,夷歌出烟岛。

  卷267_5 【青弋江】顾况

  凄清回泊夜,沦波激石响。村边草市桥,月下罟师网。

  卷267_6 【听山鹧鸪】顾况

  谁家无春酒,何处无春鸟。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

  卷267_7 【山径柳(以下十四首一作临平坞杂题)】顾况

  宛转若游丝,浅深栽绿崦。年年立春后,即被啼莺占。

  卷267_8 【石上藤】顾况

  空山无鸟迹,何物如人意。委曲结绳文,离披草书字。

  卷267_9 【薜荔庵】顾况

  薜荔作禅庵,重叠庵边树。空山径欲绝,也有人知处。

  卷267_10 【芙蓉榭】顾况

  风摆莲衣干,月背鸟巢寒。文鱼翻乱叶,翠羽上危栏。

  卷267_11 【欹松漪】顾况

  湛湛碧涟漪,老松欹侧卧。悠扬绿萝影,下拂波纹破。

  卷267_12 【焙茶坞】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卷267_13 【弹琴谷】顾况

  谷中谁弹琴,琴响谷冥寂。因君扣商调,草虫惊暗壁。

  卷267_14 【白鹭汀】顾况

  靃靡汀草碧,淋森鹭毛白。夜起沙月中,思量捕鱼策。

  卷267_15 【千松岭】顾况

  终日吟天风,有时天籁止。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

  卷267_16 【黄菊湾】顾况

  时菊凝晓露,露华滴秋湾。仙人酿酒熟,醉里飞空山。

  卷267_17 【临平湖】顾况

  采藕平湖上,藕泥封藕节。船影入荷香,莫冲莲柄折。

  卷267_18 【山春洞】顾况

  引烛踏仙泥,时时乱乳燕。不知何道士,手把灵书卷。

  卷267_19 【石窦泉】顾况

  吹沙复喷石,曲折仍圆旋。野客漱流时,杯粘落花片。

  卷267_20 【古仙坛】顾况

  远山谁放烧,疑是坛边醮。仙人错下山,拍手坛边笑。

  卷267_21 【题山顶寺】顾况

  遥闻林下语,知是经行所。日暮香风时,诸天散花雨。

  卷267_22 【天宝题壁】顾况

  五十馀年别,伶俜道不行。却来书处在,惆怅似前生。

  卷267_23 【哭李别驾】顾况

  故人行迹灭,秋草向南悲。不欲频回步,孀妻正哭时。

  卷267_24 【春雨不闻百舌】顾况

  百舌春来哑,愁人共待晴。不关秋水事,饮恨亦无声。

  卷267_25 【忆鄱阳旧游】顾况

  悠悠南国思,夜向江南泊。楚客断肠时,月明枫子落。

  卷267_26 【春怀】顾况

  园莺啼已倦,树树陨香红。不是春相背,当由己自翁。

  卷267_27 【洛阳陌二首】顾况

  莺声满御堤,堤柳拂丝齐。风送名花落,香红衬马蹄。

  珂珮逐鸣驺,王孙结伴游。金丸落飞鸟,乘兴醉青楼。

  卷267_28 【寄淮上柳十三】顾况

  苇萧中辟户,相映绿淮流。莫讶春潮阔,鸥边可泊舟。

  卷267_29 【送李泌】顾况

  昔别吴堤雨,春帆去较迟。江波千里绿,□□□□□。

  卷267_30 【山中夜宿】顾况

  凉月挂层峰,萝林落叶重。掩关深畏虎,风起撼长松。

  卷267_31 【登楼】顾况

  高阁成长望,江流雁叫哀。凄凉故吴事,麋鹿走荒台。

  卷267_32 【江上】顾况

  江清白鸟斜,荡桨罥蘋花。听唱菱歌晚,回塘月照沙。

  卷267_33 【溪上】顾况

  采莲溪上女,舟小怯摇风。惊起鸳鸯宿,水云撩乱红。

  卷267_34 【田家】顾况

  带水摘禾穗,夜捣具晨炊。县帖取社长,嗔怪见官迟。

  卷267_35 【宿山中僧】顾况

  不爇香炉烟,蒲团坐如铁。尝想同夜禅,风堕松顶雪。

  卷267_36 【梅湾】顾况

  白石盘盘磴,清香树树梅。山深不吟赏,辜负委苍苔。

  卷267_37 【思归】顾况

  不能经纶大经,甘作草莽闲臣。

  青琐应须长别,白云漫与相亲。

  卷267_38 【归山作】顾况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

  卷267_39 【过山农家】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卷267_40 【代佳人赠别】顾况

  万里行人欲渡溪,千行珠泪滴为泥。

  已成残梦随君去,犹有惊乌半夜啼。

  卷267_41 【忆故园】顾况

  惆怅多山人复稀,杜鹃啼处泪沾衣。

  故园此去千馀里,春梦犹能夜夜归。

  卷267_42 【题叶道士山房】顾况

  水边垂柳赤栏桥,洞里仙人碧玉箫。

  近得麻姑音信否,浔阳江上不通潮。

  卷267_43 【送李秀才入京】顾况

  五湖秋叶满行船,八月灵槎欲上天。

  君向长安余适越,独登秦望望秦川。

  卷267_44 【越中席上看弄老人】顾况

  不到山阴十二春,镜中相见白头新。

  此生不复为年少,今日从他弄老人。

  卷267_45 【听刘安唱歌】顾况

  子夜新声何处传,悲翁更忆太平年。

  即今法曲无人唱,已逐霓裳飞上天。

  卷267_46 【樱桃曲】顾况

  百舌犹来上苑花,游人独自忆京华。

  遥知寝庙尝新后,敕赐樱桃向几家。

  卷267_47 【山中(一作朱放诗,题作山中听子规)】顾况

  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葛洪丹井西。

  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

  卷267_48 【赠朱放】顾况

  野客归时无四邻,黔娄别久案常贫。

  渔樵旧路不堪入,何处空山犹有人。

  卷267_49 【江村乱后】顾况

  江村日暮寻遗老,江水东流横浩浩。

  竹里闲窗不见人,门前旧路生青草。

  卷267_50 【望简寂观】顾况

  青嶂青溪直复斜,白鸡白犬到人家。

  仙人住在最高处,向晚春泉流白花。

  卷267_51 【五两歌送张夏】顾况

  竿头五两风褭褭,水上云帆逐飞鸟。

  送君初出扬州时,霭霭曈曈江溢晓。

  卷267_52 【临海所居三首】顾况

  此是昔年征战处,曾经永日绝人行。

  千家寂寂对流水,唯有汀洲春草生。

  此去临溪不是遥,楼中望见赤城标。

  不知叠嶂重霞里,更有何人度石桥。

  家在双峰兰若边,一声秋磬发孤烟。

  山连极浦鸟飞尽,月上青林人未眠。

  卷267_53 【听角思归】顾况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日影徘徊。

  卷267_54 【酬柳相公】顾况

  天下如今已太平,相公何事唤狂生。

  个身恰似笼中鹤,东望沧溟叫数声。

  卷267_55 【题明霞台】顾况

  野人本自不求名,欲向山中过一生。

  莫嫌憔悴无知己,别有烟霞似弟兄。

  卷267_56 【哭绚法师】顾况

  楚客停桡欲问谁,白沙江草麹尘丝。

  生公手种殿前树,唯有花开鶗鴂悲。

  卷267_57 【送柳宜城葬】顾况

  鸣笳已逐春风咽,匹马犹依旧路嘶。

  遥望柳家门外树,恐闻黄鸟向人啼。

  卷267_58 【宫词五首】顾况

  禁柳烟中闻晓乌,风吹玉漏尽铜壶。

  内官先向蓬莱殿,金合开香泻御炉。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银河。

  玉阶容卫宿千官,风猎青旂晓仗寒。

  侍女先来荐琼蕊,露浆新下九霄盘。

  九重天乐降神仙,步舞分行踏锦筵。

  嘈囋一声钟鼓歇,万人楼下拾金钱。

  金吾持戟护新檐,天乐声传万姓瞻。

  楼上美人相倚看,红妆透出水精帘。

  卷267_59 【寻桃花岭潘三姑台】顾况

  桃花岭上觉天低,人上青山马隔溪。

  行到三姑学仙处,还如刘阮二郎迷。

  卷267_60 【夜中望仙观】顾况

  日暮衔花飞鸟还,月明溪上见青山。

  遥知玉女窗前树,不是仙人不得攀。

  卷267_61 【送李侍御往吴兴(一作送李侍郎从宣城取洞庭路往吴兴)】顾况

  世间只有情难说,今夜应无不醉人。

  若向洞庭山下过,暗知浇沥圣姑神。

  卷267_62 【奉和韩晋公晦日呈诸判官】顾况

  江南无处不闻歌,晦日中军乐更多。

  不是风光催柳色,却缘威令动阳和。

  卷267_63 【子规】顾况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卷267_64 【海鸥咏】顾况

  万里飞来为客鸟,曾蒙丹凤借枝柯。

  一朝凤去梧桐死,满目鸱鸢奈尔何。

  卷267_65 【赠韦清将军】顾况

  身执金吾主禁兵,腰间宝剑重横行。

  接舆亦是狂歌者,更就将军乞一声。

  卷267_66 【赠僧二首】顾况

  家住义兴东舍溪,溪边莎草雨无泥。

  上人一向心入定,春鸟年年空自啼。

  出头皆是新年少,何处能容老病翁。

  更把浮荣喻生灭,世间无事不虚空。

  卷267_67 【登楼望水】顾况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

  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

  卷267_68 【湖中(一作洞庭秋日)】顾况

  青草湖边日色低,黄茅嶂里鹧鸪啼。

  丈夫飘荡今如此,一曲长歌楚水西。

  卷267_69 【岁日作(一作岁日口号)】顾况

  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

  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

  卷267_70 【山中赠客】顾况

  山中好处无人别,涧梅伪作山中雪。

  野客相逢夜不眠,山中童子烧松节。

  卷267_71 【王郎中妓席五咏·箜篌】顾况

  玉作搔头金步摇,高张苦调响连宵。

  欲知写尽相思梦,度水寻云不用桥。

  卷267_72 【王郎中妓席五咏·舞】顾况

  汗浥新装画不成,丝催急节舞衣轻。

  落花绕树疑无影,回雪从风暗有情。

  卷267_73 【王郎中妓席五咏·歌(一作王郎中席歌妓)】顾况

  柳拂青楼花满衣,能歌宛转世应稀。

  空中几处闻清响,欲绕行云不遣飞。

  卷267_74 【王郎中妓席五咏·筝】顾况

  秦声楚调怨无穷,陇水胡笳咽复通。

  莫遣黄莺花里啭,参差撩乱妒春风。

  卷267_75 【王郎中妓席五咏·笙】顾况

  欲写人间离别心,须听鸣凤似龙吟。

  江南曲尽归何处,洞水山云知浅深。

  卷267_76 【送李山人还玉溪】顾况

  好鸟共鸣临水树,幽人独欠买山钱。

  若为种得千竿竹,引取君家一眼泉。

  卷267_77 【送少微上人还鹿门】顾况

  少微不向吴中隐,为个生缘在鹿门。

  行入汉江秋月色,襄阳耆旧几人存。

  卷267_78 【宿昭应】顾况

  武帝祈灵太乙坛,新丰树色绕千官。

  那知今夜长生殿,独闭山门月影寒。

  卷267_79 【题琅邪上方】顾况

  东晋王家在此溪,南朝树色隔窗低。

  碑沈字灭昔人远,谷鸟犹向寒花啼。

  卷267_80 【安仁港口望仙人城】顾况

  楼台采翠远分明,闻说仙家在此城。

  欲上仙城无路上,水边花里有人声。

  卷267_81 【寄秘书包监】顾况

  一别长安路几千,遥知旧日主人怜。

  贾生只是三年谪,独自无才已四年。

  卷267_82 【小孤山】顾况

  古庙枫林江水边,寒鸦接饭雁横天。

  大孤山远小孤出,月照洞庭归客船。

  卷267_83 【送李秀才游嵩山】顾况

  嵩山石壁挂飞流,无限神仙在上头。

  采得新诗题石壁,老人惆怅不同游。

  卷267_84 【从剡溪至赤城】顾况

  灵溪宿处接灵山,窈映高楼向月闲。

  夜半鹤声残梦里,犹疑琴曲洞房间。

  卷267_85 【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顾况

  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

  君恩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

  卷267_86 【崦里桃花】顾况

  崦里桃花逢女冠,林间杏叶落仙坛。

  老人方授上清箓,夜听步虚山月寒。

  卷267_87 【听子规(一本题上有摄山二字)】顾况

  栖霞山中子规鸟,口边血出啼不了。

  山僧后夜初出定,闻似不闻山月晓。

  卷267_88 【竹枝曲】顾况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卷267_89 【寻僧二首】顾况

  方丈玲珑花竹闲,已将心印出人间。

  家家门外长安道,何处相逢是宝山。

  弥天释子本高情,往往山中独自行。

  莫怪狂人游楚国,莲花只在淤泥生。

  卷267_90 【桃花曲】顾况

  魏帝宫人舞凤楼,隋家天子泛龙舟。

  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觉桃花逐水流。

  卷267_91 【赠远】顾况

  暂出河边思远道,却来窗下听新莺。

  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旧处生。

  卷267_92 【早春思归有唱竹枝歌者坐中下泪】顾况

  渺渺春生楚水波,楚人齐唱竹枝歌。

  与君皆是思归客,拭泪看花奈老何。

  卷267_93 【送郭秀才】顾况

  故人曾任丹徒令,买得青山拟独耕。

  不作草堂招远客,却将垂柳借啼莺。

  卷267_94 【宫词】顾况

  长乐宫连上苑春,玉楼金殿艳歌新。

  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

  卷267_95 【悼稚】顾况

  稚子比来骑竹马,犹疑只在屋东西。

  莫言道者无悲事,曾听巴猿向月啼。

  卷267_96 【山僧兰若】顾况

  绝顶茅庵老此生,寒云孤木伴经行。

  世人那得知幽径,遥向青峰礼磬声。

  卷267_97 【句】顾况

  崦合桃花水,窗鸣柳谷泉。(题柳谷泉,见《应天府志》)

  颓垣化为陂,陆地堪乘舟。(以下并见张为《主客图》)

  汀洲渺渺江篱短,疑是疑非两断肠。

  巫峡朝云暮不归,洞庭春水晴空满。

  龙吟四泽欲兴雨,凤引九雏警宿乌。(七星管歌《通典》)

  新妇矶边月明,女儿浦口潮平。(渔父词,《野客丛谈》)

  

猜你喜欢
  刘学箕·唐圭璋
  十八家诗抄·卷一·曾国藩
  序·李渔
  第五十七回 槐氏兵间逃命 王婆水里丧生·萧晶玉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二齣·佚名
  鹤年诗集后跋·丁鹤年
  宋词三百首(2)·朱祖谋
  卷一·韦庄
  卷19 ·佚名
  卷四·吴雯
  荆溪集钞·吴之振
  卷十二·吴之振
  卷三十八·佚名
  陈亚词作鉴赏·佚名
  卷七·姚合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善庆·隋树森

    赵善庆,字文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县)人。其名、字各本《录鬼簿》记载多异:曹本作善庆字文贤,又别作赵文宝,名孟庆;暖红室本又作赵可宝,余同;孟本、天一阁本均作名善庆,字文宝;《说集》本作名孟庆,字文宝。邵

  • ●卷十·葛立方

    李白乐府三卷,于三纲五常之道,数致意焉。虑君臣之义不笃也,则有《君道曲》之篇,所谓“风后爪牙常先太山稽,如心之使臂。小白鸿翼于夷吾,刘葛鱼水本无二。”虑父子之义不笃也,则有《东海勇妇》之篇,所谓“淳于

  • 丁卯诗集卷下·许浑

    唐 许浑 撰近体诗五言律诗一百九十四首赠萧链师【并序】錬师贞元初自梨园选为内妓善舞柘枝宫中莫有伦比者宠锡甚厚及驾幸奉天以病不获随辇遂失所止洎复宫阙上颇怀其义【一作艺】求之浃日得于人间后闻神仙之事谓长生

  • 七言巻二十三·洪迈

      七言  送蜀客          张籍  蜀客南行祭碧鸡木绵花发锦江西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  蛮中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㡬日到金麟玉镮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赠道士  茆山近别剡溪逢玉

  • 唐诗镜卷五十二·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五十二 明 陆时雍 编 晩唐第四 陆龟蒙【字鲁望吴中人举进士不第居松江甫里多所论撰有田数百亩屋三十楹性嗜茶置圉顾渚山下岁取租茶自判品第又不喜与俗交虽造门不肯见不乘马升舟设篷席齎束书

  • 唐鉴卷十一·范祖禹

    肃宗至德元载七月甲子帝即位于灵武城南楼尊宗曰上皇天帝赦天下改元臣祖禹曰哥舒翰守潼关王思礼请回兵诛杨国忠翰曰此乃翰反非禄山也翰偾军降虏【降户江切】固无足道然其言可为后法肃宗以皇太子讨赋至灵武遂自称帝此

  • 卷之七百六十三·佚名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六月。甲寅。上御勤政殿听政  ○谕军机大臣等、九土司会攻金蛮一事。相持已将数载。尚无就绪。兹询之岳钟璜。亦未有善策。惟奏称土司中与金蛮最近之党坝。力弱兵单。难以抵御。其地处阻远。

  • 弁言·李之芳

    清康熙十三年,“三藩”变起,福建耿藩与台湾郑氏(成功子经)联合反清,南延粤东、北迆浙境,烽火遍地。时山东武定李之芳(号邺园)适任浙江总督,初与满人平南将军赖塔、继佐奉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西扼耿藩规浙之兵,后更督率

  • 九 幻想的消失·邹韬奋

    我在南洋公学的时候,在精神上常感到麻烦的,一件是经济的窘迫,一件是勉强向着工程师的路上跑。前者的麻烦似乎还可以勉强拖过去,虽则有的时候很像到了绝境;后者的麻烦却一天天地继续下去。如果我肯随随便便地敷衍,得过且过,也

  • 卷二十养济·冯煦

    养济院收养孤贫,通省额设三千零三十八名,每名每年支米三石六斗,或支银三两六钱,共支米二千五百零五石六斗,支银八千四百三十一两二钱。列表如左。府州县别孤贫额数银米额数年计安庆府并属安庆府名米石桐城县名米.石潜山县

  • 感类篇第五十五·王充

    阴阳不和,灾变发起,或时先世遗咎,或时气自然。贤圣感类,慊惧自思,灾变恶徵,何为至乎?引过自责,恐有罪,畏慎恐惧之意,未必有其实事也。何以明之?以汤遭旱自责以五过也。圣人纯完,行无缺失矣,何自责有五过?然如《书》曰:“汤自责,天应以

  • 千乘第六十八·戴德

    公曰:“千乘之国,受命于天子,通其四疆,教其书社,循其灌庙,建其宗主,设其四佐,列其五官,处其朝市,为仁如何?”子曰:“不仁,国不化。”公曰:“何如之谓仁?”子曰:“不淫于色。”子曰:“立妃设如太庙然,乃中治;中治,不相陵;不相陵,斯庶嫔遧;遧,则

  • 有始览第一·吕不韦

    有始一曰:天地有始,天微以成,地塞以形,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以寒暑日月昼夜知之,以殊形殊能异宜说之。夫物合而成,离而生。知合知成,知离知生,则天地平矣。平也者,皆当察其情,处其形。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

  • 附录四:原儒(章太炎)·胡适

    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为儒儒者术上也(《说文》)太史公《儒林列传》秦之季世坑术士而世谓之坑儒司马相如吉列仟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瞩(似书·司马相如传》语。核桃儒作传,误。)赵太子俚亦语庄子田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 覆显荫法师书(三通)·太虚

    一显荫法师鉴:叠来函片,均悉。座下扬化东邻,潜心密教,云天引领,健羡何如!前寄来大稿,已嘱大圆居士编入,尚望续续惠投文字也。对于佛化新青年之盛意,已为转达,彼当有较详之接洽。专复,即颂得大成就!太虚和南。(见居士林林刊第五期)二

  • 华严略疏卷第三·佚名

    十地品初记此品来意有三。一逐答上问。二对果之因。三众行相资。如大涅槃经三十六。云何下一一具答。乃至一部之大宗。此品亦如是。自前及下。皆一一次第而答。亦是一部之本也。如上四十二大问。问因果行教文自次第。

  • 悬崖山庄奇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Peril at End House】又译作:海滨古宅险情,古屋疑云,悬崖山庄的奇案,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本书主要讲述了尼克·巴克利、波洛和黑斯廷斯在滨海小镇圣卢所发生的故事。波洛又开始休假了,不过,像往常一样,休假又被打乱了…

  • 传法正宗记·契嵩

    凡九卷。宋代明教大师契嵩(1007~1072)着。略称正宗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系继景德传灯录之后,叙述自印度以来诸祖师之传记,以及我国禅宗师徒面授付法相承之顺序。卷一为教祖释迦如来之传。卷二至卷六叙述自第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