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刻词品序

声音之道,愚未之有考也。近得升庵翁所著词品,三月读未尝释手。微求其端。大较词人之体,多属揣摩不置,思致神遇。然率于人情之所必不免者以敷言,又必有妙才巧思以将之,然 后足以尽属辞之蕴。故夫词成而读之,使人恍若身遇其事,怵然兴感者,神品也。意思流通无所乖逆者,妙品也。能品不与焉。宛丽成章,非辞也。是故山林之词清以激,感遇之词凄以哀,闺阁之词悦以解,登 览之词悲以壮,讽谕之词宛以切。之数者,人之情也。属辞者,皆当有以体之。夫然后足以得人之性情,而起人之咏叹。不然则补织牵合,以求伦其辞,成其数,风斯乎下矣。然何以知之。诗之有风,犹今之有词也。语曰,动物谓之风。由是以知不动物非风也,不感人非词也。翁为当代词宗,平日游艺之作,若长短句,若填词选格,若词林万选,若百 琲明珠,与今词品,可谓妙绝古今矣。愚虽未能悉读诸集,山林之词,大率清以激也,不然则舒以适也。闺阁之词,大率悦以解也,不然则和以节也。他可类见矣。然犹未承面命。姑记于此,以俟取正于他日。

嘉靖甲寅仲秋朔日,成都后学周逊序。

词品序

诗词同工而异曲,共源而分派。在六朝,若陶弘景之寒夜怨,梁武帝之江南弄,陆琼之饮酒乐,隋炀帝之望江南,填词之体已具矣。若唐人之七言律,即填词之瑞鹧鸪也。七言律之仄韵,即填词之玉楼春也。若韦应物之三台曲、调笑令,刘禹锡之竹枝词、浪淘沙,新声迭出。孟蜀之花间,南唐之兰畹,则其体大备矣。岂非共源同工乎。然诗圣如杜子美,而填词若太白之忆秦娥、菩萨 蛮者,集中绝无。宋人如秦少游、辛稼轩,词极工矣,而诗殊不强人意。疑若独爇然者,岂非异曲分派之说乎。昔宋人选填词曰草堂诗馀。其曰草堂者,太白诗名草堂集,见郑樵书目。太白本蜀人,而草堂在蜀,怀故国之意也。曰诗馀 者,忆秦娥、菩萨蛮二首为诗之馀,而百代词曲之祖也。今士林多传其书,而昧其名。故于余所著词品首著之云。嘉靖辛亥仲春,花朝洞天真逸杨慎序。

猜你喜欢
  黄铢·唐圭璋
  荣諲·唐圭璋
  北江诗话卷六·洪亮吉
  第八出 述异·李渔
  第二十五出 误投·李渔
  第四幕·老舍
  第一折·佚名
  卷十·方夔
  原叙·赖良
  卷506 ·佚名
  卷一百八十七·陈思
  乾坤清气卷三·偶桓
  陵阳集补钞·管庭芬
  御选宋诗卷七十二·康熙
  荆州亭入朝·张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一百一十六 忠义上·欧阳修

    夫有生所甚重者,身也;得轻用者,忠与义也。后身先义,仁也;身可杀,名不可死,志也。大凡捐生以趣义者,宁豫期垂名不朽而为之?虽一世成败,亦未必济也;要为重所与,终始一操,虽颓嵩、岱,不吾压也。夷、齐排周存商,商不害亡,而周以兴。两人至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三·杨仲良

      哲宗皇帝   立后废后附   元祐五年六月辛丑,太皇太后宣谕宰臣吕大防等曰:『皇帝春秋渐长,将来纳后仪式,曾令入内内侍省检寻天圣二年纳郭皇后、景祐元年纳光献皇后行礼之次第,各为年深,并无据□[1],兼其时只是降制进

  • 第七十一回 王叔文得君怙宠 韦执谊坐党贬官·蔡东藩

      却说成德节度使王武俊,于贞元十七年殁世,子士贞受命为留后,此外如滑毫许节度使,即义成节度使。迭经李复姚南仲卢群李元素等,先后交替,幸无变故。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病卒,军士推建封子愔为留后,德宗命淮南节度使杜佑兼任,

  • 卷第七十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魏纪三〔起着雍河涒滩(戊申),尽上章涒茂(庚戌),凡

  • 卷之二百四十六·佚名

    洪武二十九年五月丁巳朔○戊午给赐锦衣等卫军士七千七百余人布绢万五千五百疋○续置吏部文官历仕贴黄簿内外二册其以事去官者则别置册附录以备稽考○庚申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指挥同知孙禧言武安等州县为月鲁帖木儿作乱

  • 卷一百九十五·杨士奇

    永乐十五年十二月壬午朔 皇太子省牲于南郊○癸未暹罗国王三赖波磨刺札的赖遣使奈叫等百余人进表贡方物谢赐祭其父并命袭爵恩命礼部赐王锦绮纱罗并赐奈叫等钞币有差○甲申擢进士艾广何卓张宗监生郑兴王佐李昭为吏科给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十九·佚名

    万历九年十二月辛卯朔以原任贵州总兵郭成为镇守四川总兵官○壬辰 上御文华殿讲读○兵部奏裁过大小文武京职一百六十五员应减柴薪直堂五百八十九名岁省银六千九百七十四两行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四省直照例免派从之○癸巳

  • 卷三·曾巩

    <史部,别史类,隆平集> 钦定四库全书 隆平集卷三 宋 曾巩 撰 祠祭 唐腊用辰宋兴腊用戌贞观以前寅蜡百神卯祭社宫辰享宗庙开元以後三祭同用腊辰建隆之制祭百神社稷宗庙同用腊戌 祠部令应先代帝

  • 表卷第二 高丽史八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年表二。-------------------------------------------------------------------------------公历干支上国 高丽 -------------------------

  • 大学衍义卷十四·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一明道术王道霸术之异齐宣王【齐国名宣諡也诸侯僭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齐桓公名小白晋文公名重耳皆春秋时霸者】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王谓行王

  • 妙度品第七·佚名

    尔时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连须菩提摩诃迦叶。及诸大神通比丘。复有馀大神通菩萨摩诃萨。诸优婆塞优婆夷。俱白佛言:唯世尊,般若波罗蜜者,是菩萨摩诃萨之最大度上度妙度无上尊度。唯世尊辩才之度无与等者,复无无等度法度空度

  • 华译提婆菩萨所著书述要·太虚

    一提婆菩萨或译题圣天菩萨,盖提婆译天,圣天犹云圣者提婆,乃对此菩萨之尊称也。其本生事迹,见鸠摩罗什所译提婆菩萨传,又付法藏因缘传等;然无不公认为龙猛弟子,故其年代当与圣龙猛同时而稍后。亦有当时与龙猛并化一方为“印度

  • 迷 悟 由 心·太虚

    ──十一年四月在黄陂自新堂讲──世间众生所以受种种生死流转之依正苦报,皆由灵明真常之本心性不觉而有迷惑,后因惑而造业受苦,轮回不息。然此迷惑既本非由外而来,乃自心所变现,则其体性必属虚妄不实;其本来之妙明觉心,仍不

  • 新华严经论 第四十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善财童子善知识十一地位二推德胜进中。约立四门。此已下明十一地中善知识。一推德胜进。二示善友所在云在此世界中。三举善友名名摩耶。四礼敬辞去。云在此世界中者。是佛境界也。以善财诣摩耶夫人所。

  • 卷第二十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二十三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启 复彦升陈榜眼请住太平启 伏以卷舒格外乾坤妙在主宾默契展拓寰中日月何妨凡圣交参恩大难酬功高莫纪恭惟台下胸藏二酉学富三车雁塔名题金薤增金

  • 红风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两卷十五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嘉庆年以后。现存主要版本有清贵文堂刊本,十五卷,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海萃文斋石印本,朴在渊藏。1995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孤本

  • 玉镜新谭·朱长祚

    朱长祚撰。书中记述了阉党专擅作恶的经过,汇辑有关诏令及《诛逆爰书》,因之此书又名《逆珰事略》。全书10卷,析为32类。每类均先叙其事,后节抄或迻移有关诏令奏疏。“录用章奏,字字俱从邸报、邮传,不敢窜易一字以欺人

  • 大学点睛补·智旭

    蕅益子年十二。谈理学而不知理。年二十。习玄门而不知玄。年二十三。参禅而不知禅。年二十七。习律而不知律。年三十六。演教而不知教。逮大病几绝。归卧九华。腐滓以为馔。糠粊以为粮。忘形骸。断世故。万虑尽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