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零二

 

  卷102_1 【妾薄命】武平一

  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子夫前入侍,飞燕复当时。正悦掌中舞,宁哀团扇诗。

  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违。幽阁禽雀噪,闲阶草露滋。

  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解佩安所赠,怨咽空自悲。

  卷102_2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武平一

  銮舆上碧天,翠帟拖晴烟。绝崿纡仙径,层岩敞御筵。

  云披丹凤阙,日下黑龙川。更睹南熏奏,流声入管弦。

  卷102_3 【幸梨园观打球应制】武平一

  令节重遨游,分镳应彩球。骖驔回上苑,蹀躞绕通沟。

  影就红尘没,光随赭汗流。赏阑清景暮,歌舞乐时休。

  卷102_4 【奉和幸白鹿观应制】武平一

  玉府凌三曜,金坛驻六龙。彩旒悬倒景,羽盖偃乔松。

  玄圃灵芝秀,华池瑞液浓。谬因沾舜渥,长愿奉尧封。

  卷102_5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武平一

  紫汉秦楼敞,黄山鲁馆开。簪裾分上席,歌舞列平台。

  马既如龙至,人疑学凤来。幸兹联棣萼,何以接邹枚。

  卷102_6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武平一

  广化三边静,通烟四海安。还将膝下爱,特副域中欢。

  圣念飞玄藻,仙仪下白兰。日斜征盖没,归骑动鸣鸾。

  卷102_7 【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武平一

  秦王登碣石,周后袭昆仑。何必在遐远,方称万宇尊。

  我皇顺时豫,星驾动轩辕。雄戟交驰道,清笳度国门。

  回舆长乐观,校猎上林园。行漏移三象,连营总八屯。

  旌摇鹦鹉谷,骑转凤凰原。绝壁苍苔古,灵泉碧溜温。

  参差开水殿,窈窕敞岩轩。丰邑模犹在,骊宫迹尚存。

  烟松衔翠幄,雪径绕花源。侍从推玄草,文章召虎贲。

  深仁浃夷夏,洪造溢乾坤。谬忝王枚列,多惭雨露恩。

  卷102_8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武平一

  三光回斗极,万骑肃钩陈。地若游汾水,畋疑历渭滨。

  圆塘冰写镜,遥树露成春。弦奏鱼听曲,机忘鸟狎人。

  筑岩思感梦,磻石想垂纶。落景摇红壁,层阴结翠筠。

  素风纷可尚,玄泽蔼无垠。薄暮清笳动,天文焕紫宸。

  卷102_9 【兴庆池侍宴应制】武平一

  銮舆羽驾直城隈,帐殿旌门此地开。皎洁灵潭图日月,

  参差画舸结楼台。波摇岸影随桡转,风送荷香逐酒来。

  愿奉圣情欢不极,长游云汉几昭回。

  卷102_10 【奉和立春内出彩花树应制】武平一

  銮辂青旂下帝台,东郊上苑望春来。黄莺未解林间啭,

  红蕊先从殿里开。画阁条风初变柳,银塘曲水半含苔。

  欣逢睿藻光韶律,更促霞觞畏景催。

  卷102_11 【奉和正旦赐宰臣柏叶应制】武平一

  绿叶迎春绿,寒枝历岁寒。愿持柏叶寿,长奉万年欢。

  卷102_12 【游泾川琴溪】武平一

  环潭澄晓色,叠嶂照秋影。幽致欣所逢,纷虑自兹屏。

  卷102_13 【夜宴安乐公主宅】武平一

  王孙帝女下仙台,金榜珠帘入夜开。

  遽惜琼筵欢正洽,唯愁银箭晓相催。

  卷102_14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武平一

  鸣銮赫奕下重楼,羽盖逍遥向一丘。

  汉日唯闻白衣宠,唐年更睹赤松游。

  卷102_15 【饯唐永昌】武平一

  闻君墨绶出丹墀,双舄飞来伫有期。

  寄谢铜街攀柳日,无忘粉署握兰时。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彭定求
  ●全史宫词卷十 十六国·史梦兰
  ◆云丘道人张简(云丘道人集)·顾嗣立
  第四折·关汉卿
  二集卷六十六·乾隆
  卷第七·陈与义
  卷529 ·佚名
  卷五·查慎行
  蓝山集巻四·蓝仁
  卷四百十一·曹学佺
  卷上·惠洪
  刘驾诗鉴赏·佚名
  王湾诗鉴赏·佚名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卷第二·蔡松年
  卷十·朱昆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初编·卷九·沈瘦东

    山谷最讲句法,尝云:"字中有笔,犹禅家句中有眼。"当时西江社中人,皆祖其说。陈后山云:"句里宗风却饱参"即谓此也。如"小邦王事略,虫鸟声无人"、"王甥解鞍马,夜雨鸡唤晨"、"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何为陈师道,白发三径草",此皆

  • 贾凫西鼓词序·贾凫西

    统九骚人撰山不可摇,云雾宣其气;海不可量,潮汐泄其机。山海尚有不平之积,而況人之食味別声被色而生者哉?当其寂处阒然,如蚕斯缚,如蠕斯奋,悲喜交集,曲折万端,洎乎应感起物心术形焉。蚩蚩者,随起而灭,稍有聪明,为之咏言焉,长叹,播之音

  • 《洛神赋》译文及注释·曹植

    译文黄初三年,我来到京都朝觐,归渡洛水。古人曾说此水之神名叫宓妃。因有感于宋玉对楚王所说的神女之事,于是作了这篇赋。赋文云:我从京都洛阳出发,向东回归封地鄄城,通过伊阙山,将其抛于背后,越过轘辕,途经通谷,登上景山。这时

  • 东汉会要卷二十三·徐天麟

    职官五奉使外国建武六年始令归徳侯刘飒使匈奴匈奴亦遣使来献汉复令中郎将韩统报命【匈奴传】十四年匈奴遣使奉献遣中郎将刘襄报命【光武纪】二十二年单于遣使诣渔阳求和亲扵是遣中郎将李茂报命【匈奴传下同】二十六年

  • ●卷三十四·赵翼

    ○明中叶南北用兵强弱不同有明中叶,战功固不足言,然南北更有迥异者。大率用兵于南则易于荡扫,用兵于北则仅足支御。如山云讨广西蛮,斩首二万二百六十。方瑛讨贵州苗,俘斩四万余。陶鲁破广东贼,斩二万一千四百余。其他斩馘以

  • 第八回 惊恶兆始皇道死 行废立赵高首谋·黄士衡

    话说秦始皇三十六年,忽得东郡报告“坠星石上现出文字,偏是不吉之语”,触犯始皇忌讳,不觉大怒。心想:“此文字定是人民刻成,此等无知顽民,竟敢咒诅朕躬,可恶之极!”立命御史前往东郡:“就附近居民逐户查问,究出私刻之人,严行办罪。

  • 卷之一千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三六七 谕内阁梁国治着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佚名

    三六七 谕内阁梁国治着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乾隆四十二年二月初八日乾隆四十二年二月初八日内阁奉上谕:梁国治着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欲此。(军机处上谕档)

  • 晋纪三十三 安皇帝丙隆安三年(己亥、399)·司马光

    晋纪三十三 晋安帝隆安三年(己亥,公元399年) [1]春,正月,辛酉,大赦。 [1]春季,正月,辛酉(初四),东晋实行大赦。 [2]戊辰,燕昌黎尹留忠谋反,诛;事连尚书令东阳公根、尚书段成,皆坐死;遣中卫将军卫双就诛忠弟志于凡城。以卫将军平原公元

  • 卷一·顺治

    大淸太宗应天兴国徳彰武寛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圣训卷一论治道天聪九年乙亥五月己巳上召集文馆诸臣谕之曰朕观汉文史书殊多饰辞虽全览无益也今宜于辽宋金元四史内择其勤于求治而国祚昌隆或所行悖道而统

  • 待轩诗记卷四·张次仲

    明 张次仲 撰小雅【郑谱小雅大雅者周居西都时之诗也小雅自鹿鸣至鱼丽皆文武时诗自南有嘉鱼下及菁菁者莪周公成王时诗陈氏曰周家之治至于文武其礼文寖以繁缛故周公因一事以作一诗其目二十有二以其诚意太史録之其

  • 卷五十六·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五十六昭公二十有九年春公至自干侯居于郓齐侯使高张来唁公【左传】二十九年春公至自干侯处于郓齐侯使高张来唁公称主君【比公于大夫】子家子曰齐卑君矣君祗辱焉公如干侯【谷梁传】唁公不得

  • 卷十七·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十七论语八先进第十一先进于礼乐章问先进于礼乐此礼乐还説宗庙朝廷以至州闾乡党之礼乐曰也不止是这般礼乐凡日用之间一礼一乐皆是礼乐只管文胜去如何合杀须有个

  • 概论 原文·洪应明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月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

  • 论邹第五十三·桓宽

    【题解】本篇大夫引邹衍&ldquo;大九州&rdquo;之说,为政府拓土开疆的政策进行辩护,并证明贤良文学眼界之狭陋。而文学则&ldquo;守畦亩之虑,间巷之固&rdquo;,以为&ldquo;知大义&rdquo;&ldquo;不如守小计&rdquo;,并以秦&ldquo

  • 三世因果·太虚

      佛出世的因缘,是为的甚么?因为佛是觉的,人是迷的。人既是迷的,所以人就要受一切烦恼生死的苦。佛本大慈悲心,乘大愿力降生于中印度为国王太子,享受人间尊荣富贵五欲的快乐,随即抛弃人间富贵尊荣去修行,以至于证果成佛。佛

  • 目录·寒松智操

    寒松操禅师语录目录像赞序开堂疏第一卷住松江青龙隆福禅寺语录第二卷再住松江青龙隆福寺语录第三卷再住松江青龙隆福寺语录第四卷住常州国山善权禅寺语录住安庆白云山香炉寺语录第五卷住安庆宝严山云际寺语录再住常

  • 梅花岭遗事·佚名

    黎士宏氏记史忠烈公可法殉扬州事,又《江南野录》、《南都纪略》等书,俱言史公遗骸葬梅花岭。己酉秋,予游广陵,曾寻其阡址,无所得。同游方君,方君从兄芷{移},俱赅博多闻,因为予述梅花岭掌故。史公身后,尚有伤心事,情节曲折哀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