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洛神赋》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初三年,我来到京都朝觐,归渡洛水。古人曾说此水之神名叫宓妃。因有感于宋玉对楚王所说的神女之事,于是作了这篇赋。赋文云:

我从京都洛阳出发,向东回归封地鄄城,通过伊阙山,将其抛于背后,越过轘辕,途经通谷,登上景山。这时日已西下,车困马乏。于是就在长满杜蘅草的岸边卸了车,在生着芝草的地里喂马。自己则漫步于阳林,纵目眺望水波浩渺的洛川。于是不觉精神恍惚,思绪飘散。低头时还没有看见什么,一抬头,却发现了异常的景象,只见一个绝妙佳人,立于山岩之旁。我不禁拉着身边的车夫对他说:“你看见那个人了吗?那是什么人,竟如此艳丽!”车夫回答说:“臣听说河洛之神的名字叫宓妃,然而现在君王所看见的,莫非就是她!她的形状怎样,臣倒很想听听。”

我告诉他说: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远而望之,明洁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视之,鲜丽如绿波间绽开的新荷。她体态适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细如束,秀美的颈项露出白皙的皮肤。既不施脂,也不敷粉,发髻高耸如云,长眉弯曲细长,红唇鲜润,牙齿洁白,一双善于顾盼的闪亮的眼睛,两个面颧下甜甜的酒窝。她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情态柔美和顺,语辞得体可人。洛神服饰奇艳绝世,风骨体貌与图上画的一样。她身披明丽的罗衣,带着精美的佩玉。头戴金银翡翠首饰,缀以周身闪亮的明珠。她脚著饰有花纹的远游鞋,拖着薄雾般的裙裾,隐隐散发出幽兰的清香,在山边徘徊倘佯。忽然又飘然轻举,且行且戏,左面倚着彩旄,右面有桂旗庇荫,在河滩上伸出素手,采撷水流边的黑色芝草。

我钟情于她的淑美,不觉心旌摇曳而不安。因为没有合适的媒人去说情,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但愿自己真诚的心意能先于别人陈达,我解下玉佩向她发出邀请。可叹佳人实在美好,既明礼义又善言辞,她举着琼玉向我作出回答,并指着深深的水流以为期待。我怀着眷眷之诚,又恐受这位神女的欺骗。因有感于郑交甫曾遇神女背弃诺言之事,心中不觉惆怅、犹豫和迟疑,于是敛容定神,以礼义自持。

这时洛神深受感动,低回徘徊,神光时离时合,忽明忽暗。她像鹤立般地耸起轻盈的躯体,如将飞而未翔;又踏着充满花椒浓香的小道,走过杜蘅草丛而使芳气流动。忽又怅然长吟以表示深沉的思慕,声音哀惋而悠长。于是众神纷至杂沓,呼朋引类,有的戏嬉于清澈的水流,有的飞翔于神异的小渚,有的在采集明珠,有的在俯拾翠鸟的羽毛。洛神身旁跟着娥皇、女英南湘二妃,她手挽汉水之神,为瓠瓜星的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的独处而哀咏。时而扬起随风飘动的上衣,用长袖蔽光远眺,久久伫立;时而又身体轻捷如飞凫,飘忽游移无定。她在水波上行走,罗袜溅起的水沫如同尘埃。她动止没有规律,像危急又像安闲;进退难以预知,像离开又像回返。她双目流转光亮,容颜焕发泽润,话未出口,却已气香如兰。她的体貌婀娜多姿,令我看了茶饭不思。

在这时风神屏翳收敛了晚风,水神川后止息了波涛,冯夷击响了神鼓,女娲发出清泠的歌声。飞腾的文鱼警卫着洛神的车乘,众神随着叮当作响的玉鸾一齐离去。六龙齐头并进,驾着云车从容前行。鲸鲵腾跃在车驾两旁,水禽绕翔护卫。车乘走过北面的沙洲,越过南面的山冈,洛神转动白洁的脖颈,回过清秀的眉目,朱唇微启,缓缓地陈诉着往来交接的纲要。只怨恨人神有别,彼此虽然都处在盛年而无法如愿以偿。说着不禁举起罗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泪水涟涟沾湿了衣襟,哀念欢乐的相会就此永绝,如今一别身处两地,不曾以细微的柔情来表达爱慕之心,只能赠以明珰作为永久的纪念。自己虽然深处太阴,却时时怀念着君王。洛神说毕忽然不知去处,我为众灵一时消失隐去光彩而深感惆怅。

于是我舍低登高,脚步虽移,心神却仍留在原地。余情绻缱,不时想象着相会的情景和洛神的容貌;回首顾盼,更是愁绪萦怀。满心希望洛神能再次出现,就不顾一切地驾着轻舟逆流而上。行舟于悠长的洛水以至忘了回归,思恋之情却绵绵不断,越来越强,以至整夜心绪难平无法入睡,身上沾满了浓霜直至天明。我不得已命仆夫备马就车,踏上向东回返的道路,但当手执马缰,举鞭欲策之时,却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恋,无法离去。

注释

洛神:传说古帝宓(fú)羲氏之女溺死洛水而为神,故名洛神,又名宓妃。

黄初:魏文帝曹丕年号,公元220年。

黄初三年:即公元222年。

京师:京城,指魏都洛阳。

济:渡。洛川:即洛水,源出陕西,东南入河南,流经洛阳。

斯水:此水,指洛川。

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传为宋玉所作的《高唐赋》和《神女赋》,都记载宋玉与楚襄王对答梦遇巫山神女事。

京域:京都地区,指洛阳。

言:语助词。东藩:东方藩国,指曹植的封地。黄初三年,曹植被立为鄄(juàn)城(即今山东鄄城县)王,城在洛阳东北方向,故称东藩。

伊阙:山名,又称阙塞山、龙门山,在河南洛阳南。

轘(huán)辕:山名,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

通谷:山谷名。在洛阳城南。

陵:登。景山:山名,在今偃师县南。

殆:通“怠”,懈怠。一说指危险。烦:疲乏。

尔乃:承接连词,于是就。税驾:停车。税,舍、置。驾,车乘总称。蘅皋:生着杜蘅的河岸。蘅,杜蘅,香草名。皋,岸。

秣驷:喂马。驷,一车四马,此泛指驾车之马。芝田:种着灵芝草的田地,此处指野草繁茂之地。一说为地名,指河南巩县西南的芝田镇。

容与:悠然安闲貌。阳林:地名。

流眄:纵目四望。眄,斜视。一作“流盼”,目光流转顾盼。

精移神骇:神情恍惚。骇,散。

忽焉:急速貌。思散:思绪分散,精神不集中。

殊观:少见的异常现象。

岩之畔:山岩边。

援:以手牵引。御者:车夫。

觌(dí):看见。

“翩若”二句:翩然若惊飞的鸿雁,蜿蜒如游动的蛟龙。翩,鸟疾飞的样子,此处指飘忽摇曳的样子。惊鸿,惊飞的鸿雁。婉,蜿蜒曲折。这两句是写洛神的体态轻盈宛转。

“荣曜(yào)”二句: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松树。荣,丰盛。曜,日光照耀。华茂,华美茂盛。这两句是写洛神容光焕发充满生气。

“仿佛”二句:时隐时现象轻云遮住月亮,浮动飘忽似回风旋舞雪花。仿佛,若隐若现的样子。飘飖,飞翔貌。回,回旋,旋转。这两句是写洛神的体态婀娜,行动飘忽。

皎:洁白光亮。太阳升朝霞:太阳升起于朝霞之中。

迫:靠近。灼:鲜明,鲜艳。芙蕖:一作“芙蓉”,荷花。渌(lù):水清貌。以上两句是说,不论远远凝望还是靠近观看,洛神都是姿容绝艳。

秾:花木繁盛。此指人体丰腴。纤:细小。此指人体苗条。

修短:长短,高矮。以上两句是说洛神的高矮肥瘦都恰到好处。

“肩若”二句:肩窄如削,腰细如束。削成,形容两肩瘦削下垂的样子。约素,一束白绢。素,白细丝织品。这两句是写洛神的肩膀和腰肢线条圆美。

延、秀:均指长。颈:脖子的前部。项:脖子的后部。

皓:洁白。呈露:显现,外露。

“芳泽”二句:既不施脂,也不敷粉。泽,润肤的油脂。铅华,粉。古代烧铅成粉,故称铅华。不御,不施。御,用。

云髻:发髻如云。峨峨:高耸貌。

联娟:微曲貌。

“丹唇”二句:红唇鲜润,牙齿洁白。朗,明润。鲜,光洁。

眸:目中瞳子。睐(lài):顾盼。

靥(yè):酒窝。辅:面颊。承权:在颧骨之下。权,颧骨。

瓌:同“瑰”,奇妙。艳逸:艳丽飘逸。

仪:仪态。闲:娴雅。

绰:绰约,美好。

奇服:奇丽的服饰。旷世:举世唯有。旷,空。

骨像:骨格形貌。应图:指与画中人相当。

璀粲:鲜明貌。一说为衣动的声音。

珥:珠玉耳饰。此用作动词,作佩戴解。瑶、碧:均为美玉。华琚:刻有花纹的佩玉。琚:佩玉名。

翠:翡翠。首饰:指钗簪一类饰物。

践:穿,着。远游:鞋名。文履:饰有花纹图案的鞋。

曳:拖。雾绡:轻薄如雾的绡。绡,生丝。裾:裙边。

微:轻微。芳蔼:香气。

踟蹰:徘徊。隅:角。

“于是”二句:忽然又飘然轻举,且行且戏。纵体,身体轻举貌。遨,游。

采旄(máo):彩旗。采,同“彩”。旄,旗竿上旄牛尾饰物,此处指旗。

桂旗:以桂木做旗竿的旗,形容旗的华美。

攘:此指挽袖伸出。神浒:为神所游之水边地。浒,水边泽畔。

湍濑:石上急流。玄芝:黑色芝草,相传为神草。

“余情”二句:我喜欢她的淑美,又担心不被接受,不觉心旌摇曳而不安。振荡,形容心动荡不安。怡,悦。

“无良媒”二句:没有合适的媒人去通接欢情,就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微波,一说指目光。

诚素:真诚的情意。素,同“愫”,情愫。

要:同“邀”,约请。

信修:确实美好。修,美好。

羌:发语词。习礼:懂得礼法。明诗:善于言辞。这句意指有很好的文化教养。

抗:举起。琼珶(dì):美玉。和:应答。

“指潜渊”句:指深水发誓,约期相会。潜渊,深渊,一说指洛神所居之地。期,会。

眷眷:依恋貌。款实:诚实。

斯灵:此神,指宓妃。我欺:即欺我。

交甫:郑交甫。《文选》李善注引《神仙传》:“切仙一出,游于江滨,逢郑交甫。交甫不知何人也,目而挑之,女遂解佩与之。交甫行数步,空怀无佩,女亦不见。”弃言:背弃承诺。

狐疑:疑虑不定。因为想到郑交甫曾经被仙女遗弃,故此内心产生了疑虑。

收和颜:收起和悦的容颜。静志:镇定情志。

申:施展。礼防:礼法,礼能防乱,故称礼防。自持:自我约束。

徙倚:留连徘徊。

“神光”二句:洛神身上放出的光彩忽聚忽散,忽明忽暗。

竦(sǒng):耸。鹤立:形容身躯轻盈飘举,如鹤之立。

椒途:涂有椒泥的道路,一说指长满香椒的道路。椒,花椒,有浓香。

蘅薄:杜蘅丛生地。流芳:散发香气。

“超长吟”二句:怅然长吟以表示深沉的思慕,声音哀惋而悠长。超,惆怅。永慕,长久思慕。厉,疾。弥,久。

众灵:众仙。杂沓:纷纭,多而乱的样子。

命俦啸侣:招呼同伴。俦,伙伴、同类。

渚:水中高地。

翠羽:翠鸟的羽毛。

南湘之二妃:指娥皇和女英。据刘向《列女传》载,尧以长女娥皇和次女女英嫁舜,后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往寻,自投湘水而死,为湘水之神。

汉滨之游女:汉水之女神,即前注中郑交甫所遇之神女。

“叹匏瓜”二句:为匏瓜星的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的独处而哀咏。匏瓜,星名,又名天鸡,在河鼓星东。无匹,无偶。牵牛,星名,又名天鼓,与织女星各处天河之旁。相传每年七月七日才得一会。

袿(guī):妇女的上衣。猗(yī)靡:随风飘动貌。

翳(yì):遮蔽。延伫:久立。

凫:野鸭。

“凌波”二句:在水波上细步行走,溅起的水沫附在罗袜上如同尘埃。凌,踏。尘,指细微四散的水沫。

难期:难料。

“转眄”句:转眼顾盼之间流露出奕奕神采。流精,形容目光流转而有光彩。

“气若”句:形容气息香馨如兰。

屏翳:传说中的众神之一,司职说法不一,或以为是云师,或以为是雷师,或以为是雨师,在此篇中被曹植视作风神。川后:传说中的河神。

冯(píng)夷:传说中的水神。

女娲:女神名,相传笙簧是她所造,所以这里说“女娲清歌”。

“腾文鱼”二句:飞腾的文鱼警卫着洛神的车乘,众神随着叮当作响的玉鸾一齐离去。腾,升。文鱼,神话中一种能飞的鱼。警乘,警卫车乘。玉銮,鸾鸟形的玉制车铃,动则发声。偕逝,俱往。

六龙:相传神出游多驾六龙。俨:庄严的样子。齐首:六龙齐头并进。

云车:相传神以云为车。容裔:即“容与”,舒缓安详貌。

鲸鲵(ní):即鲸鱼。水栖哺乳动物,雄者称鲸,雌者称鲵。毂(gǔ):车轮中用以贯轴的圆木,这里指车。

沚:水中小块陆地。

“纡素领”二句:洛神不断回首顾盼。纡,回。素领,白皙的颈项。清扬,形容女性清秀的眉目。

交接:结交往来。

盛年:少壮之年。莫当:无匹,无偶,即两人不能结合。

“抗罗袂”二句:举起罗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泪水涟涟沾湿了衣襟。抗,举。袂,衣袖。浪浪,水流不断貌。

“悼良会”二句:痛惜这样美好的相会永不再有,哀叹长别从此身处两地。

效爱:致爱慕之意。

明珰:以明月珠作的耳珰。

“虽潜”二句:虽然幽居于神仙之所,但将永远怀念着君王。潜处,深处,幽居。太阴,众神所居之处。君王,指曹植。

“忽不悟”二句:洛神说毕忽然不知去处,我为众灵一时消失隐去光彩而深感惆怅。不悟,不见,未察觉。所舍,停留、止息之处。宵,通“消”,消失。蔽光,隐去光彩。

背下:离开低地。陵高:登上高处。

遗情:留情,情思留连。想象:指思念洛神的美好形象。

灵体:指洛神。

上溯:逆流而上。

长川:指洛水。

耿耿:心神不安的样子。

“揽騑辔”二句:当手执马缰,举鞭欲策之时,却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恋,无法离去。騑(fēi),车旁之马。古代驾车称辕外之马为騑或骖,此泛指驾车之马。辔,马缰绳。抗策,犹举鞭。盘桓,徘徊不进貌。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三十七·彭定求
  卷四百四十六·彭定求
  卷三百九十九·彭定求
  李子申·唐圭璋
  游九言·唐圭璋
  ◎序·俞弁
  ●琴心记目录·孙柚
  第十四出 写真·汤显祖
  神奴儿大闹开封府·臧懋循
  卷252 ·佚名
  卷50 ·佚名
  卷四·佚名
  卷一百九十·佚名
  卷九十八·徐倬
  吕温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观国·唐圭璋

      观国,江左士子。   蓦山溪   儒官措大,是官曰都得做。宰相故崇下,呼召也须同,太原公子,能武又能文,闲暇里,抱琴书,车马时相过。   樽开北海,减请还知么。叵耐这点徒,刚入词、把人点污。儒冠屈辱,和我被干连,累告讦,孟尝

  • 第二折·杨显之

    (搽旦同俫儿上,云)我把你两个小弟子孩儿,你老子在家骂我。我如今洗剥了,慢慢的打你。待我关上门,省的有人来打搅。(正末上,云)自家赵用,跟着哥哥攒造文书上京师去。行到半途,遗剩了一纸文书,只得重回家中,取那文书走一遭去也可

  • 楔子·吴昌龄

    (陈世英抱病、张千扶上,云)天色明了也,枉着我扶病等了这一夜。仙子,则被你奚落杀小生也。觉的这病势越越沉重,张千,你快去寻一个太医来者。(张千云)理会得。出的这门来,串长街,蓦短巷,此间正是。太医在家么?(净扮太医上,云)谁

  • 废园·闻一多

    一只落魄的蜜蜂, 像个沿门托钵的病僧, 游到被秋雨踢倒了的 一堆烂纸似的鸡冠花上, 闻了一闻,马上飞走了。啊!零落底悲哀哟! 是蜂底悲哀?是花底悲哀?

  • 竹洲集补钞·管庭芬

    竹洲集补钞吴儆寓郡城客舍热不可寐与程彦举坐语达旦淡月微云对倚楼,无声河汉自西流。高城忽起梅花弄,散作晴空万里秋。

  • 东林列传卷二十二·陈鼎

    ○明丁元荐传丁元荐字长孺号慎所浙江长兴人万厯丙戍进士质刚骨劲见大识超厯挫抑甘厄穷百折而终不馁其浩然之气初官中翰矢口而陈当世之弊时以为贾谊之疏与世遂不相臭味一斥而归沉寂田间者数年再起仪部复矢口而陈当世之

  • 卷之六十三·佚名

      顺治九年。壬辰二月。癸卯朔。宴纂修太宗实录官于礼部。  ○甲辰。赠福建殉难劄委游击尚香策、为实授游击。劄委都司雷世清、张天才、为实授都司。  ○丁未。遣大学士范文程祭先师孔子。  ○命多罗安郡王

  • 今献备遗卷二十一·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章纶章纶字大经温州乐清人正统己未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景泰初升仪制郎中首请増会试取士额次言太平十六事悉见采纳额森索使通好纶言宜暂与结盟以待天时车驾欲幸大隆福寺纶言不可又因灾异请下诏求言撤乐减膳

  • 一三一九 军机大臣奏查四库书内应行撤出销毁各书情形片(附清单一)·佚名

    一三一九 军机大臣奏查四库书内应行撤出销毁各书情形片(附清单一)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日查四库书内应营销毁各书,臣等交原办之提调等详细检查,除文源阁应撤之书,询之原办提调等,据称上年详校各书时当经销毁外,至文津阁应

  • 御制题胜朝殉节诸臣録【有序】·佚名

    昨以胜国殉节之臣各能忠于所事不可令其湮没不彰特勅大学士九卿防稽考史书核议予諡入祠以昭轸慰其建文诸臣之死事者并命甄议兹大学士等议上録其生平大节表著者予以専諡余则通谥为忠烈忠节次则通谥为烈愍节愍统计一千六

  • 卷一·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一乾隆二十五年三月庚戌命犒凯旋之索伦等官兵上谕军机大臣曰兵部奏称凯旋之索伦吉林察哈尔等官兵经过京城请于德胜门外敎塲暂为休息再行起程等

  • 八五、田忌邹忌孙膑考(附:司马穰苴)·钱穆

    《史记 田齐世家》:&ldquo;威王三十五年,田忌出奔楚。&rdquo;梁玉绳《志疑》辨之云:&ldquo;田忌出奔在宣王二年战马陵之后,不在威王三十五年。忌之战功可见者,桂陵、马陵二役。若威王时已出奔,则安得马陵之胜?&rdquo;《世家

  • 卓康成·周诒春

    卓康成 年三十三岁。生于广东香山。已婚。女一。光緖二十二年。赴檀香山。毕业于其地之高等学堂。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斯丹佛大学。习土木工程。宣统三年。得学士学位。入康奈尔大学。民国元年。得土木工程师

  • 卷十三·李廉

    <经部,春秋类,春秋会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十三     元 李廉 撰文公【周顷王元年】九年春毛伯来求金左氏【毛伯衞来求金非礼也不书王命未葬也】公羊【毛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当丧未君也逾年矣

  • 明 纲 宗·太虚

      凡演讲一经之先,必先提挈此一经之纲宗,故天台宗分五重玄义,贤首宗有十门玄谈。兹于讲此妙法莲华经之先,仍依窥基大师所撰玄赞,略以六门分释。兹胪列如下:  一 叙经之起意  此起意复析为五:甲、酬因请,乙、破疑执,丙、

  • 三教平心论卷上·刘谧

    静斋学士刘谧撰尝观中国之有三教也。自伏羲氏画八卦。而儒教始于此。自老子著道德经。而道教始于此。自汉明帝梦金人。而佛教始于此。此中国有三教之序也。大抵儒以正设教。道以尊设教。佛以大设教。观其好生恶杀。则

  • 西河旧事·佚名

    地理杂志。佚名撰,清张澍(1781—1847)辑。不分卷。澍有《蜀典》已著录。此书久佚,今存十九条,乃张氏于《后汉书注》、 《太平寰宇记》、《水经注》、《太平御览》、《史记索隐》、《世说注》、《初学记》、《酉阳杂俎

  • 医碥·何梦瑶

    综合性医书。七卷。清·何梦瑶撰。刊于1751年。碥,是上马上车的踏脚石。何氏借碥石喻为习医之阶梯,故以《医碥》为书名。本书是一部基础临床结合的医学门径书。卷一为基础理论部分,略述脏腑、经络、阴阳、水火、寒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