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四十五

陈崇德

别张朝昇太学

朝发金陵道暮泛龙江潮驰心在桑梓宁辞归路遥送客星初散离人酒半消秋风起天末秋月明通宵俯仰吟怀壮逸兴何飘飘念子青云器高谈见风标况历贤关久薰陶非一朝兹行趋觐省拜庆乐陶陶明当奋鹏翼九万看扶揺

题山水图

山外山水外水微茫夕照中黯淡白云里幽花野草山中春葛巾野服山中人彷佛桃源武夷境笔端造化妙夺神羡君自是隐逸者门外不闻喧车马心目长存山水间无声之诗有声画

云渺渺水溟溟高树低树连隂密远山近山无数青中有高人抱幽独坐卧烟霞隔尘俗瑶琴一曲来宫商俯仰乾坤心自足嗟余游宦住江东此身未脱樊笼中披图蓦尔怀乡国家在云山第几重

咏菊

商飇浄羣芳秋光满径黄清香留晚节佳色壮重阳叶外稀蝉语篱边谢蝶忙陶公虽任懒三径未曾荒

春园晓起

春光无限意晓日压栏红诗兴随吟笔幽怀入钓筒人游交翠里鸟语密隂中金谷真堪赏朝朝与客同

同沈宪长饮观音阁

坐客总非凡狂吟醉石岩诸峰连座榻极浦送归帆地迥凌高阁春寒透旧衫仆夫催上马钟响隔林杉

同静夫游石磐?

同游看策杖云浄露山腰绿树分隂入幽禽向晚招菊斟陶令酒风淅许由瓢非是烂柯者行行听采樵

题棃云轩

不随桃李结芳隣院落棃花伴此身带雨飘零千片雪堆云暗护一枝春梦回窗外红尘远忘却人间白发新几度黄昬禅定後相看清况更宜人

题春山卷

高人僻爱春山好一段幽怀尽向开清气都收诗卷里风光总付酒杯来繁花乱吐红交白啼鸟惊飞去复回却笑纷纷名利客白头犹自走尘埃

九日游桂山

上尽层波山上山兴来气力健无悭衣冠艳拂黄花畔仆御声传碧嶂间不学孟嘉当日醉却怀陶令此身闲何时办了公家事随处青山策杖攀

湘南别意送詹廷信入贺

花满江亭酒满觞十分春色送行装看山马首吟行壮别路天涯客思长万国衣冠同际会三湘文物仰辉光祝呼圣寿瑶觞後更取边情入奏章

寓阳朔

四野山多少有墟山形露骨洞岩虚眼前疮疾谁能疗纸上文移我厌书功利乘时奚可久治安长策竟何如列城愿得朝歌长盘错何愁不尽除

寓灌阳

六年踪迹未曾停冒走风尘每见星按节敢辞滩路恶看山直入灌阳青竹篱茅舍千门月石径溪桥几处亭但得客身长是健瘴乡虽久不妨经

赠陈秉衡宪副归田

金印何如二顷田秋风万里一归船休将前路征夫问笑拂青松野鹤翩玩水观山真有味吟风弄月欲忘眠功名到底成何用乐得闲身未老年

夏日登宾州南楼

烟树苍茫眼界赊楼头踏徧日西斜云开远景看林木风带微香度野花山不断青连碧汉水微拖緑护田家近来喜得边尘浄仰仗兵威镇泰华

游灵峰寺

满眼峰峦总是诗挥毫难尽个中奇鸣琴声彻归云洞曲水流同品字池啼鸟忽闻无覔处好山贪看立多时兴游忘却归途晚望海亭前月上迟

归休次静夫韵

飘然逸兴浩无涯乞得闲身莫浪夸堪笑老来偏爱酒每占春到着飞葭青山识面常当户明月知心自到家静里东风看若许每逢花落惜年华

菊花十月始开

今岁黄花开较迟入冬才见绽东篱一秋空负有佳色九月无由望白衣橘绿橙黄添好景桃娇柳媚任先时须知晚节坚如许似接寒梅雪里姿

有感

人生不定似飘蓬老至安能少壮同短发更无千日黑酡颜刚借一时红添年换岁聊为乐粝食粗衣未底穷敢告东僯与西舍将余错认旧乘骢

朗司务上京过别饯於风山洞

偶得公余半日闲追寻佳境恣跻攀行听好鸟出孤嶂看尽闲云到远山翠色岩边千树合夕阳林下一僧还樽前喜有能吟客管领风光共笑颜

来青亭闲咏

君恩曾未报涓埃便学渊明归去来尽日从容无一事好花犹自倩人栽

江田陈氏家传云公讳崇德字季广成化辛丑进士为监察御史同官杨茂元以直谏触茂陵怒祸几不测衆皆缩舌公独抗疏救之上意始解寻陞广西兵备副使会柳庆獞寇作乱公设方略殱其渠魁踰月而平两台上功遂擢本省参政浙江右布政使时逆瑾弄权贿赂旁午公不入其门因致政归

【附】陈良贵【字文介有南坡集】

春日书怀

一自春回睡觉甜起来无语独掀髯园林触目深红间池馆惊心嫩绿兼袅袅柳枝低舞袖霏霏杏叶衬粧奁别离到处王孙草摇曳东郊酒客帘邠老病因沉醉宿少陵狂为恼花添寻芳翠映金钿湿鬬草香怜玉指尖沂水已看波映?谢池谁赋雪为盐弄簧愁极莺啼树顾垒情多燕入帘薄暖几回生短褐轻寒犹自恋重幨莺啼似怨春将暮燕语因知夏聿渐祗恐东皇归去急惜花诗句短长占

夏日即亊

青氊坐对此虚堂惟有荷风过短墙早起却怜春已去闲来自觉日偏长绿迷隋苑颦杨柳红褪唐宫怨海棠光景如流寒又燠天时未定雨违阳梅梢细听潇潇雨草色行吟浅浅塘尽有蓬门堪问字更无胜地可寻芳诗从得句吟偏苦鬓到中年觉渐苍赢得芸编频课子官贫方免此身忙

题彭工部山水

江风夜散溪头雨枫叶萧萧满沙渚沙边野客送轻舟舟上离人若相语风多语急了不闻橹声吚轧谁能分回波极浦无寻处只隔中流一片云君住江南我江北长记相逢未相识忽将归兴逐飞鸿举袂欲招招不得挥毫作画者何人画中之意颇亦真向来人事几迁易碧水青山秋复春

关山月

关山月别来二十四圆缺孤舟露下湿郫筒对此清光愁断絶故园两度开黄花鸠妇看花双黛蹙人生那得长相随倏忽天南又天北推篷抚景谩咨嗟愿风吹作碧云遮幽闺免此共相忆肠断月高还自斜关山月底事经年照离别君不见三关烽火羽书驰壮士冲寒泪流血

再题彭工部山水

竹屋斜连江上台沿波芳草青如苔沙头雨急春水长云飞极浦轻舟开百年浮世谁非客却怪今朝有离别万山千山不尽思相思夜夜同明月无情岁序如水流初春一别又深秋梦中犹记别时语只在门前双树头因嗟王粲滞归去思乡空有登楼句披图如得到江南历历当年旧游处

大安驿

逢人音语异作客叹殊方北去连孤嶂西飞又夕阳雪霜侵被冷风雨入更长独拥皇华卧孤灯绕梦凉

秋夕无寐

一番风雨过庭院觉新凉老至夜无寐秋来更转长萤光斜入户蟾影漏侵牀抚枕无言处流年两鬓霜

乙酉阳朔除夕

每食叹无余官贫岁又除家山频入梦京国久稽书枥上空羸马池边欲涸鱼归心闽海峤课子带经锄

觉衰

老来筋力倦拜起异寻常把酒惜余景对花愁断肠数茎空白髪一饭足黄粱俯仰能无愧浮生付彼苍

寓兰溪

旅食惭萍梗孤舟坐黯然酒思陶令日诗负菊花前薄柳蝉声急平坡雁阵偏一年光景去聊纪此秋篇

苏堤

晚风吹柳拂堤匀人去堤空草自春潭月尚留方外趣湘裠谁咏景中人茅椒山拥青螺髻?窱烟迷渌水滨却笑樊笼双短鬓几能来此濯氛尘

过钓台

万古清风系此山钓台高瞰碧波湾落花无数晓风急啼鸟几声春梦闲半夜空占星斗渚一竿先破利名关自惭薄宦犹羇旅舟过黄昬也赧颜

游万松山寺

墨水东驰一监悬隔江幽趣浩无边闲凭古刹峰千点远望春波水满田野客到时鸥自狎禅僧定後鹤初旋重寻未有三生约一笑归来月满川

送春书怀

鎭日书堂静掩扉乱红飘尽觉春归好花似共流光老衰柳应同故旧稀斑管不教题五凤锦文谁复理残机疗贫虽得毛生檄欲奉双亲愿巳违

陪李太守俞别驾游玲珑岩

层层鸟道乱云通岩际灵泉漱石宫穿坞柳风吹鬓绿傍岩花影落杯红仇池往事真成幻勾漏丹成已驭风留此好山供胜赏不辞归路夕阳中

秋夜吟

银牀一叶败梧飘旋觉天潢斗转杓风竹有声如玉佩月华多影类氷绡幽虫砌下双催织隣女风前自弄箫秋景满怀刚不寐那应楚客独无聊

春日游凌江

倚棹渔郎短笛风凌江疑在画图中一篷春思蘼芜緑十里烟光踯躅红望远共怜山色异寻真直遡水源穷笙箫莫遣韶华迈一片花飞西复东

古塔

冈势盘盘耸碧空何年古塔定方中银河色映三山月铁马声随五夜风七级开花悬汉表千寻倒影挂楼东未论佛语诸天近且壮临淮巨鎭雄

七夕

银河虽广鹊桥通牛女佳期此夕中九曲回肠终岁结双星顾影暂时同瑶情月下和丝乱血泪人间作雨红莫道别多相会少絶胜仙子广寒宫

游西湖

涌金门外水如天湖上风光倍爽然杨柳有情怜野客梅花无主梦诗仙摇摇帘影迎春旭隐隐钟声起暮烟莫羡兰亭修禊事风流堪比永和年

秋夜月

氷轮光映桂花天风露娟娟夜未眠老景逢秋多少思良宵见月几回圆浮云灭没银河浄灵籁凄凉北斗悬踏徧琼瑶花影碎数声鸿雁落云边

野望

花光浓艳鸟声娇野水平田透小桥云散天边千丈碧雨晴江上数峰遥闲从门径多栽柳静向山林学弃瓢节序催人春又去绿添芳草转无聊

秋夜

一夜凉飇透葛裳满庭诗景剩凄凉虫声雨後鸣荒砌萤火风前度短墙竹簟冷涵流水气藤樽清惹败荷香人生感慨无今古不特悲秋是宋郎

题英石

闻说元章拜石翁顿令今古想高风鲛人斫碎云根处水母擎来石案中斑驳有情春雨湿玲珑无语夜堂空何须更蹑东山屐鎭日仪刑岳丈同

雨中

江云堆墨暗春城十日都无一日晴杨柳陌头窥冷眼桃花枝上落红英莺当苦雨啼应涩燕为留人语有情明发别君江上路王孙芳草恨牵萦

立春

独拥青氊随分安梦醒长是日三竿惭无补报酬明主敢以清贫叹冷官客里每怜新岁至闲来犹把旧书看春风骀荡千门里虚度年光强自欢

渔浦

渔浦东头几问津风波仍旧客怀新云山千里劳乡梦萍水经年少故人楚客候潮舟似蚁吴儿歌调月如银推蓬无那霜华重多少寒威怯早春

车盘次许都谏韵

狂风疎雨暗消魂车马纷阗客路喧流水亭台环翠竹出林鸡犬间孤村旅怀对此偏增感乡信凭谁可寄言注目长安遥万里一鞭行色又黄昬

客中示儿

怅望闽关万里游迢迢亲舍隔沧洲还家有梦三更月阅世无能四十秋黄卷功勤频致望青氊官冷复何求乘时好赖贤孙子莫待区区半白头

玲珑仙室

杖藜穿透碧玲珑九折虚岩有路通一自神仙归去後桃花开徧几春风

跃溪春涨

神龙早已跃沧溟胜迹于今水尚腥昨夜桃花春雨泛溪流沉璧浸沙汀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十一

 

猜你喜欢
  卷七百零六·彭定求
  卷四百四十一·彭定求
  雨夜·闻一多
  卷一百一·徐世昌
  提要·黄大舆
  三集卷十四·乾隆
  三集卷十·乾隆
  巻二十三·袁表
  卷九十六·朱彝尊
  卷八·史简
  卷二·曹庭栋
  晞发近藁钞【《天地间集》附。】·吴之振
  卷四百八十四·佚名
  御选明诗卷二十·康熙
  奉和张岳州王潭州别诗二·张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六十·彭定求

        卷560_1 【送刘驾归京】薛能   相逢听一吟,惟我不降心。在世忧何事,前生得至音。   蒲多南去远,汾尽北游深。为宿关亭日,苍苍晓欲临。   卷560_2 【夏日寺中有怀】薛能   亭午四邻睡,院中唯鸟鸣。当门塞

  • 翡冷翠的一夜·徐志摩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你也不用管,迟早有那一天;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恼,只当是一个梦,一个幻想;只当是前天我们见的残红,怯怜怜的在风前抖擞,一瓣,两瓣,落地,叫人踩

  • 古诗镜卷十六·陆时雍

    <集部,总集类,古诗镜>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十六 明 陆时雍 编 齐 【齐诗纎巧琢之孛句之间 齐诗最绚色泽愈工不觉性情愈隐】 王俭【字仲宝琅邪人宋孝武时袭爵豫宁县侯明帝选尚阳美公主拜驸马都尉官至侍中後辅齐

  • 卷四百七十一 元祐七年(壬申,1992)·李焘

      起哲宗元祐七年三月盡其月   三月甲申朔,侍讀顧臨讀仁宗寶訓,至鈔法事,左僕射呂大防奏曰:「臣側聞顧臨讀鹽鈔事,臣敢陳鈔法本末,仰祈陛下通知利害之詳。國初輦運香、藥、茶、帛、犀、象、金、銀等物赴陝西變易糧草,歲

  • 第九十三回 失街亭挥泪斩马谡 返汉中授计戮王双·蔡东藩

      却说诸葛亮领兵伐魏,已出汉中,屯驻石马城。魏主曹叡,甫经嗣位,改元太和,闻得蜀兵进攻,即欲亲出御敌。散骑常侍孙资,谓南郑斜谷,险阻异常,不宜劳师进取,但命大将据守要害,自足震慑寇敌,静镇疆场,叡乃罢议。但进抚军将军司马懿,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四十二·乾隆

      南北朝  【庚梁晋通元年子魏正光元年】春正月丙子【月之二日】日食  秋七月魏侍中元乂杀太傅清河王怿幽太后于北宫魏清河王怿羙风仪胡太后逼而幸之然素有才能辅政多所匡益好学礼士时望甚重侍中元乂恃宠骄恣怿

  • 卷之四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王明清

    ●卷二○徽宗幸高宗幄次,见金龙蜿蜒榻上宣和中,燕诸王于禁中。高宗以困于酒,倦甚,小憩幄次。徽宗忽询:&ldquo;康王何往乎?&rdquo;左右告以故,徽宗幸其所视之,甫入即返,惊鄂默然。内侍请于上,上云:&ldquo;适

  • 卷一·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一元 胡一桂 撰三皇总论三皇之号昉於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周礼注云楚灵王所谓三坟五典是也】而不指其名其次则见於秦博士有天皇地皇人皇之议【史记秦初并天下令议尊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

  • 宣宗本纪·脱脱

    宣宗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名繤,本名吾睹补,他是显宗的长子,其母为昭华刘氏。完颜繤大定三年(1163)生,被金世宗皇帝养在宫中。大定十八年(1178)年,他被封为温国公,加为特进。大定二十六年(1186),世宗皇帝赐他现名。大

  • 赵阿哥潘传·宋濂

    赵阿哥潘,土波思乌思臧掇族人。其先祖归附于宋朝,因赐姓赵,世代居于临洮。其祖父名巴命,为羌族之最富者。其父名阿哥昌,在金朝贞..年间因有军功而官至熙河节度使,金亡后率其所部归附蒙古,任叠州安抚使,年八十而卒。阿哥潘以孝

  • 王霸第二·桓谭

    夫上古称三皇、五帝,而次有三王、五霸,此皆天下君之冠首也。故言三皇以道治,而五帝用德化;三王由仁义,五霸用权智。其说之曰:无制令刑罚,谓之皇;有制令而无刑罚,谓之帝;赏善诛恶,诸侯朝事,谓之王;兴兵众,约盟誓,以信义矫世,谓之霸。王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二   訶棃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吉祥品第十二   以是三寶功德具足.故經初說。又此三寶於一切世閒第一吉祥.如吉祥偈中說.佛法   及衆僧是名

  • 佛说无量寿大智陀罗尼·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那谟(引)婆誐嚩帝(引一)阿波哩弥多(引)喻(二)倪也(二合引)那酥尾你室唧(二合)多(三)帝(引)儒(仁祖切)啰(引)惹(仁左切)野(四)怛他(引)誐多(引)野(五)遏啰贺(二合)

  • 两地书·鲁迅

    鲁迅与许广平的通信集。时间自1925年3月至1929年9月,共135封(鲁迅的68封),1933年4月由上海青光书局出版。全书按年月编排,共分三集。第一集,北京(1925年3月至7月)35封;第二集,厦门一广州(1926年9月至1927年1月)78封;第三集

  • 唐叶真人传·张道统

    宋张道统撰。道教传记。一卷。前有宋理宗淳祐时(1241-1252)马光祖序。本书为唐代道士叶法善传记。叶法善为唐玄宗时著名道士 以道术高闻名于世,《旧唐书》有传,《太平广记》卷二十六也载其事迹。唐玄宗曾拜其为鸿胪卿

  • 雅舍菁华·梁实秋

    梁实秋散文精选,收文71篇。收录的都是梁实秋足已传世的著名小品文。

  • 仪礼经传通解·朱熹

    经学著作。南宋朱熹撰,黄榦、杨复续撰。37卷,续29卷。宋人多简称为《礼书》。此书初名《仪礼集传集注》,后改今名。为彻底搞清古礼并以为后世之鉴,朱熹对古礼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其法:以《仪礼》为经,而取《礼记》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