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以武夷茶餉穗園,穗園以葛粉見答,因賦長句

我贈君以紅雲雀舌之茶,君報我以黃海葛花之麫。

茶香溪口初掐焙,麫細山中久澄練。

茶無一撮麫百龠,以少易多騂我面。

桄榔為糝蕨為粉,落落嚨喉曾飽咽。

葛花消酒素所惜,此外功能少聞見。

急翻本草考藥性,解躁除煩效如箭。

我今半歲疾未已,鬱火燒心頭目眩。

連抄數匙白于雪,喚婦煮湯調以薦。

沈屙不覺頓然釋,手腳俄焉輕可旋。

所惜如蠡酒戶窄,未克從君夜談宴。

君飲一石亦不醉,鹿藿為糜原不羨。

惟當箬葉裹新茶,白日相期作茗戰。

送補山赴楚幕

楚鄉雖是舊遊地,地主誰如昔日賢。

暑雨共傾梅會酒,秋風獨放洞庭船。

壇場久已推前輩,筆墨何堪事少年。

同學惟君猶愛我,病中惜別淚潸然。

碧川以介茶見貽走筆賦謝

我病久不差,半載墮悶景。

婆娑小室中,惟有形共影。

邇來勢少減,瘦鶴一伸頸。

昨者吳興翁,篛葉裹介茗。

雲此品劇佳,采自廟後嶺。

其氣鬱于蘭,直壓洞山頂。

方兄久絕交,有價不敢請。

攜籠聽之去,殊覺心耿耿。

碧川于我厚,一月承屢省。

知我性嗜之,雙包纏素軿。

作書遣長須,兩腳踏泥濘。

打門忽見貽,豐惠再拜領。

我聞明月峽,直接陽羨境。

介居兩山介,羅氏名獨炳。

西崦近夕陽,十里平皙々。

離披向南藝,不復分畦町。

其地最高寒,飽受風露冷。

摘當春夏交,蒸焙法井井。

較之雨前芽,標格尤清迥。

吳越種雖多,得此皆可屏。

急喚丫髻童,穩支折腳鼎。

連朝送梅雨,瓦溝瀉若綆。

盛之滿甕盎,舀取入瓴䚇。

火活湯再沸,煎點在俄頃。

龔壺與時洗,一一羅器皿。

香清色似雪,為味甘且永。

不惟驅昏邪,實可解煩怲。

因笑唐宋人,紛紛貴團餅。

研須倚石臼,打或藉銀梗。

盧歐梅蘇黃,詩句頗雄騁。

介于百年來,眾作等蛙黽。

誰能追古人,敢以奇自逞。

君才健如虎,臨敵氣愈猛。

力疾為致師,筆陣欠嚴整。

盆蘭忽放同心、並蒂二花,各賦一律

〖同心〗

一雙玉女鬥嬋娟,素質亭亭看比肩。

蝴蝶作團停葉底,蜻蜓相戴立風前。

宵幃共綰鴛鴦結,曉鏡齊拈翡翠鈿。

好與吳娘新鬢樣,不須依舊學秋蟬。

〖並蒂〗

弱榦同心已足誇,又看並蒂發瓊葩。

水妃共踏承雲襪,宮女爭勻襯臉霞。

丹灶紅休憐一線,珠江碧漫詫雙丫。

惟應插上麻姑髻,絕勝仙家綠玉花。

余詠蘭二律,同人和者甚眾,聚緱謂「與奇花寫照,以不用仙姝、美女、草木、禽魚、蟲豸相比者為高。」因再各賦一律

〖同心〗

蘭譜曾誇大小張,分來好種自金漳。

八花尾簇玲瓏玉,雙素英飛馣馤香。

曉露引蜂珠並綴,午風送蝶夢俱長。

狂思折贈傾城客,掛在珊瑚卻月梁。

〖並蒂〗

笑他花史說吳潘,似此駢頭畫亦難。

雨後並開香細細,月中同立影姍姍。

為雲只恐雙飛去,倚柱還容盡日看。

若使一年抽一箭,也應喚作我家蘭。

題三緘齋

宰相惟堪啖飯耳,此語于臣信有之。

刺舌引錐終不戒,始知緘口是良師。

三詠同心蘭

莫是蘭芝與蕙芳,羨他交頸學鴛鴦。

黃輕似剪同功繭,紫淺疑熏百結香。

吟處傷心追楚客,分來纖手想閩娘。

神光離合魂俱斷,玉體橫陳夜未央。

並蒂蘭

國香兩兩試精神,似欲雙棲共一身。

互惜好豐姿綽約,交憐真骨象停勻。

淩風冉冉扶紅索,按舞翩翩踏翠茵。

待覓畫師來寫照,障中長作比肩人。

區舫老梧為大風所摧,枝葉零落,感而賦此

前年七月中,暴風飛大屋。

百萬羊角旋,並一以為酷。

連朝勢不已,直欲翻地軸。

折我青桐柯,有若僧頂禿。

西齋夏日長,恨失半窗綠。

炎威不可支,補種數竿竹。

青桐兩年來,稍稍生意復。

露香華黯淡,翠挺枝矗橚。

攢攢蓮花簪,著子多于菽。

清陰漸如舊,瀟灑過三伏。

我貧少長物,空室類枵腹。

惟緣此樹高,市近居不俗。

竟日陳縹緗,無心羨粱肉。

神豈或忌之,飛廉復肆毒。

立秋已逾旬,無奈暑猶溽。

東風似虎狂,一吼怒一蓄。

近憂田禾眠,遠恐海浪蹴。

我聞廟堂上,辛苦調玉燭。

如何太平年,生理反局促。

謂當不鳴條,曷意屢拔木。

青桐枝又摧,捃拾餘十束。

苔中埽青璣,灶底煨碧玉。

攤書興乍減,繞樹頞頻顣。

懼為螻蟻穴,難托鳳皇宿。

邇來天道變,淫善錯禍福。

栽者培不先,傾者覆不速。

為木惟凡材,造物斯樂育。

試看舍東偏,張王惟老釐。

穗園以白石榴花索詩,戲賦一律

石家阿措愛新涼,又試風前別樣妝。

不使紅裙妒顏色,只和秋月鬥容光。

房黏粉蝶翎無影,蕊蹴黃蜂足有香。

好與玉妃為侍從,珠宮舞遍白霓裳。

病後自遣,用水村韻

酖酒如何恣意嘗,狂泉不飲我非狂。

貧尋田父租農具,病與醫翁試藥方。

浮世豈堪愁是壘,餘生合以醉為鄉。

耳中鈴鼓喧闐甚,一笑村伶正作場。

題畫二首

就樹當坡縛草亭,泉舂白石響泠泠。

斜陽已閃寒鴉背,冷徑從無熱客經。

米家畫法出新意,黑樹濃雲辣籥山。

畢竟毫端有書卷,文人例不數荊關。

寄調潛竹納姬三首

千絲舉綱得西施,八閘清宵一舸馳。

人月嬋娟秋乍半,知君不負已涼時。

遠遠春山淺淺霞,北支南黛少容華。

香奩有句吟須穩,高擁黃放早衙。

金縷翻成付玉人,綠窗昵昵學鶯唇。

從今對客能吳語,不讓風流賀季真。

小池水深,荷花至秋始盛,賦此誌感

池水半篙綠,荷花秋始開。

雨收殘暑去,風送暗香來。

有恨紅衣斂,無言翠蓋回。

後時君莫笑,物理細應推。

寄樊涇

客裏偏多病,愁中定有詩。

故人頻入夢,吾道久堪悲。

藥裹拋來未,淮漕放莫遲。

舊交零落盡,待爾慰相思。

自適

背市柴門靜,蕭然二畝餘。

但看貧士傳,不報熱官書。

留客教蒸鴨,呼兒學釣魚。

閑來無一事,高枕覓華胥。

閉門和碧川韻

六枳為籬裹釣家,一竿閑占白鷗沙。

盡容梧下稱高士,何必關前犯夜叉。

老我魚舟無一葉,笑他馬鬛剪三花。

縱經風雨園林靜,不似紅塵九陌嘩。

碧川疊前韻見贈走筆奉答

小長蘆畔是吾家,怕見黃沙見白沙。

但使荒田租一棱,不須古路問三叉。

數竿趁雨移新竹,幾樹連墩種好花。

欲買湖莊號魚計,知君心已厭紛嘩。

水村近詩手筆高妙,顧猶深賞,拙作此則歜芰之嗜也,病後無聊,撫今追昔,感慨以之,因成五言古詩三十韻,題倚晴閣新稿之後

君才逐年增,我才逐年減。

相逢出亂稿,彼此互披覽。

一如食蟛蚏,一如食橄欖。

螯空齒徒嚼,漿美頭屢頷。

君詩風格老,光氣不可揜。

和能平人心,險可破鬼膽。

忠臣千載魂,有作靈亦感。

五言句尤超,往往到平淡。

鮮雲媚松柏,初日明菡萏。

試看造語工,並識用意慘。

我詩十載前,遇敵頗剛敢。

謂柱怒可折,謂山勇可撼。

謂鯨牙可拔,謂虎須可攬。

豈知數多奇,舉足皆埳窞。

傾心甫盟歃,背面已顉䫩。

擠排出死力,為計刻以憯。

剪翎鳥入籠,破額魚投祼。

自此辭名場,不復肆虓闞。

荒山東走齊,亂石南溯贛。

竹轎穿恓惶,紙船淩黯淡。

邇來貧且病,意欲老葭菼。

囊無係蟻絲,廚絕聚蠅糝。

髮白光比銀,衫青翠於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十七·彭定求
  乐婉·唐圭璋
  ●夫须诗话(夫须)·蒋箸超
  ●卷七·丁绍仪
  第二十三出 攘婚·李渔
  卷二·旨趣·冯金伯
  再不见雷峰·徐志摩
  ●卷二·黄遵宪
  卷五十三·徐世昌
  卷十四·查慎行
  卷一百二十·陈思
  忆菊·闻一多
  卷一百四十八·陈廷敬
  方岳词作鉴赏·佚名
  蜕庵集卷四·张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四·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二十四 宋 王十朋 撰 居室 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谿堂读书【万申之翊圣保德眞君传昔太宗皇帝遣起居舍人王龟从就终南山下筑宫眞君忽降言曰此地乃建上帝宫阙之地不可易也於是乃定凡

  • 唐书直笔卷三·吕夏卿

    ○列传第二先后列传之作其体有二一曰年二曰事年以先后之事次之传以年时为先后之差以事迹相类同传特传备贤愚纪成败功髙行称特传若魏文公裴度陆贽韩愈皆特立一传推父祖以本之系子孙以终之孝子之志务在显亲人情重于继体

  • 卷之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八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八十八典礼志十一八旗恤典【王公恤典 官员恤典 旌表宗室觉罗节孝 旌表官员兵丁节孝】王公恤典顺治十二年题准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薨故者请旨给与諡号是年宗人府言袭替诸王奉旨各照其父

  • 卷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三田赋考水利田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一月诏浙西监司募饥民修水利初孝宗乾道二年六月知秀州孙大雅代还言州有柘湖淀山湖当湖陈湖支港相贯西北可入於江东

  • 王承祖·周诒春

    王承祖 年三十六岁。生于广东广州。本籍住址。广东省城河南环球桥跃龙里王培祥堂。已婚。女一。初学于天津北洋大学及上海圣约翰大学。光緖三十年。自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普通文科。光緖三十三年。得补官费。

  • 上经乾传卷一·孔颖达

    乾下乾上。乾:元、亨、利、贞。[疏]正义曰:“乾”者,此卦之名。谓之卦者,《易纬》云:“卦者挂也,言县挂物象,以示于人,故谓之卦。”但二画之体,虽象阴阳之气,未成万物之象,未得成卦,必三画以象三才,写天、地、雷、风、水、火、山、

  • 卷三十七 乐记第十九·郑玄

    (陆曰:“郑云:名《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此于《别录》属《乐记》。”盖十一篇合为一篇,谓有《乐本》、有《乐论》、有《乐施》、有《乐言》、有《乐礼》、有《

  • 大德不官(1)·戴圣

    ——立足根本才可随心所欲 【原文】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德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2)。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3)。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4),此之谓务本。 【注释] (1)本节选自《学记》。(2)大时:天时。(

  • 第三篇 人生如梦(上)·丰子恺

    美术与人生形状和色彩有一种奇妙的力,能在默默之中支配大众的心。例如春花的美能使人心兴奋,秋月的美能使人心沉静;人在晴天格外高兴,在阴天就大家懒洋洋地。山乡的居民大都忠厚,水乡的居民大都活泼,也是因为常见山或水,其心

  • 《定性书》译文·程颢

    承蒙张载先生指教,书信告诉我&ldquo;定于本性未能做到静而不动,仍然连累于外界事物&rdquo;。这一论题贤人的考虑其实已经很成熟了,何需小子我再多谈论。然而我也试着思索过,所以斗胆为大家贡献一下说法。所谓&ldquo;定&rd

  • 佛法与救国·太虚

    ──二十一年十二月在潮州欢迎大会讲──潮安是在中国文化史上颇负盛名的一个名都,千百年来,文风非常发达,全国人士歆慕潮安的文化者,正不知凡几!而且佛教禅宗中的大颠禅师,又有与韩昌黎相契的一段因缘,故在佛教史中关于潮安

  • 卷第八·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八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五参提纲 大愚芝禅师上堂。大愚相接大雄孙。五湖云水竞头奔。竞头奔。有何门。击箭宁知枯木存。枯木存。一年还曾两度春。两度春。帐里珍珠撒与人。撒与人。思量

  • 台海使槎录·黄叔璥

    地理杂志。清黄叔璥撰。八卷。叔璥号玉圃,直隶大兴(今北京)人。康熙进士。官至常镇杨通道。是编乃康熙元年(1662)叔璥为御史时巡视台湾所作。故以使槎为名。约八万余字。卷一至四为赤嵌笔谈,分原始、形势、洋、潮、风

  • 闽都记·王应山

    地理杂志。原名《湖山纪胜》。明王应山撰。三十三卷。应山字懋宣,号静轩。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官按察使。著有《闽大记》、 《全闽纪略》等。年逾八十有二,著湖山纪胜,旋加删润,改名《闽都记》。未及观成,飘然逝去。

  • 政和五礼新仪·郑居中

    二百二十卷。宋郑居中等撰。郑居中,字达夫,河南开封人,登进士第,由中书舍人连擢至翰林学士。官拜太宰,加少师,封燕国公,卒谥文正。本书为其于议礼局官知枢密院时奉敕所撰。有宋徽宗御制序文,并题有“政和新元三月一日

  • 三余赘笔·都卬

    二卷,分夜半日出、古字相反、饮食必祭、十友十二客、传书鸽、艾一壮、梓潼神、昼夜百刻、吴绫出火、论语辩惑、鹿角、道家南北二宗、淫沛、风马牛、蕈、辩鸟雌雄、戒指、老医少卜、钟馗历日表、急须仆憎、说虎轩、白乐

  • 护命法门神咒经·佚名

    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与《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同,而明二十功德之后,金刚手菩萨、梵王、帝释、四王、鬼子母、药叉、金刚手、大自在天子、童子军将、月光天子、圣观自在、慈氏菩萨、雪山大药叉、金刚商羯罗天女、金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