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十三

元稹

陪诸公游故江西韦大夫通德湖旧居有感题四韵兼呈李六侍御即韦大夫旧寮也

高墉行马接通湖巨壑藏舟感大夫尘壁暗埋悲旧札风帘吹断落残珠烟波漾日侵隤岸狐兎奔丛拂坐隅唯有满园桃李下膺门偏拜阮元瑜

送友封二首【黔府窦巩字友封】

桃叶成隂燕引雏南风吹浪颭樯乌瘴云拂地黄梅雨明月满帆青草湖迢递旅魂归去远颠狂酒兴病来孤知君兄弟怜诗句徧为姑将恼大巫

惠和坊里当时别岂料江陵送上船鹏翼张风期万里马头无角已三年甘将泥尾随龟後尚有云心在鹤前若见中丞忽相问为言腰折气冲天

放言五首

近来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渐欲魔五斗解醒犹恨少十分飞盏未嫌多眼前讐敌都休问身外功名一任他死是等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

莫将心事厌长沙云到何方不是家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鵶竹枝待凤千茎直柳树迎风一向斜总被天公沾雨露等头成长尽生涯

霆轰电烻数声频不奈狂夫不藉身纵使被雷烧作烬宁殊埋骨扬为尘得成蝴蝶寻花树傥化江鱼掉锦鳞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一作警】动自来人

安得心源处处安何劳终日望林峦玉英惟向火中冷莲叶元来水上乾甯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孙登不语啓期乐各自当情各自欢

三十年来世上行也曾狂走趁浮名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乞我杯中松叶满遮渠肘上柳枝生他时定葬烧缸地卖与人家得酒盛

刘二十八以文石枕见赠仍题絶句以将厚意因持壁州鞭酬谢兼广为四韵

枕截文琼珠缀篇野人酬赠壁州鞭用长时节君须策泥醉风云我要眠歌盻彩霞临药竈执陪仙仗引炉烟张骞却上知何日随会归期在此年

奉和严司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中及诸公登龙山落?台佳宴

谢公愁思眇天涯蜡屐登高为菊花贵重近臣光绮席笑怜从事落乌纱茰房暗绽红珠朶茗椀寒供白露芽咏碎龙山归去号马奔流电妓奔车

送王十一郎游剡中

越州都在浙河湾尘土消沉景象闲百里油盆镜湖水千峰钿朶会稽山军城楼阁随高下禹庙烟霞自往还想得玉郎【一作王郎】乘画舸几回明月坠云间

送友封

轻风略略柳欣欣晴色空蒙远似尘斗柄未回犹带闰江痕?上已生春兰成宅里寻枯树宋玉亭前别故人心断洛阳三两处窈娘堤抱古天津

送致用

泪沾双袖血成文不为悲身为别君望鹤眼穿期海外待乌头白老江濆遥看逆浪愁翻雪渐失征帆错认云欲识九回肠断处浔阳流水逐【一作九】条分

早春登龙山静胜寺时非休澣司空特许是行因赠幕中诸公

谢傅知怜景气新许寻高寺望江春龙文远水吞平岸羊角轻风旋细尘山茗粉含鹰觜嫩海榴红绽锦窠匀归来笑问诸从事占得闲行有几人

书乐天纸

金銮殿里书残纸乞与荆州元判司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

酬孝【一作李】甫见赠十首【各酬本意次用旧韵】

宋玉秋来 【作悲秋】续楚词隂铿官漫足闲诗亲情书札相安慰多道萧何作判司

杜甫天材颇絶伦每寻诗卷似情亲怜渠直道当时语不着心源傍古人

十岁荒狂任博徒挼莎五木掷枭卢野诗良辅偏怜【一作怜】假长借金鞍迓酒胡

曾经绰立侍丹墀绽蘂宫花拂面枝雉尾扇开朝日出柘黄衫对碧霄垂

一自低心翰墨场箭靫抛尽负书囊近来兼爱休粮药柏叶纱【一作莎】罗杂豆黄

莫笑风尘满病顔此生原在有无间卷舒莲叶终难湿去住云心一种闲

无事抛棊侵虎口几时开眼复联行终须杀尽缘边敌四面通同【一作流】掩大荒

原宪甘贫每自开子春伤足少人哀巷南唯有陈居士时学文殊一问来

每识闲人如未识与君相识更相怜经旬不解来过宿忍见空牀夜夜眠

开坼新诗展大璆明珠炫转玉音浮酬君十首三更坐减却常【一作当】时半夜愁

和乐天招钱蔚章看山絶句

碧落招邀闲旷望黄金城外玉方壶人间还有大江海万里烟波天上无

折枝花赠行

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别後相思最多处千株万片绕林垂

寄刘颇二首

平生嗜酒颠狂甚不许诸公占丈夫唯爱刘君一片胆近来还敢似人无

前年碣石烟尘起共看宫军过洛城无限公卿因战得与君依旧緑衫行

晨起送使病不行因过王十一馆居二首

自笑今朝误夙兴逢他御史疟相仍过君未起房门掩深映寒窗一盏灯

密宇深房小火炉饭香鱼熟近中厨野人爱静仍眈寝自问黄昏肯去无

送孙胜

桐花暗澹柳惺憁池带轻波柳带风今日与君临水别可怜春尽宋亭中

游三寺回呈上府主严司空时因寻寺道出当阳县奉命覆视县囚牵於游行【一作衍】不暇详究故以诗自诮尔

谢公恣纵颠狂掾触处闲行许自由举板支颐对山色当筵吹?落台头贪缘稽首他方佛无暇精心满县囚莫责寻常吐茵吏书囊赤白报君侯

远望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早春寻李校书

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栊帬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緑纹带雾山莺啼尚小【一作少】穿沙芦笋叶才分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

过襄阳楼呈上府主严司空楼在江陵节度使宅北隅

襄阳楼下树隂成荷叶如钱水面平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林莺舌两三声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早晩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分明

八月六日与僧如展前松滋主簿韦戴同游碧涧寺赋得扉字韵寺临蜀江内有碧涧穿注两廊又有龙女洞能兴云雨诗中喷字以平声韵

空濶长江碍铁围高低行树倚岩扉穿廊玉涧喷红旭踊墖金轮拆翠微草引风轻驯虎睡洞驱云入毒龙归他生莫忘灵山别满壁人名後会稀

奉和窦容州

明公莫讶容州远一路潇湘景气浓斑竹初成二妃庙碧莲遥耸九疑峰禁林闻道长倾凤池水那能久滞龙自叹风波去无极不知何日又相逢

卢头陀诗【并序】

道泉头陀字源一姓卢氏本名士衍弟曰起郎士玟则官阀可知也少力学善记【一作能】忆戡解职仕不三十余历八诸侯府皆掌剧事性强迈不録幽琐为吏所构謪官建州无何有异人密授心契冥失所在卢氏既为大门族兄弟且贤豪惶骇求索无所得胤子某积岁穷尽荒僻一夕於衡山佛舍衆头陀中灯下识之号叫泣血无所顾然而先是衆以为姜头陀自是知其为卢头陀矣尔後往来湘潭间不常次舍祗以衡山为诣极元和九年张中丞领潭之岁予拜张公於潭适上人在焉即日诣所舍东寺一见蒙念不碍小劣尽得本末其事列而序之仍以四韵七言为赠尔

卢师深话出家由剃尽心花始剃头马哭青山别车匿鹊飞螺髻见罗?还来旧日经过处似隔前身梦寐游为向八龙兄弟说他生缘会此生休

醉别卢头陀

醉迷狂象别吾师梦觉观空始自悲尽日笙歌人散後满江风雨独醒时心超几地行无处云到何天住有期顿见佛光身上出已蒙衣内缀摩尼

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十三

猜你喜欢
  吕南公·唐圭璋
  卷十九·何汶
  论韵第七·王骥德
  第廿三折 吊墓·李玉
  第二折·史樟
  人境庐诗草·卷九·黄遵宪
  春光·闻一多
  七言巻三十四·洪迈
  提要·洪迈
  巻三·邵浩
  卷四百八·曹学佺
  卷十三·陈廷敬
  卷三十六·佚名
  淳熙稿卷三·赵蕃
  提要·韦应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一十四·彭定求

        卷414_1 【陪张湖南宴望岳楼,稹为监察御史张中丞知杂事】元稹   观象楼前奉末班,绛峰只似殿庭间。   今日高楼重陪宴,雨笼衡岳是南山。   卷414_2 【岳阳楼】元稹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 陶氏·唐圭璋

      苏幕遮   闺怨   与君别,情易许。执手相将,永远成鸳侣。一去音书千万里。望断阳关,泪滴如秋雨。   到如今,成间阻。等候郎来,细把相思诉。看著梅花花不语。花已成梅,结就心中苦。

  • 望月·徐志摩

    月:我隔着窗纱,在黑暗中, 望她从巉牙似的道上,快 岩的山肩挣起—— 一轮惺忪的不整的光华: 像一个处女,怀抱着贞洁, 惊惶的,挣出强暴的爪牙; 这使我想起你,我爱,当初 也曾在恶运的利齿间捱! 但如今,正如蓝天里明月, 你已升起在幸福

  • 卷十·陈衍

    ●元诗纪事卷十侯官陈衍辑高克恭李材姚式邓榆赵孟吁李淦李孟袁易戴天锡盛彪卢亘袁桷袁裒邓椿吴延寿颜天祥钱资深林宏叶齐贤陆桂从大黄肖翁东南仲孟淳

  • 卷十一 后赵録一·崔鸿

    石勒上 石勒字世龙初名背[魏书作小字匐勒]上党武乡羯人也其先匈奴别部羌渠之胄分散居于上党羯室因号羯胡祖耶奕干父周曷朱一名乞翼加并为部落小卒勒生时赤光满室白气自天属于中庭见者咸异之年

  • 卷之一千四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九十三·佚名

      顺治十二年。乙未。八月。壬子朔。  ○甲寅。遣官祭故理藩院侍郎尼堪。  ○以拜他喇布勒哈番觉罗朱满、为宗人府理事官。  ○升侍读学士白允谦、为内翰林国史院学士。  ○丙辰。升吏科给事中刘文隽、为

  • 澄斋日记 光绪卅年甲辰·恽毓鼎

    甲辰年正月初一日晴。子刻焚天香,接灶。和衣少寝。辰初入内,在景运门外兵部茶房略憩。辰正入锡广门,与同事齐班(伊仲平学士,锡子常、李嗣香两侍讲)。二刻皇太后升皇极殿,臣毓鼎等在宁寿门阶下侍班,东面,北上,皆朝服。皇上朝服,:立

  • 萧[扌为]传·令狐德棻

    萧扌为,字智遐,兰陵人,是梁武帝之弟安成王萧秀的儿子。为人温和宽厚,有风度。十二岁时,进入国学,博览经史,很爱写文章。在梁国,被封为永丰县侯,食邑一千户。最初担任给事中,历任太子洗马、中舍人等职。东魏派李谐、卢元明出使梁

  • 卷四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四十九凶礼亲王以下宗室将军以上丧礼疾笃居正寝既终诸子号哭躃踊福晋侧室【贝勒以下夫人同】及诸子妇跪哭兄弟姻戚立哭皆男哭于左女哭于右丧主【以王公之长子无则长孙承重余仿此】及余子皆

  • 礼一八·徐松

    祈谷景佑上辛祈谷仁宗御制二首太宗配位奠币《仁安》:天祚有开,文德来远。祈谷日辛,侑神礼展。 酌献《绍安》:于穆神宗,惟皇永命。荐醴六尊,声歌十咏。 礼 宋会要辑稿 礼一八 祈谷 绍兴祈谷三/百//首/ 绍兴祈谷三(百)[首]降

  • 复卫西琴先生书·太虚

    卫西琴先生大鉴:两次倾谈,极为心洽。今以依先生教育之宗旨而欲达其目的,必须先从大乘佛化,以得到符合外内上下浑然一体之宇宙、人生实际之孔家儒化与大乘佛化,乃能收事半功倍之效。承先生之诚恳垂问,谨以此意贡献,幸参究之,并

  • 代序一 怀李叔同先生·李叔同

    丰子恺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那时我是预科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

  • 十七史蒙求·王令

    《十七史蒙求》是宋代王令编纂的一部历史类蒙学教材,其编纂特点是在突出育人功能的同时,又在传播历史知识和培养史学意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十七史蒙求》仿照李翰《蒙求》的形式,采用四言韵语,上下两句对偶,生动地介绍

  • 大方便佛报恩经·佚名

    亦称《佛报恩经》、《报恩经》。佛教经典。失译人名。七卷。本经通过释迦牟尼驳斥一外道指责释迦不报父母之恩,阐述了佛教对“恩”及“报恩”的观点。经中认为,在过去无量劫生死轮回的过程中,一切众生曾为如来的父母,如来

  • 佛说戒香经·佚名

    佛说戒香经,一卷,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与《佛说戒德香经》同

  • 宝带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北宋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叙述罗侯罗童子于夜分,为罗刹所怖,而于佛前涕泣,佛乃为童子佩宝带,说大明咒,并令持是咒,以远离恶罗刹、刀杖、恶毒、恶友、疾病等,而得大安乐。为圣庄严陀罗尼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