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一十三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南越王

【正义】:都广州南海县。

尉佗者,

【索隐】:尉他。尉,官也;他,名也;姓赵。他音徒河反。又十三州记云“大郡曰守,小郡曰尉”。

真定人也,

索隐韦昭曰:“故郡名,後更为县,在常山。”

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

【集解】:张晏曰:“杨州之南越也。”【索隐】:案:战国策云吴起为楚收杨越。【正义】:夏禹九州本属杨州,故云杨越。

置桂林、

【索隐】:按:地理志武帝更名郁林。

南海、象郡,

【索隐】:案:本纪始皇三十三年略陆梁地,以为南海、桂林、象郡。地理志云“武帝更名日南”。

以谪

【索隐】:音直革反。

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

【集解】:徐广曰:“秦并天下,至二世元年十三年。并天下八岁,乃平越地,至二世元年六年耳。”

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

【索隐】:地理志县名,属南海也。【正义】:颜师古云:“龙川南海县也,即今之循州也。”裴氏广州记云:“本博罗县之东乡,有龙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为号也。”

至二世时,南海尉

【集解】:徐广曰:“尔时未言都尉也。”

任嚣

【索隐】:五刀反。

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闻陈胜等作乱,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

【索隐】:案:苏林云“秦所通越道”。

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书,

集解韦昭曰:“被之以书。音‘光被’之‘被’。”【索隐】:韦昭云“被之以书”,音皮义反。

行南海尉事。

【索隐】:服虔云:“嚣诈作诏书,使为南海尉。”

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

【索隐】:案:南康记云“南野县大庾岭三十里至横浦,有秦时关,其下谓为‘塞上’”。

阳山、

【索隐】:姚氏案:地理志云揭阳有阳山县。今此县上流百馀里有骑田岭,当是阳山关。

湟谿

【集解】:徐广曰:“在桂阳,通四会也。”【索隐】:涅谿。邹氏、刘氏本并作“涅”,音年结反。汉书作“湟谿”,音皇。又卫青传南粤传云“出桂阳,下湟水”是也。而姚察云史记作“涅”,今本作“湟”,涅及湟不同,良由随闻则辄改故也。水经云含汇县南有汇浦关,未知孰是。然邹诞作“涅”,汉书作“湟”,盖近於古。

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索隐】:案:谓他立其所亲党为郡县之职或假守。

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集解】:韦昭曰:“生以‘武’为号,不稽於古也。”

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与长沙接境。

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於是佗乃自尊号为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高后遣将军隆虑侯灶

【索隐】:韦昭云:“姓周。隆虑,县名,属河内。音林闾二音。”

往击之。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

【索隐】:案:此岭即阳山岭。

岁馀,高后崩,即罢兵。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

【集解】:汉书音义曰:“骆越也。”【索隐】:邹氏云“又有骆越”。姚氏案:广州记云“交趾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人’。有骆王、骆侯。诸县自名为‘骆将’,铜印青绶,即今之令长也。後蜀王子将兵讨骆侯,自称为安阳王,治封溪县。後南越王尉他攻破安阳王,令二使典主交阯、九真二郡人”。寻此骆即瓯骆也。

东西万馀里。乃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

及孝文帝元年,初镇抚天下,使告诸侯四夷从代来即位意,喻盛德焉。乃为佗亲冢在真定,置守邑,岁时奉祀。召其从昆弟,尊官厚赐宠之。诏丞相陈平等举可使南越者,平言好畤陆贾,先帝时习使南越。乃召贾以为太中大夫,往使。因让佗自立为帝,曾无一介之使报者。陆贾至南越,王甚恐,为书谢,称曰:“蛮夷大长老夫臣佗,前日高后隔异南越,窃疑长沙王谗臣,又遥闻高后尽诛佗宗族,掘烧先人冢,以故自弃,犯长沙边境。且南方卑湿,蛮夷中间,其东闽越千人众号称王,其西瓯骆裸国

【索隐】:裸国。音和寡反。裸,露形也。

亦称王。老臣妄窃帝号,聊以自娱,岂敢以闻天王哉!”乃顿首谢,原长为籓臣,奉贡职。於是乃下令国中曰:“吾闻两雄不俱立,两贤不并世。皇帝,贤天子也。自今以後,去帝制黄屋左纛。”陆贾还报,孝文帝大说。遂至孝景时,称臣,使人朝请。然南越其居国窃如故号名,其使天子,称王朝命如诸侯。至建元四年卒。

佗孙胡为南越王。

【集解】:徐广曰:“皇甫谧曰越王赵佗以建元四年卒,尔时汉兴七十年,佗盖百岁矣。”

此时闽越王郢兴兵击南越边邑,胡使人上书曰:“两越俱为籓臣,毋得擅兴兵相攻击。今闽越兴兵侵臣,臣不敢兴兵,唯天子诏之。”於是天子多南越义,守职约,为兴师,遣两将军

【索隐】:王恢、韩安国。

往讨闽越。兵未逾岭,闽越王弟馀善杀郢以降,於是罢兵。

天子使庄助往谕意南越王,胡顿首曰:“天子乃为臣兴兵讨闽越,死无以报德!”遣太子婴齐入宿卫。谓助曰:“国新被寇,使者行矣。胡方日夜装入见天子。”助去後,其大臣谏胡曰:“汉兴兵诛郢,亦行以惊动南越。且先王昔言,事天子期无失礼,要之不可以说好语入见。

【索隐】:悦好语入见。悦,汉书作“怵”。韦昭云“诱怵好语”。

入见则不得复归,亡国之势也。”於是胡称病,竟不入见。後十馀岁,胡实病甚,太子婴齐请归。胡薨,谥为文王。

婴齐代立,即藏其先武帝玺。

【索隐】:李奇云“去其僭号”。

婴齐其入宿卫在长安时,取邯郸樛氏女,

【索隐】:摎氏女。摎,纪虬反。摎姓出邯郸。

生子兴。

【集解】:徐广曰:“一作‘典’。”

及即位,上书请立樛氏女为后,兴为嗣。汉数使使者风谕婴齐,婴齐尚乐擅杀生自恣,惧入见要用汉法,比内诸侯,固称病,遂不入见。遣子次公入宿卫。婴齐薨,谥为明王。

太子兴代立,其母为太后。太后自未为婴齐姬时,尝与霸陵人安国少季

索隐安国,姓也;少季名也。

通。及婴齐薨後,元鼎四年,汉使安国少季往谕王、王太后以入朝,比内诸侯;令辩士谏大夫终军等宣其辞,勇士魏臣等辅其缺,

【集解】:徐广曰:“一作‘决’。”

卫尉路博德将兵屯桂阳,待使者。王年少,太后中国人也,尝与安国少季通,其使复私焉。国人颇知之,多不附太后。太后恐乱起,亦欲倚汉威,数劝王及群臣求内属。即因使者上书,请比内诸侯,三岁一朝,除边关。於是天子许之,赐其丞相吕嘉银印,及内史、中尉、太傅印,馀得自置。除其故黥劓刑,用汉法,比内诸侯。使者皆留填抚之。王、王太后饬治行装重赍,为入朝具。

其相吕嘉年长矣,相三王,宗族官仕为长吏者七十馀人,男尽尚王女,女尽嫁王子兄弟宗室,及苍梧秦王有连。

【集解】:汉书音义曰:“苍梧越中王自名为秦王,连亲婚也。”【索隐】:案:苍梧越中王自名为秦王,即下赵光是也,故云“有连”。连者,连姻也。赵与秦同姓,故称秦王。

其居国中甚重,越人信之,多为耳目者,得众心愈於王。王之上书,数谏止王,王弗听。有畔心,数称病不见汉使者。使者皆注意嘉,势未能诛。王、王太后亦恐嘉等先事发,乃置酒,介汉使者权,

【集解】:韦昭曰:“恃使者为介胄也。”【索隐】:韦昭曰“恃使者为介胄”,志林云“介者因也,欲因使者权诛吕嘉”,然二家之说皆通。韦昭以介为恃。介者间也,以言间恃汉使者之权,意即得;云恃为介胄,则非也。虞喜以介为因,亦有所由。案:介者,宾主所由也。

谋诛嘉等。使者皆东乡,太后南乡,王北乡,相嘉、大臣皆西乡,侍坐饮。嘉弟为将,将卒居宫外。酒行,太后谓嘉曰:“南越内属,国之利也,而相君苦不便者,何也?”以激怒使者。使者狐疑相杖,遂莫敢发。嘉见耳目非是,即起而出。太后怒,欲鏦嘉

【集解】:韦昭曰:“鏦,撞也。”【索隐】:韦昭云:“鏦,撞也。”案:字林七凶反。又吴王濞传“鏦杀吴王”,与此同。

以矛,王止太后。嘉遂出,分其弟兵就舍,

【索隐】:分弟兵就舍。案:谓分取其兵也。汉书作“介”。介,被也,恃也。

称病,不肯见王及使者。乃阴与大臣作乱。王素无意诛嘉,嘉知之,以故数月不发。太后有淫行,国人不附,欲独诛嘉等,力又不能。

天子闻嘉不听王,王、王太后弱孤不能制,使者怯无决。又以为王、王太后已附汉,独吕嘉为乱,不足以兴兵,欲使庄参以二千人往使。参曰:“以好往,数人足矣;以武往,二千人无足以为也。”辞不可,天子罢参也。郏

【集解】:徐广曰:“县属颍川,音古洽反。”【索隐】:如淳云:“郏,县名,在颍州。”【正义】:今汝州郏城县。

壮士故济北相韩千秋奋曰:“以区区之越,又有王、太后应,独相吕嘉为害,原得勇士二百人,必斩嘉以报。”於是天子遣千秋

【集解】:徐广曰:“为校尉。”

与王太后弟樛乐将二千人往,入越境。吕嘉等乃遂反,下令国中曰:“王年少。太后,中国人也,又与使者乱,专欲内属,尽持先王宝器入献天子以自媚,多从人,行至长安,虏卖以为僮仆。取自脱一时之利,无顾赵氏社稷,为万世虑计之意。”乃与其弟将卒攻杀王、太后及汉使者。遣人告苍梧秦王及其诸郡县,立明王长男越妻子术阳侯

【集解】:徐广曰:“元鼎四年,以南越王兄越封高昌侯。”【索隐】:韦昭云汉所封。案功臣表,术阳属下邳。

建德为王。而韩千秋兵入,破数小邑。其後越直开道给食,未至番禺四十里,越以兵击千秋等,遂灭之。使人函封汉使者节置塞上,

【索隐】:函封汉使节置塞上。案:南康记以为大庾名“塞上”也。

好为谩辞谢罪,发兵守要害处。於是天子曰:“韩千秋虽无成功,亦军锋之冠。”封其子延年为成安侯。

【索隐】:案功臣表,成安属郏。

樛乐,其姊为王太后,首原属汉,封其子广德为龙亢侯。

【索隐】:案:龙亢属谯国。汉书作“龒侯”,服虔音邛,晋灼云古“龙”字。

乃下赦曰:“天子微,诸侯力政,讥臣不讨贼。今吕嘉、建德等反,自立晏如,令罪人及江淮以南

【集解】:徐广曰:“淮,一作‘汇’也。”

楼船十万师

【集解】:应劭曰:“时欲击越,非水不至,故作大船。船上施楼,故号曰‘楼船’也。”

往讨之。”

元鼎五年秋,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汇水;

【集解】:徐广曰:“一作‘湟’。”骃案:地理志曰桂阳有汇水,通四会。或作“淮”字。【索隐】:刘氏云“汇当作‘湟’”。汉书云“下湟水”。或本作“洭”。

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故归义越侯二人

【集解】:张晏曰:“故越人,降为侯。”

为戈船、下厉将军,

【集解】:徐广曰:“厉,一作‘濑’。”骃案:张晏曰“越人於水中负人船,又有蛟龙之害,故置戈於船下,因以为名也”。应劭曰“濑,水流涉上也”。瓚曰“伍子胥书有戈船,以载干戈,因谓之‘戈船’也”。

出零陵,或下离水,

【集解】:徐广曰:“在零陵,通广信。”【正义】:地理志云零陵县有离水,东至广信入郁林,九百八十里。

或柢苍梧;使驰义侯

【集解】:徐广曰:“越人也,名遗。”

因巴蜀罪人,发夜郎兵,

【正义】:曲州、协州以南是夜郎国。

下牂柯江:

【正义】:江出南徼外,东通四会,至番禺入海也。

咸会番禺。

元鼎六年冬,楼船将军将精卒先陷寻陕,

【索隐】:姚氏云:“寻陕在始兴西三百里,近连口也。”

破石门,

【索隐】:按:广州记“在番禺县北三十里。昔吕嘉拒汉,积石镇江,名曰石门。又俗云石门水名曰‘贪泉’,饮之则令人变。故吴隐之至石门,酌水饮,乃为之歌云也”。

得越船粟,因推而前,挫越锋,以数万人待伏波。伏波将军将罪人,道远,会期後,与楼船会乃有千馀人,遂俱进。楼船居前,至番禺。建德、嘉皆城守。楼船自择便处,居东南面;伏波居西北面。会暮,楼船攻败越人,纵火烧城。越素闻伏波名,日暮,不知其兵多少。伏波乃为营,遣使者招降者,赐印,复纵令相招。楼船力攻烧敌,反驱而入伏波营中。犁旦,

【集解】:徐广曰:“吕静云犁,结也,音力奚反。结,犹连及、逮至也。”汉书“犁旦”为“迟旦”,谓待明也。【索隐】:邹氏云“犁,一作‘比’,比音必至反”。然犁即比义。又解犁,黑也,天未明尚黑时也。汉书亦作“迟明”。迟音稚。迟,待也,亦犁之义也。

城中皆降伏波。吕嘉、建德已夜与其属数百人亡入海,以船西去。伏波又因问所得降者贵人,以知吕嘉所之,遣人追之。以其故校尉司马苏弘得建德,封为海常侯;

【集解】:徐广曰:“在东莱。”

越郎

集解徐广曰:“南越之郎官。”

都稽

【集解】:徐广曰:“表曰孙都。”

得嘉,封为临蔡侯。

【索隐】:案:表属河内。

苍梧王赵光者,越王同姓,闻汉兵至,及越揭阳令定

【集解】:韦昭曰:“揭音其逝反。”【索隐】:地理志揭阳县属南海。揭音桀。韦昭音其逝反,刘氏音求例反。定者,令之名也。案:汉功臣表云“定揭阳令”,意又别也。

自定属汉;越桂林监居翁

【集解】:汉书音义曰:“桂林郡中监,姓居名翁也。”

谕瓯骆属汉:

索隐案汉书,瓯骆三十馀万口降汉。

皆得为侯。

【索隐】:案:汉书云“光闻汉兵至,降,封为随桃侯。揭阳令史定为安道侯,越将毕取为膫侯,桂林监居翁为湘城侯”。韦昭云“湘城属堵阳。随桃、安道、膫三县皆属南阳。膫音辽也”。

戈船、下厉将军兵及驰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南越已平矣。遂为九郡。

【集解】:徐广曰:“儋耳,珠崖,南海,苍梧,九真,郁林,日南,合浦,交阯。”【索隐】:徐广皆据汉书为说。

伏波将军益封。楼船将军兵以陷坚为将梁侯。

自尉佗初王後,五世九十三岁而国亡焉。

太史公曰:尉佗之王,本由任嚣。遭汉初定,列为诸侯。隆虑离湿疫,佗得以益骄。瓯骆相攻,南越动摇。汉兵临境,婴齐入朝。其後亡国,徵自樛女;吕嘉小忠,令佗无後。楼船从欲,怠傲失惑;伏波困穷,智虑愈殖,因祸为福。成败之转,譬若纠墨。

【索隐述赞】中原鹿走,群雄莫制。汉事西驱,越权南裔。陆贾骋说,尉他去帝。嫪后内朝,吕嘉狼戾。君臣不协,卒从剿弃。

猜你喜欢
  僭伪列传二·薛居正
  卷三百八·列传第六十七·脱脱
  卷三百六十二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第三十八回 弃边城抚臣坐罪 徙杭州名吏闲游·蔡东藩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三十七·佚名
  第二十八卷 续编目录·缪荃孙
  二三二 山东巡抚杨景素奏遵旨查办违碍书籍情形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阿桂
  慕容彦超传·欧阳修
  卷一百四十四·雍正
  卷八十四·宋敏求
  卷二十九·佚名
  五禮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九十二·彭定求

        卷692_1 【冬末同友人泛潇湘】杜荀鹤   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多吟兴是潇湘。就船买得鱼偏美,   踏雪沽来酒倍香。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别衡阳。   与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诗入帝乡。   卷692_2 【赠李镡(

  • 李从周·唐圭璋

      从周字肩吾,一字子我,号蠙洲,眉州(今四川眉山)人。精六书之学,尝著字通,为魏了翁之客。   玲珑四犯   初拨琵琶,未肯信,知音真个稀少。尽日芳情,萦系玉人怀抱。须待化作杨花,特地过、旧家池沼。想绮窗、刺绣迟了,半缕茜茸

  • 卷十七·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十七    宋 吕本中 撰闻蔡九弟十四弟到行在 苦怀吾表弟别久费相思爱客能忘酒长贫不废诗每蒙高士喜终少贵人知试问游吴兴何如在蜀时 赠蔡九弟十四弟 年来疾病日衰颓忽报山中两弟来径欲

  • 御选明诗卷三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三十五五言古诗二十张宇初独酌曙雨改余春新流注深谷幽居絶世氛微月澹丛竹麴糵非素耽聊从写情曲吹万等劳生胡能竞奔触夕怀落日未没山明霞烂西隅疎林俯平野飞烟散轻鳬宿鸟栖复鸣灯火起邻墟明月照

  • 卷二十九 【寇贼】·陈衍

    ●元诗纪事卷二十九 【 寇贼】侯官陈衍辑芝麻李西昌寇◆芝麻李平湖录:萧县人李二,号芝麻李,以烧香聚众,与其党赵君用、彭早住起淮安,攻陷徐州。元兵破徐州,芝麻李遁,赵君用、彭早住走濠州。庚申外史:芝麻李者,邳州人也。值岁饥

  • 文帝纪第二·陈寿

    文皇帝讳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中平四年冬,生于谯。魏书曰:帝生时,有云气青色而圜如车盖当其上,终日,望气者以为至贵之证,非人臣之气。年八岁,能属文。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善骑射,好击剑。举茂才,不行。献帝起居

  • 卷四·本纪第四·脱脱

        太宗下   会同元年春正月戊申朔,晋及诸国遣使来贺。晋使且言已命和凝撰《圣德神功碑》。戊辰,遣人使晋。二月壬午,室韦进白麃。戊子,铁骊来贡。丁酉,猎松山。戊戌,幸辽河东。丙申,上思人皇王,遣惕隐率宗室以

  • 卷三十九·吴广成

      宋宁宗庆元元年、夏天庆二年春正月,使贺金正旦。  使人为武节大夫王彦才、宣德郎高大节。  夏四月,贡马于金,不受。  金故事:西北诸国岁贡马八百区。时完颜宗道除西北路招讨使,辞不受。诸部皆免。纯佑遣使谢。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弘治十二年六月己丑朔以丰润县田五百顷赐荣王从其请也○土鲁番速坛阿黑麻遣使来贡因请归前所安置贡使写亦满速儿等百八十一人兵部覆奏谓阿黑麻已悔罪宜如所请并以原赐衣服等物留贮甘州者悉以畀之 上从其议○兵部奏比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万历十年二月庚寅朔 上御皇极殿○升云南按察使魏体明为本省右布政使山东副使贾仁元为狭西右参政山东佥事李□为广西右参议 裁革山东德州左卫莱州卫各知事一员○辛卯升贵州按察使刘经纬为四川右布政○狭西巡按赫瀛劾

  • 张济传·魏收

    张济,字士度,西河人。他的父亲张千秋,是慕容永的骁骑将军。慕容永被消灭之后,张千秋前来投奔大魏。太祖对他很优厚,授予他建节将军之职,赐爵成纪侯。张千秋随从太祖外出征伐,屡有显著的功绩。登国末年去世。张济广泛涉猎书传

  • 田琢传·脱脱

    田琢,字器之,蔚州定安人。明昌五年(1194)考中进士,调任宁边、花平主簿,潞州观察判官,中都商税副使。他父亲去世,守丧期满他便出任怀安令,替补尚书省令史。贞..二年(1214),中都被包围,田琢请命从偏僻小路去山西招集义勇兵士,他被

  • 序·钱穆

    严格言之,可谓中国自古无宗教。佛教传入,其事在后。故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教育所占之地位及其责任,乃特别重大。任何一国家一民族,必有其自己一套教育,乃能使其民众忠于邦国,而亦能乐群相处,不相离散。中国民族绵延五千载,日以扩

  • 卷一百三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司马迁

    万石君【正义】:以父及四子皆二千石,故号奋为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正义】:洺州邯郸本赵国都。姓石氏。赵亡,徙居温。【正义】:故温城在怀州温县三十里,汉县在也。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

  • 十九·沈从文

    小学校长眼睛红着送女儿出门后,家中方面既有了一个消磨她那一分剩余母性小孤雏,全部事实一时又还不能明白,故我们走时,一面觉得她极其可怜,一面也猜想得出她此后生活必能从小孩子方面,找出一种自娱自慰的方法。我们从常德坐

  • 书传卷五·苏轼

    宋 苏轼 撰夏书禹贡第一禹别九州随山濬川任土作贡不贡所无及所难得禹敷土敷道修载叙乂皆治也随山刋木山行多迷刋木以表之且以通道史记云山行表木奠髙山大川奠定也髙山五岳大川四渎定其名秩祀礼所视冀州尧河水为患最

  • 卷第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十二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表无表纳息第四表无表总别  四性三世成业果界是非  有漏等学等身戒与心慧  总别修不修戒类三世成  此章愿具说若成就身表。彼成就此无

  • 西湖游览志·田汝成

    记胜著作。明田汝成撰。二十四卷。汝成字叔禾,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靖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累升广西右参政,终福建提学副使。田氏博学工古文,归田后,盘桓湖山,穷游浙西诸胜,感于前志记载西湖简略,遂于嘉靖间成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