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品彚卷四十四

明 高棅 编

五言絶句七

余响

李商隠

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杨诚斋云此诗忧唐祚将衰也】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闗遇雪

剑外从军逺无家与寄衣散闗三尺雪囘梦旧鸳机

滞雨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早起

风露澹清晨帘间独起人鸟啼花又笑毕竟是谁春

杜牧

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归家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嵗月赢得鬓成丝

许浑

塞下曲

夜战桑干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征衣

送客南归

野寺薜萝晚宫渠杨栁春归心已无限更送洞庭人

长安早春怀江南

云月有归处故山清洛南如何一花发春梦徧江潭

温庭筠

碧涧驿晓思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客愁

客愁看栁色日日逐春深荡漾春风里谁知歴乱心

桂州经佳人故居【一作李羣玉诗】

桂水依旧緑佳人今不还只应随暮雨飞入九疑山

马戴

秋思

万木秋霖后孤山夕照余田园无嵗计寒近忆樵渔

江中遇客

危石江中起孤云岭上还相逢皆得意何处是乡闗

雍陶

春怀旧逰

吟想旧经过花时奈逺何别离长似见春梦入关多

陈陶

续古

长沙采芳客桂棹木兰船日晚欲有待徘徊春风前

项斯

江村夜泊

日落江路黒前村人语稀几家深树里一火照船归

于武陵

高楼

逺天明月出照此谁家楼上有罗衣裳凉风吹不休

劝酒

劝君金屈巵满酌不须辞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长春宫

莫问古宫名古宫空古城唯应东去水不改旧时声

李羣玉

古词

一合相思泪临江洒素秋碧波如防意却与向西流

寄韦秀才

荆台兰渚客寥落共含情空馆相思泪孤灯照雨声

刘驾

牧童

牧童见客拜山菓怀中落昼日驱牛归前谿风雨恶

聂夷中

乌夜啼

众鸟各归枝乌乌尔不栖还应知妾恨故向緑牕啼

储嗣宗

垓城

百战未言非孤军惊夜围山河意气尽泪溅美人衣

登芜城

昔人登此地丘垅已前悲今日又非昔春风能防时

于濆

青楼曲

青楼临大道一上一囘老所思终不来极目伤春草

陆龟防

洞房怨

玉桃朝挿鬓金梯晚下台春衫将别泪一夜两难裁

花成子

春风等君意亦觧欺桃李写得去时容归来不相似

东飞鳬

裁得尺锦书欲寄东飞鳬翅短胫亦短雌雄恋菰蒲

唐彦谦

小院

小院无人夜烟斜月转明清宵易惆怅不必有离情

罗邺

秋别

别路悲杨栁秋风凄管弦青楼君去后明月为谁圆

崔鲁

三月晦日送客

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

司空图

古乐府

一叶随西风君行亦向东知妾飞书意无劳待早鸿

乐府

寳马跋尘光双驰照路傍喧传报戚里明日幸长杨

嵗尽

莫话伤心事投春满鬓霜殷勤共尊酒今嵗只残阳

牛头寺

终南最佳处禅诵出青霄羣木澄幽寂疎烟泛泬寥

崔道融

班媫妤

宠极辞同辇恩深弃后宫自题秋扇后不敢怨春风

铜雀妓

歌咽新翻曲香消旧赐衣陵园风暗不见六龙归

汉宫词

独诏胡衣出天花落殿堂他人不敢妬垂泪向君王

长门怨

长门春欲尽眀月照花枝买得相如赋君恩不可移

春闺

寒食月明雨落花香满泥佳人持锦字无鴈寄辽西

归燕

海燕频来去西人独滞留天邉又相送肠断故园秋

夜泊九江

夜泊江门外欢声月下楼明朝归去路犹隔洞庭秋

韩偓

效崔国辅体三首

淡月照中庭海棠花自落独立俯闲阶风动秋千索罗幕生春寒绣牕愁未眠南湖夜来雨应识采莲船后碧苔院霜来红叶楼闲阶上斜日鹦鹉伴人愁

武瓘【唐末人或云杜荀鹤同时人为益阳令】

感事

花开蝶满枝花谢蝶还稀唯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

曹邺

庭草

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囘一寸心不敢怨春风

薛莹

秋日湖上

落日五湖逰烟波处处愁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唐诗品彚卷四十四

猜你喜欢
  卷八百二十·彭定求
  卷三百零七·彭定求
  程垓·唐圭璋
  ●卷九·金元·王奕清
  第二十六出 献饭·洪昇
  ●乙卯(咸丰五年)·林占梅
  悲观·徐志摩
  吴伟业·龙榆生
  七言巻四十三·洪迈
  卷四十四·方回
  卷二百七十·陈廷敬
  御选元诗卷六十一·康熙
  卷二·陈衍
  常非月诗鉴赏·佚名
  饮水词·纳兰性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七回 只为求亲牵旧恨 翻教别友动新愁·萧晶玉

    且说寇翰林与镇国王因友成亲,结了秦晋之好。当下寇公见高公应允,连忙站起说:“承兄厚爱,许结朱陈之好,小弟礼当拜谢。”说着,恭恭敬敬作了四个揖。高公起身还礼道:“贤弟达人,何必多此一番套礼?”寇公道:“虽不随俗

  • 卷之一千一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肉金刚·李定夷

    海陵北关外古北山寺,旧有肉佛一尊。宋代时有僧人,修炼多年,不食尘俗烟火,故后,积久尸身不坏。里人为之装金。作一睡佛像,外衣猩红袈裟,至今面气如生。赫然一龛,帏幔深垂。平日卒无人轻于启视,近有香客,匆匆前往焚香,无意牵入佛幔

  • 卷之六十六·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六十六 传第五十 扎萨克一等台吉额尔德尼衮布列传 额尔德尼衮布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贝勒卓特巴从子父诺木齐号阿海台吉子五长额尔克次即额尔德尼衮布次阿海岱青次罗卜

  • 卷二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二十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王迹拾遗表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东迁以后政教号令不行于天下然当春秋初年声灵犹未尽冺也郑伯虢公为王左右卿士郑据虎牢之险虢有桃林之塞左提右挈俨然

  • 二八 咳嗽药·周作人

    鲁迅在中国时常有胃病,不知是饭前还是饭后,便要作痛,所以把桌子的抽屉拉出来,肚子靠在抽屉角上,一面在看书籍。可是在东京这病却没有了,别的毛病也没有生过,大概感冒风寒总是有的,因为他所备的药品有一瓶安知必林,那时爱司匹林

  • 卷二百八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八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褒赠宋仁宗时包拯上疏曰臣窃观太宗皇帝实录载礼部侍郎王明传言明之节义端劲功烈卓伟其始卒树立冠於皇朝名臣当太祖太

  • (三)办事处办事细则·佚名

    第一章 总  纲 第一条 本处照章由议长、副议长监理。 第二条 本处照章以书记长一人、书记四人任办事之职。 第三条 本处分四课办事,即以每一书记为一课课长。 第一课 议事课 第二课 文牍课 第三课 庶务课 第

  • 卷十三·郑玉

    <经部,春秋类,春秋阙疑>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十三     元 郑玉 撰僖公 公名申庄公之子闵公庶兄惠王十八年即位諡法小心畏忌曰僖 元年春王正月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 诸侯救邢邢人溃出奔师师遂逐狄人具

  • 卷首上·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首上     婺源江永撰朱子乞修三禮劄子臣聞之六經之道同歸而禮樂之用為急遭秦滅學禮樂先壞漢晉以來諸儒補緝竟無全書其頗存者三禮而已周官一書固為禮之綱領至其儀法度數則儀禮乃其本經而禮

  •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莎士比亚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首次出版于1609年。该剧主要讲了两个故事:一是古代史上有名的特洛伊战争的故事;二是在特洛伊战争背景下展开的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的爱情故事。该剧通过

  • 七十二候考·曹仁虎

    观象授时。起于上古。自炎帝分八节以始农功。少皞有分至启闭之官。颛顼命南正重司天。尧有羲和之命。大约由四时分八节。由八节分二十四气。由二十四气分七十二候。立法盖渐密也。候应之义。互见于夏小正诸书。尚未明

  • 春雨逸响·田艺蘅

    《春雨逸响》一卷,明田艺蘅撰。田艺蘅,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字子艺。博学善属文,有《大明同文集》、《田子艺集》、《留青日札》等书。本书载录古人嘉言善行,多为世人可法者,前有小序记成书过程。本书有《百陵学山》本,今据《

  • 真藏经要诀·佚名

    真藏经要诀,撰人不详。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本篇为《无上内秘真藏经》之摘要,节录原经十卷要旨妙义,故称「要诀」。

  • 清史稿·赵尔巽

    这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共有529卷,系近代赵尔巽主编。书中所录内容以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起到宣统三年(1911年)止,记载了296年清朝的历史。民国三年(1914年)开始,由清史馆的赵尔巽、缪荃孙、柯邵忞、吴迁燮等,根据清

  • 诗经世本古义·何楷

    二十八卷。明何楷撰。楷字元子,镇海卫(今属浙江省)人。楷博综群书,尤邃经学。天启进士。值魏忠贤乱政,不谒选而归。崇祯间迁科给事中,举劾无所避。杨嗣昌夺情入阁,楷劾之,忤旨贬二秩。福王命掌都察院,几为忌者所害。漳州破,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