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钟过

  过字改之,号梅心,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中宝祐三年(1255)解试。

  步蟾宫

  东风又送酴醾信。早吹得、愁成潘鬓。花开犹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

  水边珠翠香成阵。也消得、燕窥莺认。归来沉醉月朦胧,觉花气、满襟犹润。

猜你喜欢
  丁黼·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七十四·吴景旭
  卷三十五·陈廷敬
  第九出 弄兵·李渔
  第三十六出 逃难·孔尚任
  第一齣~第十齣·汤显祖
  提要·葛立方
  卷一百十三·徐世昌
  卷二十·李攀龙
  卷十四·陈起
  卷二百十一·曹学佺
  同文馆唱和诗巻二·邓忠臣
  卷十三·陈邦彦
  卷八百五·佚名
  明诗平论二集卷一·朱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王实甫

    (旦上,云)红娘伏侍老夫人不得空便,偌早晚敢待来也。起得早了些儿,困思上来,我再睡些儿咱。(睡科)(红上,云)奉小姐言语去看张生,因伏侍老夫人,未曾回小姐话去。不听得声音,敢又睡哩。我入去看一遭。 【中吕】【粉蝶儿】风静帘

  • 附录·陈霆

    吴兴丛书跋语渚山堂词话三卷,明陈霆水南撰。水南一字声伯,德清人。弘治十五年进士。为刑科给事中,抗直敢言。以忤逆瑾,逮狱、廷杖。目为朋党,谪判六安州。瑾诛,复起。历迁山西提学佥事。以师道自任,士习丕变。致政归。嘉靖中

  • 辨兴亡第三十四·吴兢

    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

  • 索虏传·沈约

    索头虏姓拓跋氏,他的先人是汉代人李陵的后人。李陵投降匈奴,后裔有千百种,各有各的名号,索头是其中的一种。晋代初年,索头种有几万部落在云中一带。惠帝末年,并州刺史东嬴公司马腾在晋陽被匈奴人围困,索头单于猗..派军队帮助

  • 敬晖传·欧阳修

    敬晖,字仲晔,绛州平阳人。二十岁即考中明经科。圣历初年,任卫州刺史。那时,河北经受突厥的骚扰,正在修筑城池,而时当秋收。敬晖知道后说:“金城汤池再坚固,没有粮食也不能守住,哪有丢弃农事而筑城池的呢?”于是让人民回去秋收。

  • 由铁路联想到前清之祈雨·齐如山

    由铁路联想到前清之祈雨铁路与祈雨,这两件事情,相去未免太远吧,那么我为什么说这句话呢,这也有个原故,因为前清光绪年间,有一位官员,因为祈雨的公事,而乘火车,闹的得了罪了。我偶然想起这件事情来和诸君述说述说,也是一

  • 陈英梅女士·周诒春

    陈英梅女士 年二十七岁。生于香港。叔任中国招商轮船局事。兄任汉冶萍铁矿事。初学于上海中西女塾。香港公立学校。及上海某私立学校。光緖三十一年。自费游美。入林园大学。习普通文科。宣统元年。入威尔斯来学校。

  • 延平答问附録·朱熹

      李延平初间也是豪迈底人,到后来也是磨琢之功,在乡若不异于常人。乡曲以上底人,只道他是个善人,他也略不与人说,待问了方与说。  罗仲素先生严毅清苦,殊可畏。  李先生终日危坐,而神彩精明,畧无隤堕之气。  问延平先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二十六章 轻与重·林语堂

    重 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语译稳重为轻浮的根本,清静为躁动的主帅。所以圣人的行动,总是持重守静;虽有荣誉,也是处之泰然,超脱于物外

  • 哀公·哀公二十七年·左丘明

    【传】二十七年春,越子使后庸来聘,且言邾田,封于骀上。二月,盟于平阳,三子皆从。康子病之,言及子赣,曰:「若在此,吾不及此夫!」武伯曰:「然。何不召?」曰:「固将召之。」文子曰:「他日请念。」夏四月己亥,季康子卒。公吊焉,降礼。晋荀

  • 降生品第五·佚名

    尔时佛告诸比丘,菩萨为诸天人演说正法。劝勉开晓令其悦豫。告天众言:我当以何形像下阎浮提。或有说言:为童子形。或有说言:释梵之形。或有说言:神妙天形。或有说言:阿修罗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形。或有说言:日月天形

  • 第二十九則 大隋隨他去也·胡兰成

    第二十九則大隋隨他去也舉:僧問大隋:「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個壞不壞?」隋云:「壞。」僧云:「恁麼則隨他去也?」隋云:「隨他去也。」這話拿佛法來說,容易囉唆,如云:色壞空不壞?抑是色空俱壞?連圜悟亦說:「若道隨他去,在什麼處?若道

  • 成实论 第一卷·佚名

    成实论 第一卷诃梨跋摩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发聚中佛宝论初具足品第一前礼所应礼  自然正智者一切智应供  大师利世间亦礼真净法  及圣弟子众今欲解佛语  饶益于世间论应修多罗  不违实法相亦入善寂

  • 新锲开福宁禅师语录后序·开福道宁

    东山老演门庭孤峻。少许可人。最痛斥时辈沉酣平实拨弃妙悟。所以当时鲜有契其机者。若彼三佛初未能针芥相投。久之服膺焉。惟 宁禅师游徧诸方。见十余员名宿。晚参老演。演一见器重。每当众誉之。命充堂司。同学妬之

  • 卷第四·宋濂

    嘉兴大藏经 护法录 宋文宪公护法录卷第四 皇明金华宋濂着 云栖袾宏 辑 虞山钱谦益订 碑 重兴太平万寿禅寺碑铭 洪武七年七月二十四日 呈帝御武楼下中书右丞相胡公惟庸率百官晚朝 上诏曰太平府万寿禅寺宜复还浮屠

  • 全家福·老舍

    当代多幕话剧。老舍著。初载《收获》1959年第2期,作家出版社1959年8月初版,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11月出版修订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8月初版的《老舍剧作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11月初版的《老舍文集》

  • 不必定入定入印经·佚名

    一卷,元魏般若流支译。入定不定印经之旧也。

  • 入楞伽经·佚名

    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复有旧译四卷,题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新译有七卷,楞伽为师子国之山名,佛入彼山所说之经故名入楞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