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施乘之

随机推荐

  • 钟将之·唐圭璋

      将之字仲山,尝为编修官。庆元二年(1196),监登闻鼓院。四年(1198),军器监丞。开禧开年(1206),江西提刑兼权赣州。又曾为江南路转运判官。有岫云词,今不传。   浣溪沙   南湖席上次韵二首   鬓亸云梳月带痕。   软红香

  • 戊申十二首·许南英

    戊申(光绪三十四年、一九○七)戊申入都门感兴一瞥光阴已十年,觚棱翘望转凄然:国民自诩魂初醒,卧榻他人自在眠!车前十丈起红尘,冠盖相望一例新;绝似浑忘庚子事(庚子联军入京),铜驼荆棘泪无痕!马龙车水骋康庄,粉黛胭肢独擅场;冷落韩家

  • 海边的梦·徐志摩

    我独自在海边徘徊,遥望着无边的霞彩,我想起了我的爱,不知她这时候何在?我在这儿等待——她为什么不来?我独自在海边发痴——沙滩里平添了无数的相思字。假使她在这儿伴着我,在这寂寥的海边散步,海鸥声里

  • 秦湛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秦湛字处度,高邮(今属江苏)人,秦观之子。绍兴二年(1132)添差通判常州。四年(1134)致仕。少好学,善画山水。词存《卜算子》一首,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四。 ●卜算子·春情 秦湛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 极目天涯百

  • 辽史拾遗卷五·厉鹗

    钱塘 厉鹗 撰本纪第六穆宗孝安正敬皇帝讳璟小字舒噜资治通鉴曰帝更名明 契丹国志曰帝年少好逰戯不亲国事毎夜酣饮逹旦乃寐日中方起国人谓之睡王应厯元年 秋九月遣刘承训告哀于汉十国春秋曰北汉干祐四年秋九月辽遣

  • 卷一百十八·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十八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

  • 周纪二 显王元年(癸丑、前368)·司马光

    周纪二 周显王元年(癸丑,公元前368年)[1]齐伐魏,取观津。[1]齐国攻打魏国,夺取观津。[2]赵侵齐,取长城。[2]赵国入侵齐国,占领长城。三年(乙卯、前366)三年(乙卯,公元前366年)[1]魏、韩会于宅阳。[1]魏国、韩国在宅阳举行会议。[

  • ●卷四外篇·何孟春

    洪武二年二月,诏脩《元史》。上谓廷臣曰:“近克元都,得元十三朝《实录》,元虽亡国,事当纪载。况史纪成败、示劝戒,不可废也。”乃诏中书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为监脩,前起居注宋濂、漳州通判王祎为总裁。征山林遗逸之

  • 卷七十一绿营二·冯煦

    营制凡通省绿营经制兵弁,自光绪二十九年奏裁后,一律改为巡警军,不分马步守名目。综计裁存兵二千一百六十三名。详下沿革。内改设哨官五弁、详上官制。什长二百九名、正兵一千九百四十九名,同裁存员弁,详上官制,仍归各营汛地

  • 卷二十三·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二十三族姓原始契丹部族本无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婚嫁不拘至太祖变家为国之後始以王族号为横帐仍以所居之地名曰锡里着姓锡里上京东二百里地名也复赐后族姓曰萧氏皇族惟与后族通婚

  • 一 朱频的故乡·林语堂

    朱频在自己的祖国觉得自己像一个陌生人。从广州出发,他乘火车旅行了好几天,祖国一望无际的大地震撼了他的心灵祖国。广袤的土地——从南方的广州,朱频父亲出生之地,一直到北方的北京,朱频即将上学之地,有1100多英里。祖国的

  • 毛诗集解状·段昌武

    毛诗集解状据迪功郎新赣州防昌县丞段维清状维清先叔朝奉昌武以诗经而两魁秋贡以累举而擢第春官学者咸宗师之印山罗史君瀛尝遣其子侄来学先叔以毛氏诗口讲指画笔以成编本之东莱诗记参以晦庵诗以至近世诸儒一话一言茍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知家過患品第十六   菩薩如是學 應知家過惡.   何以故.若知過惡或捨家入道.又化餘人令知家過出家入道。問曰.家過云何。答曰.   如經中說.佛告郁伽羅家是破諸

  • 凤山县志·李丕煜

    台湾地方志。清李丕煜修,陈文达等纂。十卷,首一卷。丕煜,河北滦州(今滦县)人。康熙贡生,官南平、凤山等知县。文达,台湾县(今台南)人。康熙贡生,曾参加修纂《台湾府志》及重修《台湾府志》。凤山为清初台湾府三县之一,在台湾

  • 瓶史·袁宏道

    明代插花名著。袁宏道撰。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曾在地方及朝廷任官职,但无意于仕途,而将兴趣转移在插花艺术,根据其见闻与心得于1599年写成本书。分上下二卷。上

  • 玉皇经·佚名

    全称《高上玉皇本行集经》。道教经典。作者不详,或谓出于隋唐道流之手,一说成书不早于宋代。《正统道藏》及《道藏辑要》收入注本数种。本书乃道士每日早晚功课及斋醮仪式上必诵经文。共3卷,内容主要托元始天尊在清微

  • 了凡四训·袁黄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袁了凡用来训诫他儿子所作的家训,当时命名为《诫子文》,在劝善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佛家的“境随心转”与道家的“转改运数”中所谓“境”和“运”其实是瞬息万变的,变化的依据就

  • 经礼补逸·汪克宽

    元末明初人汪克宽勾辑中国古代礼制的著作。9卷。洪武二年 (1369年) 曾鲁序称,朱熹曾谓 “《周礼》为礼之纲,《仪礼》其本经,而《礼记》其义疏”。属门人黄氏辑录丧、祭二礼,未能有成。汪克宽亦称 “《礼记》乃《仪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