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二十三

族姓原始

契丹部族本无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婚嫁不拘至太祖变家为国之後始以王族号为横帐仍以所居之地名曰锡里着姓锡里上京东二百里地名也复赐后族姓曰萧氏皇族惟与后族通婚更不限以尊卑其皇族后族二部落之家若不奉帝命皆不得与诸部族之人通婚或诸部族彼此相婚嫁不拘此限汉人等亦同故辽制惟耶律萧氏二姓也

国土风俗

契丹旧地在库莫奚东唐所谓黑水靺鞨者今其地也有七十二部落不相统制父母殁以其屍置於山树上经三年後乃收其骨而焚之因酌酒而祝曰冬月时向阳食夏月时向隂食我若射猎时使我多得猪鹿其风俗与奚靺鞨颇同太祖稍并服诸小国而多用汉人汉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以代刻木之约又制婚嫁置官号初契丹在汉时为匈奴所破保鲜卑山魏青龙中部长为王雄所杀衆遂微逃潢水之南黄龙之北至元魏自号曰契丹在唐开元天宝间屡遣使朝献故事以范阳节度使为押奚契丹使至唐末契丹始盛

并合部落

国初有八部族之大者曰达呼尔氏後分为八部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人为王建旗鼓以统八部每三年则以次相代或其部有灾疾而畜牧衰则八部聚议以旗鼓立其次而代之被代者以为元约如此不敢争及太祖乃曰中国之主无代立者由是太师益以威制诸国不肯代既立九年诸部共责诮之太祖不得已传其旗鼓而谓诸部曰我立九年所得汉人多矣吾欲别自为一部以治汉城可乎诸部将许之汉城在炭山东南滦河上有盐铁之利乃役魏滑盐县也其地可植五谷太祖率汉人耕种为治城郭起?市如幽州制汉人安之不复思归太祖知衆可用用舒噜后策使人告诸部大人曰我有盐池诸部所食然诸部知食盐之利而不知盐有主人可乎当来犒我诸部以为然共以牛酒会盐池太祖伏兵其旁酒酣伏发尽杀诸部大人复并为一国东北诸夷皆畏服之【按此条全采五代史其言契丹八部大人相代为王疑出传闻之误已於太祖纪中辨正】

兵马制度

太宗投下兵谓之大帐有皮室兵约三万余骑皆精甲也为之爪牙太后舒噜氏投下谓之舒新有衆二万【按史志皮室军三十万骑舒新军二十万骑】先是太祖时牙将兵已老矣每南伐时量分借得三五千骑皇后常留数百兵为部族根本其诸大首领太子伟王永康南北王裕悦满达乌雅等大者千余骑次者数百人皆私甲也别族则有奚霫胜兵亦千余人少马多又有渤海首领大锡里高谟翰兵步骑万余人并为契丹之饰复有近界鞑靼伊奇哩室韦女真党项亦被胁属每部不过千余骑其诸部落吐浑沙陁洎幽州州管内鴈门以北十余军州部落汉兵共三万余衆此是石晋割赂之地番汉诸族其数可见矣每南伐其衆不啻十万统兵入敌界之时步骑车帐不从阡陌东西一槩而行大帐前及东西面差大首领三人各率万骑支散游奕百十里外交相觇逻谓之拦子马帝吹角为号衆即顿舍环遶庐帐以近及远折木梢屈之为弓子铺不设枪营壍栅之备每军行听鼓三伐不问昏昼一布便行未逢大敌不乘战马俟近敌师即竞乘之所以新羁战马蹄有余力其用军之术成列而不战俟退而乘之多伏兵断粮道冒夜举火上风曳柴馈饷自齎散而复聚寒而益坚此其所长也

建官制度

贱他姓贵耶律萧氏二姓其官有契丹枢密院及行宫都总管司谓之北面以其在牙帐之北以主番事又有汉人枢密院中书省行宫都总管司谓之南面以其在牙帐之南以主汉事其特哩衮宗正寺也伊勒希巴掌刑狱也【按原书误以伊勒希巴为知政事今依辽史改正】林牙翰林学士也额尔奇木刺史也内外官多仿中国者其下佐吏则有敞史穆昆德斯弩库特纳克塔纳分领兵马则有统军侍卫控鹤司南王北王奚王府五帐佛宁苏赫东西都省太师兵又有国舅钤辖约尼详衮诸司南北皮室二十部族节度丕勒里九克汉人渤海女真五节度五冶太师一百六百九百家奚凡民年十五已上五十已下皆籍为兵将举兵必杀灰牛白马祠天地日及木叶山神铸金鱼符调发兵马其捉马及传命有银牌二百军所舍有远探拦子马以夜听人马之声每一帝立聚所取人户马牛金帛及其所献生口或犯罪没入者别为行宫领之建州县置官属既崩则设大穹庐铸金为像朔望节辰忌日辄致祭筑台高丈余以盆焚酒食谓之焼饭

宫室制度

十三宫各有民户出兵马太祖曰宏义宫应天皇后曰长宁宫太宗曰永兴宫世宗曰积庆宫穆宗曰延昌宫景宗曰彰愍宫承天太后曰崇德宫圣宗曰兴圣宫兴宗曰延庆宫道宗曰太和宫天祚曰永昌宫孝文皇太弟曰敦睦宫丞相耶律隆运曰文忠王府【按原书仅言十宫无延庆太和永昌三宫又误以延昌宫属应天皇后以长宁宫属东丹王彰愍作彰敏盖本之宋三朝国史传故不及兴宗以下且传闻致误今据辽史补正】又有四楼凡受册柴升其上大会羣臣已乃燔柴告天而汉人不得预有诨子部百人夜以五十人番直四鼔则歌於帐前号曰聒帐每谒拜木叶山即射柳枝唱番歌前导弹胡瑟和之已事而罢

衣服制度

太后与蕃官皆国服帝与汉官即汉服蕃官戴氊冠上以金花为饰或以翠珠玉翠毛盖汉魏时辽人步摇冠之遗象也额後垂金花织成夹带中贮髪一总服紫窄袍加义襕系?鞢带以黄红色绦裹革为之用金玉水晶碧石缀饰又有纱冠制如乌纱帽无檐不擫双耳额前缀金花上结紫带带末缀珠或紫皂幅巾紫窄袍束带丈夫或緑巾緑花窄袍中单多红緑色贵者被貂裘貂以紫黑色为贵青色为次又有银鼠尤洁白贱者被貉毛羊鼠沙狐裘弓以皮为弦箭削桦为干韀勒轻快便於驰走以貂鼠或鹅项鸭头为扞腰宋真宗景德中太常博士王曙户部员外郎李维来贺帝生辰还言帝见汉使则服衣冠事已即幅巾杂蕃骑出射猎矣

渔猎时候

每岁正月上旬出行射猎凡六十日然後至达噜河凿冰钓鱼冰泮即纵鹰鹘以捕鹅雁夏居炭山或上陉避暑七月上旬复入山射鹿夜半令猎人吹角效鹿鸣既集而射之宋真宗时晁迥来贺生辰还言始至长泊泊多野鹅鸭帝射猎领帐下骑击扁鼓遶泊惊鹅鸭飞起乃纵海东青击之或亲射焉帝佩金玉锥号杀鹅杀鸭锥每起初获即拔毛插之以鼓为节遂纵饮最以此为乐又好以铜及石为槌以击兔每秋则衣褐裘呼鹿射之夏月以布易氊帐籍草围棊双陆或深涧张鹰

试士科制

太祖龙兴朔漠之区倥偬干戈未有科目数世後承平日久始有开辟制限以三岁有乡府省三试之设乡中曰乡荐府中曰府解省中曰及第时有秀才未愿起者州县必根刷遣之程文分两科曰诗赋曰经义魁各分焉三岁一试进士贡院以寸二纸书及第者姓名给之号喜帖明日举案而出乐作及门击鼓十二面以法雷震殿试临期取旨又第一人特加一官授奉直大夫翰林应奉文字第二人第三人授从事郎余并授修职郎圣宗时止以词赋法律取士词赋为正科法律为杂科若夫任子之令不论文武并奏?亦有员数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二十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五 夏侯湛(弟淳 淳子承) 潘岳(从子尼) 张载(弟协 协弟亢)·房玄龄
  卷十四·李心传
  湖南省巡抚王国栋奏折 二、检讨失误,湖南巡抚愿立新·雍正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一·佚名
  ◎东三省之马贼·李定夷
  八七二 谕内阁着将《明朝宫史》照依原本抄入四库全书以为殷鉴·佚名
  两汉笔记卷十一·钱时
   五、我的信仰·林语堂
  王及善传·刘昫
  卷二十九·杨士奇
  卷五十·纪昀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八·高晋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四十六·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四·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宰·唐圭璋

      声声慢   寿吴宪四月十三   洞宾仙客,诞节明朝,方齐自号今日称觞。为月金丹,希年近也康强。平生铁石肺腑,肯依阿、贪恋朝行。芹溪上,把等闲出处,付与沧浪。   花竹午桥匆倩,身退静、功名大耐偏长。济世经纶,暂时收

  • ◆铁牛翁何景福(铁牛翁遗稿)·顾嗣立

    景福字介夫,睦之淳安人。宋大理寺大卿梦桂族孙,常以任重致远自期,故自号曰「铁牛子」。以所遇非其时,累辟不赴,晚年避地武林。兵定后,始归乡里,诗酒自娱,以终其身。有《铁牛翁诗》一卷,多所散失。卒后十余年,从孙如晦为集其遗稿

  • 卷八·杨载

    钦定四库全书杨仲弘集卷八      元 杨载 撰题高尚书竹石矫龙疑苍筠踞虎肖白石倘乘风云会变化那可测赵浚仪公竹石老竹倚危石比德犹弟兄凌竞度霜雪然後大节明王晋卿古木走根坼裂石曲干渐清涟雷电忌交作化龙起重

  • ●滿洲實錄卷四·佚名

      癸丑歲至天命三年四月   ◆癸丑歲至天命三年四月   【太祖招撫扈實木繖坦(見圖)】   太祖謂諸王大臣曰為國之道心貴忠謀貴密法令貴嚴至於洩密謀慢法令者無益於至道乃國之祟也吾所言果皆是歟若有拂戾處汝等勿

  • 大事记续编卷一·王祎

    汉孝武皇帝征和四年春正月帝幸东莱欲浮海求神仙羣臣谏弗听大风海涌而止【以通鉴目録稽古録修】二月丁酉雍县无云如雷者三陨石二【以本纪修】三月帝耕于钜定【以本纪荀悦汉纪稽古録修】解题曰武帝一纪征伐宫室祭祀诗乐

  • 卷之一千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九一七 吏部为知照富炎泰办理辽金元史书务译汉抄单事致稽察房移会(附连单)·佚名

    九一七 吏部为知照富炎泰办理辽金元史书务译汉抄单事致稽察房移会(附连单)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二十六日【真按:疑当作七字!】吏部为知照事。文选司案呈,内阁抄出前事清字一折,相应译汉抄单移会,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连单一

  • 卷一百八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八十五人物志六十五大臣传五十一【蒙古正黄旗下 德参济旺 洛哩 阿赖 巴赖都尔莽奈阿南达 阿喇纳 舒明 萨喇勒 巴尔济尔噶勒】德参济旺德

  • 卷五十八·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五十八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大学第四十二在亲民【案伊川程子云亲字当作新】未之有也【巳上朱子因程子章句为经第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曽子述之下传十章则曽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此谓知本【案程

  • 卷一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一目録周易乾元亨利贞检讨【臣】陈兆仑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检讨【臣】朱 璂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检讨【臣】陈兆仑云行雨施品物流行编修【臣】罗暹春各正性命保合太和检讨【臣

  • 大阿弥陀佛经序·佚名

    宋 王日休校辑大藏经中。有十余经。言阿弥陀佛济度众生。其间四经本为一种。译者不同。故有四名。一名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乃后汉月支三藏支娄加谶译。二曰无量寿经。乃曹魏康僧铠译。三曰阿弥陀过度人道经。乃吴月支

  • 第六十則 雲門柱杖化龍·胡兰成

    第六十則雲門柱杖化龍舉:雲門禪師以柱杖示眾云:柱杖子化為龍吞卻乾坤了也。山河大地,甚處得來?印度人與中國人皆知有究極的自然,所以氣概比天地還大。佛經說閻浮提世界之在於究極的自然,只如大海之一漚。但是印度人主於寂滅

  • 第十二品 禅定分别·佚名

    一 论母世有比丘,以波罗提木叉防护律仪而住,净行行境具足,见于少量之罪而畏,于学处而受学,于守根门,于啖食而知量,于前夜后夜随警觉而随顺,以常作、总慧而为菩提分法之随修习随顺。彼即于前进、后退而有正知之所作,于前观、左

  • 咸淳临安志·潜说友

    南宋地方志。咸淳四年(1268)知临安府潜说友撰。说友,字君高,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临安,府名,南宋行在,治今浙江杭州市。原书一百卷,今存九十五卷。宋刊本在明成化年间尚多完好,后逐渐散佚。宋本初归浙江海盐胡氏、

  • 墨庄漫录·张邦基

    笔记。南宋张邦基撰。十卷。邦基字子贤,高邮(今属江苏)人。邦基事迹不详,生活于宣和至绍兴年间,所居曰墨庄,因取为书名。内容多记杂事,士大夫轶闻,或评述诗文。书前有自序,称其性喜藏书,常榜其寓所名为“墨庄”,因而

  • 春梦录·郑禧

    元代传奇小说。一卷。郑禧撰。郑禧,字宗鲁,号天趣,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及第。文前有郑禧自序,交代创作这篇传奇文的目的,序作于延祐戊午(1319)。文后有署为“嘉子述”(《说郛》卷115作“真子述”)的后

  •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憬兴

    凡三卷。新罗僧璟兴撰。又称无量寿经述赞。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为西晋竺法护译(今已不存)无量寿经二卷之注释书。全篇内容分为来意、释名、解本文等三门。解说简明,然现存本约有八处脱文。

  • 一切如来名号陀罗尼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初成道,观自在菩萨说咒,并说受持者当得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