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三聘

  三聘字梦弼,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和范成大词。

  满江红

  冬至

  薄日轻云,天气好、相将祈谷。民情喜、颂声洋溢,清风斯穆。饮酒不多元有量,吟诗无数添新轴。对古人、一笑我真愚。君无俗。

  斜川路,经行熟。黄花在,归心足。问渊明去后,有谁能属。神武衣冠惊梦里,江湖渔钓论心曲。但从今、散髮更披襟,谁能束。

  又

  天岂无情,天若道、有情亦老。功名事、问天因甚,蒙人不了。好伴云烟耕谷口,休将翰墨传江表。算鬓边、能得几春风,惊秋早。

  陶令尹,张京兆。怀舒啸,贪荣耀。尽南柯一梦,漏残钟晓。滕阁暮霞孤鹜举,庾楼明月鸟飞绕。念老来、于此兴无穷,知音少。

  又

  雨后携家游西湖,荷花盛开

  绀縠浮空,山拥髻、晚来风急。吹骤雨、藕花千柄,艳妆新浥。窥鉴粉光犹有泪,凌波罗袜何曾湿。讶汉宫、朝罢玉皇归,凝情立。

  尊前恨,歌三叠。身外事,轻飞叶。怅当年空系,誓江孤楫。云色远连平野尽,夕阳偏傍疏林入。看月明、冷浸碧琉璃,君须吸。

  又

  斜日熔金,三万顷、棹歌齐举。风不动、采蘋双桨,翠鬟相语。月殿欲浮蟾兔魄,海神不放鱼龙舞。到今宵、秋气十分清,无今古。

  君试唤,扁舟侣。来伴我,潇湘渚。共夷犹春浪,笑歌秋浦。霸越独高身退后,尘缨未濯人谁许。叹酒杯、不到子陵台,刘伶土。

  千秋岁

  重到桃花坞

  当年渔隐,路转桃溪汇。流水下,青山外。客行花径曲,月上松门对。撑艇子,雪中蓑笠亲曾载。

  老去谁倾盖。腰瘦频移带。人健否,花仍在。明年春更好,来向花前醉。青鬓改,恁时难拚千金买。

  浣溪沙

  烛下海棠

  酒力先从脸晕生。粉妆新丽笑相迎。晓寒高护彩云轻。

  不语似愁春力浅,有情应恨烛花明。更于何处觅倾城。

  又

  翠幕遮笼锦一丛。尊前初见浅深红。淡云和月影葱茏。

  醉态只疑春睡里,啼妆愁听雨声中。更烧银烛醉东风。

  又

  新安驿席上留别

  不怕春寒更出游。兰桡飞动却惊鸥。烟光佳处辄迟留。

  屏曲未曾歌醉梦,眉尖空只锁闲愁。从教丝柳绊行舟。

  又

  越浦潮来信息通。吴山不见暮云重。人生何事各西东。

  烟外好花红浅淡,雨馀芳草绿葱茏。苦无欢意敌春浓。

  又

  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

  点检尊前花柳丛。于中偏占牡丹风。等闲言语惯迎逢。

  扇影不摇珠的皪,钗梁斜亸玉玲珑。梦魂长向楚江东。

  又

  不跃银鞍与绣鞯。曲筇芒蹻见衰年。寻幽来立渡头船。

  碧涧芹羹珍下箸,红莲香饭乐归田。不妨尊酒兴悠然。

  又

  帘押低垂月影疏。梅枝和雪玉相扶。儿家春信入来无。

  半坠宝钗慵览镜,任偏罗髻却拈书。琴心谁与问相如。

  朝中措

  丙午立春大雪,是岁十二月九日丑时立春

  朝来和气满西山。拄颊小阑干。柳色野塘幽兴,梅花纸帐轻寒。

  三杯淡酒,玉腴蔬嫩,青楼堆盘。细写池塘诗梦,玉人翦做春幡。

  又

  求田何处是生涯。双鬓已先华。随分夏凉冬暖,赏心秋月春花。

  吾年如此,愁来问酒,困后呼茶。结社竹林诗老,卜邻江上渔家。

  又

  去年曾醉杏花坊。柳色间轻黄。重觅旧时行迹,春风满路梅香。

  平沙岸草,夫差故国,知是吾乡,梦断数声柔舻,只应已过横塘。

  又

  草堂春过一分余。幽事酒醒初。琴调细鸣焦木,矢声不断铜壶。

  关心药里,忘年蓑笠,自著潜夫。雨后长镵东麓,月明短艇西湖。

  又

  秋山横截半湖光。湖渚橘枝黄。纨扇罢摇蟾影,练衣已怯风凉。

  插红裂蟹,银丝鲙鲫,莫负传觞。醉里乾坤广大,人间宠辱兼忘。

  蝶恋花

  阊阖城西山四面。鸭绿鳞鳞,轻拍横塘岸。一阵东风羊角转。望中已觉孤帆远。

  独恨寻芳来较晚。柘老桑稠,农务村村遍。山鸟劝酤官酒贱。炊烟深巷听缲茧。

  南柯子

  别后惊人远,归心怯橹柔。晚天凉思冷于秋。冷浸一溪明月、水弥流。

  醉里狂仍在,吟馀趣极幽。夜深何用数更筹。别有好风吹酒、不须求。

  又

  烟树观前浦,风蘋听远洲。等闲来上水边楼。怅望天涯、何处有归舟。

  香断灯花夜,歌停扇影秋。欲缄尺素说离愁。不见双鱼、空有大江流。

  又

  七夕

  月傍云头吐,风将雨脚吹。夜深乌鹊向南飞。应是星娥颦恨、入双眉。

  旧怨垂千古,新欢只片时。一年屈指数佳期。到得佳期别了、又相思。

  水调歌头

  玉鉴十分满,清露一年秋。漂流踪迹,谁念楚尾与吴头。此夜刮明尘眼。望极好张诗胆。何处有高楼。浩荡银潢冷。缥缈白云浮。

  笑劳生,难坎止,亦乘流。阑干拍碎,清夜起舞

  不胜愁。万里关河依旧。一寸功名乌有。清泪滴衣裘。老去心空在,归梦绕蘋洲。

  又

  燕山九日作

  有客念行役,劲气凛于秋。男儿未老,衔命如虏亦风流。决定平戎方略。恢复旧燕封壤,安用割鸿沟。莫献肃霜马,好衣白狐裘。

  我何人,怀壮节,但凝愁。平生未逢知已、哙伍实堪羞。金马文章何在,玉鼎勋庸何有,一笑等云浮。拚断好风月,羯鼓打梁州。

  西江月

  诗眼曾逢花面,画图还识春娇。当年风格太娇饶。粉腻酥柔更好。

  酒晕不温香脸,玉慵犹怯轻绡。春风别后又秋高。再见只应人老。

  又

  春事已浓多日,游人偏盛今年。梨花寒食雨馀天。鸭绿含风浪浅。

  翠袖半黏飞粉,罗衣尚怯轻寒。不辞归路委香钿。门外东风如箭。

  鹊桥仙

  七夕

  银潢仙仗,离多会少,朝暮世情休妒。夜深风露洒然秋,又莫是、轻分泪雨。

  云收雾散,漏残更尽,遥想双星情绪。凭谁批敕诉天公,待留住、今宵休去。

  宜男草

  摇落丹枫素秋后。舞长亭、尚馀衰柳。别梦回、忆得霜柑分我,应自有、浓香噀手。

  宿酲谁解三杯酒。晓山横、望中衔斗。人去也、纵得相逢似旧,问当日、红颜在否。

  又

  绿水黏天净无浪。转东风、縠纹微涨。个中趣、莫遣人知,容我日日、扁舟独往。

  平生书癖已均恙。解名缰、更逃羁网。春近也、梅柳频看,枝上玉蕊、金丝暗长。

  秦楼月

  云衣薄。春晴自有东风掠。东风掠。度听枝上,几声乾鹊。

  曲屏心事新题却。离愁何用堆眉角。堆眉角。今朝莫是,打头风恶。

  又

  花前狭。翠茵围坐花阴合。花阴合。闲情不似,一双狂蝶。

  春沟何处寻红叶。春寒料想罗衣怯。罗衣怯。午醺醒未,翠衾重叠。

  又

  光风薄。杨花欲谢春应觉。春应觉。一庭红杏,粉花吹落。

  冶游无复飞红索。凭高独上湖边阁。湖边阁。黄昏独倚,画阑西角。

  又

  青楼缺。楼心人待黄昏月。黄昏月。入帘无奈,柳绵吹雪。

  谁人弄笛声呜咽。伤春未解丁香结。丁香结。鳞鸿何处,路遥江阔。

  又

  春膏集。新雷忽起龙蛇蛰。龙蛇蛰。柳塘风快,水流声急。

  伤心有泪凭谁浥。尊前容易青衫湿。青衫湿。渡头人去,野船鸥立。

  念奴娇

  浮云吹尽,卷长空、千顷都凝寒碧。兔杵无声风露冷,天在怜人寂。故遣姮娥,驾蟾飞上,玉宇元同色。天津何事,此时偏界南北。

  不但对影三人,我歌君和,我舞君须拍。涤洗胸中愁万斛,莫问今宵何夕。老矣休论。著鞭安用,一笑真狂客。夜深归去,烂然溪上阡陌。

  又

  晴风丽日,算东君、坼遍梅心桃萼。独有名花开殿后,一笑嫣然如昨。黄袂层肤,霞冠高拥,多态春才觉。雨巾风帽,故人来趁花约。

  好是罗绮添春,香风环坐,半醉金钗落。老去心情难似旧,手捻花枝为乐。麝馥萦愁,妆花凝恨,莫惜金荷酌。酒阑花睡,梦魂重到京洛。

  又

  水空高下,望沉沉一色,浑然苍碧。天籁不鸣凉有露,金气横秋寂寂。玉宇琼楼,望中何处,月到天中极。御风归去,不愁衣袂无力。

  此夜飘泊孤篷,短歌谁和,自笑狂踪迹。咫尺蓝桥仙路远,窅窅云英消息。疏影婆娑,恍然身世,我是尊前客。一声凄怨,倚楼谁弄长笛。

  又

  馀霞飞绮,望长天、顷刻云容凝碧。今夕江皋风力软,明日波心头白。客舸东流,语离深夜,遣我新愁积。春融花丽,定知天相行色。

  别后一纸乡书,故人相问,好趁秋鸿翼。空有佳人千点泪,锦字机中曾织。利锁名缰,古今同是,谁失知谁得。来朝愁望,旧楼何处西北。

  又

  和徐尉游石湖

  扁舟此计,问当年、谁与寻盟鸥鸟。许国勋名彝鼎在,风月不妨吟笑。碧草台边,红云溪上,寿杖扶诗老。水浮天处,未应俗驾曾到。

  盛事埒美知章,鉴湖君赐,宸翰今题号。指点飞烟轻霭外,有路直通仙岛。蓑笠渔船,琴书客坐,清夜尊罍倒。未须归去,片蟾初上林表。

  惜分飞

  莫唱骊驹容首聚。花径重来微步。从此朝天去。故山怨鹤栖猿侣。

  试卜西园春在否。无奈濛濛细雨。明日长亭路。断魂芳草人何处。

  梦玉人引

  别来何处,酒醒后,梦难觅。晚日溪亭,清晓便挂帆席。满载离愁,指去程,还作江南行客。目断层

  城,数迢迢山驿。

  素巾空染,泪痕斑、应是暗中滴。记得轻分,玉箫犹自凄咽。昨夜东风,梅柳惊春色。料伊也、没心情,过却好天良夕。

  又

  倚阑干久,人不见,暮云碧。芳草池塘,春梦暗惊诗客。昨夜溪梅,向空山、雪里轻匀颜色。好赠行人,折枝南枝北。

  雨巾风帽,昔追游、谁念旧踪迹。料得疏篱,暗香时度风息。淡月微云,有何人消得。便归去、踏溪桥,慰我经年思忆。

  如梦令

  红紫不将春住。风定更飘无数。溪涨绿含风,短艇晚横沙渡。归去。归去。肯念西池鸳鹭。

  又

  珍重故人相许。来向水亭幽处。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

  菩萨蛮

  筇枝探得梅开了。青鞋渐踏江头草。日日作东风。海棠相次红。

  离多良会少。此计应须早。莫待作行人。却将愁送春。

  又

  元夕立春

  春城办得红蕖了。红蕖未点春先到。新月入新年。方才今夜圆。

  云屏谁为隔。肠断金钗客。好语写春幡。都教席上看。

  又

  杨花满院飞红索。春光不似人情薄。楼阁断霞明。梨花开晚晴。

  玉虬香散后。扶困三杯酒。不是听思归。归心思此时。

  临江仙

  夜饮只愁更漏促,留连笑罥蔷薇。歌声缭绕彻帘帏。坐中清泪落,梁上暗尘飞。

  重睹舞腰惊束素,不应更褪罗衣。别来容易见来稀。次公狂已甚,不醉亦忘归。

  又

  白首故人重会面,论交尔汝忘形。从今心迹喜双清。飞鸿追往事,为蝶笑馀生。

  琥珀杯浓春正好,此怀端为君倾。旧时猿鹤敢寒盟。鸠居从拙计,鹏翼任高程。

  减字木兰花

  凝云不动。玉海无声千丈冻。来倚阑干。襟袖凭虚彻骨寒。归心易折。后夜月明应恨别。罨画图边。著我披蓑上钓船。

  又

  东篱黄菊。细捻香枝人事熟。少缓芳尊。且醉侬家麴米春。

  老人斋戒。底事新来移角带。归梦相关。明月松江万顷宽。

  又

  盈盈袅袅。欲问卿卿还好好。无奈娇何。摺摺湘裙薄薄罗。

  尊前顾曲。舞作回风花拍促。压尽时流。棋里输伊一百筹。

  又

  先生困熟。万卷书中聊托宿。似怯清寒。更爇都梁向博山。

  游仙梦杳。啼鸟声中春又晓。未著乌纱。独坐溪亭数落花。

  又

  殷勤举白。昨夜东风犹有雪。莫恨春迟。曾见梅花第一枝。

  阴晴未决。早晚清明新火活。梦绕秦楼,欲趁归潮上客舟。

  鹧鸪天

  酒晕从教上脸丹。春愁何事点眉山。都将别后深深意,且向尊前细细看。

  多少恨,说应难。粉巾空染泪斓斑。炉猊筝雁长闲却,明月楼心夜正寒。

  又

  指剥春葱去采蘋。衣丝秋藕不沾尘。眼波明处偏宜笑,眉黛愁来也解颦。

  巫峡路,忆行云。几番曾梦曲江春。相逢细把银釭照,犹恐今宵梦似真。

  又

  昨夜东风怒不成。晓来犹自扫残英。半酸梅子连枝重,无力杨花到地轻。

  情易感,涕先零。玉虬香冷更凄清。事如芳草绵绵远,恨比浮云冉冉生。

  又

  雪梅

  翦碎霜绡巧作团。玉纤特地破朝寒。疏花好向钗横见,瘦影难敲月堕看。

  将旧恨,入眉弯。不须多样楼金幡。当时千点东风泪,怪见妆成粉未干。

  好事近

  我欲御天风,飞上广寒宫阙。撼动一轮秋桂,照人间愁绝。

  归来须著酒消磨,玉面点红缬。起舞为君狂醉,更何须邀月。

  又

  枝上几多春,数点不融香雪。纵有笔头千字,也难夸清绝。

  艳桃秾李敢争妍,清怨笛中咽。试策短筇溪上,看影浮波月。

  卜算子

  雪后竹枝风,醉梦风吹醒。瘦立寒阶满地春,淡月梅花影。

  门外辘轳寒,晓汲喧金井。长笛何人更倚楼,玉指风前冷。

  又

  涧下水声寒,壑底松风静。时有清香度竹来,步月寻疏影。

  往事属东风,试问花应省。曾是花前把酒人,别梦溪堂冷。

  三登乐

  南北相逢,重借问、古今齐楚。烛花红、夜阑共语。怅六朝兴废,但倚空高树。目断帝乡,梦迷雁浦。

  故人疏、梅驿断,音书有数。塞鸿归、过来又去。正春浓,依旧作、天涯行旅。伤心望极,淡烟细雨。

  又

  注望晓山,晴色丽、晨餐应饱。縠纹平、涨天渺渺。倚藤枝、撑艇子,昔游曾到。江山自古,水云转好。

  怅年来、心纵在,盟寒鸥鸟。故人中、黑头渐少。问几时、寻旧约,石矶重扫。一竿钓月,鬓霜任老。

  又

  久蛰群虬,犹未肆、新雷初启。鼓东风、雨膏为洗。望横塘、越溪路,石湖烟水。西接洞庭,下连甫里。

  忆当年、归计早,扁舟从此。祖清风、相门有几。圃堂高、应解笑,纷纷蜗蚁。锦囊雪月,更看醉里。

  又

  一品归来,强健日、小园幽圃。扁舟兴、恐天未许。想当年、持汉节。众齐咻楚。丹忠此日,盛名千古。

  扌炎词章、师海内,纬文经武。莫寒盟、故山旧侣。到鲈乡、还又是,秋风斜雨。鸣刀鲙雪,未应便去。

  浪淘沙

  风雨晚春天。芳兴慵悭。浅红稠绿园间。独有梨花三四朵,留住春寒。

  年少跃金鞍。咫尺关山。倦飞如我已知还。洒向东风千点泪,衣上重看。

  虞美人

  寄人觅梅

  融融睡觉东风息。行到溪亭侧。一枝梅玉似人人。索笑依然消瘦、不禁春。

  相逢试问情多少。应怪山翁老。翠罗高护结花邻。一任余芳争学、捧心颦。

  又

  天公意向人情满。灯月教同看。中秋虽是十分明,不比今宵处处、有华灯。

  艳桃秾李歌阑后。更醉青楼酒。不妨饮尽玉东西。横笛声中春色、要君知。

  又

  飞琼晓压梅枝重。酒面羊羔冻。谁将缟带逐车翻。明月秦楼昨夜、不胜寒。

  何须卷起重帘幕。愁怕春罗薄。玉杯持劝醉厌厌。无奈有人笼袖、出香尖。

  又

  红木犀

  乾红翦碎烦纤玉。相并黄金粟。汉宫素面说明妃。马上秋风应解、著燕支。

  黄昏小树堪愁绝。不比梅花月。满天风露透肌凉。插取双枝归去、是谁香。

  醉落魄

  元夕

  东风寒绝。江城待得花枝髮。欲知此夜碧天阔。

  眼儿媚

  酸。何人为我。丁安驿使,来到江干。

猜你喜欢
  卷六百七十二·彭定求
  卷二百九十四·彭定求
  曾惇·唐圭璋
  卷五·邵雍
  第廿二折 毁祠·李玉
  卷十八·杜文澜
  卷一百四十七·徐世昌
  五集卷三十八·乾隆
  三集卷三十五·乾隆
  二集卷五十九·乾隆
  卷425 ·佚名
  七言巻二十二·洪迈
  卷八·方回
  卷二十三·沈季友
  樵云独唱巻五·叶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武子·唐圭璋

      武子字文翁,丰城人。开禧元年(1205)进士,为江夏尉。词综云:一名子武。   朝中措   画眉人去掩兰房。金鸭懒薰香。有恨只弹珠泪,无人与说哀肠。   玉颜云鬓,春花夜月,辜负韵光。闲看枕屏风上,不如画底鸳鸯。   玉楼

  • 第六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片刻。地点 状元府大厅。人物 赵 鹏 赵 旺 门 役 金贞凤 金三官 荷 珠〔赵鹏、赵旺进入大厅。赵旺把碗放在桌上,四下里看。赵鹏 赵旺哥,你看这厅房还好幺?赵旺 还好,还好,就是太大了些,打扫起来费

  • 卷三百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三十一 蓝智 拟贫士二首 蠨蛸网我户蟋蟀号我壁被褐不掩胫采薇岂充食岁有饥寒忧巷无车马迹岂知旷逹观不以贫病廹昔闻孔顔圣亦有陈蔡厄澹然忘世虑弦歌自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二·佚名

    万历三十五年四月癸巳朔亨祀太庙遣官恭代行礼○命淮府顺昌王子载圭袭封郡王万历十八年王厚琯薨载圭生已二十八年矣母杜氏庶也宜改封长子以贫病踰期十五年始请改封又王薨后十五年始请袭爵礼部以过期久下抚按覆勘无它乃

  • ◎恶家庭之黑幕·李定夷

    恶姑虐媳,数见不鲜。民国律所严禁,立法固善,而社会之发生者如故。有司之徇纵者,且较甚于昔焉。居住苏州观前山门巷范姓者,系苏城之大族也(范义庄同族)。家道富有,单生一子。娶得江宁人某姓女为媳,已将数载,育有襁褓之儿矣。平日

  • ●绎史摭遗卷十二·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舟山尽节、江上殉事诸臣列传张名振(阮骏附董元、顾玢、陈所学、章有期、马泰、单云、杜芳、夏霖、李向荣、梁隆吉等)董志宁(于士骏、士骧、仆文周附)华夏、陆宇■〈火鼎〉(弟宇燝)、张梦锡、王家勤、毛聚

  • 平定金川方略卷二十四·来保

    二月壬辰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奏言莎罗奔等于正月二十日遣头人具禀细诉向来愚蠢无知初与隣封搆衅后则畏死自守非敢抗拒天朝今易子析骸窜身无地呈献甘结遵依六事又赍牛羊皮币胪列营门叩求收纳【臣】以元凶并未面缚来营

  • 安同传·魏收

    安同,辽东的胡人。他的先祖叫安世高,汉朝时任安息王侍子来到洛陽。经魏至晋,避乱来到辽东,定居于此。安同的父亲安屈,在慕容日韦属下做官,任殿中郎将。苻坚消灭慕容日韦之后,安屈的友人公孙眷之妹被收进了苻氏内宫,后被赐给刘

  • 赵太后新用事·佚名

    【提要】 “触龙说赵太后”此章已成为千古名篇,古往近来的学生士子们无不从小诵读。就此章的主旨而言,说明真正的关爱孩子、考虑孩子的前程,就必须让孩子分担国难、经受磨练。就此章的语言技巧而言,它成为向在上者、领导

  • 八年·佚名

    (乙亥)八年大明萬曆三年春正月1月2日○初二日壬寅,懿聖王大妃薨。上謚曰仁順王后。后方嚴守禮,閫範甚飭,輔導今上,正始之助弘多。上誠孝尊奉,未嘗違忤。及薨,哀毁盡禮,中外感動焉。○王子鎭國生,淑儀金氏出也。後名珒,卽臨海君。

  • 伐功第四十五·桓宽

    大夫曰:“齐桓公越燕伐山戎,破孤竹,残令支。赵武灵王逾句注,过代谷,略灭林胡、楼烦。燕袭走东胡,辟地千里,度辽东而攻朝鲜。蒙公为秦击走匈奴,若鸷鸟之追群雀。匈奴势慑,不敢南面而望十余年。及其后,蒙公死而诸侯叛秦,中国扰乱,匈

  • 尊孟续辩卷下·余允文

    (宋)余允文 撰○苏子辩孟【为论语说与孟子辩】说曰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其于颜子试之也熟而观之也审矣盖尝黙而察之阅三月之久而其颠沛造次无不一出

  • 文说第二·孟子

    孟子曰:“文其说,不若文其心。文胜者不陋,不若质胜者可久。”(言人徒骋才辨而文其说,不若笃实好学而文其心。不陋,文采可观也;可久,经久不敝也。) 孟子曰:“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 孟子曰:“君子为

  • 卷第三十三·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三十三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小乘律藏 述曰:“毗尼一藏,元不局于声闻,但大必兼小,小不兼大。今约当分,且属声闻,实则大小两家之所共学。而菩萨比丘,绍佛家业,化他为务,尤

  • 佛说庄严菩提心经·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人俱。菩萨万人。其名曰智光菩萨。法光菩萨。月光菩萨。日光菩萨。无边光菩萨。跋陀婆罗等。十六正士。如文殊师利本所修行。复有六十菩萨。

  • 卷十五·佚名

    第十三篇四七四 庵罗果本生谭[菩萨=旃陀罗]序分此一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提婆达多所作之谈话。提婆达多自行吼啸:“予已成佛,沙门瞿昙既非吾师,亦非为指导者。”彼弃师尊之佛而离去。如是,彼失禅定,策划分裂僧

  • 养一斋诗话·潘德舆

    诗论。清潘德舆(1785—1839)撰。十卷。附《李杜诗话》三卷。德舆字彦辅,号四农,江苏山阳(今淮安)人。道光举人,安徽候补知县。此编为作者晚年定稿,由徐宝善于道光十六年(1836)刊行。总三百二十五则。书前有钟昌、徐宝

  • 金色迦那钵底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金色迦那钵底(Ganapati)陀罗尼经,一卷,唐金刚智译。说大圣欢喜天之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