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明会典卷十二

吏部十一

稽勲清吏司

诸司职掌

郎中员外主事掌邦国官人之勲级

旧制文武勲俱隶本司掌行後文勲及公侯伯授勲者归本部验封司武勲归兵部武选司今存诸司职掌旧文於此【文勲後仍归本司】

凡文职官员一品至五品应合授勲者照依散官定拟奏闻给授

正一品【左柱国右柱国】  从一品【柱国】

正二品【正治上卿】 从二品【正治卿】

正三品【资治尹】  从三品【资治少尹】

正四品【赞治尹】  从四品【赞治少尹】

正五品【修正庶尹】 从五品【协正庶尹】

诸司职掌

凡武职官员一品至六品应合授勲者照依散官定拟奏闻给授

正一品【左柱国右柱国】  从一品【柱国】

正二品【上护军】  从二品【护军】

正三品【上轻车都尉】从三品【轻车都尉】

正四品【上骑都尉】 从四品【骑都尉】

正五品【骁骑尉】  从五品【飞骑尉】

正六品【云骑尉】  从六品【武骑尉】

凡官职後有增减者既见於文选官制项下今於资格下亦备书之其有陞降者依见制为定

诸司职掌

正一品

太师   太傅   太保【已上增】

宗人府宗人令    左右宗正

左右宗人

从一品

少保   少傅   少保

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已上增】

正二品

太子少师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已上增】六部尚书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袭封衍圣公

真人

从二品

左右布政使

正三品

太子宾客【後添设】

六部侍郎

左右副都御史

通政使

大理寺卿

太常司卿【後为寺】

詹事府詹事【後添设】

应天府尹

顺天府尹【後添设】

按察使

从三品

光禄司卿【後为寺】

太仆寺卿    行太仆寺卿【後添设】盐运使

布政司左右参政

宣慰使

苑马寺卿【後添设】

正四品

左右佥都御史

大理寺少卿

左右通政

太常司少卿【後为寺】

少詹事【後添设】

太仆寺少卿   行太仆寺少卿【後添设】鸿胪寺卿【旧为仪礼司正】

应天府丞

顺天府丞【後添设】

宣慰司同知

按察司副使

苑马寺少卿【後添设】

各府知府

从四品

国子监祭酒

中都国子监祭酒【後革】

布政司左右参议

盐运司同知

宣慰司副使

宣抚司宣抚

正五品

翰林院学士

左右春坊大学士

尚宝司卿

华盖殿大学士

谨身殿大学士【後添设】

武英殿大学士

文渊阁大学士

东阁大学士

文华殿大学士

六部郎中

应天府治中

顺天府治中

钦天监囬回监正【囘回监正後革】

左右春坊左右庶子

通政司左右参议

光禄司少卿【後为寺】

太医院使

大理寺左右寺丞

五军都督府断事官【後革】

各府同知

王府长史司左右长史

宗人府经历

上林苑监正【後添设】

按察司佥事

宣慰司佥事

宣抚司同知

从五品

五军都督府经历 左右断事官【後革】左右春坊左右谕德

六部员外郎

尚宝司少卿

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

司经局洗马

鸿胪寺左右少卿【旧为仪礼司左右司副】各州知州

盐运司副使

盐课提举司提举

招讨司招讨

宣抚司副使

安抚司安抚

正六品

尚宝司丞

六部主事

太常司丞【後为寺】

钦天监回回监副【回回监副後革】

太仆寺丞    行太仆寺丞【後添设】京县知县

太医院判

合门使【後革】

兵马司指挥

王府审理正

翰林院侍读侍讲

詹事府丞【後添设】

国子监司业

中都国子监司业【後革】

钦天监回回监五官正【回回监五官正後革】大理寺左右寺正

左右春坊左右中允

都察院经历

神乐观提点

上林苑监左右监副【後添设】

僧録司左右善世

道録司左右正一

中都留守司经历  断事

各府通判

都司经历     断事

长官司长官

副招讨

宣抚司佥事

安抚司同知

应天府通判

顺天府通判【後添设】

从六品

大理寺左右寺副

左右春坊左右赞善

左右春坊左右司直郎

翰林院修撰

鸿胪寺左右寺丞【旧为仪礼司左右寺丞】光禄司丞【後为寺】

应天府推官

顺天府推官【後添设】

光禄司各署正【後为寺】

僧録司左右阐教

道録司左右演法

盐运司判官

布政司经历

理问所理问

各州同知

盐课提举司同提举

安抚司副使

长官司副长官

正七品

五军都督府都事

六科都给事中【旧正八品】

监察御史

太常司博士  典簿【後为寺】

京县丞

通政司经历

大理寺左右评事

兵马副指挥

都察院都事

营缮所正

翰林院编修

行人司正【旧正九品】

按察司经历

五军断事官五司 稽仁 稽义 稽礼稽智 稽信【後俱革】

王府审理副

煎盐提举司提举【後革】

都司都事

都司副断事

各府推官

各县知县

中都留守司都事  副断事

安抚司佥事

蛮夷长官司长官

从七品

中书舍人

六科左右给事中【旧从八品】

给事中【旧正九品】

行人司副【旧从九品】

太仆寺主簿

应天府经历

顺天府经历【後添设】

詹事府主簿【後添设】

光禄司典簿  各署丞【後为寺】

翰林院检讨

太常司各处祠祭等署奉祀【後为寺】

各州判官

钦天监回回监五官灵台郎【回回监五官灵台郎後革】盐运司经历

盐课提举司副提举

布政司都事

宣慰司经历

理问所副理问

蛮夷长官司副长官

正八品

六科都给事中【後陞正七品】

各卫知事

通政司知事

京县主簿

国子监丞

户刑部照磨

中都国子监丞【後革】

大通关提举司提举【後添设】

宝钞提举司提举

龙江提举司提举

钦天监回回监主簿

五官保章正【回回监主簿五官保章正後革】

太常司协律郎【後为寺】

典牧所提领

太医院御医

行人司行人【旧未入流】

僧録司左右讲经

道録司左右至灵

翰林院五经博士

煎盐提举司同提举

王府典宝正 奉祀正 良医正 典膳正纪善

元符宫崇真宫灵官

营缮所副

各府经历

各县丞

按察司知事

宣慰司都事

从八品

六科左右给事中【後陞从七品】

盐运司并应天府知事

顺天府知事【後添设】

钦天监回回监五官挈壶正【回回监五官挈壼正後革】光禄司録事【後为寺】各署监事

仪礼司正【後陞为鸿胪寺卿】

鸿胪寺主簿【後添设】

翰林院典籍

神乐观知观

僧録司左右觉义

道録司左右玄义

王府典膳副 奉祠副 典宝副 良医副国子监助教  典簿  博士

宣抚司经历

太常司各祠祭等署祀丞【後为寺】

布政司照磨

崇真宫副灵官

正九品

六科给事中【後陞从七品】

仪礼司左右司副【後陞为鸿胪寺少卿】左右司丞【後陞为鸿胪寺丞】

太常司赞礼郎【後为寺】

各府知事

各县主簿

国子监学正

行人司正【後陞正七品】

户刑部检校

司经局校书

鸿胪寺司宾署司仪署署丞【後添设】

典牧所大使

各牧监正

钦天监回回监五官司历【回回监五官司历後革】龙江宝钞提举司副提举

王府长史司典簿 典仪正 奉祠所典乐会同馆大使

钦天监回回监五官监候【回回监五官监候後革】茶盐马司大使

承运库大使

翰林院侍书

宝钞广运广积?罚甲乙丙丁戊字库大使皮作鞍辔宝源顔料局大使

应天府织染局大使

顺天府织染局大使【後添设】

文思院大使

煎盐提举司副提举【後革】

教坊司奉銮

宣抚司安抚司知事

营缮所丞

从九品

司务【旧未入流】

都税司大使

国子监学録 典籍

司经局正字

钦天监五官司晨 漏刻博士

各牧监副

仪礼司鸣赞 序班【後陞为鸿胪寺】

京府照磨【後添设】

军储仓大使

茶盐马司副使

宝钞广运广积?罚甲乙丙丁戊字库副使宣课司大使

太常司乐【後为太常寺司乐】

典牧所副使

府学教授

行人司副【後陞从七品】

会同馆副使

府仓大使

各府税课司大使

军器局大使

布政司库宝泉杂造织染军器局大使【宝泉局大使後革】

王府典仪副

司牲司大使

司牧局大使【後添设】

承运库副使

皮作鞍辔宝源局副使

各府织染杂造局大使

翰林院待诏

观察使【後革】

文思院副使

承天门待诏【後革】

太医院吏目

各州吏目

五军断事官提控案牍【後革】

巡检

司狱

千户所吏目

阴阳学正术

医学正科

僧纲司都纲

道纪司都纪

盐课提举司吏目

太平门税课司大使

崇文门税课司大使

教坊司左右韶舞  左右司乐

应天府织染局副使

顺天府织染局副使【後添设】

杭州府城南税课司大使

未入流

司务【後陞从九品】

阜民司大使  副使

逓运所大使

河泊所官

关大使    副使

各州学正

各县典史

教谕

闸?官

行人司行人【後陞正八品】

驿丞

羣长

国子监掌馔

军储仓副使

牧监録事

府仓副使

州县卫仓大使  副使

税课司副使

税课分司大使  副使

医学典科    训科

隂阳学典术   训术

翰林院孔目

王府引礼舍人

僧纲司副都纲

道纪司副都纪

僧正司僧正

道正司道正

僧会司僧会

道会司道会

断事司吏目

司牲司副使

都税司副使

宣课司副使

茶盐课司大使  副使

盐运司卫所州库大使

布政司宝泉军器织染杂造局副使【宝泉局副使後革】广西庆远裕民司大使   副使

布政司理问所提控案牍

茶盐批验所大使  副使

长史司仓库大使  副使

巾?针工二局大使 副使

布政司库副使

司竹局大使

兵马指挥司吏目

铁冶所大使

各府织染杂造局副使

长官司吏目

太平门税课司副使

崇文门税课司副使【後添设】

京卫仓副使

河州卫军民指挥使司税课司大使

工部军器局副使

辽阳税课司大使

扬州府邵伯瓜洲税课司大使副使【後革】青州府乐安税课司大使

杭州府城南税课司副使

盐仓大使   副使

税课局大使  副使

抄纸局大使  副使

印钞局大使  副使

铸印局大使  副使

抽分竹木局大使  副使

生药库大使  副使

惠民局大使  副使

银塲局大使  副使

明会典卷十二

猜你喜欢
  第一百十二回 领事官袒凶调舰队 特别区归附进呈文·蔡东藩
  读礼通考卷六十九·徐乾学
  鸿猷录卷十四·高岱
  首卷二 凡例·佚名
  ●武定·吴廷燮
  第二十册 天聪三年十二月·佚名
  四二八 浙江巡抚李质颖奏续缴违碍书籍折·佚名
  一七九 署理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遵旨将存局未解书籍给还折·佚名
  八七 学日本语续·周作人
  五十九、吴中公学社·包天笑
  后唐纪六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下长兴元年(庚寅、930)·司马光
  汉纪十二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元狩五年(癸亥、前118)·司马光
  卷二十七·佚名
  215.文天祥起兵·林汉达
  二十九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田中行·唐圭璋

      中行,北宋人。有田中行集,不传。   失调名   为谁和泪倚阑干。   风入松   一宵风雨送春归。绿暗红稀。画楼尽日凭阑意,与谁同捻花枝。门外蔷薇开也,枝头梅子酸时。   玉人应是数归期。翠敛愁眉。塞鸿不到

  • 词说·蒋兆兰

    ○自序有清一代,词学屡变而益上。中叶以还,鸿生叠起,辟门户之正,示轨辙之程。逮乎晚清,词家极盛,大抵原本风雅,谨守止庵,导源碧山,历稼轩、梦窗以还,清真之浑化之说为之。虽功力有浅深,成就有大小,而宁晦无浅,宁涩无滑,宁生硬无甜熟

  • 三体唐诗巻二·周弼

    宋 周弼 编詹事府詹事高士奇辑注虚接伏翼西洞送人陈羽洞里春晴花正开防花出洞几时回慇懃好去武陵客莫引世人相逐来题明惠上人房秦系檐前朝暮雨添花八十呉僧饭熟麻入定几时还出定不知巢燕汚袈裟寄许錬师戎昱扫石焚香

  • 卷四十三·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十三李百药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人七岁能属文隋时袭父德林爵为太子通事舍人兼学士炀帝衔之夺爵还乡里唐太宗重其名拜中书舍人授太子右庶子卒谥曰康百药藻思沉郁尤

  • 卷九十二·毕沅

      ◎宋纪九十二 ∷起旃蒙协洽正月,尽强圉作噩十二月,凡三年。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政和五年辽天庆五年,金收国元年。乙未,一一一五年   春,正月,壬申朔,女直阿古达称皇帝,谓其下曰:“辽以

  • 卷五前赵录五·崔鸿

    刘曜上 刘曜字永明渊之族子也少孤见养于渊幼而聪慧有胆量年八岁从渊猎于西山遇雨止树下迅雷震树旁人莫不颠仆曜神色自若渊异之曰此吾家千里驹也从兄为不亡矣及长身长九尺三寸垂手过膝生而眉白

  • 卷三十七·杨士奇

    永乐二年十二月戊辰朔 上视往南郊○庚午○宣府总兵官武安侯郑亨等奏修筑宣府诸处屯堡成先有敕谕亨等于宣府万全怀安诸处简军马坚垒壁谨烽堠慎防御之务每数堡择一堡为高城深濠城多置门其中开井积水以聚数堡之人马辎重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五·佚名

    正统四年五月戊申朔巡抚狭西右副都御史王文言庆王薨世子未封禄米例应停止 上曰王宫眷具在而停其禄岂亲亲之道其给之如故○广西总兵官安远侯柳溥奏蛮寇韦万川仍紏众侵扰议率兵剿捕请摘广东或湖广官军一千来益之 上敕溥

  • 郭衍传·魏徵

    郭衍字彦文,自称是太原介休人。 父亲郭崇,以舍人身份随魏武帝入关,其后官至侍中。 郭衍小时就很骁勇,善于骑马射箭。 北周陈王宇文纯引之为左右,累功升至大都督。 当时北齐未平,郭衍奉诏到天水募集人马,以镇守东边,得以迁徙一

  • 王章传·薛居正

    王章,大名南乐人。少年时为官吏。同光初年,在枢密院做事,后回归大名,历官至都孔目官。后唐清泰末年,屯驻大名的捧圣都虞候张令昭作乱,赶走节度使刘延皓,自称为留后,王章仍任原官职,为张令昭所役使。唐末帝派范延光征讨平定张令

  • 张文蔚传·薛居正

    张文蔚,字右华,河间人。父亲张衤易,在唐僖宗朝代,接连任显要官职。张文蔚幼小时即砥砺文章德行,求知交友,有名士的声誉。唐乾符初年,登进士第,当时丞相裴坦兼管盐铁事务,张文蔚进入仕途暂任巡官。不久,服家丧,以孝行闻名。中和年

  • 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佚名

    一八八二年十月一日,光绪八年八月二十日,天津。朝鲜久列藩封,典礼所关。一切均有定制,毋庸更议。惟现在各国既由水路通商,自宜亟开海禁,令两国商民一体互相贸易,共沾利益,其边界互市之例,亦因时量为变通。惟此次所订水陆贸易章

  • 第五十九章 八年抗战敌我优劣之检讨·李宗仁

    一1945年8月15日下午,各报忽然发出号外,日本已宣布无条件投降。全国顿时鼎沸,八年抗战至此已胜利结束,全国人民的喜悦,史无前例。汉中城乡此时也欢声震天,爆竹震耳欲聋。全城军民举行联合大游行,各机关、团体纷纷派

  • 严家驺·周诒春

    严家驺 字伯鋆。年三十四岁。生于福建福州。父端岩。旧充海军机器师。本籍住址。福州阳歧鄕。已婚。子二。初学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及北洋医学堂。历任直隶永平府中学堂。安徽高等学堂。江西高等学堂教员。宣统元年

  • 颰陀和五百人品第十四·佚名

    尔时颰陀和等五百菩萨。桥曰兜菩萨。即从坐起长跪叉手。前白佛言:我等世尊最后末世。临法灭时当受是法。住于后世五浊之世。拥护正典持是景摸。讽诵奉持广为人说。复有无数诸菩萨等。各从坐起长跪叉手。谛视佛面各兴至

  • 卷四十五·彭绍升

    居士传四十五袁了凡传袁了凡。名黄。江南吴江人。故字学海。幼孤业医。有术者孔生。善皇极数。推了凡命。劝令习儒书曰。明年当补诸生。後以贡生为知县。终五十二岁。然无子。了凡之先赘嘉善殳氏。遂补嘉善县学生。既

  • 兵书峡·还珠楼主

    武侠小说。还珠楼主创作。1949年7月由上海正气书局出版第一至四集,第一集封面书名前冠以“续云海一一”,第二集起均冠以“云海后传”;至1950年出版第一二集。全书共二十四回,六十五万字。

  • 兀庵普宁禅师语录·兀庵普宁

    凡三卷。又作宗觉禅师语录、兀庵宁和尚语录、兀庵和尚语录、兀庵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三册。净韶等编,南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初刊。内容收录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语录、巨福山建长兴国禅寺语录、法语、佛祖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