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傅琰传

傅琰字季王圭,是北地灵州人。祖父傅邵,曾任员外郎。父亲傅僧南齐书..,曾任安东录事参军。

傅琰姿仪美妙,初仕任宁蛮参军,本州主簿,宁蛮功曹。宋朝永光元年(465),补诸暨武康令、广威将军,出任尚书左民郎,又任武康令,将军如故。出任吴兴郡丞。

泰始六年(470),调任山陰令。山陰是东土大县,在此任长官很不容易,僧..在县里有名声,傅琰尤其能明察政事,又以精干著称。这一年封爵新亭侯,元徽初年,调任尚书右丞。

母亲亡故,傅琰家居南岸,邻居家失火,火势蔓延到傅琰的房子,傅琰抱母亲灵柩安坐不动,邻居们争相来解救,才得以脱险。这时傅琰大腿已被烧到了。服丧期满,任邵陵王左军谘议、江夏王录事参军。

太祖辅政,因山陰狱讼繁多,再次任命傅琰为山陰令。卖针的和卖糖老妇人为一团丝发生争执,来见傅琰,傅琰也不审问,把团丝缚在柱上用鞭抽打,仔细察看有铁屑,于是惩罚卖糖的。两个乡汉争一只鸡,傅琰分别问他们“给鸡喂的什么”?一人说是“粟”,一人说是“豆”,于是杀鸡检查是粟,就加罪于说喂豆的人。县里人盛赞他神明,再没有敢偷东西的。傅琰父子治县都有很大业绩,江左罕有,世人传说“傅家有《治县谱》,子孙相传,秘不示人。”

升明二年(478),太祖升他为假节、督益、宁二州军事、建成将军、益州刺史、宋宁太守。建元元年(479),进号宁朔将军。建元四年(482),征为骁骑将军,黄门郎。永明二年(484),调任建威将军、安陆王北中郎长史,又改任宁朔将军。第二年,调任庐陵王安西长史、南郡内史,掌管荆州事务。永明五年(487),去世。傅琰灵柩西还时,皇上下诏举行出临之礼。

临淮刘玄明亦有为吏才能,做山陰令,名声大振。傅琰儿子傅隦问他,玄明说:“作县令只要每日吃一升饭,不饮酒就是了。”

猜你喜欢
  志第三 历下·沈约
  卷五十三 志二十八·赵尔巽
  ◎多夫之奇论·李定夷
  一四二九 奉天府丞福保奏办理张焘前来文溯阁抽换抽阅书籍情形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三·阿桂
  补编五·佚名
  志卷第三十五 高丽史八十一·郑麟趾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司马迁
  夏鲁奇传·薛居正
  卷九十七·佚名
  卷第一百二十三·佚名
  职官二六·徐松
  卷三十·长孙无忌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司马迁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八出 弹词·洪昇

    〔末白须,旧衣帽抱琵琶上〕一从鼙鼓起渔阳,宫禁俄看蔓草荒。留得白头遗老在,谱将残恨说兴亡。老汉李龟年,昔为内苑伶工,供奉梨园。蒙万岁爷十分恩宠。自从朝元阁教演“霓裳”,曲成奏上,龙颜大悦。与贵妃娘娘,各赐缠

  • 卷442 ·佚名

    杨公远 三用韵十首 性野耽幽隐,茅茨一二间。 身侔黄鹤瘦,心与白云閒。 囊里诗无俗,毫端画有山。 忽惊时节换,塞雁又南还。 杨公远 三用韵十首 不作皱眉事,何烦古押衙。 且尝桑落酒,更沦雨前

  • 卷339 ·佚名

    宋庠 赠太傅中书令张文节公挽词三首 平时开黄阁,兹辰奠素旗。 留侯尝辟穣,巖说遂骑箕。 天迥哀笳咽,林长道翣遲。 行人此堕泪,何必岘亭碑。 宋庠 赠太子太保晁文公挽词二首 帝禁留辞范,儒林老

  • 卷103 ·佚名

    葛绍体 和水心先生寄越帅汪焕章得雨韵 步虚影里云環举,精诚上对东皇语。 蓬莱拂槛多飞云,西风吹作人间雨。 田家谁不知公勤,千里欢声公亦闻。 早禾登场晚禾实,公庭如水清无尘。 葛绍体 和袁抱瓮

  •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蚕生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春动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清明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

  • 宋本纪下第三·李延寿

    太宗明皇帝讳彧,字休景,小字荣期,文帝第十一子也。元嘉十六年十月生。二十五年,封淮阳王,二十九年改封湘东王。孝武践阼,累迁镇军将军、雍州刺史。是岁入朝,时废帝疑畏诸父,以上付廷尉,明日将加祸害,上乃与腹心阮佃夫、李道儿等

  • 卷一二二 宋紀四·司马光

      起重光協洽(辛未),盡旃蒙大淵獻(乙亥),凡五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八年(辛未、四三一年)   春,正月,壬午朔,燕大赦,改元大興。   丙申,檀道濟等自清水救滑臺,魏叔孫建、長孫道生拒之。丁酉,道濟至壽張,遇魏安平公乙旃眷,道濟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十六·乾隆

      汉  世宗孝武皇帝  元鼎元年【应劭曰以得宝鼎故改元通鉴考异宝鼎得于四年六月而改元则于是年盖亦如】  【建元元先后来追叙之耳汉书因改元遂于元年误増得鼎一事考汉书武帝纪元鼎元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四年六

  • 别集上卷六·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録别集上卷六 宋 李幼武 纂集 张阐 忠简公 字大猷温州永嘉人由舍选贡京师中宣和六年进士第调严州兵曹绍兴初?州教李囘辟为帅幕四年席益辟帅干吏部沮其改秩监岳以归连教鄂州台州赐对除正字

  • 第五章 我的婚姻·林语堂

    我以前提过我爱我们坂仔村里的赖柏英。小时候儿,我们一齐捉鲦鱼,捉螯虾,我记得她蹲在小溪里等着蝴蝶落在她的头发上,然后轻轻的走开,居然不会把蝴蝶惊走。我们长大之后,她看见我从上海圣约翰大学返回故乡。我们俩都认为我俩

  • 第五章 孔子五十岁后仕鲁之期·钱穆

    一、孔子出仕之前缘《史记 孔子世家》:桓子嬖臣仲梁怀,与阳虎有隙。阳虎执怀,囚桓子,与盟而醳之。阳虎益轻季氏。阳虎为季氏家臣,其囚季桓子事,详见《左传》定公五年。季氏为鲁三家之首,执鲁政,而其家臣阳虎乃生心叛季氏。孔

  • 纲鉴易知录卷六十·吴楚材

    唐纪昭宗皇帝纲 壬戌,二年,春正月,以韦贻范同平章事。纲 三月,汴兵围晋阳。目 朱全忠还河中,遣氏叔琮、朱友宁攻河东,围晋阳。李克用召诸将议走保云州,李嗣昭、周德威及李嗣源皆曰:“儿辈在此,必能固守,王勿为此谋,摇人

  • 夏书·五子之歌·佚名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

  • 专学第六·佚名

    学者出于心。心为身之主,耳目候于心。若心不在学,则听诵不闻,视简不见。如欲炼业,必先正心,而后理义入焉。夫两叶掩目,则冥默无睹;双珠填耳,必寂寞无闻。叶作目蔽,珠为耳鲠,二关外拥,视听内隔,固其宜也。而离娄察秋毫之末,不闻雷霆

  • 卷五十七·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五十七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缁衣第三十三○音义刘瓛【误刘献】子言之节疏为上易事也者【监本也字脱毛本误】万国作孚【国经作】疏好贤如缁衣○郑桓公武公父子并为周司徒【桓武字误倒】恶

  • 卷二十三·佚名

    △泥洹品第二十七如龟藏其六,比丘摄意想。无猗无害彼,灭度无言说。如龟藏其六比丘摄意想者,犹彼神龟畏丧身命。设见怨雠藏六甲里内自思惟。若我不藏六者,便为猎者所擒。或枭其首。或伤前左右足。或断后左右脚。或毁我尾。

  • 法官和他的刽子手·迪伦马特

    著名的贝尔拉赫探长是无可非议的主角,为主持公道、惩治犯罪而施展才华,从容面对上司的冷谈、重病的折磨、世俗的偏见,成为维护法律的一把利剑。故事讲述侦探长贝尔拉赫为追究大罪犯加斯特曼的罪行,多年跟踪,斗智斗勇,然而因

  • 广温疫论·戴天章

    温病著作。四卷,附方一卷。清·戴天章约撰于1722年。戴氏取《温病论》予以增订、删改,辨明温疫与伤寒之异,尤其重视早期症候的鉴别。 卷一辨析气、色、脉、舌、神,辨时疫与风寒在病因、受病、传经、兼症等方面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