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七佛父母姓字经

失译附前魏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国中有妇人。子字无延。因号无延母。佛将五百比丘。到无延母家。殿上坐饭。饭已有数十比丘。于屏处相与共语言。佛是我所尊事神无极。佛自在意变化。何等不作知已去佛及当来佛。年纪寿命父母姓字弟子几人。所施行志意教令。佛以天耳闻诸比丘共说是事。佛即到诸比丘所问言。属者若曹共议语何等。诸比丘言。我思念佛最神道德妙达所知高远。无能过佛者。佛乃知前已去佛及当来佛年纪寿命父母姓字弟子几人所施行志意教令。佛言。善哉善哉。当尔。若曹行沙门。但当念是诸善耳。佛言。若曹欲闻已去佛及父母诸弟子姓字不。诸比丘言愿欲闻之。佛言。皆听。第一佛字维卫佛。般泥洹已来九十一劫。第二佛字式佛。般泥洹已来三十一劫。第三佛字随叶佛。般泥洹已来同三十一劫。是披地罗劫中。当有两五百佛。第一者拘楼秦佛。第二佛者拘那含牟尼佛。第三者迦叶佛。第四者我字释迦文尼佛。

维卫佛姓拘邻。式佛亦姓拘邻。随叶佛亦姓拘邻。拘楼秦佛姓迦叶。拘那含牟尼佛亦姓迦叶。迦叶佛亦姓迦叶。今我作释迦文尼佛姓瞿昙。维卫佛刹利种。式佛亦刹利种。随叶佛亦刹利种。拘楼秦佛婆罗门种。拘那含牟尼佛亦婆罗门种。迦叶佛亦婆罗门种。今我作释迦文尼佛刹利种。维卫佛父字槃裱刹利王。母字槃头末陀。所治国名刹末提。式佛父字阿轮拏刹利王。母字波罗呵越提。所治国名阿楼那和提。

随叶佛父字须波罗提和刹利王。母字耶舍越提。所治国名阿耨忧摩。

拘楼秦佛父字阿枝违兜婆罗门种。母字随舍迦。所在国名轮诃唎提那。王字须诃提。拘那含牟尼佛父字耶睒钵多婆罗门种。母字郁多罗。所在国名差摩越提。王字差摩。

迦叶佛父字阿枝达耶婆罗门种。母字檀那越提耶。所在国名波罗私。其王名其甚堕。今我作释迦文尼佛。父字阅头檀刹利王。母字摩诃摩耶。所治国名迦维罗卫。先大王名槃提。

维卫佛在世寿八万岁。式佛在世寿七万岁。随叶佛在世寿六万岁。拘楼秦佛在世寿四万岁。拘那鋡牟尼佛在世寿三万岁。迦叶佛在世寿二万岁。今我作释迦文佛裁寿百岁或长或短。维卫佛子字须曰多鞬陀。式佛子字阿兜罗。随叶佛子字须波罗曰。拘楼秦佛子字郁多罗。拘那含牟尼佛子字堕夷陀先那。迦叶佛子字沙多和。今我作释迦文尼佛子字罗云。

维卫佛得道为佛时。于波陀罗树下。式佛得道为佛时。于分涂利树下。随叶佛得道为佛时。于萨罗树下。拘楼秦佛得道为佛时。于斯利树下。拘那含牟尼佛得道为佛时。于乌暂树下。迦叶佛得道为佛时。于尼拘类树下。今我作释迦文尼佛时。于阿沛多树下。

侍维卫佛者字阿轮。侍式佛者字差摩竭。侍随叶佛者字复枝叶。侍拘楼秦佛者字浮提。侍拘那含牟尼佛者字萨质。侍迦叶佛者字萨波蜜。今我作释迦文尼佛侍者字阿难。维卫佛第一弟子字为塞。第二弟子字质含。式佛第一弟子字阿比务。第二弟子字三参。随叶佛第一弟子字佛提。第二弟子字郁多。拘楼秦佛第一弟子字僧耆。第二弟子字维留。拘那含牟尼佛第一弟子字转轮。第二弟子字郁多。迦叶佛第一弟子字质耶轮。第二弟子字波达和。今我作释迦文尼佛第一弟子字舍利弗罗。第二弟子字摩目乾连。

维卫佛前后三会诸比丘说经。第一会说经有十万比丘皆得阿罗汉。第二会说经。有九万比丘皆得阿罗汉。第二会说经。有八万比丘皆得阿罗汉。式佛亦三会说经。第一会说经。有九万比丘皆得阿罗汉。第二会说经有八万比丘皆得阿罗汉。第三会说经。有七万比丘皆得阿罗汉。随叶佛再会说经。第一会说经。有七万比丘皆得阿罗汉。第二会说经。有六万比丘皆得阿罗汉。拘楼秦佛一会说经。有四万比丘皆得阿罗汉。拘那含牟尼佛一会说经。有三万比丘皆得阿罗汉。迦叶佛一会说经。有二万比丘皆得阿罗汉。今我作释迦文尼佛一会说经。有千二百五十比丘皆得阿罗汉。

佛告诸比丘言。佛智不可计量亦不可称。能知七佛本所生父母国王所施行。佛告诸比丘。经不可不学。道不可不为。佛者譬如大海水中船师数千万人皆仰以得渡海。佛教天下皆使为善得道度世亦如是。诸比丘闻经欢喜。作礼而退。

猜你喜欢
  清果禅院开堂疏·佚名
  吹万禅师语录卷十九·吹万广真
  印度之佛教佛出世时婆罗门旧教之形势·梁启超
  卷八十一·道世
  大乘五蕴论一卷·世亲
  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十五·唐慧琳
  卷三十三·赜藏主
  松源和尚语录序·松源崇岳
  佛理要略·太虚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下·元照
  第四 大品·佚名
  观所缘缘论·陈那
  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佚名
  卷第十二(尽佛不思议法品)·慧苑
  卷第四十九·霁仑超永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三出 效款·许自昌

    【天下乐】〔旦上〕夜半妖星照水滨。遭逢梁上相惊。探踪迹。凭闺阃。侧望伤神不自禁。万事干戈裏。低垂气不苏。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奴家昨夜门掩梨花。户扃鱼钥。不惊淸梦。来旣无踪。劫尽黄金。去又无

  • 丁集第五·钱谦益

    谢山人榛一百五十四首(新安潘之恒《亘史记曰:“赵王雅爱茂秦诗,从王客郑若庸得《竹枝词十章,命所幸琵琶妓贾扣度而歌之。万历癸酉冬,茂秦从关中还,过邺,偕若庸见王,王宴之便殿。酒行乐作,王曰:‘止。’命渼

  • 卷五十九·志第十一·地理二·宋濂

        ◎地理二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七、府一,属州十二,属县十。徒存其名而无城邑者,不在此数。   辽阳路,唐以前为高句骊及渤海大氏所有。梁贞明中,阿保机以辽阳故城为东平郡。后唐升为南京。石晋改为东

  • 卷十八·李心传

     边防一  丙寅淮汉蜀口用兵事目吴曦之变附自隆兴甲申朝廷与金人再和逮开禧丙寅凡四十三年矣其年夏五月六日丙戌内批北虏世雠久稽报复爰遵先志决策讨除宜颁诏音明示海内先是韩冑用事又有劝其立盖世功名以自固者

  • 卷之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尚史卷二十五·李锴

    列传三周诸臣传周文公周公旦者文王子也荀子周公之状身如断菑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防仁异于羣子及武王立周公常辅翼之用事居多武王十一年【史记作九年下十三年作十一年今遵经】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三年伐纣至牧野周公

  • 三○ 护理广西巡抚淑宝奏购访遗书情形并缮呈已得书目折·佚名

    三○ 护理广西巡抚淑宝奏购访遗书情形并缮呈已得书目折乾隆三十八年正月二十四日护理广西巡抚 布政使奴才淑宝跪奏,为遵旨奏覆事。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初八日承准廷寄钦奉上谕:前以历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撰述,向来未登

  • 卷一百七十七·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七 朱批性桂奏摺 雍正六年八月初二日大理寺卿【臣】性桂谨 奏爲奏明事窃【臣】一介庸愚荷蒙 皇恩命查浙省仓库钱粮等务【臣】三月二

  • 提拔正直的干部·孔子

    【原文】 哀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②,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 ①哀公:鲁国的国君,姓姬名蒋,鲁定公的儿子,在位27年(公元前494一466)。②举直错诸枉:举,提拔。直,正直,这里指正直的人。错,同“措”,放

  • 卷十四·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十四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三存旧古文尚书舜典第二虞书孔氏传【古本】尚书注疏卷第三【宋板】谨按古本分为十三卷卷内有数篇者每篇篇题同此以下不重出可推知也宋板卷数同今本其

  • 颜氏學記·戴望

    望年十四,于敝簏得先五世祖又曾公所藏颜先生书,上题识云:&ldquo;康熙戊寅某月日在桐乡,李子刚主所赠也。&rdquo;望读而好之,顾亟欲闻颜李本末。出其书,询诸吾友程贞履正。履正则取毗陵恽氏所撰《李先生状》示予,又得见王昆绳

  • ·生之谓性··王守仁

    黄修易&middot;录黄修易,字勉叔。余者不详。【原文】黄勉叔问: &ldquo;心无恶念时, 此心空空荡荡的, 不知亦须存个善念否?&rdquo;先生曰:&ldquo;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譬如日光被云来遮蔽,云去光已复矣。若恶念既

  • 净心诫观法卷上·道宣

        终南山沙门释道宣撰  敬礼三宝藏 萨婆若法身 随力诫初学 惟圣哀愍听  时在随州兴唐伽蓝。夏安居撰令送泰山灵岩寺付慈忍受持。凡三十篇。如右。  释名篇第一 序宗篇第二 五停篇第三 挍量篇第四 

  • 卷第三(地部)·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三(地部)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阎浮提一 &middot;郁单曰二阎浮提一 &middot;国封所产一 &middot;精舍二 &middot;山三&middot;树四  &middot;河海五 &middot;宝珠六&middot;人饮乳多少及

  • 卷第十一·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十一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南二 池州鲁祖宝云禅师(南二马祖一嗣) 寻常见僧来便面壁。南泉闻曰。我寻常与师僧道。向佛未出世时会取尚不得一个半个。他漝么驴年去。 保福展问长庆云。祇如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一·江味农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欲说此经,先当科判。大科分二。(甲)初,总释名题。次,别解文义。(甲)初,又二:(乙)初,释经题;次,释人题。(乙)初,又三:(丙)初,说般若纲要;次,明融会各家;三,依五重译题。(丙)初,说般若纲要。般若纲要,含有三义。(一)谓般若为大乘佛

  • 医学读书记·尤怡

    又名《尤氏医学读书记》。医话。清尤怡撰。三卷,续记一卷。怡有《伤寒贯珠集》已著录。本书初刻于嘉庆十九年(1814)。阐述运气、气血、寒热、脏腑等基础理论;脾气外绝、劳风、结阳结阴、胃脘痛等数十种病证的辨证施治

  • 清风闸·浦琳

    四卷三十二回。清浦琳撰。浦琳字天玉,扬州人,清代中叶著名说书家,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清风闸》为长篇话本小说,套用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三卷《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的情节框架,叙述宋代孙大理、孙文理及孙文理之妻先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