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舒亶

  亶字信道,号懒堂,明州慈溪人。庆历元年(1041)生。治平二年(1065)进士,试礼部第一。元丰五年(1082),知制诰。六年(1083),试御史中丞、权直学士院。寻除名、追两官勒停。徽宗朝,累除龙图阁待制,崇宁二年(1103)卒,年六十三。有集,不传。

  临江仙

  送鄞令李易初

  折柳门前鹦鹉绿,河梁小驻归船。不堪花髮对离筵。孤村啼鴂日,深院落花天。

  文采弟兄真叠玉,赤霄去路谁先。明朝便恐各风烟。江山如有恨,桃李自无言。

  点绛唇

  周园分题得湖上闻乐

  紫雾香浓,翠华风转花随辇。洞天云暖。一片笙歌远。

  水殿龙舟,忆侍瑶池宴。闲庭院。梦回春半。雪鬓无人见。

  散天花

  次师能韵

  云断长空叶落秋。寒江烟浪静,月随舟。西风偏解送离愁。声声南去雁,下汀洲。

  无奈多情去复留。骊歌齐唱罢,泪争流。悠悠别恨几时休。不堪残酒醒,凭危楼。

  醉花阴

  试茶

  露芽初破云腴细。玉纤纤亲试。香雪透金瓶,无限仙风,月下人微醉。

  相如消渴无佳思。了知君此意。不信老卢郎,花底春寒,赢得空无睡。

  又

  越州席上官妓献梅花

  月幌风帘香一阵。正千山雪尽。冷对酒尊傍,无语含情,别是江南信。

  寿阳妆罢人微困。更玉钗斜衬。拟插一枝归,只恐风流,羞上潘郎鬓。

  虞美人

  寄公度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又

  周园欲雪

  酒边陡觉罗衣暖。独倚黄昏看。寒鸦两两下楼东。著处暗云垂地、一重重。

  红炉欢坐谁能醉。多少看花意。谢娘也拟殢春风。便道无端柳絮、逼帘栊。

  又

  蒋园醉归

  重帘小阁香云暖。黛拂梳妆浅。玉箫一曲杜韦娘。谁是苏州刺史、断人肠。

  醉归旋拨红炉火。却倚屏山坐。银缸明灭月横斜。还是画楼角送、小梅花。

  丑奴儿

  次师能韵

  一池秋水疏星动,寒影横斜。

  满坐风花。红烛纷纷透绛纱。

  江湖散诞扁舟里,到处如家。

  且尽流霞。莫管年来两鬓华。

  一落索

  蒋园和李朝奉

  正是看花天气。为春一醉。醉来却不带花归,诮不解、看花意。

  试问此花明媚。将花谁比。只应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又

  叶底枝头红小。天然窃窕。后园桃李谩成蹊,问占得、春多少。

  不管雪消霜晓。朱颜长好。年年若许醉花间,待拚了、花间老。

  满庭芳

  重阳前席上次元直韵

  寒日穿帘,澄江凭槛,练光浮动馀霞。蓼汀芦岸,黄叶衬孤花。天外征帆隐隐,残云共、流水无涯。登临处,琼枝潋滟,风帽醉欹斜。

  丰年,时节好,玉香田舍,酒满渔家。算浮世劳生,事事输他。便恁从今酩酊,休更问、白雪笼纱。还须仗,神仙妙手,传向画图夸。

  又

  后一日再置酒次冯通直韵

  红叶飘零,寒烟疏淡,楼台半在云间。望中风景,图画也应难。又是重阳过了,东篱下、黄菊阑珊。陶潜病一作去,风流载酒,秋意与人闲。

  霞冠。欹倒处,瑶台唱罢,如梦中还。但醉里赢得,满眼青山。花髮看看满也,留不住、当日朱颜。平生事,从头话了,独自却凭阑。

  又

  送权府苏台道宗朝奉

  阊阖天门,芙蓉春殿,几年目断鸡翘。短蓬秋鬓,端幸倚琼瑶。南圃花边小院,西湖畔、云底双桥。归时节,红香露冷,月影上芭蕉。

  明朝。那可望,旗亭烟草,柳渡寒潮。但万户千门,恨客歌樵。戏彩光浮衮绣,听鸣珂、响逼云霄。应回首,绮裘醉客,还是独吹箫。

  卜算子

  分题得苔

  池台小雨干,门巷香轮少。谁把青钱衬落红,满地无人扫。

  何时鬥草归,几度寻花了。留得佳人莲步痕,宫样鞋儿小。

  菩萨蛮

  三年江上风吹泪。夭桃艳杏无春意。今日欲开眉。那堪更别离。

  莫折长亭柳。折尽愁依旧。只有醉如狂。人生空断肠。

  又

  柳桥花坞南城陌。朱颜绿髮长安客。雨后小池台。寻常载酒来。

  马头今日路。却望城西去。斜日下汀洲。断云和泪流。

  又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尊空。知君何日同。

  又

  画檐细雨偏红烛。疏星冷落排寒玉。赌得碧云篇。金波更涉船。

  樽前当日客。行色垂杨陌。天阔水悠悠。含情独倚楼。

  又

  杜鹃啼破江南月。香风扑面吹红雪。赋就缕金笺。黄昏醉上船。

  年华双短鬓。事往情可尽。明日各天涯。来春空好花。

  又

  次刘郎中赏花韵

  朱帘乍卷层烟起。露华深浅初疑洗。困倚玉阑风。绮罗知几重。

  向人如有意。不醉何时醉。便得一枝红。犹胜两鬓空。

  又

  席上送寅亮通直

  小池山额垂螺碧。绿红香里眠鸂鶒。波面翠云开。仙槎天上来。

  吹将红日落。懊恼严城角。风月此时情。知君髮发生。

  又

  送奉化知县秦奉议

  一回别后一回老。别离易得相逢少。莫问故园花。长安君是家。

  短亭秋日晚。草色随人远。欲醉又还醒。江楼暮角声。

  又

  樽前休话人生事。人生只合樽前醉。金盏大如船。江城风雪天。

  绮窗灯自语。一夜芭蕉雨。玉漏为谁长。枕衾残酒香。

  又

  楼前流水西江道。江头水落芙蓉老。画鼓叠凉波。凭栏颦翠娥。

  当年金马客。青鬓芦花色。把酒感秋蓬。骊歌半醉中。

  又

  绮栊深闭桃园曲。刘郎老向花间宿。笑脸抹流霞。心知是小琶。

  纤纤垂素玉。掠鬓春云绿。弹了醉思仙。小窗红日偏。

  又

  次张秉道韵

  真珠酒滴琵琶送。行云旧识巫山梦。空得醉中归。老来心事非。

  江梅含日暖。照水花枝短。密叶似商量。向人春意长。

  又

  小亭露压风枝动。鹊炉火冷金瓶冻。悄悄对西窗。瘦知罗带长。

  欲眠思殢酒。坐听寒更久。无赖是青灯。开花故故明。

  又

  流年又见风沙送。钧天回首清都梦。塞雁几时归。镜中双鬓非。

  绿袍同冷暖。谁道交情短。愁斛若为量。还随一线长。

  又

  次莹中元归韵

  白蘋洲渚垂杨岸。藕花未放青蒲短。斜日画船归。背人双鹭飞。

  醉眠金马客。不道风尘隔。红影上窗纱。小庭空落花。

  又

  湖心寺席上赋茶词

  金船满引人微醉。红绡笼烛催归骑。香泛雪盈杯。云龙疑梦回。

  不辞风满腋。旧是仙家客。坐得夜无眠。南窗衾枕寒。

  又

  别意

  江梅未放枝头结。江楼已见山头雪。待得此花开。知君来不来。

  风帆双画鹢。小雨随行色。空得郁金裙。酒痕和泪痕。

  又

  次韵

  香波绿暖浮鹦鹉。黄金捍拨么弦语。小雨落梧桐。帘栊残烛红。

  人生闲亦好。双鬓催人老。莫惜醉中归。醒来思醉时。

  又

  绿窗酒醒春如梦。小池犹见红云动。露湿井榦桐。翠阴生细风。

  雨过芳塘净。清昼闲中永。门外立双旌。隔花闻笑声。

  又

  忆曾把酒赏红翠。无腰柳弱歌声细。纵马杏园西。归来香满衣。

  宝车空犊驻。事逐孤鸿去。搔首立江干。春萝挂暮山。

  蝶恋花

  置酒别公度座间探题得梅

  雪后江城红日晚。暖入香梢,渐觉玲珑满。仿佛临风妆半面。冰帘斜卷谁庭院。

  折向樽前君细看。便是江南,寄我人还远。手把此枝多少怨。小楼横笛吹肠断。

  又

  深炷熏炉小扃院。手捻黄花,尚觉金犹浅。回首画堂双语燕。无情渐渐看人远。

  相见争如初不见。短鬓潘郎,斗觉年华换。最是西风吹不断。心头往事歌中怨。

  减字木兰花

  用旧韵戏吴奉议

  眉山敛额。往事追思空手拍。

  雁字频飞。生怕人来说著伊。

  闲抛绣履。愁殢香衾浑不起。

  莫似扬州。只作寻常薄幸休。

  又

  赋锦带

  碎红如绣。摇曳东风垂彩绶。

  拟倩柔条。约住佳人细柳腰。

  蜀江春绿。争似枝头能结束。

  纤手攀时。欲绾同心寄与谁。

  木兰花

  次韵赠歌妓

  十二阑干褰画箔。

  取次穿花成小酌。

  彩鸾舞罢凤孤飞,

  回首东风空院落。

  杳杳桃源仙路邈。

  晴日晓窗红薄薄。

  伤春还是懒梳妆,

  想见绿云垂鬓脚。

  又

  金丝络马青钱路。

  笑指玉皇香案去。

  点衣柳陌堕残红,

  拂面风桥吹细雨。

  晓钗压鬓头慵举。

  恨里歌声兼别苦。

  西湖一顷白菱花,

  惆怅行云无觅处。

  又

  蒋园口号

  琉璃一片春湖面。

  画舫游人帘外见。

  水边风嫩柳低眠,

  花底雨干莺细啭。

  鞦韆寂寂垂杨岸。

  芳草绿随人渐远。

  一番乐事又将离,

  金盏莫辞红袖劝。

  浣溪沙

  次权中韵

  燕外青楼已禁烟。

  小寒犹自薄胜绵。

  画桥红日下秋千。

  惟有樽前芳意在,

  应须沈醉倒花前。

  绿窗还是五更天。

  又

  和葆先春晚饮会

  金缕歌残红烛稀。

  梁州舞罢小鬟垂。

  酒醒还是独归时。

  画栋日高来语燕,

  绮窗风暖度游丝。

  几多落叶上青枝。

  又

  和仲闻对棋

  黑白纷纷小战争。

  几人心手斗纵横。

  谁知胜处本无情。

  谢傅老来思别墅,

  杜郎闲去忆鏖兵。

  何妨谈笑下辽城。

  又

  劝酒

  雨洗秋空斜日红。

  青葱瑶辔玉玲珑。

  好风吹起□江东。

  且尽红裙歌一曲,

  莫辞白酒饮千钟。

  人生半在别离中。

  浣溪沙

  白鹭飞飞点碧塘。

  雨荷风卷绿罗裳。

  管弦竞奏杂鱼榔。

  游女谩能歌白伫,

  使君不学野鸳鸯。

  桃花空解误刘郎。

  鹊桥仙

  吕使君饯会

  教来歌舞,接成桃李。尽是使君指似。如今装就满城春,忍便拥、双旌归去。

  莺心巧啭,花心争吐。无计可留君住。两堤芳草一江云,早晚是、西楼望处。

  菩萨蛮

  疏英乍蕾馀寒浅。蹋枝小鹊娇犹颤。谩炷水沈香。帘波不是湘。

  清愁支酒力。畏听江城笛。恁忍说华年。垂垂欲暮天。

  好事近

  箫鼓却微寒,犹是芳菲时节。分付塞鸿归后,胜一钩寒月。

  双垂锦幄谢残枝,馀香恋衣结。又被鸟声呼醒,似征鞍催发。

  失调名

  十年马上春如梦。

猜你喜欢
  萧崱·唐圭璋
  陆蕴·唐圭璋
  滕甫·唐圭璋
  卷四·阮阅
  ◆刘修撰闻(容窗集)·顾嗣立
  第二十二回 问谠论独懍一心 哭墓门暗祝三事·萧晶玉
  第三折·佚名
  李德载·隋树森
  清苑斋诗集·赵师秀
  时 间·林徽因
  可传集原序·袁华
  卷十·陈起
  卷八百四十五·佚名
  御选明诗卷八十八·康熙
  岳州宴别潭州王熊·张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朱景文·唐圭璋

      景文字元成,清江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调筠州司户,后调分宜簿,未赴而卒。异闻总录云:新建尉。   玉楼春   玉阶琼室冰壶帐。凭地水晶帘不上。儿家住处隔红尘,云气悠扬风淡荡。   有时闲把兰舟放。雾鬓风鬟乘翠

  • 范云诗集·范云

    巫山高 当对酒 古意赠王中书诗 赠张徐州谡诗 答句曲陶先生诗 饯谢文学离夜诗 贻何秀才诗 答何秀才诗 赠俊公道人诗 别诗渡黄河诗 治西湖诗 效古诗 建除诗 数名诗 州名诗 奉和齐竟陵王郡县名诗 赠沈左卫诗 送沉记室夜

  • 常建诗卷三·常建

    唐 常 建 撰五言律诗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一作朗】髙林竹迳通【一作遇】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一作俱】寂但余【一作惟闻】钟磬音送李大都防单于虽不战都防事邉深君执幕中秘能

  • 卷454 ·佚名

    杨万里 醉卧海棠图歌赠陆务观 帝城二三月,海棠一万株。 向来青女拉滕六,戏与一撼即日枯。 东皇夜遣司花女,手挼红蓝滴清露。 染成片片净练酥,乳点梢梢酣日树。 蓬莱仙人约老翁,寄牋招唤陆龟蒙。

  • 卷六十六·毕沅

      ◎宋纪六十六 ∷起著雍涒滩正月,尽屠维作噩六月,凡一年有奇。   ○神宗体无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名顼,英宗长子,母曰宣仁圣烈皇后高氏。庆历八年四月戊寅,生于濮王宫。八月,赐名仲针,授率府

  • 卷二十二·唐·蒋一葵

    【文皇世民】 〔皇帝虬须壮冠,人号“髭圣”。蜀御容院僧有唐十八帝真像,院僧见神舜为高祖,即题其次云:“曾祖太宗,祖高宗。”宋赵清献公至院,命小吏刮去“曾祖”“祖”三字。〕 太宗在洛阳,幸积翠池,宴

  •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三·刘恕

    周纪一百八十一年起共和元年上章涒滩尽上起武王元年己至厉王四十年己未二七十一年章敦牂凡武王元年即西伯之十三年己春武王将伐纣问于太公曰吾欲不战而知胜不卜而知吉为之有道乎对曰得众人之心以图不道则不战而知

  • 世家卷第四十四 高丽史四十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恭愍王七。○(癸丑)二十二年春正月癸卯朔太白昼见。甲辰王诣太后殿上寿。壬子幸魂殿饭僧三百。癸亥以濒海诸郡不能抚字分遣安集别监。

  • 卷四 文帝纪 第四·班固

    (汉文帝刘恒)【原文】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母曰薄姬。高祖十一年,诛陈-,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十七年秋,高后崩,诸吕谋为乱,欲危刘氏。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等共诛之,谋立代王。语在《高后纪》、《高五王传》。大臣

  • 陆俟传·魏收

    陆俟,代郡人,曾祖父陆干,祖父陆引,两代人都是部落首领。他的父亲陆突,太祖在位时率领部族之人随从皇帝东征西讨,屡建战功,被任命为厉威将军、离石镇将。天兴年间,陆突任上党太守,赐爵为关内侯。陆俟年少时即非常聪慧,颇有谋略。

  • 第十四章 29·辜鸿铭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辜讲孔子说:“聪明人多说了都感觉惭愧,更喜欢多做。”

  • 原序·聂崇义

    三礼图集注原序昔者秦始皇之重法术而天下贵刑名魏文帝之恶方严而人间尚通变上之化下下必从焉是以双劔崇节飞白成俗挟琴饰容赴曲増抃自然之道也周世宗暨今皇帝恢尧舜之典则总夏商之礼文思隆大猷崇正旧物仪形作范旁诏四

  • (九)·钱穆

    《近思录》卷九制度,凡二十七条。伊川言:“三代之时,人君必有师傅保之官。师,道之教训。傅,傅之德义。保,保其身体。后世作事无本,知求治而不知正君,知规过而不知养德。傅德义之道,固已疏矣。保身体之法,复无闻焉。”今按:此条见

  • 南普陀寺水池区建筑记·太虚

    南普陀寺自改十方丛林制,设闽南佛学院,住僧渐多。旧在山左接水,时不敷用。民十八、于山右新获一水源,由寺筑水池以蓄之,甘美清冷,分布皆足其用,乃命名“阿耨达池”。民十九、为护池建屋其上,曰兜率陀院。久之、又开洞室,曰须摩

  • [第四品]界双论·佚名

    [第一]施设分七九四十八界者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所触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界、意识界、法界也。总说分七九五眼是眼界耶?眼界是眼耶?耳是耳界耶?耳界是耳

  • 第十四 迦絺那衣分解·佚名

    一何人不成受持迦絺那衣?何人成受持迦絺那衣耶?如何不成受持迦絺那衣?如何成受持迦絺那衣耶?何人不成受持迦絺那衣耶?二种人不成受持迦絺那衣:不行作迦絺那衣之仪式者,[从界外归来于行迦絺那衣式]不随喜者,此二种人不成受持迦絺

  • 天问略·阳玛诺

    一卷。明阳玛诺撰。阳玛诺系葡萄牙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万历间来中国,卒于顺治年间。著有 《圣经直解》、《景教碑铨》、《天学举要》等。该书以问答方式介绍托勒密体系的十二重天说。讲析太阳黄道运动、节气和昼夜

  • 词余丛话·杨恩寿

    近代戏曲论著。3卷。杨恩寿著。辑入光绪年间长沙杨氏家刻“坦园丛书”。又见《重订曲苑》、《增补曲苑》。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1959年12月中国戏剧出版社第一版)选录。卷首有光绪三年(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