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益

  益字舜良,临川人,王安石之父。淳化四年(993)生。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任蜀之新繁令,官至都官员外郎。宝元元年(1038)卒,年四十六。

  诉衷情

  烧残绛蜡泪成痕。街鼓报黄昏。碧云又阻来信,廊上月侵门。

  愁永夜,拂香茵。待谁温。梦兰憔悴,掷果凄凉,两处销魂。

猜你喜欢
  查荎·唐圭璋
  卷九·阮阅
  第二十八出 途穷·李渔
  ◆紫阳居士方回(桐江集)·顾嗣立
  第三场·老舍
  第一折·佚名
  卷十·吕本中
  西岩集·翁卷
  卷五十八·王奕清
  卷三百十一·曹学佺
  卷一百二十·曹学佺
  卷四十八·郭元釪
  63.孟郊:诗三首·施蜇存
  卷六·杨载
  卷七 词选·施蛰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六       宋 韩淲 撰七言古诗 元默书来作溪翁亭成且索诗因?四章 潜山之水兮流幽幽溪翁何在兮流不休昔之隐於此地兮将何求後世之人兮因筑亭以遨游 潜山之水兮声潺潺溪翁何在兮声可观昔

  • 总目·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御定全唐诗録总目     总集类卷一太宗皇帝 古体诗二十八首近体诗四十九首高宗皇帝 古体诗二首中宗皇帝 近体诗二首【附】聨句诗二首明皇帝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十七首德宗皇帝 

  • 元稹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一带)人。幼年丧父,家境比较贫困。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明经及第。唐宪宗元和初,应制策第一,任左拾遗,历监察御史等职。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得罪权贵,被贬

  •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东夷 北狄·刘昫

    ○高丽 百济 新罗 倭国 日本高丽者,出自扶余之别种也。其国都于平壤城,即汉乐浪郡之故地,在京师东五千一百里。东渡海至于新罗,西北渡辽水至于营州,南渡海至于百济,北至靺鞨。东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二千里。其官大者号大对

  • 唐书直笔卷三·吕夏卿

    ○列传第二先后列传之作其体有二一曰年二曰事年以先后之事次之传以年时为先后之差以事迹相类同传特传备贤愚纪成败功髙行称特传若魏文公裴度陆贽韩愈皆特立一传推父祖以本之系子孙以终之孝子之志务在显亲人情重于继体

  • 第十四回 袁世凯·德龄

    列车逐渐南进,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时候,号称华北第一大商埠的天津,渐渐地可以望见了。先是只见一个很模糊的轮廓,后来那几座比较高大的建筑物也见到了,于是车上的人,自太后以下,都知道是天津快要到了!这时候,方才所下的那一

  • 卷之二百七十·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冬。十月。丁亥朔。享。太庙。遣户部尚书穆和伦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颁康熙五十六年时宪历。  ○谕大学士等曰

  • ◎省长困于群小·李定夷

    广州省城为通商繁盛地点,殷富固多,而贫寒者亦属不少。加以前年之水灾、去年之兵燹,流离失所,变为乞丐者,所在多有。故沿途乞丐满目,几成为城中一种特别点缀品。丁巳新正六日,晚膳后,朱省长庆澜独自一人出署,徒步闲游。至长堤,有

  • 一百零九 江宁织造曹寅奏报熊赐履家产及生活情况摺·佚名

    原摺系在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摺封内 十一月初五日,臣家奴赍捧摺子回南,大学士熊赐履,伏蒙御批,闻得他家甚贫,果是真否?钦此。 臣细探得熊赐履湖广原籍有祖遗住房一所,田不足百亩,江宁现有大住房二所,田一百馀亩,江楚两地房田价

  • 第三章 徽商经营的行业·佚名

    第一节 盐  业316 邑中之以盐旬祭酒而甲天下者,初则有黄氏,后则汪氏、吴氏,相递而起,皆由数十万以汰百万者。   万历《歙志》卷10317 《传》之所谓大贾者,……皆燕、齐、秦、晋之人,而今之所谓大贾者,莫

  • 一五四 清党·周作人

    说到“清党”,有什么人会得不感到愤慨的呢?在这回事件里死的人不知有多少,即使自己没有亲属在里边,也总有些友人和学生,不禁叫人时常想起,而且那些就是不认识的,也都是少壮有为的人,如今成批的被人屠杀,哪能不感觉痛惜呢。那时

  • 赵起传·李百药

    赵起,字兴洛,广平人氏。父达,幽州录事参军。起性格沉静谨慎而且有才干。义旗建,高祖拜段荣为定州刺史,让起作段荣的典签。除奉车都尉。天平中,征任相府骑曹,累加中散大夫。世宗嗣位,出任建州刺史。迁为侍中。起在高祖时多次为

  • 卢藏用传·刘昫

    卢藏用,字子潜,是度支尚书卢孙庆的侄孙。他的父亲卢王敬,在当时很有名,官至魏州司马。卢藏用少年时代就以辞学著称,他在举进士之初,因不被选用,就做《芳草赋》来表达自己的心志。不久,隐居终南山,学辟谷(导引之术,不食五谷,可以

  • 六年·佚名

    (丙戌)六年大明永樂四年春正月1月1日○壬辰朔,上率世子百官,遙賀帝正。坐正殿受朝賀,宴群臣,吾都里、兀良哈、日本客使,皆與朝。上曰:「受日本使之朝,無乃僭歟?且以隣國之使,在於拜列,似未便也。」左右對曰:「振古如玆。」賜群臣宴

  • 题辞·李塨

    高忠宪言天下万世之心目固有渐推而愈明论久而后定者予谓如大学不必定曾子作以一引曾子曰遂谓是弟子于师之辞然则礼器亦止一引曾子内则亦一引岂此二篇亦曾氏门人所成乎且孟子七篇于颜渊或名之或字之或子之则子通称也是

  • 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全文·佚名

    後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至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文殊菩萨往到佛所在门住。所以者何。佛坐三昧未久。佛觉见文殊。便请入。作礼而住。佛言且坐。文殊问佛。坐三昧名曰何等。佛言宝积。文殊

  • 南平县志·佚名

    民国版《南平县志》,是民国六年(1917年)开始修编的,由前清举人蔡建贤总纂、前清举人章云汉协纂,历时4年方始修竣。负责督修的署南平县知事(县长)吴栻对这本县志赞誉有加,认为“条目整齐,门汇分析。令人一览,而知其事实悉备也”

  • 经学通论·皮锡瑞

    即《五经通论》。清皮锡瑞撰。五卷。包括《易经通论》、《书经通论》、《诗经通论》、《三礼通论》、 《春秋通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湖南思贤书局刊行。是作者晚年在湖南讲授经学的课本。认为“经为孔 子所定,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