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十     宋 吕本中 撰离行在即事三首

昏旦黄【缺】里经营【缺】榻清看人长麈尾让我短灯檠旧友分穷达斯文鼎重?边声授明主礼乐谢诸生漂泊留旁郡烦人久厚顔强求微禄去未得故乡还驿骑随朝发舟师语夜阑到家传一梦归【原缺三字】山

客况多堪笑归舟静拥衾转喉常触讳对面即论心外物家无有园居念本深妻【原缺九字】

次韵

旧传椰实来琼州【原缺二字】楚萍出中流双【原缺三字】护【缺】送海若亦恐贻神羞当时荔子宠妃子一日红尘归帝里弃捐硕果人不食正音铿锵不入耳勿嗤磈礧老瓠壶中含琼鼎碧淋腴圣门貌取失子羽底事端可铭璠璵新诗应欲泄感意更复夸谈作真赐閲人如此慎勿欺我【缺】与君论世事

闲居

风土猺人住依栖县令尊摘山春晚苦汲涧雨余浑白日供高枕生涯付小园时来携白铲种药两三根

冬日杂诗

白日供多病青山且旧居柴门临水静风叶舞霜余老练时情熟贫穷家计疎墙东端可望炙背饱翻书

失题

春景晴乃映寒江晓不波云山明客眼风露净林柯紫塞传烽急黄池带劒多苍生好苏息天意定如何

苦雨

雨添东涧连西涧云断前山起後山野水到门人去尽昏烟迷树鸟飞还江天日月浑无色客路风埃只强顔舞石至今随燕乳裁诗不复哭龙悭

题官使赵枢密独往亭

谢公为时出四海正仰渠雅志在东山本末固不渝苻坚百万师一扫谈笑余今公抱长策岂止安石徒平生独往愿结亭山一隅跻扳上修竹已自胜巾车举手谢世人不与汝同途出佐明天子意欲雄万夫行当复中原即日还旧都岂容思昔隐更作深山居小人病无能悮入承明庐朝夕投劾归为公先扫除

申端应诗

避乱久去国远游将抱孙氛埃到湖峤愁叹满乾坤气力吾先老风流子独存相逢能少驻重为倒余尊

丁酉冬江上惊报

京路萧条信不通边尘尚欲竞南风三年避地身多病万里携孥囊屡空天际每埀忧国泪日边谁了济时功宣王自是中兴主会见【缺】舆返故宫

高安道中有怀李彤

寒起溪边芦荻风霜林病叶未全红鴈随云落斜阳外舟傍山行晚照中极目闲愁愁欲絶满川离恨恨无穷天涯更送亲朋去尊酒何时再得同

游阳山广陵寺

泝流荡浆到阳山寺在云山缥缈间雨洗竹萌穿野岸风吹榕叶落荒湾僧眠白日钟声静花送青春鸟语闲留醉岭南无所恨不妨蜡屐恣跻攀

自阳山还连州

雨後?裘寒尚侵杖藜终日共登临水声不似风声急山色何如草色深万叠残云渡晚照千章古木发新隂飘零未忍疎杯酌欲醉翻嫌酒满斟

柳州开元寺夜雨

风雨翛翛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开万壑流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到竟沈浮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寄云门山僧宗杲

隋堤河畔别支公目断霜天数去鸿岁月峥嵘如许久江湖漂泊略相同无穷烟草夕阳外不尽云山秋色中寄语只今能见忆书来莫遣太匆匆

怀从弟

折柳长亭今几年一行作吏楚江边音书顿逐归鸿断消息时因过客传五岭风温吹瘴雨九疑云湿卷愁烟每吟春草池塘句尚想诗成梦惠连

柳州谒义帝陵庙

淅淅寒声未落霜满庭残叶不胜黄墙颓雨带烟悲象炉冷风飘【原缺二字】香修慕尚应怀楚德入关犹恐快秦王追思往事空埀泪无限伤心对夕阳

桂阳鹿头山寺次壁间韵

霜风过雨不胜寒木落重重见远山风卷沈浮横浦外鸟飞明灭夕阳间頳肩道永方南去趼足何时得北还杖屦登临共回首自怜五泽入荒蛮

同诸人再登鹿头山再次前韵

梅梢风动勒花寒淡淡烟横天际山顾我未能超物外因君聊尔出云间水声不逐钟声歇林影常随塔影还异日同归嵩少路即将诗卷话南蛮

闻岳侯破贺州贼次韩端卿韵

旌旗摩日甲生光俘馘黄巾第几【缺】灭贼未须占鬬蚁拓疆行且见神狼燕然刻石功昭汉太华题诗事後唐从此儿童传姓氏风流何止继韩康

永州法华寺西亭

西亭清浄冠南州蜡屐聊为半日留苍莽?【原缺二字】山麓连卷雌霓落城头禽声高下云间木帆影参差天际舟欲去凭栏一回首晚风吹角不胜愁

庐陵舟行

雨过归云山更昏时闻鷄犬閙江村风欹船侧收帆幅浪拍堤平没石痕忧患积年身益勌功名他日志空存又看秋色飞红叶故国归期未可论

春晚

柳暗莺啼春正妍断塍分水灌平田花开花落几番雨山淡山明一抹烟突兀初晴云外寺横斜欲晚渡头船天涯因惬沧洲兴何用区区苦自怜

宜章元日

东风初解冻桃李已经春避地逢鷄日伤时感雁臣湖南驰贼骑江外践边尘憔悴成无用虚烦泪湿巾

久雨

宿雨何曾歇浓云未放晴莓苔侵户长蛙蚓入窗行钟送远山响灯挑残夜明芭蕉添客恨只伴【缺】檐声

界步河亭

穷山拥翠染人愁亭下寒溪东北流寄语扁舟舟上客为传消息到筠州

涂中久雨乍晴

匝地浓云散晓风?霜挟冷下长空攅峯叠嶂来无尽疑是舟行图画中

连州

再到连州却是家逢人不复叹生涯尊前欲洒思乡泪羞见枝头含笑花

宁远道中

路转寒松日欲斜野梅初吐两三花溪流映石风吹碧时有粼粼雨後砂

春晚

宴坐翛然万虑忘从他风雨送春忙佛灯初上黄昏後时炷郴州石乳香

湘江斑竹

湘江江上数重山山远云深缥缈间帝子不归肠欲断竹梢空染泪痕斑

兴安灵渠

淡日?风细雨余隂隂溪柳映溪蒲清流平岸舟行疾野鸟时闻声自呼

野岸

淡日?烟村径斜长风卷浪欲浮花夜深隔岸渔舟过萤火惊飞乱点沙

春晚即事

淡淡隂云昼掩门隔溪杨柳暗江村落花狼藉飞红雨又是潺湲过一春

香山观壁间诗因次其韵

抗志欲学仙自恨无仙骨去国将六年避地欠三窟禅房翳翠隂竹本可制笏谁持大君前指顾收回鹘

怀古

买臣负薪行且歌其妻羞缩悲蹉跎季子归佩六相印骨肉歆羡缘金多人生穷达等幻灭贫贱何忧贵何悦争如饥采首阳薇不慕臯夔希稷契贪功徇名世莫嗤拖金曳紫同儿嬉一朝祸至几发冢却思衣布丹徒时丹徒风月依然好尔自升沈委荒草草长木拱荒烟寒此恨年年向谁道

近体诗二十韵寄秉之

忆昔春将暮分携桂岭边落花依断陇飞絮满长川风急吹残雨云开放晓天山光如欲动草木不胜妍沽酒遥村市停骖近郭田临行思欵曲已别更流连治邑烦游刃编氓荷息肩高牙久藏巧笃行衆推贤屡辱银鈎贶频更玉律迁故乡迷薮泽回梦渺云烟漂泊遥相望穷愁秪自怜爱闲身益嬾多病气仍孱故国因人问新年底事传祗应升斗恋聊结簿书缘诸老方推毂乘时好着鞭提撕起憔悴腾踏动蜿蜒袖有平戎策囊无封禅篇功名期万里富贵属千年范蠡终兴越田单卒破燕异时归捆载乞我买隣钱

东莱诗集卷十

<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东莱诗集>

 

猜你喜欢
  李慧之·唐圭璋
  江史君·唐圭璋
  二集·王夫之
  ◆雅同知琥(正卿集)·顾嗣立
  十·郁达夫
  第四折·石君宝
  张养浩·隋树森
  马彦良·隋树森
  卷321 ·佚名
  卷十六·李攀龙
  卷三百二十二·陈思
  卷四十五·陈焯
  默庵诗集卷之五·曹义
  提要·沈周
  曹冠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八下·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二十八下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地理志第八下 武都郡【武帝元鼎六年置莽曰乐平应劭曰故白马氐羌】户五万一千三百七十六口二十三万五

  • 吴猎传·脱脱

    吴猎,字德夫,潭州醴陵人。考中进士,最初任浔州平南县主簿。当时张木式为广西经略使,征召吴猎为静江府教授。刘火享代替张木式职务后,张木式把吴猎推荐给他,他任命吴猎为经略司准备差遣。李接起义,攻陷了容、雷、高、化、贵、

  • 卷首·吴师道

    钦定四库全书战国策校注卷首    宋 鲍彪 原注元 吴师道补正卷一东周【凡二十二章】秦兴师临周章   秦攻宜阳章东周与西周战章  东周欲为稻章昭献在阳翟章   秦假道於周章楚攻雍氏章    周最谓吕礼

  • 信陵君杀晋鄙·佚名

    【提要】 引用格言警句,在论辩、游说中会受到很好的效果。尤其那些具有普遍性、对仗工整的格言,宛如烙印一样会铭记在人们心中。 【原文】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且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

  • 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司马迁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集解】:孟康曰:“信交道曰任。”如淳曰:“相与信为任,同是非为侠。所谓‘权行州里,力折公侯’者也。”或曰任,气力也;侠,俜也。【索隐】:任,而禁反。侠音协。如淳曰“相与为任,同是非为侠,权行州里,力折

  • 卷四上 公孙丑章句下(凡十四章)·孙奭

    [疏]正义曰:此卷赵氏分上篇为此卷也。此卷凡十四章一章言民和为贵。二章言人君以尊德乐义为贤,君子以守道不回为志。三章言取与之道,必得其礼,于其可,虽少不辞;义之无处,兼金不顾。四章言人臣以道事君,否则奉身以退。五章言执

  • 春秋左传原目·杜预

    春秋左传原目春秋经传集解隐公第一【音义】【解佳买反旧夫子之经与丘明之传各卷杜氏合而释之故曰经传集解隐公名息姑惠公之子母声子諡法不尸其位曰隐第一此不题左氏传公羊谷梁二传既显姓别之此不

  • 卷十一·张自超

    <经部,春秋类,春秋宗朱辨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宗朱辨义卷十一高淳张自超撰定公元年春王【据左氏昭公丧至壤隤公子宋先入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干侯戊辰公即位则是年旷六月无君矣何以纪元哉诸儒以为追书之也是已当是旧

  • 仪礼小疏卷三·沈彤

    呉江沈彤撰士昏礼昏礼下达疏云下记昏辞云吾子有惠贶室某也称有惠明前此已通辞相许按士冠礼首云士冠礼筮于庙门士相见礼云士相见之礼贽冬用雉夏用腒乡饮酒礼云乡饮酒之礼主人就先生而谋宾介乡射礼云乡射之礼主人戒宾燕

  •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全文·佚名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制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菩提树下。成正等觉。其菩提树。名阿摄波。磐根深固。擢本修直。周圆无节。如栴檀柱。常於其上。飞禽回翼。无能过者,皮肤细润。众色间发,犹如罗绮。密叶青翠。繁枝

  • 大乘起信论别说·太虚

    ──九年初夏在武昌龙华讲经会说─── 一 大乘起信说   二 皈命三宝说   三 马鸣大士造大乘起信论意趣因缘说   四 摩诃衍一者法二者义说   五 依一心有真如门生灭门各总摄一切法二不相离说   

  •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四·湛然

    次利益妙中二。先释名。次正释。自行功德指前五妙。次后四妙已是益他。受化得益于兹别立。益虽不等同归法华。是故名为利益妙也。次正释中先开章。次依章解释。解释中所以不言序中益者。序但预表当益。当文无益可论。

  • 萬如禪師語錄卷第五·佚名

    嗣法門人行猷等編荊谿龍池山禹門禪寺語錄開爐上堂。僧問:弘開爐

  • 第四 义释品·佚名

    一三六八云何为善法耶?即于四地之善&mdash;&mdash;是等为善法。一三六九云何为不善法耶?即十二不善心之生起&mdash;&mdash;是等为不善法。一三七〇云何为无记法耶?即于四地之异熟、于三地之所应作无记、色及涅槃&mdash;&

  • 印旨·程远

    印学论著。明程远著。一卷。程远,字彦明,梁溪(今江苏无锡)人。工篆书、篆刻。董其昌称:“予友程彦明为汉篆,书与刻兼擅其美,识者方之文寿承、何长卿。”明万历间盛行搜集、收藏秦汉印章并摹刻汇为印谱之风气,程远亦选

  • 放翁词·陆游

    一卷。宋陆游撰。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市)人。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1172),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少年时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早有文名,才华横溢,对诗

  • 春秋谷梁传注疏·杨士勋

    注释书。旧题谷梁赤传,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20卷。《谷梁传》初为谷梁赤传述,后由传其学者录为书。其传重在释《春秋》义例。传义之精,为公羊所弗及。魏晋以来,注《谷梁传》有尹更始、唐固、孔演等10家。自范宁作《集解》

  • 决罪福经·佚名

    亦称《决定罪福经》、《惠法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二卷。本经内容为佛对惠法菩萨讲罪福之因果报应。经中称佛涅槃后,世当五乱:人民乱、王道乱、鬼神乱、人心乱、道法乱。四部弟子心秽行贪,众生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