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二出 极谏

〖菊花新〗(末、小旦冠带,齐上)严亲忧国太焦劳,抗疏甘将斧钺膏。愁杀两儿曹。爹爹!你要全忠也,教我怎生全孝?

(末)兄弟,昨日宫中传出旨来,忽然教爹爹写敕,倒封皇上为镇国公威武大将军,要借讨叛为名,去寻妓女刘氏。爹爹奉了此旨,惊骇异常,誓死不肯写敕。闻得今日还要席藁入朝,抗颜力诤。我想这番利害非通小可,我们两个还该苦劝一番,求他言语之中,不要十分激烈才好。

(小旦)兄弟也有此意,待爹爹出来,一同跪谏便了。

〖前腔〗(外冠带上)一封异旨下重霄,地覆天翻世动摇。谏死在今朝,办个临刑处,一声长啸!

(末、小旦见介)

(外)我儿,为父的今日席藁面君,危词极谏,少不得要触犯天威,定以极刑加我。我死也甘心,只是一件,我生前不能引君当道,负先帝于九原。我死之后,你们切不可备办棺衾,只是藁葬便了。

(末、小旦泪介)

(末)爹爹志在匡君,原是一桩好事,只是要愉色婉容,做个忠言善道,切不可词语太激,干犯天威。且听孩儿道来:

〖泣颜回〗主幼性情骄,易动雷霆烦恼。休得要陷君非义,使他无端罪斥元老。莫说两个孩儿念罔极深思,不忍爹爹触犯威严,做那龙逢、比干之事;就是如今的天下,奸雄遍野,邪佞盈朝,全靠爹爹一人,做个中流砥柱。万一激怒了朝廷,有些不测呵,这擎天柱到,问苍生、社稷将谁靠?你若是爱朝廷要把君扶,还劝你休激烈权将身保。

(外)这些道理,为父的岂不知道?只是看皇上如此所为,决无不失天下之理。自古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我和你总是一死,何不死在他未去之先!

〖前腔〗心劳,这斧锧总难逃。与其做结舌寒蝉僵老,倒不如把忠肝义胆,趁生前尽数倾倒。省得做怀忠厉鬼,隔重泉、欲告无由告!休念我殛羽山鲧罪幾希,且看你辅重华禹功多少?

(净扮内官上)初奉龙楼命,来催凤阁书。来此已是许相公家,不免径入。

(见介)许太师敕书写完了么?皇爷在宫中坐等,叫我快些取了去。

(外)请问这封敕书,教我从何处写起?

(净)太师是写惯的,照往常时节,命武将出征的话头,写上几句就是了。

(外)往常时节,只有武将出征,不曾有皇帝出征。所谓敕者,乃君父敕谕臣下之词,岂有做臣下的人,倒敕谕君父之礼?

(净)圣上自己要如此,你便将就敕他一敕,这有何妨?

(处)烦你去回复圣上,说许进那颗头颅倒取得来,这封诏书却取不来。

〖千秋岁〗仗宫僚,代把臣言告。你道是头可断铁笔难摇。(净)圣上面前讲话,可是取笑得的?万一他当真要起头来,怎么了得?(外)你道我是虚话么?早拚着这颗头颅,这颗头颅,稳当了一封,无名封诰。(净)他又不要你别的东西,不过是一封敕书,几行小字,何必这等作难!(外)你道是几行字,一封诏,却不道万人骂,千年笑!笑道好个痴元老,把朝廷戏弄,还自具供招!

(旦扮内官上)次奉龙楼命,来催凤阁书。(见净介)敕书有了不曾?皇爷说你违了钦限,着我来拿你。

(净)他自己作难,如今带累别个。却怎么处?

(旦)许太师,还差几句不曾完,叫这两位公郎帮做一做就是了。

(净)一个字也不曾有。

(旦)我看皇爷的意思,他这个威武将军是一定要做的。他在那边打点赴任了,你这封敕书还不曾起稿,难道要刁难几刻,好索他的润笔不成?

(外叹介)种种不祥之语,皆是亡国之征。我也没口答应他,且去料理谏章便了。(径下)

(净)怎么,竟像个赖学书生,躲进去了,难道罢了不成?

(末、小旦)家君进去料理谏章,即刻就来面圣了。烦二位先去回奏一声。

(净)怎么料理谏章,他要谏皇爷甚么事?

〖前腔〗(末)为皇朝,政事多颠倒。愎谏诤亲昵群小。终日嬉游,终日嬉游,致国事沸腾,干戈侵扰!(旦)谏他这些事倒还使得,若还谏他出征,那就是太岁头上动土,只怕不能勾清吉回来了。(小旦)这是第一桩大事,怎么不谏?以前的话,不过是些引头。少不得舒忠愤,写怀抱;阻车驾,焚旗旄。断不肯惜命危天宝,蹈庸臣覆辙,千古贻嘲!

(老旦扮内官,急上)三奉龙楼命,来催凤阁书。

(见介)万岁爷说:敕又不见,人又不见。他在宫中大怒,叫拿你们去吃棍子。(扯净、旦介)

(净、旦)这怎么处?冤遭顽宰相,累杀苦中官。(齐下)

(末)他们这等回宫,断断没有好话回奏。今日之事,必无幸矣!

(丑急上)禀告大爷、二爷:方才太老爷脱了冠带,背了斧子,从后门入朝去了。

(末、小旦惊介)呀!这怎么处?我和你快赶入朝,若有不测,请以身代便了。父为忠臣,子为孝子。

(小旦)人生百年,谁无一死。(同下)

(外免冠、背斧、持本上)自古身名不两全,谏臣几个得遐年?但能一死回君过,甘逐龙逢笑九泉。来此已是丹墀,不免俯伏待罪。

(内)阶下俯伏者何宫?

(外)老臣许进。

(内)经国大臣,有话竟该入奏,为甚么免冠、荷斧,跪在丹墀?

(外)蒙陛下命臣草敕,臣抗旨不遵,罪该万死。求陛下明正国法,立赐处分。

〖越恁好〗逆君无状,逆君无状,罪弥天敢自逃。念微臣平日呵,不能勾致君尧与舜,纵乱贼危宗庙。到如今把倾城祸招,把倾城祸招!将几万座花簇簇的锦江山,送与那青楼孽妖。这耳边厢沸嘈,都是些闹攘攘的骂声儿越听越高。纵教我,窃国恩,暂把头颅保;奈人心积怒,终死群噪!

——臣冒死具有谏章,求陛下赐览。

(内)取上来。

(老旦上,取本下)

(末、小旦急上)爹爹还跪在丹墀,我们快去启奏。(同免冠、俯伏介)

(内)后面俯伏者又是何官?

(末)吏部尚书臣许赞。

(小旦)翰林院编修臣许诰。

(内)有何陈奏?

(末、小旦)臣父抗旨违天,理应伏罪。臣等以身代父,就正典刑。求陛下立赐骈首。

〖前腔〗逆天之罪,逆天之罪,犯将来敢望饶!念孤臣有子,受罔极无从报。眼睁睁觑着,眼睁睁觑着,怎忍把活严亲的躯命儿将来坐抛!陛下屈驾亲征,无非欲除藩叛。求陛下于臣父子之中,择取一人,领兵前去征剿。若不能勾斩贼搴旗,立平大乱,情愿一门就戮,噍类无遗。不能把烽烟立消,不能把逆宸潦的首级儿向军前立枭,情愿把家门族,父子诛,不复留遗噍!望天威暂霁,急赐崇照。

(老旦捧诏上)圣旨下,诏曰:朕屈驾亲征,实因讨叛。许进义不奉诏,亦属忧国深心,朕不加罪谴。许赞、许诰,挺身代父,孝义可嘉。今朕已自充镇国公威武大将军,免卿写敕。仍封许进威武副将军,随行扈驾,作朕先锋。许赞补文渊阁大学士;许诰补吏部尚书。一代父官,一承兄职,同心辅国,早奏升平。钦哉!谢恩!

(外、末、小旦谢恩毕,加冠行介)

〖红绣鞋〗(合)隆恩父子全叨,全叨;人间奇福难消,难消。父出将,拥干旄;子入相,辅天朝。弟承兄,又掌天曹。

〖前腔〗闾阎笑语声高,声高;齐称主德非骄,非骄。容极谏,忍牢骚;不震怒,反加褒。知国脉,尚自难摇。

〖尾声〗已拚三命全忠孝,又谁知转祸为祥在这遭。笑世上的媚子谐臣空做了。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四·彭定求
  卷二百二十三·彭定求
  陈从古·唐圭璋
  寿涯禅师·唐圭璋
  卷之四·高启
  提要·钱惟善
  第六十七回 元天子巧设机关·陈端生
  ●碧山新稿自叙·王九思
  卷十九·王奕清
  卷13 ·佚名
  金台集题词·迺贤
  中州集巻首·元好问
  歳时杂咏巻十三·蒲积中
  卷八十四·高棅
  卷十二·文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作者题词·汤显祖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 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 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 而不可复生

  • 沁园春·别杏佛·胡适

    杏佛赠别词有“三稔不相见,一笑遇他乡,暗惊狂奴非故,收束入名场”之句,实则杏佛亦扬州梦醒之杜牧之耳。其词又有“欲共斯民温饱,此愿几时偿”之语。余既喜吾与杏佛今皆能放弃故我,重修学立身,又壮其志愿之宏,故造此词奉答,即以

  • 六集 二卷·钱德苍

    倒精忠交印(贴,老两旦军牢引生将巾缎马衣上)【遶地游】一生落魄,忠孝平生乐。问丹心几时归着?伏枥悲鸣意不穷,相逢伯乐马羣空。平生莫恨无知己,英雄自古识英雄。下官姓岳,名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也。忝中武科状元,除授江南游击,向

  • 卷四·程俱

    官联 宋集贤院大学士一人,以宰相充。学士无定员,以给谏卿监以上充;直学士不常置。掌同昭文。判院事一人,以两省五品以上充,或差二人。 三馆通为崇文院,别置官吏。有:检讨,无定员,以京朝官充;校勘,无定员,以京朝幕府州县官充。掌聚

  • 第二回 黎都督复函拒使 吴军统被刺丧元·蔡东藩

      却说袁钦差世凯,既到汉口,当然有行辕设着,暂可安驻;入行辕后,不暇休息,即命冯国璋引导,周视各营,偶见受伤兵士,统用好语抚慰,兵士感激得很,甚至泣下。及袁钦差返寓行辕,各国驻汉领事,陆续拜会,谈及汉口焚掠情形,语多讥刺。袁钦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四十六·乾隆

      南北朝  【已陈高宗宣帝顼太建元年丑周天和四年齐天统五年】春正月陈主顼立【是为宣帝】陈安城王顼既以太后令入纂大统【事具前】至是遂即帝位【复太皇太后为皇太后皇太后为文皇后立妃栁氏为皇后世子叔寳为太子

  •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五·徐乾学

    宋纪四十五【起屠维单阏九月尽十二月凡四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明孝皇帝宝元二年九月甲午以美人苖氏为昭容俞氏为婕妤御史中丞孔道辅性鲠特立遇事弹劾无所阿避出入风采肃然及再执宪权贵益惮之初道辅迎

  • 第二七八函同治十二年六月二十一日一一七○三--二·佚名

    蚶江分府潘,请淡水分府何,将难妇递交其家属径启者:顷接惠安县来信称:「敝邑生员陈宝书呈,有台湾、竹堑所辖乡民之女黄富娘,被县民林三元等拐骗到惠,旋经逃逸,遇见该生员,哭诉,代为函知伊父母,恳请拿究等情。

  • 一二三一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覆遵旨交陆费墀赔办江苏二阁书籍情形折·佚名

    一二三一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覆遵旨交陆费墀赔办江苏二阁书籍情形折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十八日江苏巡抚臣闵鹗元谨奏,为恭折覆奏事。窃臣于六月二十日承准大学士和珅字寄内开,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十三日奉上谕:云云@。钦此。并恭

  • 卷一百二十四·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二十四雍正十年十月上谕十二道初五日谕吏部朕每见月选知县内有由外省教职推陞者动经数月始能到京其云南远省竟有迟至一年者及由京赴任又需时日以致新选之地悬缺太久虽有署印之员

  • 第三十五章 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吕思勉

    宋朝是一个有创辟的时代。其学术思想和文艺,都有和前人不同之处。天下事物极必反,有汉儒的泥古,就有魏晋人的讲玄学。有佛学的偏于出世,就有宋学的反之而为入世。宋学的巨子,当推周、程、张、朱。周子名敦颐,道州人。著有《

  • 卷三十三 论语十五·黎靖德

      ◎雍也篇四   △齐一变至於鲁章   问:"齐尚功利,如何一变便能至鲁?"曰:"功利变了,便能至鲁。鲁只是大纲好,然里面遗阙处也多。"〔淳〕   行父问"齐一变至鲁,鲁一变至道"。曰:"太公之封於齐也,举贤而尚功,孔子曰:'后世

  • 公孙丑下篇·王夫之

    一齐王之召孟子,过只在召上。若以托疾为不诚,则使齐王更不托疾,直使人来召,其侮嫚更何以堪?托疾则亦若知其不可召,而屈于自尊自安之私意,不能勉于下贤,故情虽不至,而其礼貌之闲,犹有可观。其遣医问疾亦然。此皆礼貌未衰处,所以孟

  • 卷一百十一·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十一   宋 卫湜 撰孝子之祭可知也其立之也敬以诎其进之也敬以愉其荐之也敬以欲退而立如将受命已彻而退敬齐之色不絶於面孝子之祭也立而不诎固也进而不

  • 卷五·季本

    <经部,诗类,诗说解颐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觧頥字义卷五  明 季本 撰小雅鹿鸣【一章】呦呦犹喓喓声之细也鹿本滛兽交则聚麀知礼者之所恶也诗人奚取焉此诗特以在野而食见其山林之性初非为其鸣而相呼也旧说以呦呦为和声

  • 普陀洛迦新志卷六·王亨彦

    古会稽陶镛鉴定 古翁山王亨彦辑 禅德门第六 海英岳灵,爰诞开士。德馨行胜,斯号上人。非有大德之住持,奚副高山之仰止?兹山则清了南渡,海绝渔舟。怀信西归,梦通帝座。古鼎之舍利光照,潮音之德业芳流。大晓以闪电明心,贤良能咒

  • 玉笑零音·田艺蘅

    一卷。明田艺蘅撰。名言类书,皆采取新奇故事,纬以俪语。共一百二十八条。有些条目尚颇具道理,有的甚至揭露一些社会不合理的现象,从中多少可以窥见一些社会的黑暗状况。如 “耕,男之职也。今之业耕者,毁其锄犁而诲其子以盗;

  • 瑜伽师地论分门记·法成

    佛典注疏。唐法成述。卷数不详。敦煌遗书藏本。是唐大中年间(847—859)法成在敦煌开讲《瑜伽师地论》时由听讲僧众笔录而成。内容是对《瑜伽师地论》逐卷分科,并包括对《瑜伽师地论》的简单注释。本书与《瑜伽师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