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上

王仲淹氏之续经,见废于先儒,旧矣。继而僭者,《七制》之诏策也。仲淹不任删;《七制》之主臣,尤不足述也。《春秋》者,衰世之事,圣人之刑书也。平、桓之天子,齐、晋之诸侯,荆、吴、徐、越之僭伪,其视六代、十六国相去无几;事不必废也,而诗亦如之。卫宣、陈灵下逮乎溱洧之士女,葛屦之公子,亦奚必贤于曹、刘、沈、谢乎?仲淹之删,非圣人之删也,而何损于采风之旨邪?故汉、魏以还之比兴,可上通于《风》、《雅》;桧、曹而上之条理,可近译以三唐。元韵之机,兆在人心,流连泆宕,一出一入,均此情之哀乐,必永于言者也。故艺苑之士,不原本于《三百篇》之律度,则为刻木之桃李;释经之儒,不证合于汉、魏、唐、宋之正变,抑为株守之兔罝。陶冶性情,别有风旨。

不可以典册、简牍、训诂之学与焉也。隋举两端,可通三隅。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尽矣。辨汉、魏、唐、宋之雅俗得失以此,读《三百篇》者必此也。〔可以〕云者,隋所以而皆可也。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挚。出于四情之外,以生起四情;游于四情之中,情无所窒。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故《关雎》,兴也;康王晏朝。

而即为冰鉴。〔吁谟定命,远猷辰告。〕观也;谢安欣赏,而增其遐心。人情之游也无涯,而各以其情遇,斯所贵于有诗。是帮延年不如康乐,而宋、唐之所繇升降也。谢迭山、虞道园之说诗,并画而根掘之,恶足知此?

〔采采芣苡〕,意在言先,亦在言后,从容涵泳,自然生其气象。即五言中,《十九首》犹有得此意者。陶令差能彷佛,下此绝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非韦应物〔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所得而问津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知此,则〔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与〔唯有终南山色在,晴明依旧满长安〕,情之深浅宏隘见矣。况孟郊之乍笑而心迷,香啼而魂丧者乎?

唐人《少年行》云:〔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猎长杨。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想知少妇遥望之情,以自矜得意,此善于取影者也。〔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猃狁于夷。〕其妙正在此。训诂家不能领悟,谓妇方采蘩而见归师,旨趣索然矣。建旌旗,举矛戟,车马喧阗,凯乐竞奏之下,仓庚何能不惊飞,而尚闻其喈喈?六师在道,虽曰勿扰,采蘩之妇,亦何事暴面于三军之侧耶?征人归矣,度其妇方采蘩,而闻归师之凯旋。故迟迟之日,萋萋之草,鸟鸣之和,皆为助喜。而南仲之功,震于闺阁,家室之欣幸,遥想其然,而征人之意得可知矣。乃以此而称南仲,又影中取影,曲尽人情之极至也。

始而欲得其欢,已而称颂之,终乃有所求焉,细人必出于此。《鹿鸣》之一章曰:〔示我周行。〕二章曰:〔示民不佻,君子是则是效。〕三章曰:〔以燕乐嘉宾之心。〕异于彼矣。此之谓大音希声。希声,不如其始之勤勤也。杜子美之于韦左丞,亦尝知此乎!

〔庭燎有辉〕,乡晨之景,莫妙于此。晨色渐明,赤光杂烟而叆叇,但以〔有辉〕二字写之。唐人《除夕》诗〔殿庭银烛上熏天〕之句,写除夕之景,与此彷佛,而简至不逮远矣。〔花迎剑佩〕四字,差为晓色朦胧传神;而又云〔星初落〕,则痕迹露尽。益叹《三百篇》之不可及也!

苏子瞻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体物之工,非〔沃若〕不足以言桑,非桑不足以当〔沃若〕,固也。然得物态,未得物理。〔桃之夭夭,其叶蓁蓁〕,〔灼灼其华〕,〔有蕡其实〕,乃穷物理。夭夭者,桃之稚者也。桃至拱把以上,则液流稚结,花不荣,叶不盛,实不蕃。小树弱枝,婀娜妍茂为有加耳。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胡然我念之,亦可怀也〕,皆意藏篇中。杜子美〔故国平居有所思〕,上下七首,于此维系,其源出此。俗笔必于篇终结锁,不然则迎头便喝。

句绝而语不绝,韵变而意不变,此诗家必不容昧之几。〔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降者,玄鸟降也,句可绝而语未终也。〔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意相承而韵移也。尽古今作者,未有不率繇乎此。不然,气绝神散,如断蛇剖瓜矣。近有吴中顾梦麟者,以帖括塾师之识说诗,遇转则割裂,别立一意。不以诗解诗,而以学究之陋解诗,令古人雅度微言,不相比附。陋子学诗,其弊必至于此。

知〔池塘生春草〕、〔蝴蝶飞南园〕之妙,则知〔杨柳依依〕、〔零雨其蒙〕之圣于诗;司空表圣所谓〔规以象外,得之园中〕者也。

〔赐名大国虢与秦〕,与〔美孟姜矣〕、〔美孟弋矣〕、〔美孟庸矣〕一辙,古有不讳之言也,乃《国风》之怨而诽,直而绞者也。夫子存而弗删,以见卫之政散民离,人诬其上;而子美以得〔诗史〕之誉。夫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为代也,久矣。《鲁颂》,鲁风也;《商颂》,宋风也:以其用天子之礼乐,故仍其名曰〔颂〕。其郊禘之升歌也,乃文之无惭,侈心形焉。〔鼓咽咽,醉言归,于胥乐兮。〕与《铙吹》、《白纻》同其管急弦繁之度,杂霸之风也。鲍昭、李白、曹邺以之。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语似排偶,而下三语与上一语相匹。李白〔剑阁重开蜀北门,上皇车马若云屯。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窃取此法而逆用之。盖从无截然四方八段之风雅也。

谢灵运一意回旋往复,以尽思理,吟之使人卞躁之意消。《小宛》抑不仅此,情相若,理尤居胜也。王敬美谓:〔诗有妙悟,非关理也。〕非理抑将何悟?

用复字者,亦形容之意,〔河水洋洋〕一章是也。〔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顾用之以骀宕。善学诗者,何必有所规画以取材?

兴在有意无意之间,比亦不容雕刻;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天情物理,可哀而可乐,用之无穷,流而不滞,穷且滞者不知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乍读之若雄豪,然而适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相为融浃。当知〔倬彼云汉〕,颂作人者增其辉光,忧旱甚者益其炎赫,无适而无不适也。唐末人不能及此,为〔玉合底盖〕之说,孟郊、温庭筠分为二垒。天与物其能为尔阄分乎?

猜你喜欢
  第十出 盟谑·李渔
  ◆竹房先生吾丘衍(竹素山房诗)·顾嗣立
  第三十六回 病女郁莲英惜才 杀差寇云龙遇救·萧晶玉
  第三十二出 易生避难·王世贞
  乙集第八·钱谦益
  卷十九·黄希
  参寥子诗集卷四·道潜
  东海渔歌卷一·顾太清
  三集卷五十八·乾隆
  三集卷二十八·乾隆
  卷八十三·王奕清
  卷187 ·佚名
  卷一百四十四·陈廷敬
  他眼里有你·徐志摩
  初集 二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论衬字第十九·王骥德

      古诗余无衬字,衬字自南、北二曲始。北曲配弦索,虽繁声稍多,不妨引带。南曲取按拍板,板眼紧慢有数,衬字太多,抢带不及,则调中正字,反不分明。大凡对口曲,不能不用衬字;各大曲及散套,只是不用为佳。细调板缓,多用二三字尚不妨;紧

  • 第三十三出 出使·李渔

    〖北醉太平〗(净扮琉球王,引众上)虬蟠海邦,灏气苍茫,洪涛遥泻旦天光。奠金瓯,水一方。剑铓高拥芙蓉浪,声华远接天朝壮。若得个周官仪制汉宫装,一般般帝与王。孤家琉球国王是也。自从遣国相往中国请封,要借天帝龙威,压倒地邻鲸

  • 序·陈子龙

    陈子龙李雯宋征舆○陈子龙有明御宇。矢文德以洽海内。学士大夫。委蛇酝藉每以修辞显。自弘治以后。俶傥瑰玮之才。间出继起。莫不以风雅自任。考钟伐鼓。以振竦天下。而博依之士。如聚沙而雨之。作者斐然矣。又以承百

  • 梅尧臣续金针诗格·佚名

    续金针诗格 旧题宋 梅尧臣《续金针诗格》一卷,旧题宋梅尧臣撰。《郡斋读书志》著录于集类小说类,《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晁公武云:“皇朝梅尧臣圣俞撰。圣俞游庐山,宿西林,与僧希白谈诗,因广乐天所述云。&

  • 卷八十六 志六十一·赵尔巽

      ◎礼五吉礼五   宗庙之制 时飨 祫祭加上 谥号 东西庑配飨醇贤亲王庙   谒陵   宗庙之制清初尊祀列祖神御,崇德建元,立太庙盛京抚近门东。前殿五室,奉太祖武皇帝、孝慈武皇后。后殿三室,奉始祖泽王、高祖庆王、

  • 逸文·钱俨

      钱文奉,元璙之子。善骑射,能上马运槊。涉猎经史,精音律、图纬,医药、鞠奕之艺,皆冠绝一时。初以父荫,为苏州都指挥使,迁节度副使。元璙卒,代知苏州中吴军节度使。有鉴裁,礼下贤能。士负才艺者多依之。作南园、东庄,为吴中之

  • 第二十九回 贪功得祸郦生就烹 数罪陈言汉王中箭·蔡东藩

      却说楚大司马曹咎,与塞王司马欣,统是项王故人,始终倚任。咎与欣尝有德项梁,事见十二回。项王且封咎为海春侯,叫他坚守成皋,原是特别重委,再派司马欣为助,总道是万稳万当,可无他虞。曹咎也依命守着,不欲轻动。偏汉兵屡来挑

  • 卷之七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七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梁启超

    天津教案 法越之役 中日天津条约议和日本 停战条约及遇刺 中日和约及其功罪李鸿章之负重望于外国也以外交,李鸿章之负重谤于中国也亦以外交。要之李鸿章之生涯,半届外交之生涯也。欲断定其功罪,不可不以外交为最大之

  • 柳世隆传·萧子显

    柳世隆字彦绪,是河东解人。祖父柳凭,曾任冯翊太守。父亲柳叔宗,去世比较早。柳世隆少年时就很有风仪器度,伯父柳元景,在宋朝大明时期(457~464)做过尚书令,对世隆特别赏识喜爱,超过其他几个孩子。又把世隆的情况讲给孝武帝听,于

  • 37.蔺相如完璧归赵·林汉达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带着国书去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让出十五座城来换赵国收藏的一块珍贵的“和氏璧”,希望赵王答应。赵惠文王就跟大臣们商量,要不要答应。要想答应,怕上秦国的当,丢了和氏璧,拿不到城;要不答应,又怕

  • 《球阳记事》目录·佚名

    当官姓氏法 司 蔡 温具志头亲方文若向俭德今归仁亲方朝见向得功宜野湾亲方朝雅总宗正向文思本部按司朝隆向依仁大城按司朝倚向秉干国头亲方朝齐纂脩司郑秉哲伊差川亲云上佑实蔡宏谟久高里之子亲云上梁 煌当

  • 十后悔·佚名

    有一学僧问云居禅师道:“弟子每做一事,事后总不胜懊悔,请问老师,为什么我有那么多的懊悔呢?”云居禅师道:“你且先听我的十后悔:一、逢师不学去后悔;二、遇贤不交别后悔;三、事亲不孝丧后悔;四、对

  • 众经目录卷第三·彦琮

    隋翻经沙门及学士等撰别生(于大部内抄出别行) 合八百一十部一千二百八十八卷大乘别生一百二十一部一百三十八卷·华严经十种生法经一卷·佛名经一卷·净行品经一卷·菩萨名经一卷·抄

  •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九·明雪

    明住天台護國寺嗣法門人寂蘊編頌古正偏五位正中偏夜深,玉女不成眠,漁翁舉棹清波上,攪動澄潭月一團。偏中正,萬象森羅圓古鏡,物物全彰炤不差,絲毫皆入那伽定。正中來,有無,不涉絕塵埃。炎天大雪飄飄墜,火裏蓮花朵朵開。兼中至,賓

  • 擒玄赋·佚名

    擒玄赋,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北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本篇言内丹术,分作还丹、道生一、道源,龙虎、秋石、河车、五行、胎息、盗机等九节。对内丹之根源、药物,采取之机,锻炼之要,皆有阐发。谓金丹

  • 岁华纪丽·韩鄂

    四卷。旧本题唐韩鄂 (生卒年不详)撰。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韩休之弟殿中丞倩。韩倩之子河南兵曹参军韩涤。韩鄂即韩涤之曾孙。此书之体例如 《北堂书钞》及 《白氏六帖》。以一年四季节候分门隶事。各编均为骈句。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佚名

    四卷,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有论无经,文来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