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集部,别集类,金至元,艮斋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

艮斋诗集卷六

元 侯克中 撰

挽史丞相开府

早驱貔虎定封疆晚握枢机坐庙堂名重一时羊叔子功高千古郭汾阳历朝事业麒麟画遗表精诚日月光义胆忠魂何处见太行山色郁苍苍

挽姚左辖雪斋

深探理窟得心传洞彻先天与後天事去一身还太极物来终日体纯乾流行坎止道常在玉润兰馨理不偏千载斯文一抔土诗成不觉泪澘然

哭崔左丞

高节雄才?出羣浊泾清渭古难分十年当路多知己四海无人敢哭君天水有孚成雨露电雷未合失风云伤心最是南归鴈呜咽哀音不忍闻

挽廉平章

烈似秋霜暖似春明於皎日正於神千年海岳英灵气一代乾坤柱石臣宾客填门惟慕德诗书满架不知贫致君尧舜平生事天命胡为只五旬

挽张国宝总管

忠义留侯素病多此心未了鬓先皤逆流洪水潜归海方命饥民许渡河善政有为无日矣哲人不永奈时何感君倾盖浑如旧重把新诗忍泪歌

挽义士王千户

亿万生灵沸鼎中当时争敢衒英雄天枢自合长居北螮蝀谁教不在东袖里有权除大恶笔头无力写奇功九原若见诸轲辈应媿斯人死至公

夜宿朝元宫赠伦讲师

布衣久客厌尘腥邂逅逢君眼倍青带酒有时歌白雪对花终日读黄庭深深竹院春长好寂寂蓬门夜不扃吟啸等闲天又晓满窻风露一坛星

和雷苦斋按察韵

邂逅天涯若有期緼袍初不羡轻肥几年浪逐人南走指日还同鴈北飞涉世已知前日错读书方见後人非穷途莫道无知已鲁语羲经尽可依

挽李子阳

诗酒平生不解愁尠然天地一虚舟高情肯羡黄金印巨笔应书白玉楼太华昔年留杖屦北邙何日着松楸谪僊人物今安在不觉临风涕泗流

和苦斋雷按察韵

一行能令百行亏人心恒与道心违鹤鳬断续空长短鹏鷃逍遥果是非灞水谩劳扪蝨手桐江谁问钓鱼矶五湖莫道风波恶中有沙鸥自在飞

答朱鹤皋惠茶

日高梦破打门声阳羡新茶称客情方念鴈无千里信忽闻鹤在九皋鸣轩辕石鼎春云暖汉武金盘晓露清方丈蓬莱在何处乘风好缔玉川盟

吊李安常县令

少学轩岐惯讨论晚宗孔孟盛推尊一官自足武陵尹千里谁招建业魂衣钵已能光祖考箕裘未必到儿孙斜阳老树荒烟外隃想孤坟酹一尊

冯生名德秀字茂叔犯二贤名字令改之请诗有作

夫子常严器与名岂容辞邑请繁缨当时尚许从先进末世徒知畏後生衍义六经相表里通书千古放光明西山名讳濂溪字於汝安时且莫更

次李御史韵

傍垒新雏翅未腾扶摇寥廓果谁能独怜南渡耽书客絶胜西来面壁僧衰鬓不堪临晓镜畏涂何苦履春氷蟠胸万卷从兹始累土终当到九层

与诸相宴西湖

湖上风烟百态新天涯客子独伤神山禽水鸟?常乐岸草汀花顷刻春好景每伤诗笔钝芳辰莫厌酒杯频殷勤细问孤山老几度楼台换主人

姚翰林端甫过姑苏访予出冯提刑寿卿所寄诗中间言及太常博士李鹏举时鹏举已不禄而寿卿闲居襄阳尚未知因赓其韵以寄

挈家高隐鹿门公莫逆何尝有异同鸿鹄林深全晚节蓴鲈江冷正秋风五千道德言犹在九万扶摇梦已空我不忘君君念我莫分汉上与吴中

题邓山房卷後

竹暎轩窻水暎门书为朋友道为邻磨开万古虚空镜照破三生幻化身壶里有方留白日世间无路避红尘功成莫跨苍鸾去常与山房作主人

用前韵

成性存存道义门西邻禴祭胜东邻逍遥游外无穷景安乐窝中自在身我爱原思辞廪粟谁知潘岳拜车尘飘零海角天涯客惭愧山间林下人

程运副子充席间赋

龎眉野老髩如霜邂逅逢君引兴长千里暮山开晚霁一篱寒菊破秋香从教好景撩诗思已判闲身入醉乡满坐亲朋皆故里恍疑魂梦到河阳

和王宣慰韵

生平只被古书埋胷次殊无半点埃大义不愆容我拙老怀何惜向君开一时竞造平原馆千载谁登乐毅台饭饱闭帘便午枕打门谁又送诗来

口占赓徐容斋韵

弹指声中得几何头颅如许惜蹉跎兼金敢不明辞受璞玉无劳教琢磨海内每伤佳士少天涯岂厌故人多归来拟向沧浪上独棹轻舟漾素波

汴梁朝元宫徐真人庆八十索赋

方瞳鹤髪地行僊四海朝元一洞天寿去期颐无远日经分道德有余年老仍扫地神公异远涉流沙令祖贤况继磐山三世业得无师授与家传

王同知直卿父母均年八十五辄解印养亲李提举寿卿索赋

德形於外本於中解印归来道更崇一行二三千载少双亲八十五年同至诚水火犹能蹈大孝神明岂不通安得人人皆尽分翕然四海一春风

怀友

时往时来莫厌频何妨尊酒细论文镜中白髪留春雪楼外青山隔暮云碌碌无成空叹我区区相爱敢忘君生平只欠亲朋债富贵功名百不闻

悼阚彦举

锦绣肝肠铁石姿九州行遍复何之鳌吞鲸吸千杯酒凤起蛟腾七字诗竹杖打门求友日纸衣裹骨到家时生前死後俱漂泊想像临风酹一巵

赠段无心处士

灵台皎皎月轮孤勘破先天事事无争向閙中呈伎俩肯从生处下工夫一壶天地供诗笔万里江山入画图方念玄关何处问忽惊紫气过三吴

题柯以善所藏合江图卷

晴波渺渺去无声桂棹兰桨夜不停二水合为千顷碧一谿分破两山青僊家此地留丹竈帝座当年应客星不与主人同一醉春风虚负合江亭

同王廉访诸公养乐园宴

竹遶轩窻花满庭蕙薰兰炙有余馨锦囊佳句闲中得金缕新声醉後听春水渡头双鹭白夕阳楼外乱山青聨镳不觉归来晚拂面东风酒未醒

题贾参政双桂堂卷

柳营兰省一生忙心已成灰鬓已霜天上力辞三事贵月中连得两枝香邀宾握槊情虽笃教子明经味更长万卷传家余庆在桂堂应不愧槐堂

同史右丞游白石洞天留别杜南谷

轧轧肩舆入薜萝琳宫夜饮发天和东山丝竹欢声远南谷风烟爽气多洞里好花浓似染世间幻景疾如梭新诗莫道浑无用留与幽人叩角歌

寄友生廉访

专事威仪失太严少亏礼节又伤廉未酬柏府埋轮志徒起瓜田纳履嫌古冶竟为齐相沮穆生几被楚人钳黄锺瓦缶无分别龟策徒劳郑尹占

贾参政席间赋

诗酒蹉跎老病身杖藜犹未出红尘日升阳谷乾坤晓雪尽隂山草木春海上惯为千里客世间希见百年人相逢幸喜浑无事满酌金罍莫厌频

题祁真人画像卷

长眉疎秀暎方瞳野鹤昂藏对古松圯上既传黄石略山中还启白云封善人涉世恒多故猛虎当途不少容紫气入关千载後乾坤能得几犹龙

题高同知放奴诗卷

高君决意放奴时一寸丹心肯自欺但见家僮哀有母忍令老妪哭无儿平居不作终身慊隂隲何须满卷诗自是吾侪缘技痒此生未必欲人知

送李提举寿卿北上

生平律已亦清严好察真如镜出匳愉色奉亲知干蛊虚心接物得撝谦此风不已成忠厚他日无疑举考廉临事勿令圭角露世人多忌莫邪銛

艮斋诗集卷六

 

猜你喜欢
  卷九十六·彭定求
  李生·唐圭璋
  第七出 闯氛·李渔
  曲论·徐复祚
  乡村里的音籁·徐志摩
  别丢掉·林徽因
  第九出 龙会仙筵·丁耀亢
  圭塘欵乃集原序·许有壬
  卷三百十二·陈思
  卷七十一·陈思
  卷十八·吴之振
  外集卷七·陈元龙
  御选宋诗卷七十八·康熙
  二集 二卷·钱德苍
  卷四·张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四十八·彭定求

        卷848_1 【言兴】尚颜   矻矻被吟牵,因师贾浪仙。江山风月处,一十二三年。   雅颂在于此,浮华致那边。犹惭功未至,谩道近千篇。   卷848_2 【江上秋思(一作尚志诗)】尚颜   到来江上久,谁念旅游心。故国无

  • 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第八·司马迁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柰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

  • 卷一五四 梁紀十·司马光

      上章閹茂(庚戌),一年。   高祖武皇帝中大通二年(庚戌,公元五三O年)   春,正月,己丑,魏益州刺史長孫壽、梁州刺史元儁等遣將擊嚴始欣,斬之,蕭玩等亦敗死,失亡萬餘人。   辛亥,魏東徐州城民呂文欣等殺刺史元大賓,據城反,魏遣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七·乾隆

      周  景王  【戊辰】十有二年使詹伯【詹桓伯周大夫】如晋晋使赵成【赵武之子谥景子】来致阎田【氏族畧唐叔虞之后晋成公子懿食采于阎春秋彚纂注阎属晋与甘相近之邑】甘人【甘大夫襄】与晋阎嘉【阎大夫】争阎田

  • 卷之二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于慎行传·张廷玉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十七岁时,乡试中举。御史想在为新举子举行的宴会上为他加冠,他以没得到父亲的许可而推辞了。隆庆二年(1568),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编修。万历初年,《穆宗实录》撰成,晋升为修撰,担任日讲官。先朝

  • 偏安排日事迹卷十二·佚名

    四月癸丑朔,革御史王孙蕃职为民,刘宪章法司提问。给死难诸臣申佳胤等三代诰命。减临淮侯李祖述禄三之一,以祖券免死。罚朱元臣俸二年。加淮宁侯孙维城太子太傅、襄卫伯常应俊太子太保;应俊仍荫子。准高杰子元爵袭封兴平伯

  • 选举六·徐松

    举士十二贡举杂录【宋续会要】嘉定元年正月九日,臣僚言:「仰惟国家数路取士,得人最盛,莫如进士设科。近年奸弊滋甚,据权势者以请嘱而必得,拥高赀者以贿赂而经营,实学寒士,每怀愤郁。今有管见:一、考校差官,要当精择。盖考官精明

  • 景公欲诛骇鸟野人晏子谏第二十四·晏婴

    景公射鸟,野人骇之。公怒,令吏诛之。晏子曰:“野人不知也。臣闻赏无功谓之乱,罪不知谓之虐。两者,先王之禁也;以飞鸟犯先王之禁,不可!今君不明先王之制,而无仁义之心,是以从同纵欲而轻诛。夫鸟兽,固人之养也,野人骇之,不亦宜乎!”公

  • 尚同下第十三·墨子

    子墨子言曰:知者之事,必计国家百姓所以治者而为之,必计国家百姓之所以乱者而辟之。然计国家百姓之所以治者,何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何以知其然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是明于民之善非也。若苟明于民之善非

  • 韓愈讀鶡冠子·鹖冠子

    鶡冠子十有六篇其詞雜黄老刑名其博選篇四稽五至之說當矣使其人遇其時援其道而施於國家功德豈少哉學問篇稱賤生於無所用中流失船一壺千金者余三讀其辭而悲之文字脫繆為之正三十有五字乙者三減者二十有二注十有二字云

  • 大学章句原序·真德秀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

  • 卷四十七·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四十七   宋 程公说 撰内鲁第一子言之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知我者其惟春秋乎则何以约乎鲁史如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杞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宋不足征也吾

  • 报本元禅师·惠洪

    禅师名慧元。生倪氏。潮阳人也。垂髫嶷然。群儿剧于前。袖手趺坐而已。父母商略曰。儿材地如此。宁堪世用。意事佛僧。可耳。元闻之。即前拜辞。依城南精舍。诵法华经。年十九。剃落受具。游方至京师。华严圆明法师者

  • ○事理不二第八·玄觉

      夫妙悟通衢。则山河非壅。迷名滞相。则丝毫成隔。然万法本源。由来实相。尘沙惑趣。原是真宗。故物像无边。般若无际者。以其法性本真。了达成智故也。譬夫行由通径。则万里可期。如其触物冲渠。则终朝域内。以其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三义疏上·智旭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经支那蕅益沙门释智旭疏义一切佛语心品之三(魏云。佛心品第四。唐云。无常品第三。)第十八意生身门二。初许宣。二正说。今初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意生身分别通相。(魏云。意生身修行差别

  • 总目卷第四·智旭

    阅藏知津总目卷第四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编次 第三论藏 二分一大乘论二小乘论 一大乘论 又三一释经论二宗经论三诸论释 一释经论 又二一西土二此土 一西土大乘释经论十住毗婆沙论(十五卷) (南志满北规仁)十地经论(十二

  • 第三十八章 十王章·佚名

    摩诃那摩之儿由达弥罗妇人之胎所生有苏提塞那,同第一妃女儿有桑伽,(一)苏提塞那即王位,即时为桑伽所杀。同日彼女打鼓回绕,(二)与己夫持伞之称陀王位,彼奢达伽哈伽[持伞]之储水池,于[彼]年已殁。(三)时彼友大智慧之大臣,此死者于王邸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