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十五    宋 吕本中 撰再简范信中益谦呈张仲宗

昨日之游乐不乐主人爱客亦【一作客】不恶梅花远近遍川谷雨练【一作冻】风揉未全落明日之游复如何城南城北梅更多对酒我不饮把琖君当歌酒肉虽勤主人费且幸吾党频相过梅花纵落君莫叹与君同住海南?花开花落都几时君醉我醒人得知相逢一笑俱有诗如何不饮令君嗤

寄晁恭道郑德成二漕

二年住闽中不识建溪茶处处得残杯顾未惬齿牙饥肠拥滞气病眼增昏花故人持节来怜我病有加会当饷絶品不但分新芽苍壁月堕晓宝胯金披沙一洗肝肺净兀坐如还家隂雨又不解天气复未佳持诗寄两公请为交旧时便续北苑谱即日定等差

连得夏三十一兄弟范十五仲容赵十七頴达书相与甚勤作诗寄之

闲居病亦侵世务每絶念犹怜二三子从我久未厌书来不改昨意苦辞亦赡问我来何时期我早会面我行但谋食欲去复未便要当相就居同止山水县读我所传书亦足满素愿开卷忽有得如饮醇酒酽吾闻古志士学也盖有渐欲升夫子堂不摘屈宋艶倒篱望青天岂必在窥覸他时倘从容此语子可验

送钱子虚抚干往洪州赴新任二首

君不求时用居然如病夫经过閲岁月相伴走江湖白玉终无玷寒松保不枯同官多胜士总为致区区老矣吾无用归欤子未宜端能出奇策略为济斯时闷有书遮眼闲须笏拄颐西山有爽气当报故人知

题晁恭道善境界图

畴昔相从三十年如今休去不逃禅知君参见法轮老始悟苍苍便是天

境界本来无善恶人间何处有新图欲知个里真消息腊月寒松永不枯

问乾元珪老

问?乾元老江头几日回还应舣船待不作御风来漫有经旬别频思一笑开庭前荔子熟尚要着诗催

赠杨绍祖

城东往还者相近得杨卿处世如无事为官不近名匣藏防身剑案有读书檠此外唯尊酒时时唤客倾

谢宇文漳州送茶

暑气侵人病逾剧虚堂坐调出入息漳州太守送茶来王圭小凤俱无敌太守怜我病无语故遣此茶相劳苦千金一饼君未许百金一盏如泼乳其它鬬芽未足数下视纷纷等尘土病夫未饮病先愈坐觉爽气生肺腑城中车马閙如雨更有乐善如君否

夏日

暑雨遂经月客来困稍疎闭门观易象反复看何如妙处元非画微言不在书故山初未远举首是吾庐

过刘忠显公乡县作

疾风知劲草世乱识忠臣自古有此语今代岂无人刘公生东南节义迈等伦时危出一死以扞战马尘遂令天下人稍知吾道尊至今生气在凛凛凌层云我行崇安野瞻望彼高坟流泽既未远有子贤而文会当广德业早为建殊勲此意苟不泯楚人生伍员

夏日深居二首

怱怱车马未言还因病深居未得闲更为故人留一夏稍移行李过东山

故人多住城东寺还许相过结净缘海寇求降荔子熟是中风月可忘年

乾元副寺欲还云门

子有四方志云门寻旧游溪山往时梦江海一番秋物态随高下生涯任去留闲将问庵主如此是禅不

庆尧侍者以诗相赠偶成絶句谢之

满城车马杂尘埃所至如云拨不开只有西禅尧侍者肯冲剧暑送诗来

渴雨简张仲宗二首

强读文书不补饥只今一饱尚难期薄云未肯苏禾稼细雨才堪湿荔枝

雨湿平林松桂香断云冉冉拂疎篁江山故自可人意从此归休策最长

谢杨绍祖惠玉友

我来闽中居中热久断酒端居苦无事神气思内守故人怜我病小缸送玉友极知此不凡岭海见未有感君意则重纳约况自牖欣然洗盏尝不待捧素手空杯贮玉色一洗市沽丑坐令百疾去敢复望升斗从令破酒戒可以入道不

与李似宗别後奉寄

昔者相过今几时心期虽在事多疑滞留江海君先病怅望云山我欲归老境犹存作诗苦故人多有食言肥汉隂老父如无事肯复逢人论是非

作雨不成旱暑愈甚未能就道

三日隂风雨不成坐嫌冲暑作宵征敢因贫故累公子尚欲闲时寻友生兵甲未休心已醉诗书颇费眼犹明便须凖拟庵居用拄杖绳床折脚铛

闻鹊

一夏病如此他乡闲未回疎檐闻鹊喜知有远书来

荔子

南征未厌苦关山荔子今年已厌餐时有野僧来献供每烦佳士约同盘门前炎暑三伏旱坐上氷霜六月寒他日一尊须念此中州传买半棃乾

乾元真歇数约他日同庵居

与君俱自走天涯何处云山不是家城市少留真梦事林泉高卧亦空花久无佳句雕肝肾漫有微言到齿牙他日一庵如可必愿分斋罢半瓯茶

将发福唐【一云别李叔易谦简士珪】

尽此一囊粟我行当有期凉风吹天涯增我别後思结束向行在问子还【一作来】何时初无济时策处事多参差环视中所有无一施可宜形骸久已病敢徼当世知不蒙朋友责定遭儿辈嗤矧此世外人劝归常恐迟相寻有如日请盟吾此诗

听雨

日数归期似有期故园无语说相思芭蕉叶上三更雨正是愁人睡觉时

茉莉

香如含笑全然胜韵比酴醾更似高所恨海滨出太远初无名字入风骚

闻二弟召对

晚来忽雨已如秋竹枕欹眠得自由忽报诸郎例升进颇容老子便归休人传幽并三年旱势合山河一战收顾我迂疎最宜病祗应随处见莬裘

夜凉早起寻李贻季陆庆长所惠诗有作

夜长忘隂晴忽听檐雨滴空房闭重门凉气通枕席欣然欲揽被如覔旧相识那知庚伏内得此睡通夕起寻两君诗令我生气力成蹊长桃李已自除荆棘远游得数士舍此百无益挑灯视皮肤不顾蚊齩赤因之不复寐为子增叹息

闻大伦与三曾二范聚学并寄夏三十一四首

我思临川居欲往意未慊每怀三二子岁月多荏苒後生慎所习正是丝在染未须极轩昂且须就收敛举动思故人此志岂不远才虽有高下事亦要强勉愿为江海深莫作盆盎浅

世人争锱铢未语色已变居然面颈赤自处亦已贱宁知烈士胸渠自有志愿一介不妄取万锺我亦倦古人有伯夷名冠太史传

见人辄有求所以百虑非但能守箪瓢何事不可为愚夫饱欲死志士固长饥出门万里涂其亦慎所之莫惜一日勤而忘终身忧农夫力耕作其必岁有秋日前不卤莽久亦有倍收少年不努力老大复何求

别法一上人

我有江浙役子能乘兴来便同汤院浴却为故人回此道恐遂絶後生良可哀试寻钥匙子一一与重开

别後寄珪粹中【一作鼔山】

海上相逢两过秋飘然乘兴亦悠悠送行百里还归去同是江湖不系舟

哭王元迈

纷纷举手争毫末砥柱当河独不流一夕便随波浪没天涯黄叶更悲秋

别林氏兄弟

二年住闽岭所閲足青紫那知万衆中得此数君子相从不我厌但觉岁月驶高论脱时俗如风濯烦暑出处虽未同气味固相似人生有离合【一作低昂】所畏为物使要当啜英华不必计渣滓他年肯相寻在彼不在此本中欲谋他日复来福唐之东山林少頴请作诗以记因成两絶

老大驰驱百不宜敢将筋力蹈危机他年更欲眠云住同过东山尝荔枝

更作东山住寻盟尚有诗看君腾踏去及我未归时

谢人惠陈家紫

烦君惠我陈家紫万里漂流合得尝莫道闻名不相识旧随笾实到吾乡

闲居感旧偶成十絶乘兴有作不复诠次

四海交游一信民後来情分更谁亲可怜相伴谿堂老一去尘寰三十春【汪信民谢无逸】

一世声名高与关亦知不合住人间不令整顿乾坤了虚逐松声半夜还【高茂华秀实关沼沚叙】

璧老投冠去学禅堂堂一【一作三】鼔阵无前平生老伴唯均父马病涂穷不着鞭【饶节德操夏倪均父】

屏医郤药病良已絶学捐书我又休却到旧时行履处五湖烟水上渔舟

万里飘然不系舟老来专忆旧交游西风日落中原路虚度江湖数十秋

唐子直心絶可怜夏侯苦节更谁传诸晁事业风流在各有残诗十数篇【唐广仁充之夏侯髦节夫晁载之伯禹咏之之道贯之季一谓之季此冲之叔用】

平生亲爱独诸晁叔也相亲共寂寥半日不来须折简暂时相远定相招【叔用】

病夫长病合长饥岂复轻随世上儿云雨覆翻渠有分江湖潦倒我无知

曾郎学行冠姻亲赵子才能又絶伦仲弟故应同二妙一时先後委埃尘【曾元似赵才仲及余仲弟也】

便欲长休老未能尔来频愧住庵僧直须弃尽人间事始见从来一点灯

温泉【一作福州汤院】

海上秋来早晩凉客愁苏醒似还乡归途尚欲疗疮疥剩乞温泉一勺汤

将去福州

委曲随人久未甘翛然午枕睡方酣功名到此终无分身世从来百不堪为己工夫今粗晓住山活计久相谙他时不用求三径投老才须住一庵

初秋

凉风惊木叶意欲作深秋客病浑如昨囊空却自由因闲得饮酒端坐胜封侯寄语平生友当能为我谋

奉呈鼓山云门二老

汝水相逢今几年只今同住海南偏月明本自无亏缺山色何尝有变迁他日会逢晜弟语一时惊散老狐禅倘因居士闲开口却作冲和二月天

从叔巽叔覔茶

疾病侵凌转不堪时思一室奉清谈嗣宗已饷兵厨酒当有新茶惠阿咸

福建界首寄福州亲旧

海上秋风吹客衣屡烦亲旧送将归今朝更入江东路便恐书来即渐稀

严州九日坐上赠胡明仲常子正

今年得交旧九日会严州城角风云暮天涯景色秋功名有长铗行李付扁舟苦恨三年别聊因一笑留病添文字嬾老耻稻粱谋活国须公等吾生便可休

方允迪挽词二首

已矣儒林老今为地下郎空山留几杖遗稿漫文章径狭风霜远溪深草木长伤心钓台路千载閟幽光惟君好兄弟少小共声名岂止千人杰俱为一代英云何卧丘壑不使至公卿恸哭松风远悲云咽莫声

程伯禹母夫人挽诗二首

久矣闺门秀端如玉在渊相夫成令德教子作名贤遽逐秋风尽空令莫景迁伤心江左地松栢闭新阡旧随贤子後每得熟严规未获升堂拜空成相挽诗爵频赐汤沐夀不到期颐他日家声在流传世未知

送范师厚宣谕四川

老境侵寻久废诗送君宁复似当时虺隤病马犹长路偃蹇寒松只旧枝想得山川瞻使节便令父老识家规【忠宣公尝使成都】圣朝本意惟寛大网漏吞舟始合宜【王导尝遣八部从事之部顾和在下传还从事见导人人各言二千石长短和独无言导问之和曰明公为政当使网漏吞舟之鱼岂可采听风闻察察为政导咨嗟其言】

赠了老

前年见公沧海上法会堂堂万骑将今年见公浙河东犹是当时旧老翁送行更有天童老骐骥齐驱猎霜草野狐射干胆欲破不但独喷羣马倒我衰且病百念絶便得从公不为早忘情遁迹亦未是言与不言俱一扫世人扰扰不归家公行问渠有何好

东莱诗集卷十五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六十二·彭定求
  胡寅·唐圭璋
  ●卷十二·赵翼
  白石道人歌曲卷二·姜夔
  卷二 东游草·刘鹗
  第三折·佚名
  第三折·佚名
  第一折·王实甫
  《词综》(卷五)·朱彝尊
  歌(译诗)·徐志摩
  窦氏聨珠集跋·褚藏言
  卷二十九·陆游
  金渊集卷五·仇远
  卷三百六十四·陈廷敬
  卷七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九·阮阅

      ●卷十九·隐逸门  世人渭(论)渊明,皆以其专用肥遁,初无康济之念,能知其心者寡也。尝求其集,若云:“岁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又有云:“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其自

  • 卷三十二·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三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晋第二 傅玄【字休奕北地泥阳人博学善属文举秀才晋王时为常侍及受禅进爵为子武帝初置谏官以玄为之迁侍中转司隷校尉免官卒於家追封清泉侯諡曰刚】 短歌行 长安高

  • 卷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十八李峤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神龙见像日仙凤养雏年大火乘【一作宝来】天正明珠对月圆作新【一作祚延】金箧里歌奏玉筐【一作箱】前今日宜孙庆还参祝夀【一作圣】篇奉和送金城公

  • 提要·杨一清

    (臣)等谨案闗中奏议十八巻明杨一清撰一清字应宁安宁人成化壬辰进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谥文襄事迹具明史本传此书皆其生平章疏之文分为六类巻一巻二曰马政类巻三曰茶马类则以副都御史督理陜西马政时所上巻四巻五巻六曰巡抚

  • 卷一百二十五·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二十五宋 宋敏求 编政事平乱下平张韶德音破李同捷德音诛兴元乱兵勅诛王涯郑注後德音诛王涯等德音诛王涯等告诸陵诏平潞州德音平徐州制平杨师立诏平杨师立宣示中外制平孙儒德音平杨守亮

  • 卷十二·长孙无忌

    <史部,政书类,法令之属,唐律疏义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疏义卷十二唐 长孙无忌等 撰户婚上【凡一十四条】疏义曰户婚律者汉相萧何承秦六篇律后加廐兴户三篇为九章之律迄至后周皆名户律北斋以婚事附之名为婚户律隋开皇

  • 提要·康熙

    【臣】等谨案庭训格言一卷雍正八年世宗宪皇帝追述圣祖仁皇帝天语亲录成编凡二百四十有六则皆实录圣训所未及载者盖我世宗宪皇帝至孝承顔特防眷注宫闱问视之暇从容温谕指示独详而帝徳同符心源黙合聆受亦能独契故防绎旧

  • 尚书疏衍目録·陈第

    卷一尚书攷古文辨引书证尚书评卷二【虞书】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勲分命羲仲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禋于六宗辑五瑞如五器卒乃复象以典刑五刑有服陟方乃死舜生三十念兹在兹明于五刑以弼五教负罪引慝曰若稽

  • 卷二十四·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十四中庸一问中庸名篇之义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兼此二义包括方尽就道理上看固是有未发之中就经文上看亦先言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又言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

  • 卷三十·赞宁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二(正传十九人附见六人)○唐上都大安国寺好直传释好直,俗姓丁氏,会稽诸暨人也。幼不喜俗事,酒肉荤茹,天然不食。因投杭坞山藏师落发。元和初受具于杭之天竺寺。凡百经律论疏钞,嗜其腴润。一旦芒篸策杖,诣洪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六十·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五分不思議品第十之二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甚奇世尊.於諸菩薩[一]善能付囑善能護念。佛言善現.如是如是.所   以者何.諸菩薩衆爲欲長夜利樂多生哀愍世閒諸衆生故.欲令天人獲大義

  •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六·窥基

    窥基撰三宝义林三宝。略以六门分别。一明种类。二出体性。三释名字。四辨废立。五显差别。六解妨难。明种类者。有六种类。一同体。二别体。三一乘。四三乘。五真实。六住持。同体者。胜鬘经说。归依第一义者。是究竟

  • 中四下·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中四下释忏六聚法篇忏是能忏之心。六聚即所忏之罪。法谓忏之轨度。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云。取其义意谓不造新。忏谓止断未来非。悔谓耻心于往犯。有将忏字训首训鉴。义虽

  • 金刚錍显性录卷第二·智圆

    孤山沙门释 智圆 集次佛下复宗明空三初明来意复宗者佛本以虚空喻实正因由迦叶执权缘了而难并空令有故佛称末代权顺彼难问说於三有以斥三非广谈涅盘不同虚空其义既毕还复前宗显示虚空非有为法故云显空非有复虑世人以

  • 国语文法概论·胡适

    胡适著。全文分三篇,第一篇为国语与国语文法,第二篇为国语的进化,第三篇为文法的研究法。前两篇谈了语言的起源、功用、发展变化等。认为语言文学有许多用处,可以表情达意,记载过去的经验,是进行教育的工具,是人类共

  • 子午流注说难·吴棹仙

    2卷,近代吴棹仙著。本书首为子午流注环周图及其介绍。后分上、下两卷。上卷本输穴说难,介绍子午六十六穴、别络十二穴、下合穴三穴共八十一穴,每穴设部位、证治、针灸、按等项,后附穴位图谱;下卷介绍与子午流注有关的基本

  • 北巡私记·刘佶

     刘佶撰。作者元末供职于朝廷,跟随元顺帝一行仓皇北逃,并将此事美化为“北巡”,故名其书为《北巡私记》。全书记载自至正二十八年(1368)闰七月至三十年正月,共十七月之事,所记多为元顺帝仓促北逃以及最后死去的经过,其中对逃

  • 印光法师文钞·印光

    现代净土宗师印光的佛学著述全集。1918年初编刊印于北京,翌年印行初编续集。1922年将初、续二编分类重校,勒成一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23年,另排增订本,分为四册。1925年,中华书局据之另排出版,题为《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