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三

元稹

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次用本韵并啓】

稹啓今月二十日州吏回伏受相公书示知小生所献和慈竹等诗关逹鉴览不蒙罪退而又赐诗一十韵并首序一百二十三言废名位之常数比朋友以字之饰扬涓埃投掷珠玉幸甚幸甚至於庙议末学江花陋词无不记在雅章以备光宠不胜惶骇惊慙之至昔楚人始交必有乘车戴笠不忘相揖之誓诚以为贵富不相忘之难也况贵贱之隔不啻於车笠之相悬而相公投贶珍重义岂唯一揖之容易哉稹独何人享是嘉惠辄复牵课拙劣酬献所赐是犹百兽与凤凰同舞於箫韶之中各极其欢心耳又何暇自审其形容之不类哉庆岁专人封用上献死罪死罪谨啓

昔附赤霄羽葳蕤游紫垣鬬班香案上奏语玉晨尊戆直撩忌讳科仪惩傲顽自从真籍除弃置勿复论前时共游者日夕黄金轩请帝下巫觋八荒求我魂鸾凤屡鸣顾燕雀尚篱藩徒令霄汉外往往尘念存存念岂虚设并投琼与璠弹珠古所讶此用何太敦邹律寒气变郑琴祥景奔灵芝绕身出左右光彩繁碾玉无俗色蘂珠非世言重慙前日句陋若莸并荪腊月巴地雨瘴江愁浪翻因持骇鸡宝一照浊水昏

酬独孤二十六送归通州【此後至和乐天三首并用本韵】

再拜捧兄赠拜兄珍重言我有平生志临别将具论十岁慕倜傥爱白不爱昏宁爱寒切烈不爱阳温暾二十走猎骑三十游海门憎兔跳趯趯恶鹏黑翻翻鳌钓气方壮鹘拳心颇尊下观鬇鬡辈一扫冀不存名冠壮士籍功酬明主恩不然合【音合】身弃何况身上痕金石有销烁胏腑无寒温分画久巳定波涛何足烦尝希苏门啸讵厌巴树猿瘴水徒浩浩浮云亦轩轩长歌莫长叹饮斛莫饮樽生为醉郷客死作逹士魂

酬刘猛见送

种花有顔色异色即为妖养鸟恶羽翮剪翮不待高非无剪伤者物性难自逃百足虽捷捷商羊亦翘翘伊余狷然质谬入多士朝任气有愎戆容身寡朋曹愚狂偶似直静僻非敢骄一为毫髪忤十载山川遥烁铁不在火割肌不在刀险心露山岳流语翻波涛六尺安敢主方寸由自调神劔土不蚀异布火不燋虽无二物姿庶欲効一毫未能深蹙蹙多谢相劳劳去去我移马迟迟君过桥云势正横壑江流初满槽【江槽楚语】持此慰远道此之为旧交

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三首

昔在京城心今在吴楚末千山道路险万里音尘濶天上参与商地上胡与越终天升沈异满地网罗设心有无眹环肠有无绳结有结解不开有环寻不歇山岳移可尽江海塞可絶离恨若空虚穷年思不彻生莫强相同相同会相别

襄阳大堤绕我向堤前住烛随花艳来骑送朝云去万竿高庙竹三月徐亭树我昔忆君时君今怀我处有身有离别无地无岐路风尘同古今人世劳新故

人亦有相爱我尔殊衆人朝朝宁不食日日愿见君一日不得见愁肠坐氛氲如何远相失各作万里云云高风苦多会合难遽因天上犹有碍何况地上身

邮竹

庭有萧萧竹门有阗阗骑嚣静本殊途因依偶同寄亭亭乍干云嫋嫋亦垂地人有异我心我无异人意

落月

落月沈余影隂渠流暗光蚊声霭窗户萤火绕屋梁飞幌翠云薄新荷清露香不吟复不寐竟夕池水傍

高荷

种藕百余根高荷才四叶颭闪碧云扇团圆青玉疉亭亭自擡举鼎鼎难藏擪不学着水荃一生长怗怗

和裴校书鹭鸶飞

鹭鸶鹭鸶何遽飞鵶惊雀噪难久依清江见底草【一作华】堂在一点白光终不归

夜池

荷叶团圆茎削削绿萍面上红衣落满池明月思啼螿高屋无人风张【去声】幕

酬杨司业十二兄早秋述情见寄【今春与杨兄会於冯翊数日而别 此诗同州作】

白髪故人少相逢意弥远往事共销沈前期各衰晩昨来遇弥苦已复云离巘秋草古胶庠寒沙废宫苑知心岂忘鲍咏怀难和阮壮志日萧条那能竞朝?

代杭人作使君一朝去二首

使君一朝去遗爱在人口惠化境内春才名天下首为问龚黄辈兼能作诗否

使君一朝去断肠如剉檗无复见氷壶唯应镂金石自此一州人生男尽名白

长庆历

年历复年历卷尽悲且惜历日何足悲但悲年运易年年岂无叹此叹何唧唧所叹别此年永无长庆历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词三首【左拾遗时作】

不改延洪祚因成揖让朝讴歌同戴啓遏密共思尧雨露施恩广梯航会葬遥号弓那独切曾感昔年招前春文祖庙大舜嗣尧登及此踰年感还因是月崩夀缘追孝促业在继明兴俭诏同今古山川绕灞陵七月悲风起凄凉万国人羽仪经巷内輼转城闉暝色依陵早秋声入辂新自嗟同草木不识永贞春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三首【膳部员外时作】

国付重离後身随十圣仙北辰移帝座西日到虞泉方丈言虚设华胥事眇然触鳞曾在宥偏哭堕髯前天宝遗余事元和盛圣功二凶枭帐下三叛斩都中【杨惠琳李师道传首京师刘辟李錡吴元济腰斩都市】始服沙陁虏方吞逻逤戎【沙陁突厥自元和初始通中国】狼星如要射犹有鼎湖弓

月落禁垣西星攒晓仗齐风传宫漏苦云拂羽仪低路隘车千两桥危马万蹄共嗟封石检不为报功泥

恭王故太妃挽歌词二首【校书郎时作】

燕姞贻天梦梁王尽孝思虽从魏诏葬得用汉藩【一作官】仪曙月残光歛寒箫度曲迟平生奉恩地哀挽欲何之文卫罗新圹仙娥掩暝山雪云埋陇合箫鼓望城还寒树风难静霜郊夜更闲哀荣深孝嗣仪表在河间

哭吕衡州六首

气敌三人杰交深一纸书我投氷莹眼君报水怜鱼髀股惟夸瘦膏肓岂暇除伤心死诸葛忧道不忧余望有经纶钓?收宰相刀江文驾风远云貌接天高国待球琳器家藏虎豹韬尽将千载宝埋入五原蒿白马双旌队青山八阵图请缨期系虏枕草誓捐躯势激三千壮年应四十无遥闻不瞑目非是不怜吴鵰鹗生难敌沉檀死更香儿童喧巷市羸老哭碑堂鴈起沙汀闇云连海气黄祝融峰上月几照北人丧回鴈峰前鴈春回尽却回聨行四人去同葬一人来铙吹临江返城池隔雾开满船深夜哭风棹楚猿哀杜预春秋癖杨雄着述精在时兼不语终古定归名耒水波文细湘江竹叶轻平生思风月潜寐若为情僧如展及韦载同游碧涧寺各赋诗予落句云他生莫忘灵山座满壁人名後会稀展共吟他生之句因话释氏缘会所以莫不凄然久之不十日而展公长逝惊悼返覆则他生岂有兆耶其间展公仍赋黄字五十韵飞札相示予方属和未毕自此不复撰成徒以四韵为识

重吟前日他生句岂料踰旬便隔生会拟一来身塔下无因共绕寺廊行紫毫飞札看犹湿黄字新诗和未成纵使得如羊叔子不闻兼记旧交情

公安县远安寺水亭见展公题壁漂然泪流因书四韵

碧涧去年会与师三两人今来见题壁师已是前身芰叶迎僧夏杨花度俗春空将数行泪洒徧塔中尘

寒食日毛空路示侄晦及从简

我昔孩提从我兄我今衰白尔初成分明寄取原头路百世长须此路行【寄取一作记取】

别孙村老人【寒食日】

年年渐觉老人稀欲别孙翁泪满衣未死不知何处去此身终向此原归

和乐天刘家花

闲坊静曲同消日泪草伤花不为春徧问旧交零落尽十人才有两三人

襃城驿二首

容州诗句在襃城几度经过眼暂明今日重看满衫泪可怜名字已前生

忆昔万株梨映竹遇逢黄令醉残春梨枯竹尽黄令死今日再【一作载】来衰病身

和乐天梦亡友刘太白同游二首

君诗昨日到通州万里知君一梦刘闲坐思量小来事秪应元是梦中游

老来东郡复西州行处生尘为丧刘纵使刘君魂魄在也应至死不同游

酬乐天见忆兼伤仲远

死别重泉閟生离万里赊瘴侵新病骨梦到故人家遥泪陈根草闲收落地花庾公楼怅望巴子国生涯河任天然曲江随峡势斜与君皆直戆须分老泥【一作长】沙

与乐天同葬杓直

元伯来相葬山涛誓抚孤不知他日事兼得似君无

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三

猜你喜欢
  卷五百二十三·彭定求
  卷三百四十·彭定求
  梁栋·唐圭璋
  卷一乙酉·孙元衡
  张弘范·隋树森
  榖城山馆集卷十五·于慎行
  卷九·郭知达
  卷三百二十一上·曹学佺
  提要·陈棣
  外集卷十一·陈元龙
  卷四百五十八·陈廷敬
  卷三百十四·陈廷敬
  卷七百七十三·佚名
  ●丹桂钿合·沈泰
  卷二·吴当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八十三·彭定求

        卷483_1 【江南暮春寄家】李绅   雒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剑水寺前芳草合,   镜湖亭上野花开。江鸿断续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回。   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   卷483_2 【奉酬乐天立秋

  • 元诗选初集戊集目录·顾嗣立

    萨经历都剌(雁门集 天锡集) 宋逸士无(翠寒集 啽呓集 鲸背吟) 陈监丞旅(安雅堂集) 张承旨翥(蜕庵集) 贡尚书师泰(玩斋集 玩斋拾遗) 编修乃贤(金台集) 鹿皮子陈樵(鹿皮子集) 谢□□宗可(咏物诗)

  • 卷十·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十【目】録【四十四字】采桑子南唐李煜【二首】和凝冯延巳【十三首】欧阳修【九首】晏几道【七首】黄庭坚【二首】谢逸周邦彦【三首】李纲 【首】

  • 卷四百三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三十七莺类五言古白田马上闻莺      【唐】李 白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缲丝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闻早莺         【唐】白

  • 卷五百七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七十李羣玉静夜相思山空天籁寂水榭延轻【一作清】凉浪定一浦月藕花闲自香桂州经佳人故居桂水依旧緑佳人本【一作今】不还秪应随暮雨飞入九疑山放鱼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一作浪】游须知香

  • 曹松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曹松(约830—?)字梦徵 ,舒州(今安徽省潜 山县)人。早年家贫,避居洪州西山,其后投奔建州刺史李频 。李死后,又一度落拓江湖,奔走于江苏、 浙江、江西、安徽、 湖北、 湖南、四川、陕西、广东、广西等地 。昭宗光化四年(9

  • 卷九 開寶元年(戊辰,968)·李焘

      起太祖開寶元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乙酉朔,(案原本作辛卯朔,誤。今改正。)御乾元殿受朝。   庚寅,詔呂餘慶歸朝,以兵部侍郎劉熙古為端明殿學士、權知成都府。   壬辰,左領軍衛上將軍、燕國公劉重進卒。重進

  • 通鉴问疑·刘羲仲

    通鉴问疑提要通鉴问疑一卷宋刘羲仲撰羲仲□州人秘书丞恕之长子宋史附见恕传末但称恕死后七年通鉴成追録其劳官其子羲仲(案宋史原本作义仲癸辛杂识亦作义仲均传写之误今改正)为郊社斋郎其始末则未详也史称司马光编次资治

  • 卷之二百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肉金刚·李定夷

    海陵北关外古北山寺,旧有肉佛一尊。宋代时有僧人,修炼多年,不食尘俗烟火,故后,积久尸身不坏。里人为之装金。作一睡佛像,外衣猩红袈裟,至今面气如生。赫然一龛,帏幔深垂。平日卒无人轻于启视,近有香客,匆匆前往焚香,无意牵入佛幔

  • 第四十四册 天聪五年十二月·佚名

    第四十四册 天聪五年十二月初三日,达赖楚呼尔之使者还。转赐达赖楚呼尔处银茶筒一、狐皮■一、烟二十刀、稻米二金斗、监一金斗、粉胭脂、针线、茶碗三。赏赐使臣缎一、佛头青布八、银碗一、銮花鞍辔、米二金斗。初四

  • 第十一章 16·辜鸿铭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辜讲孔子祖国(鲁国)贵族中最有权势的家族头目(季孙氏)积累了巨大财富。孔子的一位学生(冉有)为这位贵族当差,对居住在贵族土地上的人民苛刻地

  • 卷四·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埤传卷四呉江朱鹤龄撰夏书禹贡孔疏当时水土既治史即録此篇其初必在虞书之内盖夏史抽入夏书或仲尼始退其第禹敷土 奠高山大川马端临曰尧时禹别九州舜摄位分十二州禹后又复为九左传称有夏贡金九牧铸九

  • 卷四十五·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四十五丧服小记第十五之一正义孔氏颖达曰案郑目录云丧服小记者以其记丧服之小义也此於别录属丧服 朱子曰仪礼丧服子夏作传小记是解传中之曲折 吴氏

  • 卷一百六十九·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九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四十二学礼【蕙田】案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敎学为先太学之制昉于五帝其名为成均虞曰庠夏曰序殷曰瞽宗周曰辟廱又兼立四代之学是为五学又有门闱之小学以教国子四郊之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四·宗喀巴

    〔科〕癸三饿鬼所有众苦思惟饿鬼苦者,谓诸习近上品悭者,生饿鬼中,彼复常与饿渴相应,皮及血肉悉皆枯槁,犹如火炭,散发覆面,口极干焦,舌常舐略。此中有三。于诸饮食有外障者,谓彼若趣泉海池沼,即于其处,为余有情持剑枪矛,遮其泉等不

  • 贺上海吴市长电·太虚

    上海吴市长国桢先生勋鉴:中枢望治,昃晷思贤,为地择人,调公长沪,春申迪庆,万国腾欢,甘棠荫屋,援街咸思!召伯名宦,送江入海,……不让坡公。循声早播江汉之间,治绩更驾巴渝而上。谊深文化,道契寰中,流水不穷,浮云自远。敢忘世俗之礼,聊申

  •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下·法藏

    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 法界缘起章 圆音章 法身章 十世章 玄义章(七科已上并未入疏)法界缘起章夫法界缘起为碍容持。如帝网该罗。若天珠交涉。圆融自在无尽难名。略以四门指陈其要。一缘起相由门。二法性融通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