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道端第六

天者,万物所以得立也,地者,万物所以得安也。故天定之,地处之,时发之,物受之,圣人象之。夫寒温之变,非一精之所化也,天下之事,非一人之所能独知也,海水广大,非独仰一川之流也。是以明主之治世也,急于求人,弗独为也,与天与地,建立四维,以辅国政,钩绳相布,衔橛相制,参偶具备,立位乃固,经气有常理,以天地动,逆天时不祥,有祟事,不仕贤,无功必败,出究其道,入穷其变,张军卫外,祸反在内,所备甚远,贼在所爱。是以先王置士也,举贤用能,无阿于世。仁人居左,忠臣居前,义臣居右,圣人居后。左法仁,则春生殖,前法忠,则夏功立,右法义,则秋成熟,后法圣,则冬闭藏。先王用之,高而不坠,安而不亡,此万物之本●,天地之门户,道德之益也,此四大夫者,君之所取于外也。君者,天也。天不开门户,使下相害也,进贤受上赏,则下不相蔽,不待事人贤士显不蔽之功,则任事之人莫不尽忠,乡曲慕义,化坐自端,此其道之所致德之所成也。本出一人,故谓之天,莫不受命,不可为名,故谓之神。至神之极,见之不忒,匈乖不惑,务正一国。一国之刑,具在于身。以身老世,正以错国,服义行仁,以一王业。夫仁者,君之操也,义者,君之行也,忠者,君之政也,信者,君之教也,圣人者,君之师傅也。君道知人,臣术知事。故临货分财使仁,犯患应难使勇,受言结辞使辩,虑事定计使智,理民处平使谦,宾奏赞见使礼,用民获众使贤,出封越境适绝国使信,制天地御诸侯使圣。夫仁之功,善与不争,下不怨上,辩士之功,释怨解难,智士之功,事至而治,难至而应,忠臣之功,正言直行,矫拂王过,义臣之功,存亡继绝,救弱诛暴,信臣之功,正不易言,贞谦之功,废私立公,礼臣之功,尊君卑臣,贤士之功,敌国惮之,四境不侵,圣人之功,定制于冥冥,求至欲得,言听行从,近亲远附,明达四通,内有挟度,然后有以量人。富者观其所予,足以知仁,贵者观其所举,足以知忠,观其大●,长不让少,贵不让贱,足以知礼达,观其所不行,足以知义,受官任治,观其去就,足以知智,迫之不惧,足以知勇,口利辞巧,足以知辩,使之不隐,足以知信,贫者观其所不取,足以知廉,贱者观其所不为,足以知贤,测深观天,足以知圣。第不失次,理不相舛,近塞远闭,备元变成,明事知分,度数独行,无道之君,任用幺幺,动即烦浊,有道之君,任用俊雄,动则明白,二者先定素立,白参明起,气荣相宰,上合其符,下稽其实。时君遇人有德,君子至门,不言而信,万民附亲,遇人暴骄,万民离流,上下相疑,复而如环,日夜相桡,谏者弗受,言者危身,无从闻过,故大臣伪而不忠。是以为人君亲其民如子者,弗召自来。故曰:有光卒于美名,不施而责,弗受而求亲,故曰:有殃卒于不祥。夫长者之事其君也,调而和之,士于纯厚,引而化之,天下好之,其道日从,故卒必昌。夫小人之事其君也,务蔽其明,塞其听,乘其威,以灼热人,天下恶之,其崇日凶,故卒必败,祸及族人。此君臣之变,治乱之分,兴坏之关梁,国家之阅也。逆顺利害,由此出生。凡可无学而能者,唯息与食也。故先王传道以相效属也,贤君循成法,后世久长,惰君不从,当世灭亡。

猜你喜欢
  ●草木子卷之三上·叶子奇
  管子补注卷十九·刘绩
  卷二十七【起成公十一年尽十五年】·杜预
  御制孝经序·顺治
  卷七·钱时
  卷三十·王志长
  卷十七·姚际恒
  (七)述而篇·钱穆
  襄公·襄公三十年·左丘明
  卷三十六·佚名
  卷四十二·赜藏主
  序·道原
  卷第二十六·李遵勖
  佛教不食肉之真理·太虚
  宗镜录卷第九·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六 天文志第六·班固

    凡天文在图籍昭昭可知者,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国官宫物类之象。其伏见蚤晚,邪正存亡,虚实阔狭,及五星所行,合散犯守,陵历斗食,彗孛飞流,日月薄食,晕适背穴,抱珥虹蜺,迅雷风袄,怪云变气:此皆阴阳之精,其

  • 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八·赵尔巽

      潘祖荫 李文田 孙诒经 夏同善 张家骧 张英麟 张仁黼 张亨嘉   潘祖荫,字伯寅,江苏吴县人,大学士世恩孙。咸丰二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迁侍读,入直南书房,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读学士,除大理寺少卿。左宗棠被劾,召对

  • 卷六十四 漢紀五十六·司马光

      起重光大荒落(辛巳),盡旃蒙作噩(乙酉),凡五年。   孝獻皇帝建安六年(辛巳、二O一年)   春,三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曹操就榖於安民。以袁紹新破,欲以其間擊劉表。荀彧曰:「紹旣新敗,其衆離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欲遠師江

  • 1912──中華民國元年壬子·郭廷以

      1﹐1(一一,一三)  (1)孫中山(文)自上海抵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下午十時),以是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  (2)清將領姜桂題、馮國璋、張勳、張懷芝、曹錕、王占元、陳光遠、李純、王懷慶、張作霖等十五人電內閣,誓死反對共和,請飭各親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纪昀

    列传宋 【八十九】○宋八十九刘珙王蔺黄祖舜王大宝 金安节 王刚中李彦颖 范成大 黄洽汪应辰 王十朋 吴芾陈良翰 杜莘老刘珙王蔺黄祖舜王大宝金安节王刚中李彦颖范成大黄洽汪应辰王十朋吴芾陈良翰杜莘老△刘珙

  • ●名卿绩纪四·王世贞

    王世贞 杨一清 王琼 陆完 彭泽 马昊 陶鲁 王宪刘天和 伍文定(附刘源清) 陈九畴 胡继 曹谦 ○杨一清 杨一清字应宁巴陵人也数岁能属文应奇童举至京得召见 英宗皇帝时与李东阳先后驰名十八登进士授中书舍人九载擢山西按

  • 郎余令传·刘昫

    郎余令,定州新乐县人。祖父郎楚之,年轻时与哥哥郎蔚之,都很有名望。隋朝大业年间,蔚之任左丞,楚之为尚书民曹郎,隋炀帝很看重他们兄弟,称为二郎。楚之,唐高祖武德初年为大理卿,与太子少保李纲、侍中陈叔达编撰制定法令。后来受

  • 卷六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六十七学校考【五】太学【三】雍正十三年九月皇上初登大宝恩诏文官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官在京在外二品以上者各送一子入监读书恩诏各省府州县卫儒学以本年正贡作恩贡次贡作正贡定河

  • 卷十五·陆九渊

    卷十五与陶仲赞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夫妇之愚不肖可以与知能行。圣贤所以为圣贤,亦不过充此而已。学者之事当以此为本。若夫天文地理、象数之精微,非有绝识,加以积学,未易言也。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等皆德行事,为尊为贵,为上

  • 卷一·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考卷一宋 叶梦得 撰统论孟子曰齐之乘楚之檮杌鲁之春秋一也则春秋鲁史之名也然余考之国语晋司马侯言羊舌肸习于春秋楚申叔言傅太子教之春秋则虽晋楚之史盖亦名以春秋矣春者阳之中秋者隂之中天道所以

  • 卷二十五·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二十五    婺源江永撰士虞禮    凶禮六經【鄭目録云虞安也士既葬父母迎精而反日中而祭之于殯宫以安之虞于五禮屬凶】士虞禮右篇目 記士三虞【詳見喪大記虞祭章】 始虞用柔日再虞如初

  • 卷三十四·李光地

    <经部,春秋类,日讲春秋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三十四成公十年春【附録左传】十年春晋侯使籴茷如楚报大宰子商之使也【籴茷晋大夫子商楚公子辰使在前年】衞侯之弟黑背帅师侵郑【左传】衞子叔黑背侵郑晋命也凡

  • 卷十三·王志长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十三明 王志长 撰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注祖庙始祖后稷之庙其宝物世传守之若鲁宝玉大弓者疏春秋定八年盗窃宝玉太弓公羊传云宝者何璋判白弓绣质是世

  • 附编·朱倬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疑问 附录【赵惠编】 孔子正乐止言雅颂而不及风 孔子世家云三百五篇之诗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盖雅颂者所以合韶武之音故曰自卫反鲁然後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者专言雅颂而下及风也 夫子每举二南而不及

  • 楞严经卷第六文句·智旭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文句唐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经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文句菩萨比丘温陵道昉参订(辛)五观耳根。此门次序。本应在那律后。由其正被当机。故俟众圣各已略陈。乃广陈修证之相也。

  •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卷下·佚名

    西天三藏明因妙善普济法师金总持等奉 诏译尔时世尊复告勇猛甚深比丘言。如来所现三十二相金色之身。皆由过去修种种行之所感得。亦为汝等。分别解说。时比丘众唯然谛听。佛言。所谓诸佛世尊。经无量劫。修菩萨行。于

  • 新华严经论 第十三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第二释三昧之名者。于此三昧名之中。义分为三。一释三昧名。二释三昧体用。三叹三昧之德 一释三昧之名者。名毗卢遮那如来藏身。毗卢云光明。遮那云种种。如来是法性之体。藏身是含容众法。智是明。以

  • 初真十戒·佚名

    道教戒名。据《云笈七签》卷四十所载,初真十戒即:“第一戒者,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当行阴德,广济群生;第二戒者,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第三戒者,不得淫邪败真秽慢灵气,当守贞操,使无缺犯;第四戒者,不得败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