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八

  ●卷三十八·箴规门

  东坡《山村》诗云:“烟雨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意言是时贩私盐者多带刀杖,故取前汉龚遂令人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刀(牛)佩犊?”意言但得盐法宽平,令民不带刀剑而买牛犊,则民自力耕,不劳劝督,以讥盐法太峻不便也。又云:“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意言山中之人饥贫无食,虽老犹自采笋蕨〔充〕讥(饥)。时盐法峻急,僻远之人无盐食用,动经数月,若古之圣贤,则能闻《韶》忘味,山中小民岂能食淡而乐乎?以讥盐法太急也。又云:“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意言百姓请得青苗钱,立便于城中浮费使却。又言乡村之人,一年两度夏秋税及数度请纳和预买钱,今来更添青苗助役钱,因此庄家幼小子弟,多在城市,不着次第,但学得城中人语音而已,以讥新法青苗助役不便也。

  〔《渔隐丛话》前集卷四二〕

  东坡《开运盐河》诗云:“居官不任事,消(萧)散羡长卿。胡不归去来?

  滞留愧渊明。盐事星火急,谁能恤农耕!薨薨晓鼓动,万指罗沟坑。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缨。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下马荒堤上,四顾但湖泓。线路不容足,又与牛羊争。归田虽贱辱,岂失泥中行?寄语故山友,谨勿〔厌〕藜羹。”是时卢秉提举盐事,擘画开运盐河,差夫千余人,某于大雨中部役。其河只为般盐,既非农事而役农民,秋田未了,有妨农事。又其河中间有涌沙数里,意言开得不便。自叹泥雨劳苦,羡司马长卿居官而不任事,又愧陶渊明不早弃官归去也。农事未休,而役千余人,故云:“盐事星火急,谁能恤农耕。”又言百姓已劳苦不易,天雨又助官政之劳民,转致百姓疲弊。役人在泥水中,辛苦无异鸭与猪。又言某亦在泥中与牛羊争路而行,若归田,岂失(至)此哉!故云寄语故山友,谨不可厌藜羹而思仕宦,以讥开运盐河不当,又妨农事也。〔同上卷四三〕。

  苏东坡《八月十五日观潮作》诗云:“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忘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时新有旨禁弄潮,故云:“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盖言弄潮之人,为贪官中利物,致其间有溺死者,故朝旨禁断。某为其时又(三字作“主上”)好兴水利,因作此诗,言“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意言东海着知此意,当令斥卤地尽变桑田,此事之必不可成者,以讥兴水利之难成也。〔同上〕

  子瞻任杭州通判日,转运司差往湖州相度堤岸利害,因与知湖州孙觉相见,作诗与孙觉云:“嗟余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苦(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名(君)。”某是时约孙觉并坐客,如有言及时事者,罚一大盏。

  虽不指言时事是非,意言时事多不便,不得说也。又云:“天目山前渌浸裾,碧澜堂下看衔舻。作堤捍水非吾事,闲送苕溪入太瑚。”某为先曾言水利不便,却被转运司差相度堤岸。又云“作堤捍水非吾事”,意言本非兴水利之人,以讥讽水利之不便也。〔同上,卷四四〕

  王诜送韩干画马十二匹求跋尾,子瞻作诗云,“南山之下,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骓丕驷骆骊骝原。白鱼赤兔も皇[A193]。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德隐驽顽。碧眼胡儿手足鲜。岁时剪刷供帝闲。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楼下玉螭吐青寒。往来蹙踏生飞湍。

  众工甜(舐)笔和朱铅。先生曹霸弟子韩。厩马多肉尻隹圆。肉中画骨夸尤堆。

  金羁玉勒绣罗鞍。鞭棰刻烙伤天全。不如此图近自然。平沙细草荒芊绵。惊鸿脱兔争后先。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意以骐骥自比,讥执政大臣无能尽我才如王良之御者,何必折节干求进用也!〔同上卷四三〕

  子瞻《腊月游孤山诗》云:“兽在薮,鱼在湖,一入池槛归期无。误随弓旌落尘土,坐使鞭棰环呻呼。追胥连保罪及孥,百日愁叹一日娱。白云旧有终老约,朱绶岂合幽(山)人纡。人生何者非蘧庐,故山鹤怨秋猿孤。何时自驾鹿车去,扫除白发烦菖蒲。麻鞋短褐(后)随猎夫,射弋狐兔供朝晡。陶潜自作《五柳传》,潘阆画入《三峰图》。吾年凛凛今几余,知非不去惭卫蘧。岁荒无术归亡逋,鹄则画虎为(易画虎)难摹。”此诗云“误随弓旌落尘土,坐使鞭棰环呻呼”,以讥新法行后公事鞭棰多也。〔又云“追胥连保罪及孥”,以讥盐法收坐同保妻子移乡法太急也。又云:“岁荒无术归亡逋,鹄则易画虎难摹。”意取马援言“画鹄不成犹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言岁既饥荒,我欲出奇擘画赈济,又恐不从,恐似“画虎不成反类狗”也。〕〔同上卷四二〕

 

  ●卷三十八·诙谐门

  老杜《赠韦左丞》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至为残杯冷炙之语,及姜少府为清觞异味即云“新欢使(便)饱姜侯德”,王倚为沽酒割鲜,即云“故人情义晚谁似”:岂附炎老饕如是哉?盖托文字戏谑也。然又不可不虑,故有“褊性贪(合)幽栖”(干谒伤),直耻事干谒〔之什〕,以自见其志。亦如《示侄佐》云:“甚闻霜薤白,重惠意如何?”“已应舂得细,颇觉寄来迟。”

  皆戏言也。终虑痴人以梦为实,故《示侄济》云:“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正如渊明《乞食》篇云:“饥来驱我去,不知意何之。行行正(至)斯里,扣门拙言辞。”其卑污乃尔。不肯为五斗折腰,殆与(无)异矣。〔《溪诗话》卷二〕

  〔坡有〕“试问高呼(吟)二十首,何如低唱两三杯。”又:“譬如长大(鬣)人,不以长为苦。归来被上下,一夜著无处。”《天觉真赞》云:“书生大抵多穷相,金眼除非是党公。”皆《笑林》语也。〔同上卷四〕

  《北梦琐言》载:江陵〔在唐〕世,号衣冠薮泽,人言琵琶多如饭甑,措大多如鲫鱼。退之《酬崔少府伊阳》诗云:“下言人吏希,惟足彪与■”。余官辰溪时,士人皆可喜而不多得,近城人虎杂居,戏为对云:“固(圆)冠思得多于鲫,〔士人〕刻木惟宜少似彪。〔吏士〕”〔同上卷五〕

  某(尝)见同侪因行饮令,人索一鱼名。有浙人大唱云:“周公鱼。”余谓客坐(坐客):“且喜召伯有对矣。”满堂芦胡(胡卢)不止。因戏为足成其语云:“京语■先夸召伯、浙音鱼或号周公。”〔《溪》卷八〕

  文潜诗:“儿曹鞭笞学官府,翁怜儿痴旁笑侮。平明坐衙鞭复呵,贤于群儿能几何?儿曹鞭笞以为戏,翁怒鞭人血流地。一种戏剧谁后先?我笑为(谓)公儿更贤。”余谓此诗亦不可不令操权者知也。坡云:“不辞脱溪水寒,中水(水中)照见催租瘢。”等闲戏语,亦有所补。〔同上〕

  《后山诗话》云:杨大年《傀儡诗》云:“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琅。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琅舞袖长。”语俚而意切,相传以为笑。〔《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五〕

  《后山诗话》云:《乞猫诗》:“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虽滑稽而可喜,千岁而下,读者如新。〔同上卷四七〕

  《王直方诗话》云:《谢王炳之惠玉板纸》诗云:“王侯鬓若缘坡竹。”此出《髯奴传》,炳之大以为憾。《送零陵主簿夏君玉》诗末云:“因行访幽禅,头陀烟雨外。”盖君玉头甚大,故以此戏之。〔同上卷四八〕

  《东轩笔录》云:陶谷久在翰林,意希大用,仍俾其党因事荐引,言谷在词禁,宣力实多,微伺上旨。太祖笑曰:“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谷闻之,作诗曰:“官职须由生处有,文章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旧(样)画葫芦。”太祖薄其怨望,遂决意不用矣。〔同上卷五五〕

  《西清诗话》云:高英秀者,吴越国人,与赞宁为诗友,口给好骂,滑稽,每见眉目有异者,必尊短于其后,人号恶喙薄徒。尝讥名人诗病云:李山甫《览汉史》云“王莽弄来曾半破,曹公将去便平沉”,定是破船诗。李群玉《咏鹧鸪》云“方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钩格磔声”,定见(是)梵语诗。罗隐云“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笙歌炀帝归”,定见〔是〕鬼诗。杜荀鹤云“今日偶题题似着,不知题后更谁题”,此卫子诗也,不然安有四蹄?赞宁笑谢而已。〔同上〕

  苕溪渔隐曰:刘义《落叶诗》云:“返蚁难寻穴,归禽易见窠。满廊僧不厌,一片俗嫌多。”郑谷《柳诗》云:“半烟半雨溪桥畔,间杏间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或戏谓此二诗乃落叶及柳谜子。观者试一思之,方知其善谑也。〔同上〕

  《隐居诗话》云:“昨夜阴山吼贼风,帐中惊起黑(紫)髯翁。平明不待全师出,连把金鞭打铁。”不知何人之诗,颇为边人传诵。有张师雄者,居洛中,好以甘言悦人,晚年尤甚。洛人目为蜜翁翁。会官于塞上,一夕,传胡骑犯边,师雄仓惶震恐,衣皮裘两重,伏于土穴中,神如痴矣。秦人呼土窟为土空,遽为无名子改前诗以嘲之曰:“昨夜阴山贼吼风,帐中惊起蜜翁翁。平明不待全师出,连着皮裘入土空。”〔同上〕

  “许身一何愚,自比稷与契。”“杜陵布衣老且愚,信口自比稷与契。”其平居趋超(造),自是唐虞上人。时夸仪秦,似不可晓。“飘飘苏季子,六印佩何迟!”“敝裘苏季子,历国未知还。”“季子黑貂敝,得无妻嫂欺!”战国奸民(臣),苏张为渠〔魁〕。此老不应未喻。及观“薇蕨饿首阳,裘马资历聘,贱子欲适从,疑误此二柄”,其意甚明,前言盖戏耳。〔《溪》卷六〕

  《许彦周诗话》云:“黄鲁直爱与郭功甫戏谑嘲调,虽不当尽信,至如曰:“公做诗费许多气力做甚?”此语切当,有益于学者,不可不知也。”

猜你喜欢
  卷七十二·彭定求
  ●卷六·翁方纲
  邵亨贞·隋树森
  草木传·清蒲松龄
  子虚赋译文及注释·司马相如
  附朱性夫补抄龚子敬遗诗·龚璛
  乡村里的音籁·徐志摩
  卷131 ·佚名
  卷四十五·查慎行
  香篆·闻一多
  卷二十八·曹庭栋
  卷四百五十二·佚名
  青城山人集巻四·王璲
  借银回家·佚名
  卷二十四·范成大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佚名

    (外扮兰孙上,云)闷似湘江水,涓涓不断流。有如秋夜雨,一点一声愁。妾身襄阳人氏,裴使君之女,小字兰孙。父亲裴使君,在襄阳为理,不幸被歹人连累身亡,无钱埋殡。妾身直至洛阳,寻不见一个亲眷,妾身无计所奈。我插一草标,自己卖身,但卖

  • 第三十九出 渡过溪洲·佚名

    【金钱花】(净丑扮舡)新做渡船(舡)走如风<蜂>,纸船(舡)须用铁艄公(铁稍工),纸船(舡)须用铁艄公(铁稍工)。兄弟过船(舡)不放空,莫说我,只船(舡)是浪荡,一日有千万人。(生旦贴上)三人走到赤水溪边,三人走到赤水溪边,未知过溪着若钱?未

  • 卷九十四·列传第三十二·脱脱

        夹谷清臣 内族襄 夹谷冲 完颜安国 瑶里孛迭   夹谷清臣,本名阿不沙,胡里改路桓笃人也。姿状雄伟,善骑谢。皇统八年,袭祖驳达猛安。大定元年,闻世宗即位,率本部军六千赴中都会之,以功迁昭武大将军。从右副元

  • 丙集·叶绍翁

      ○褒赠伊川绍兴元年九月二日,敕通直郎程颐:“朕惟周衰,圣人之道不得其传,世之学者违道以趋利。舍已以为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亦孰从而求之?闲有老师大儒不事章句,不习训传,能自得于正心诚意之妙,则曲学阿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七·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七年五月乙丑朔太府寺丞刘天民守尚书吏部员外郎 左朝请大夫知韶州傅雱罢以殿中侍御史王圭奏其悖慢贪黩也丙寅敷文阁直学士左承议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萧振特转左朝奉大夫落直字上以振治

  • 卷之五十一·佚名

    洪武三年夏四月己未朔礼部造诸王册宝成并上册封礼仪其制册宝皆用金宝依周尺方五寸二分厚一寸五分其篆文曰某王之宝宝匣宝座雕造蟠螭余同皇太子册宝制○亲王分封受册宝仪 前期择日奏告太庙至日设宝册案五座于殿中宝册

  • 绎史卷五十五·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晋灵公之弑左传【文公六年】灵公少晋人以难故欲立长君赵孟曰立公子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旧好也置善则固事长则顺立爱则孝结旧则安为难故故欲立长君有此四徳者难必抒矣贾季曰不如立公子乐辰嬴

  • 完颜素兰传·脱脱

    完颜素兰一名叫翼,字伯扬,至宁元年(1213)以策论而考中进士。贞..初年,累迁任应奉翰林文字,代理监察御史。二年(1214),金宣宗迁往汴京,先留皇太子镇守燕都,后来又要召回太子,完颜素兰认为不应当。平章高琪说“:皇帝住在这里,太子

  • 绍古儿传(附忽都虎传)·宋濂

    绍古儿,姓麦里吉台氏,随太祖征讨,攻克信安,占领河西,太祖赐他金虎符,授氵名、磁等路都达鲁花赤。后领兵出征,再次伐金,攻下河南。太宗时,命他统领济南、大名、信安等处军马。后又随国王答石出征。宪宗元年(1251)卒。忽都虎为绍

  • 卷九十·佚名

    △优波离会第二十四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五十万人。尔时世尊,如龙象王顾视观察。告诸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汝等谁能於後末世护持正法。摄受如来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

  • 大乘起信论别说·太虚

    ──九年初夏在武昌龙华讲经会说─── 一 大乘起信说   二 皈命三宝说   三 马鸣大士造大乘起信论意趣因缘说   四 摩诃衍一者法二者义说   五 依一心有真如门生灭门各总摄一切法二不相离说   

  • 宗镜录卷第七十一·延寿

    夫心不孤起。托境而方生。还有不仗境质起不。答。有。护法菩萨云。心生不必有本质。正义者。若疏所缘缘。有无不定。不假本质。心亦得生唯识之境。若亲相分。若待外质方生。慈恩云。良恐理乖唯识。若第八第六有无不定

  • 三圣圆融观门·澄观

    沙门澄观述夫上圣观人设教。言不虚陈。按指发挥。触事皆通。因有妙德。叩示以二圣表法之二义。遂著三圣圆融观。一毛之智观难以度成。粗依教理。略示纲要。惟冀远识虚己而求之焉。三圣者。本师毗卢遮那如来。普贤文殊

  • 第三品 难陀品·佚名

    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一比丘在世尊之近处,结跏趺坐,保持直身,继续忍耐前世业果所生剧烈苦痛,正念正智,无恼而坐。世尊见彼比丘在己之近处结跏趺坐……乃至……继续忍

  • 寒山帚谈·赵宧光

    书学论著。二卷,拾遗一卷,附录一卷。明赵宦光撰。具体成书年代不详。该书原为撰者《说文长笺》中的一种。《四库提要》以为《说文长笺》穿凿附会,而且引据疏舛,颇为小学家所讥,然而其中的篆文笔法则有其精湛之处,因而被析

  • 窃齿记·孙了红

    孙了红著。悬疑推理类小说。在乡下人睡梦沉酣的时刻,都市中优秀的一群,正自努力追求着享乐。一幕含有幽默性的喜剧,发生在那著名的丽都舞厅里。轩敞的广厅中,乐队奏着诱人的节拍,电炬放射着惺忪的光线,许多对“池以内”的鸳

  • 白话新唐书·欧阳修

    《新唐书》,记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宋欧阳修、宋祁等撰。嘉祐五年(1060)成书。二百二十五卷。分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记载唐代二百九十年历史。此为《新唐书》白话文。

  • 华严经文义记·灵裕

    一卷。北齐释灵裕撰。释灵裕,俗姓赵,定州钜鹿曲阳 (今属河北省境内)人。身世生平不甚详。出家入寺后,钻研华严宗义。终身事佛奉法,有“裕菩萨”之称。曾担任宝山寺集记,由此开始笔耕。先后撰有 《华严经疏》、《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