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缁门崇行录叙

僧问沙门奚事。曰事道事。道孰为本。曰德行为本。僧云。甚矣。子之固也。利以慧入。钝以福修。沙门者取慧焉足矣。德行奚为。予曰。先民有言。德行本也。又云。士之致远者先器识。况无上菩提之妙道而可以受非其器乎哉。师子之乳。匪琉璃瓶贮之则裂。举万钧之鼎而荷以一叶之舟。不颠趾而溺者几希矣。今沙门稍才敏则攻训诂业铅椠如儒生。又上之则残摭古德之机缘而逐声响捕影迹。为明眼者笑。听其言也超佛祖之先。稽其行也落凡庸之后。盖末法之毙极矣。予为此惧。集古善行。录其要者。以十门罗之。何者。离俗染之谓僧。故清素居其首。清而不严。狂士之清也。摄身口意是诸佛教。故受之以严正。严正由师训而成。师者人之模范也。故受之以尊师。亲生而后师教。遗其亲是忘本也。戒虽万行以孝为宗。故受之以孝亲。忠孝无二理。知有亲不知有君。私也。一人有庆而我得优游於林泉。君恩莫大焉。故受之以忠君。忠尽於上交而惠乏於下及。则兼济之道亏。故受之以慈物。慈近於爱。爱生着。出世之碍也。故受之以高尚。高尚非洁身长往而舍众生也。欲其积厚而流光。故受之以迟重。迟重而端居无为。不可也。故受之以艰苦。劳而无功则苦难而退。因果不虚。故受之以感应终焉。十行修而德备。则任法之器也。地良矣而后佳种投。心醇矣而后至言入。无上菩提庶可希冀。不然。一鄙夫耳。人道未全焉知佛道。即使利根多慧。而慧弥多障弥重。将安用之。僧云。吾法一尘不立。十行何施。予曰。五蕴纷纭。四大丛沓。何谓无尘。僧云。四大本空。五蕴非有。予与一掌曰。学语之流如麻似粟。未在更道。僧无对。艴然而起。予笑曰。蔽面尘埃。子何不拭。慎之哉。毋升高不自卑。无妄谈般若自取殃咎。无醉於虚名。修其德。殚其精诚。以致力於道。力极而心通。然后知不拨万行不受一尘。终日不空终日不有。夫是之谓真慧。愿吾子究心焉。予未闻道兼薄於德。今为此书。惟务救时毙而酬佛恩耳。明达之士苟不因人弃言。幸展转以告夫禅者。

  万历十三年仲冬日 杭沙门 袾宏 识

猜你喜欢
  卷第二·元来
  大轮金刚修行悉地成就及供养法·佚名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三·王日休
  卷第二十九·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九·澄观
  佛说金刚香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卷下·佚名
  人群政制与佛教僧制·太虚
  七 调和五事助参禅·正果法师
  佛说月喻经·佚名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法藏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佚名
  卷第十九·呆翁行悦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七(末)·窥基
  皇明名僧辑略凡例·袾宏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杨慎

    八咏楼沈休文八咏诗,语丽而思深,后人遂以名楼,照映千古。近时赵子昂、鲜于伯机诗词颇胜。赵诗云:“山城秋色静朝晖。极目登临未拟归。羽士曾闻辽鹤语,征人又见塞鸿飞。西流二水玻 瓈合,南去千峰紫翠围。如此溪山良不

  • 卷二十一·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二十一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冬至【鹤注此当是大历二年作 玊烛寳典云至有三义一者隂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乃计切】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涯【一作边】风俗

  • 卷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八寄杜位【公自注位京中有宅近西曲江诗尾有述】近闻寛法离新州想见归懐尚百忧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干戈况复尘随眼鬓髪还应雪满头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梦弼曰新州

  • 卷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一明释正勉释性同辑晋诗四月八日讃佛诗       支遁【二十三首】三春迭云谢首夏含朱明祥祥令日泰朗朗玄夕清菩萨彩灵和眇然因化生四王应期来矫掌承玉形飞天鼓弱罗腾曜散芝英绿澜颓龙

  • 御选明诗卷一百·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一百五言絶句五郑龙采采松花美人采松花纷纷落黄雪花落松枝轻当风更揺曳张次仲咏史七首投铜柱金椎中副车吾谋适不遂天意复何如苔径苔径路欹危幽人自来去但闻啼鸟声不识鸟啼处陈仁锡中秋月华冷于

  • 卷六十一·谷应泰

      ○江陵柄政   世宗嘉靖四十三年秋七月,以谕德张居正充裕王讲官。穆宗隆庆元年二月,加恩侍从藩邸诸臣,以礼部右侍郎张居正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直内阁。四月,进礼部尚书、武英殿   大学士。二年春正月,进大学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纪昀

    奸臣传宋 【三】 ○宋三黄潜善 王伯彦 秦桧黄潜善 汪伯彦 秦桧 △黄潜善 黄潜善字茂和邵武人擢进士第宣和初为左司郎陕西河东地大震陵谷易处徽宗命潜善往视归不以实闻擢户部侍郎坐事谪亳州 以徽猷阁待制知河闲府靖

  • 别集上卷十三·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十三 宋 李幼武 纂集 李彦仙 字少严本名孝忠其先宁州人後徙于巩建炎初为陕州石濠尉二年三月以复陕功迁阁门赞舍就畀陕兼帅事迁宁州观察使河解同耀制置使四年虏陷陕战没张俊承制

  • 废太子元恂传·魏收

    孝文帝元宏有七个儿子。林皇后生废太子元恂。文昭皇后高氏生宣武帝元恪、广平文穆王元怀。袁贵人生京兆王元愉。罗夫人生清河文献王元怿、汝南文宣王元悦。郑充华生皇子元..,元..早夭,未及封王。废太子庶人元恂,字元道。

  • 纳麟传·宋濂

    纳麟,高智耀之孙,高睿之子。大德六年(1302),纳麟因是名臣的子孙,由丞相哈剌哈孙答剌罕之荐举,入禁卫亲军。大德十年任中书舍人。至大四年(1311),升宗正府郎中。皇庆元年(1312),擢为佥河南廉访司事。延..初年(1314),拜监察御史

  • 卷六下 滕文公章句下·孙奭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丑怪孟子不肯每辄应诸侯之聘,不见之,于义谓何也。)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古者不为臣不肯见,不义而富且贵者也。)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孟子言魏文侯、鲁缪

  • 卷四·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四      明 湛若水 撰 立志下 汉光武建武五年诏徴处士太原周党会稽严光等至京师党入见伏而不谒自陈愿守所志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賔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周

  • 世间出世间品第九·佚名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善知世间出世间法。何谓得世间出世间法方便。持世。菩萨摩诃萨正观世间出世间法。何等为世间法菩萨作是念。凡所有法忆想分别。从颠倒起众因缘生。系虚妄缘从二相起。空无所有如虹杂色。亦如火轮

  • 叹无为品第三十·佚名

    於时从空中,天宝宫照耀。驾以千象车,悬虚而在上。敬心熟视佛,舍命卧身形。怀感而悲叹,因说是辞曰:处在大生死,一切皆无常。始生现兴盛,卒衰损灭亡。回旋向所乐,便生种种苦。都灭尽诸苦,无为第一快。生死杂种薪,烧令无有馀。慧炎

  •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敬礼遍照尊  我今依契经  略说阿閦佛  修行念诵仪  行者应当礼  五方诸如来  尽想虚空中  遍满

  • 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大乐不空三昧真实金刚萨埵菩萨等一十七圣大曼茶罗义述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并依释略序)  尔时毗卢遮那如来。于他化自在天王宫。为诸大菩萨等。说此般若波罗蜜甚深理趣十七清净句门。盖是

  • 卷首·心圆

    揞黑豆集卷首 拈颂佛祖机用言句 世尊三升座。(第一点普。第二点毒。第三点急。门庭施设。入理深谈。一切备矣。毕竟法王无一字增益人。颂曰。心如境如。头正尾正。不解谈元。秖能识病。是法无说。是说无竟。未白椎前

  • 和菩萨戒文·佚名

    又题《和戒文》、《祸戒文》。杂言佛家赞文。据各本题记,大多为晚唐年间抄写。作者不详。共十首,北服30列有小标题,分别为杀生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沽酒戒、自说戒、毁他戒、多悭戒、多嗔戒、谤三宝戒,每首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