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七八函同治十二年六月二十一日一一七○三--二

蚶江分府潘,请淡水分府何,将难妇递交其家属

径启者:顷接惠安县来信称:「敝邑生员陈宝书呈,有台湾、竹堑所辖乡民之女黄富娘,被县民林三元等拐骗到惠,旋经逃逸,遇见该生员,哭诉,代为函知伊父母,恳请拿究等情。当札良兴司,督差先将黄富娘押解到案。尚有黄桂妹一名,询据乡耆声称,已经搭船送回台地。查黄富娘系良家女子,因同出嫁之胞姊黄桂妹上街买布,遇有竹堑之素识某,告以船有船有(注一)客布便宜,勾引上船关禁,开驶来惠;并被林三元勒嫁不从,将发剪去。又据供称:在家已经许配有人,择于本年九月间完姻。除另备公牍外,查蚶江与竹堑对渡,风顺,一昼夜可到。祈为配渡」等因。准此,今弟派差,护送黄富娘东渡,俟到贵厅;务祈谕饬有家眷、老诚之役,暂为管带,毋使闲人出入,致生事端。一面饬传该家属领回,仍嫁原定之夫,以全贞节,功德无量。再弟于此事大费周章,兼以赔累不少。并恳迅发批回,并移覆备案,足纫舟谊。专泐,只请升安。诸惟悉照,不宣。名另具六月廿一日淡水分府何大老爷升启(注二)

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初五日到

潘文凤(注三)

(注一)「船有」迭句,后句似系衍字。

(注二)信封。

(注三)名片。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八·志第一百五十一·兵十二·脱脱
  卷一百三十八·志第九十一·乐十三等·脱脱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七十九·乾隆
  名山藏卷之五十一·何乔远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佚名
  卷之十五·佚名
  卷之五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三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八·佚名
  第二八禀光绪二年二月十五日一一二○三-四·佚名
  卷七十二·张守节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司马迁
  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沈从文
  卷12·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沈德潜

    李攀龙攀龙字于鳞,历城人。嘉靖甲辰进士,官到河南按察使。历下诗,元美诸家推奖过盛,而受之掊击,欢呼叫呶,几至身无完肤,皆党同伐私之见也。分而观之,古乐府诗及五言古体,临摹太过,痕迹宛然;七言律及七言绝句,高华矜贵,脱弃凡庸。去

  • 卷二百三十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三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一 元好问 登箕山作 千年箕山祠萝迳深以悄桂树不复见蒙密余秋筱盘盘尽絶顶石冢平木杪长风万里来筋骸觉轻矫侧身望岩窦解衣憇

  • 卷三十四·志第一·柯劭忞

      ○历一   △治历本末   自《三统术》以后七十余家,至郭守敬之《授时》,测验愈精,析理愈微,立数俞简信,可谓度越前古者矣。然曰月星辰之高远,而以一人之智力穷之,欲其事事物合,永无差忒,此必不可得之数也。明之《大统

  • 后汉书补逸卷二·姚之骃

    监察御史姚之骃撰东观汉记第二光烈隂后有隂子公者生子方方生防公公生君孟名睦即后之父也【案子方即腊日以黄羊祠灶神者至睦子识三世而果繁昌范不载】明徳马后永平三年有司奏立长秋宫以率八妾上未有所言皇太后曰马贵人

  • 卷之一百十一·佚名

    洪武十年春正月庚辰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郡臣命妇朝 皇后于坤宁宫锡宴○以兵部尚书李允为礼部尚书吏部侍郎陈铭为兵部尚书铭处之丽水人由都督府掾擢照磨升吏部侍郎授今官允真定蠡州人由元故官授兵部郎中累迁至今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六·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周叙传·张廷玉

    周叙,字公叙,吉水人。十一岁时即能作诗。永乐十六年(1418),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他作的《黄鹦鹉赋》,很合皇上心意,被授予编修。历任侍读,在经筵当值。正统六年(1441),他上疏提建议,皇上嘉纳了他的意见。八年夏,他又上书说“:天

  • 卷一百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三 朱批袁立相奏摺 雍正元年六月二十五日山西太原总兵官【臣】袁立相谨 奏为恭领 圣训叩谢 天恩事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一日兵部笔帖式巴雅尔 图齎到 圣训十册颁赐总兵参游等官到【臣臣】即

  • 第五十七章 珍珠港事变后之五战区·李宗仁

    一自1941年2月豫南、鄂北会战结束之后,直至1943年秋季我离开五战区,调升汉中行营主任止,前后约两年多的时间,敌人均未敢再犯五战区,使我能彻底整顿本战区的部队,预备反攻。 1941年12月8日,由于日机偷袭珍珠港而引起

  • 三、近代通史体系的推陈出新·蒋廷黻

    当代中国史学有一个继承传统和革新传统的问题。这在中国近代通史体系的推陈出新上,尤为突出。 传统的中国近代史体系,基本上是一种以政治史为经,事件史为纬的线性结构。这种构架,早在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就已初见端倪,

  • 二十二年·佚名

    (乙酉)二十二年清光緒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初一日,辛丑。敎曰:「今日卽元朝也。令都承旨,雲峴宮問候以來。」賜老人歲饌。下勸農綸音于八道四都。1月2日初二日。敎曰:「還御于景福宮矣。日字,今月念間擇入,修理之節,令度支從速擧

  • 形势解第六十四·管仲

    山者,物之高者也。惠者,主之高行也。慈者,父母之高行也。忠者,臣之高行也。孝者,子妇之高行也。故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主惠而不解则民奉养,父母慈而不解则子妇顺,臣下忠而不解则爵禄至,子妇孝而不解则美名附。

  • 普陀洛迦新志卷八·王亨彦

    古会稽陶镛鉴定 古翁山王亨彦辑 规制门第八(共分六种) 秦尊僧[(契-大)/石],释门之规约初宣。魏倚道臻,佛子之科条益备。盖出世不离入世,束身所以束心也。况百丈创立丛林,大众同归栖止。不遵国法,何以邀王臣之护持。不守清规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七·自融

    径山无准范禅师无准禅师者。讳师范。蜀都雍氏子也。九岁依阴平山沙门。试经。目不遗照绍。熙五年。具戒访道。乃求坐禅诀于老宿尧公。有信入。即出峡。谒佛照光禅师。光曰。生缘何处。对曰。剑州。曰。带得剑来么。师

  • 卷之十三·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十三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一世 太原益禅师法嗣 汾州筏渡普慈禅师 初参径山端。高峰妙。各有契处。后北还游燕。如五台。礼文殊。感大士放光。居台二年。入太原。参益和

  • 集刻五教仪缘起·续法

    五教仪者。诸佛说法之规矩。历祖判释之权衡也。教理智断。皆出乎此。行位因果。亦不离此。一乘由之而成三觉。大乘由之而阶三道。三乘随之而超三界。人天仗之而越三途。是知舍此无以莹煜乎自体。去此无以化导乎众生。

  • 十 曹洞临济参禅方法的差异·正果法师

    中国的禅宗,有五家七派之分,在用功的方法上,也多少有些差异。沩仰、云门、法眼等久已绝响。今仅就曹洞、临济两宗的用功方法,略说其差异。曹洞主知见稳实,临济尚机锋峻烈。曹洞贵婉转,临济尚直截。曹洞似慈母,临济如严父。后

  • 大摩里支菩萨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佛在给孤独园,先为苾刍说菩萨名,及咒,次说种种护摩仪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