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八十四

 

  卷284_1 【古别离二首】李端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

  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

  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天晴见海樯,月落闻津鼓。

  人老自多愁,水深难急流。清宵歌一曲,白首对汀洲。

  与君桂阳别,令君岳阳待。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

  木落雁嗷嗷,洞庭波浪高。远山云似盖,极浦树如毫。

  朝发能几里,暮来风又起。如何两处愁,皆在孤舟里。

  昨夜天月明,长川寒且清。菊花开欲尽,荠菜泊来生。

  下江帆势速,五两遥相逐。欲问去时人,知投何处宿。

  空令猿啸时,泣对湘簟竹。

  卷284_2 【折杨柳(一作折杨柳送别)】李端

  东城攀柳叶,柳叶低着草。少壮莫轻年,轻年有衰老。

  柳发遍川冈,登高堪断肠。雨烟轻漠漠,何树近君乡。

  赠君折杨柳,颜色岂能久。上客莫沾巾,佳人正回首。

  新柳送君行,古柳伤君情。突兀临荒渡,婆娑出旧营。

  隋家两岸尽,陶宅五株荣。日暮偏愁望,春山有鸟声。

  卷284_3 【留别柳中庸】李端

  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离人出古亭,嘶马入寒树。

  江海正风波,相逢在何处。

  卷284_4 【野亭三韵送钱员外】李端

  野菊开欲稀,寒泉流渐浅。幽人步林后,叹此年华晚。

  倚杖送行云,寻思故山远。

  卷284_5 【归山招王逵】李端

  日长原野静,杖策步幽巘。雉雊麦苗阴,蝶飞溪草晚。

  我生好闲放,此去殊未返。自是君不来,非关故山远。

  卷284_6 【过谷口元赞善所居(一作赠池阳谷口)】李端

  入谷访君来,秋泉已堪涉。林间人独坐,月下山相接。

  重露湿苍苔,明灯照黄叶。故交一不见,素发何稠叠。

  卷284_7 【旅次岐山得山友书却寄凤翔张尹】李端

  本与戴征君,同师竹上坐。偶为名利引,久废论真果。

  昨日山信回,寄书来责我。

  卷284_8 【九日赠司空文明】李端

  我有惆怅词,待君醉时说。长来逢九日,难与菊花别。

  摘却正开花,暂言花未发。

  卷284_9 【芜城】李端

  昔人登此地,丘陇已前悲。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

  风吹城上树,草没城边路。城里月明时,精灵自来去。

  卷284_10 【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李端

  才子神骨清,虚竦眉眼明。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

  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满堂归道师,众口宗诗伯。

  须臾里巷传,天子亦知贤。出诏升高士,驰声在少年。

  自为才哲爱,日与侯王会。匡主一言中,荣亲千里外。

  更闻仙士友,往往东回首。驱石不成羊,指丹空毙狗。

  孤帆淮上归,商估夜相依。海雾寒将尽,天星晓欲稀。

  潮头来始歇,浦口喧争发。乡树尚和云,邻船犹带月。

  到洞必伤情,巡房见旧名。醮疏坛路涩,汲少井栏倾。

  别我长安道,前期共须老。方随水向山,肯惜花辞岛。

  怅望执君衣,今朝风景好。

  卷284_11 【荆州泊】李端

  南楼西下时,月里闻来棹。桂水舳舻回,荆州津济闹。

  移帷望星汉,引带思容貌。今夜一江人,唯应妾身觉。

  卷284_12 【春游乐】李端

  游童苏合弹,倡女蒲葵扇。初日映城时,相思忽相见。

  褰裳蹋路草,理鬓回花面。薄暮不同归,留情此芳甸。

  卷284_13 【千里思】李端

  凉州风月美,遥望居延路。泛泛下天云,青青缘塞树。

  燕山苏武上,海岛田横住。更是草生时,行人出门去。

  卷284_14 【白鹭咏】李端

  迥起来应近,高飞去自遥。映林同落雪,拂水状翻潮。

  犹有幽人兴,相逢到碧霄。

  卷284_15 【冬夜与故友聚送吉校书】李端

  途穷别则怨,何必天涯去。共作出门人,不见归乡路。

  殷勤执杯酒,怅望送亲故。月色入闲轩,风声落高树。

  云霄望且远,齿发行应暮。九日泣黄花,三秋悲白露。

  君行过洛阳,莫向青山度。

  卷284_16 【与苗员外山行】李端

  古人留路去,今日共君行。若待青山尽,应逢白发生。

  谁知到兰若,流落一书名。

  卷284_17 【早春同庾侍郎题青龙上方院】李端

  相见惜馀辉,齐行登古寺。风烟结远恨,山水含芳意。

  车马莫前归,留看巢鹤至。

  卷284_18 【送从叔赴洪州】李端

  荣家兼佐幕,叔父似还乡。王粲名虽重,郄超髯未长。

  鸣桡过夏口,敛笏见浔阳。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卷284_19 【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李端

  郄超本绝伦,得意在芳春。勋业耿家盛,风流荀氏均。

  声名金作赋,白皙玉为身。敛笏辞天子,乘龟从丈人。

  度关行且猎,鞍马何躞蹀。猿啸暮应愁,湖流春好涉。

  浔阳水分送,于越山相接。梅雨细如丝,蒲帆轻似叶。

  逢风燕不定,值石波先叠。楼见远公庐,船经徐稚业。

  邑人多秉笔,州吏亦负笈。村女解收鱼,津童能用楫。

  唯我有荆扉,无成未得归。见君兄弟出,今日自沾衣。

  卷284_20 【病后游青龙寺】李端

  病来形貌秽,斋沐入东林。境静闻神远,身羸向道深。

  芭蕉高自折,荷叶大先沈。

  卷284_21 【夜寻司空文明逢深上人因寄晋侍御】李端

  鹤裘筇竹杖,语笑过林中。正是月明夜,陶家见远公。

  自嫌山客务,不与汉官同。

  卷284_22 【长安书事寄薛戴】李端

  朔雁去成行,哀蝉响如昨。时芳一憔悴,暮序何萧索。

  笑语且无聊,逢迎多约略。三山不可见,百岁空挥霍。

  故事尽为愁,新知无复乐。夫君又离别,而我加寂寞。

  惠远纵相寻,陶潜只独酌。主人恩则厚,客子才自薄。

  委曲见提携,因循成蹇剥。论边书未上,招隐诗还作。

  贵者已朝餐,岂能敦宿诺。飞禽虽失树,流水长思壑。

  千里寄琼枝,梦寐青山郭。

  卷284_23 【鲜于少府宅看花】李端

  谢家能植药,万簇相萦倚。烂熳绿苔前,婵娟青草里。

  垂栏复照户,映竹仍临水。骤雨发芳香,回风舒锦绮。

  孤光杂新故,众色更重累。散碧出疏茎,分黄成细蕊。

  游蜂高更下,惊蝶坐还起。玉貌对应惭,霞标方不似。

  春阴怜弱蔓,夏日同短晷。回落报荣衰,交关斗红紫。

  花时苟未赏,老至谁能止。上客屡移床,幽僧劳凭几。

  初合虽薄劣,却得陪君子。敢问贤主人,何如种桃李。

  卷284_24 【慈恩寺怀旧】李端

  去者不可忆,旧游相见时。凌霄徒更发,非是看花期。

  倚玉交文友,登龙年月久。东阁许联床,西郊亦携手。

  彼苍何暧昧,薄劣翻居后。重入远师溪,谁尝陶令酒。

  伊昔会禅宫,容辉在眼中。篮舆来问道,玉柄解谈空。

  孔席亡颜子,僧堂失谢公。遗文一书壁,新竹再移丛。

  始聚终成散,朝欢暮不同。春霞方照日,夜烛忽迎风。

  蚁斗声犹在,鸮灾道已穷。问天应默默,归宅太匆匆。

  凄其履还路,莽苍云林暮。九陌似无人,五陵空有雾。

  缅怀山阳笛,永恨平原赋。错莫过门栏,分明识行路。

  上智本全真,郄公况重臣。唯应抚灵运,暂是忆嘉宾。

  存信松犹小,缄哀草尚新。鲤庭埋玉树,那忍见门人。

  卷284_25 【赠薛戴】李端

  晓雾忽为霜,寒蝉还罢响。行人在长道,日暮多归想。

  射策本何功,名登绛帐中。遂矜丘室重,不料阮途穷。

  交结惭时辈,龙钟似老翁。机非鄙夫正,懒是平生性。

  欹枕鸿雁高,闭关花药盛。厨烟当雨绝,阶竹连窗暝。

  欲赋苦饥行,无如消渴病。旧业历胡尘,荒原少四邻。

  田园空有处,兄弟未成人。毛义心长苦,袁安家转贫。

  今呈胸臆事,当为泪沾巾。

  卷284_26 【东门送客】李端

  绿杨新草路,白发故乡人。既壮还应老,游梁复滞秦。

  逢花莫漫折,能有几多春。

  卷284_27 【送韩绅卿】李端

  春雨昨开花,秋霜忽沾草。荣枯催日夕,去住皆须老。

  君望汉家原,高坟渐成道。

  卷284_28 【襄阳曲】李端

  襄阳堤路长,草碧柳枝黄。谁家女儿临夜妆,

  红罗帐里有灯光。雀钗翠羽动明珰,欲出不出脂粉香。

  同居女伴正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贾生十八称才子,

  空得门前一断肠。

  卷284_29 【胡腾儿】李端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桐布轻衫前后卷,

  葡萄长带一边垂。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扬眉动目踏花毡,

  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丝桐忽奏一曲终,

  呜呜画角城头发。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

  卷284_30 【赠康洽】李端

  黄须康兄酒泉客,平生出入王侯宅。今朝醉卧又明朝,

  忽忆故乡头已白。流年恍惚瞻西日,陈事苍茫指南陌。

  声名恒压鲍参军,班位不过扬执戟。迩来七十遂无机,

  空是咸阳一布衣。后辈轻肥贱衰朽,五侯门馆许因依。

  自言万物有移改,始信桑田变成海。同时献赋人皆尽,

  共壁题诗君独在。步出东城风景和,青山满眼少年多。

  汉家尚壮今则老,发短心长知奈何。华堂举杯白日晚,

  龙钟相见谁能免。君今已反我正来。朱颜宜笑能几回。

  借问朦胧花树下,谁家畚插筑高台。

  卷284_31 【瘦马行】李端

  城傍牧马驱未过,一马徘徊起还卧。眼中有泪皮有疮,

  骨毛焦瘦令人伤。朝朝放在儿童手,谁觉举头看故乡。

  往时汉地相驰逐,如雨如风过平陆。岂意今朝驱不前,

  蚊蚋满身泥上腹。路人识是名马儿,畴昔三军不得骑。

  玉勒金鞍既已远,追奔获兽有谁知。终身枥上食君草,

  遂与驽骀一时老。倘借长鸣陇上风,犹期一战安西道。

  卷284_32 【杂歌呈郑锡司空文明】李端

  昨宵梦到亡何乡,忽见一人山之阳。高冠长剑立石堂,

  鬓眉飒爽瞳子方。胡麻作饭琼作浆,素书一帙在柏床。

  啖我还丹拍我背,令我延年在人代。乃书数字与我持,

  小儿归去须读之。觉来知是虚无事,山中雪平云覆地。

  东岭啼猿三四声,卷帘一望心堪碎。蓬莱有梯不可蹑,

  向海回头泪盈睫。且闻童子是苍蝇,谁谓庄生异蝴蝶。

  学仙去来辞故人,长安道路多风尘。

  卷284_33 【杂歌】李端

  汉水至清泥则浊,松枝至坚萝则弱。十三女儿事他家,

  颜色如花终索寞。兰生当门燕巢幕,兰芽未吐燕泥落。

  为姑偏忌诸嫂良,作妇翻嫌婿家恶。人生照镜须自知,

  无盐何用妒西施。秦庭野鹿忽为马,巧伪乱真君试思。

  伯奇掇蜂贤父逐,曾参杀人慈母疑。酒沽千日人不醉,

  琴弄一弦心已悲。常闻善交无尔汝,谗口甚甘良药苦。

  山鸡锦翼岂凤凰,陇鸟人言止鹦鹉。向栩非才徒隐灶,

  田文有命那关户,犀烛江行见鬼神,木人登席呈歌舞。

  乐生东去终居赵,阳虎北辕翻适楚。世间反覆不易陈,

  缄此贻君泪如雨。

  卷284_34 【乌栖曲】李端

  白马逐朱车,黄昏入狭斜。狭斜柳树乌争宿,

  争枝未得飞上屋。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卷284_35 【送客东归】李端

  昨夜东风吹尽雪,两京路上梅花发。行人相见便东西,

  日暮溪头饮马别。把君衫袖望垂杨,两行泪下思故乡。

  卷284_36 【王敬伯歌】李端

  妾本舟中女,闻君江上琴。君初感妾意,妾亦感君心。

  遂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传杯唯畏浅,接膝犹嫌远。

  侍婢奏箜篌,女郎歌宛转。宛转怨如何,中庭霜渐多。

  霜多叶可惜,昨日非今夕。徒结万重欢,终成一宵客。

  王敬伯,绿水青山从此隔。

  卷284_37 【救生寺望春寄畅当】李端

  东西南北望,望远悲潜蓄。红黄绿紫花,花开看不足。

  今年与子少相随,他年与子老相逐。

  卷284_38 【荆门歌送兄赴夔州】李端

  余兄佐郡经西楚,饯行因赋荆门雨。sC々燮燮声渐繁,

  浦里人家收市喧。重阴大点过欲尽,碎浪柔文相与翻。

  云间怅望荆衡路,万里青山一时暮。琵琶寺里响空廊。

  熨火陂前湿荒戍。沙尾长樯发渐稀,竹竿草屩涉流归。

  夷陵已远半成烧,汉上游倡始濯衣。船门相对多商估,

  葛服龙钟篷下语。自是湘州石燕飞,那关齐地商羊舞。

  曾为江客念江行,肠断秋荷雨打声。摩天古木不可见,

  住岳高僧空得名。今朝拜首临欲别,遥忆荆门雨中发。

  卷284_39 【妾薄命】李端

  忆妾初嫁君,花鬟如绿云,回灯入绮帐,转面脱罗裙。

  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容颜南国重,名字北方闻。

  一从失恩意,转觉身憔悴。对镜不梳头,倚窗空落泪。

  新人莫恃新,秋至会无春。从来闭在长门者,

  必是宫中第一人。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二十·彭定求
  卷二百零九·彭定求
  卫时敏·唐圭璋
  ◆侍郎伯颜(子中集)·顾嗣立
  晁无咎词卷三·晁补之
  人境庐诗草·卷十一·黄遵宪
  卷一百八十八·徐世昌
  柴氏四隐集后序·柴望
  卷六十七·陆游
  卷445 ·佚名
  卷二百三十八·陈思
  卷一百十六·陈廷敬
  卷六百八十·佚名
  刘仙伦词作鉴赏·佚名
  六娘不嫁会继春·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五·志第二十一·地理六·张廷玉

        ◎地理六   ○福建 广东 广西   福建《禹贡》扬州之域。元置福建道宣慰使司,属江浙行中书省。至正十六年正月改宣慰司为行中书省。太祖吴元年十二月平陈友定。洪武二年五月仍置福建等处行中书省。

  • 第八十七回 失冀城马超奔难 逼许宫伏后罹殃·蔡东藩

      却说刘备用庞统中计,佯欲东归,即遣人至白水关,报告杨怀高沛二将;杨高巴不得刘备东归,亲出送行,突被备军擒住,说他居心不良,立命斩首,遂占据白水关,进拔涪城。是时法正才到,始知备系诈言东归,当即入贺。备留住法正,探听成都消

  • 卷二百五·杨士奇

    永乐十六年冬十月丁丑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 敕平江伯陈瑄曰天气向寒漕运士卒久劳可悉遣归休俟春暖复令就役○戊寅改保安左卫为怀来卫 夜有星如鸡子大青白色有光出太微垣东行至近浊○庚辰擢进士汪胜为北京道监察御

  • 卷之五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今献备遗卷十七·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刘球刘球字求乐江西安福人也永乐十九年进士擢礼部仪制主事正统初诏求文学之士尚书胡濙以球荐预修宣庙实録成改翰林侍讲京师大水民饥具奏便宜时北人数求贡球深以为忧麓川不靖王振方议大举伐边球上言请罢兵

  • 第三九七移同治十一年四月十九日一二二一三--一·佚名

    台湾府周蒙上级檄催,饬取府厅县志书、宪纲册,及各庄总董、乡保、甲长、头人清册,移知淡水厅移文 印 台湾府印 戳记同治十一年四月廿六日到私记钦加道衔、台湾府正堂周为差催备送事。案蒙宪檄,严催饬

  • 绎史卷一百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三卿分晋【魏文侯之贤 聂政刺韩傀 韩灭郑并附】史记晋岀公十七年知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反攻出公岀公奔齐道死故知伯乃立昭公曽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哀公大父

  • 楚语(查东山笔、沈墨庵阅)·查继佐

    ●楚语(查东山笔、沈墨庵阅)何腾蛟何腾蛟字云从,贵州五开卫人,浙江山阴籍也。天启辛酉乡荐。崇祯初,知南阳,流寇每躏其境,腾蛟训练乡健为二十四营御贼,多有斩获,威惠大着。九年,从巡抚陈必谦败贼于安皋,论功入为武库主事。佥事怀

  • 卷之十四·佚名

    尚敬王三十一年,向弘烈、毛景文改修勢理客橋。浦添群驛之西、勢理客邑之東,有一大江,源出群南,曲折奔流,至于小灣,注入于海。其為勢也汪洋澎湃,不可徒涉。是以自徃古時創建石橋,使民得徃還之便。然本國徒有橋梁之設,而築修之正

  • 朱寿丞·佚名

    朱寿丞先生小传朱先生名钧弼字寿丞江苏吴县人弱冠时补邑庠生旋任陆军部七品京官兼宿卫营秘书后补本部主事充军制司一等科员筹办陆军贵胄学堂兼任守卫处委员后充彰德行营军需处正军需官保免补知府本班以道员记名加二品

  • 轻重己第八十五·管仲

    清神生心,心生规,规生矩,矩生方,方生正,正生历,历生四时,四时生万物,圣人因而理之,道●矣。以冬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冬尽而春始,天子东出其国四十六里而坛,服青而絻青,搢玉总,带玉监,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日。牺牲以鱼,发号出

  • 卷四十四·陈经

    <经部,书类,陈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四十四宋 陈经 撰毕命【周书】此篇当知商之余民三纪之后世变风移与周公君陈之时大异毕公之化尤难于其终盖当是时为善者众易以劝也为恶者寡易以惩也故康王所以命毕公

  • 十  尚贤下·墨子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王公大人皆欲其国家之富也,人民之众也,刑法之治也。然而不识以尚贤为政其国家百姓,王公大人本失尚贤为政之本也。若苟王公大人本失尚贤为政之本也,则不能毋举物示之乎?今若有一诸侯于此,为

  • 卷二十八·佚名

    △心意品第三十二轻难护持,为欲所居。降心为善,以降便安。轻难护持者,所以如来世尊出现于世。正欲降伏人心去秽恶行。如彼修行之人。恒自思惟兴心设论。所谓心者招致众祸使人入地狱饿鬼畜生之道。是故说曰轻难护持也。为

  • 弘明集卷第二·僧祐

    明佛论(晋宗炳)  夫道之至妙。固风化宜尊。而世多诞佛。咸以我躬不阅遑恤于后。万里之事百年以外。皆不以为然。况复须弥之大。佛国之伟。精神不灭。人可成佛。心作万有。诸法皆空。宿缘绵邈亿劫乃报乎。此皆英奇超

  • 净心诫观法卷上·道宣

        终南山沙门释道宣撰  敬礼三宝藏 萨婆若法身 随力诫初学 惟圣哀愍听  时在随州兴唐伽蓝。夏安居撰令送泰山灵岩寺付慈忍受持。凡三十篇。如右。  释名篇第一 序宗篇第二 五停篇第三 挍量篇第四 

  • 莺莺传·元稹

    唐代传奇小说。又称《会真记》、《传奇》。1卷。元稹撰。《类说》卷28载《异闻集》收本篇,题《传奇》。《太平广记》卷488收本篇,题《莺莺传》而未注出处。《百川书志》、《宝文堂书目》因传中有张生《会真诗》,故著

  • 奇特最胜金轮佛顶念诵仪轨法要·佚名

    全一卷。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一字顶轮王之修法,其行法次第为:澡浴、佛部心、莲华部心、金刚部心、甲胄护身、办事、阏伽、普供养、赞、佛眼、本尊根本印明、大慈普护、正念诵等,卷末?附录水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