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黄氏一首 叶小纨一首 顾道善一首 刘碧一首 沈宪英一首

谢季兰一首 端淑卿一首 项兰贞一首 陈氏一首 顾文婉三首

商景兰一首 张引元一首 袁彤芳一首 李玉照一首 王朗一首

王凤娴二首 叶纨纨二首 吴山一首 陆卿子二首 叶小鸾七首

庞蕙一首 龙辅一首 沈静专一首 沈素嘉一首 徐媛一首

储氏一首 徐元端二首 张鸿逑一首 申蕙一首 周兰秀一首

瞿寄安一首 张娴倩一首 武氏一首 朱盛藻一首 归淑芬一首

翁孺安一首 沈宜修五首 吴绡一首 李端卿一首 张倩倩一首

黄氏 遂安人,杨慎室。《晚香堂清语》:升庵夫人黄氏寄外诗有「日归日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之句,传诵人口。又有《满庭芳》、《巫山一段云》诸词,皆为雅丽。或比之赵松雪管夫人,然管工画竹耳,诗词鄙俚,不及黄远矣。

【巫山一段云】

巫女朝朝艳,杨妃夜夜娇。行云无力困纤腰。媚眼晕春潮。

阿母梳云髻,檀郎整翠翘。起来罗袜步兰苕。一饷又魂销!。

刘碧 字映清,安陆人。

【浪淘沙】

新秋

昨夜雨绵绵。寒涩灯烟。薄衾倦拥不成眠。晓起床头看历日,换了秋天。

桐树小庭偏。碧荫争圆。教他知道也凄然。最是西风消息早,一叶阶前。

端淑卿 当涂人。教谕廷弼女,归芮氏。有《绿窗诗稿》。

【阮郎归】

园林春到清明节。花柳愁攀折。人生何事轻离别。水远山重叠。

杜宇啼,残更月。银皁照明灭。昨宵有梦轻飞蝶。关心犹未说。

顾文婉 自号避秦人。无锡人。

【浣溪沙】

风雨妨春苦不宽。开帘怕见嫩红残。锦屏深护早春寒。

新嫩一身扶不起,愁痕万点镜慵看。空拈斑管写长叹。又晓日凝妆上翠楼。恼人春色遍枝头。湘帘风细荡银钩。

燕子未归寒恻恻,梅花初落恨悠悠。重门深锁一天愁。

【西楼子】

初月

雕阑漫倚凝眸。月如钩。一段晚香薄雾、织成愁。

怀人意,思乡味,几时休。除是梦中暂借、广寒游。

袁彤芳 字履贞,吴县人。自称广寒仙客。

【长相思】

风满楼。月满楼。月白风清动客愁。征鸿声且留。

灯半篝。香半篝。灯烬香沉残梦悠。归舟天尽头。

王凤娴 字瑞卿,江南华亭人。进士张本嘉室。有《贯珠集》。

【浣溪沙】

郊行

曲径新篁野草香。随风闪闪蝶衣忙。柳绵飞堕点衣裳。

人在镜中怜影瘦,燕翻波面舞春长。小桥古渡半斜阳。

【临江仙】

珠帘不卷银蟾透,夜凉独自凭阑。瑶琴欲整指生寒。鹤归松露冷,人静井梧残。

天际一声新度雁,翱翔似觅回滩。浮生几见几多欢。三秋今已半,枫叶醉林丹。

陆卿子 长洲人,尚宝卿师道女,太仓赵宦光室。有《元芝》、《考槃》二集。

【忆秦娥】

感旧砧声咽。梅花梦断纱窗月。纱窗月。半枝疏影,一帘凄切。

心前旧愿难重说。花飞春老流莺绝。流莺绝。今宵试问,几人离别。

【画堂春】

晴空烟袅柳丝微。乱红风定犹飞。杏花零落燕空归。门外鸦啼。

慵病不禁宽带,讳愁无那尖眉。香消斜倚画屏时。此恨谁知。

龙辅 湖广人,有《女红余志》。

【相见欢】

黄鹂啄下红林,曲阑晴。笑取泥金小扇、扑蜻蜓。

牵得住,推不去,是春情。多少柔肠嘱付、护花铃。

徐媛 字小淑,吴县人。范允临室。有《络纬吟》。

【霜天晓】

角采石矶

蛾眉亭双峰斗碧。寒玉横秋壁。两道弯环天际,凝无限、青螺色。

断岸涛声急。似奏临邛瑟。鸾镜绿窗人去,惟留取、春山迹。

张鸿逑 字琴友,慈溪人,姚与祁室。有《清音词》。孙蕙媛云:每有赓咏,意到即成,不烦推敲,声出金石。

【点绛唇】

与冯太君话旧

相见空怜,许多心事难传与。不如归去。又被黄昏雨。

明月多情,还照横塘路。添愁绪。幽闺深处。重忆连床语。

瞿寄安 韩敬室。

【长相思】

寄于夫人

朝含颦。暮含颦。风动疏帘疑是君。相思欲断魂。

试罗裙。褪罗裙。鸳瓦霜飞病又新。天涯两地人。

朱盛藻 字琼蕤,黄州人,楚宗女。

【蝶恋花】

柳影

永日三眠颦较妩。困态初舒,莫遗红妆妒。自有明珠生远浦。舞低恍向楼心觑。

拂地长条谁是主。露下芙蓉,只恐难留住。好趁烟光凝地护。交枝漫锁长门路。

沈宜修 字宛君,吴江人,叶绍袁室。

【浣溪沙】

淡薄轻阴拾翠天。细腰柔似柳飞绵。吹箫闲向画屏前。

诗句半缘芳草断,鸟啼多为杏花残。夜寒红露湿秋千。

【虞美人】

立春

东风已上堤边柳。雪意还依旧。画罗彩胜学裁新。不道闲愁又送、一番春。

年华只是侵云鬓。花信何由问。待看双燕几时来。犹忆杏花长对、月徘徊。

【浣溪沙】

侍女随春,羞作娇憨之态。诸女咏之,余亦戏作。

袖惹飞烟绿鬓轻。翠裙拖出粉云屏。飘残柳絮未知情。

千唤懒回佯看蝶,半含娇雨恰如莺。嗔人无赖恼秦筝。

【如梦令】

萧瑟西风初动。又是一番凉送。灯蕊小窗斜,往事不堪新梦。愁重。愁重。绠短银屏水冻。

【望江南】

暮秋河畔草,一望尽凄迷。金勒不嘶新寂寞,青袍难觅旧葳蕤。野烧又风吹。

蝴蝶去,何处问归期。一架秋千寒月老,满庭癊故园非。空自怨萋萋。

张倩倩 吴江人,沈自徵室。

【蝶恋花】

丙寅寒夜与宛君话君庸作

漠漠轻阴笼竹院。细雨无情,泪湿桃花面。落叶西风吹不断。长沟流尽残红片。

千遍相思才夜半。又听楼前,叫过伤心雁。不恨天涯人去远。三生缘薄吹箫伴。

叶小纨 字蕙绸,吴江人。同邑沈永祯室。

【浣溪沙】

为侍女随春作

髻薄金钗半 轻。佯羞微笑隐湘屏。嫩红染面太多情。

长怨曲阑看门鸭,惯嗔南陌听啼莺。月明帘下理瑶筝。

沈宪英 字惠思,吴江人。

【点绛唇】

忆琼章姊

帘外轻寒,谢娘风絮无人见。桃花如面。肠断春归燕。

人去瑶台,只觉东风贱。湘帘卷。绿杨千线。烟锁深深院。

项兰贞 字孟畹,秀水人。黄卯锡室。有《裁云》、《月露》二草。

【浣溪沙】

淅淅寒风撼玉钩。起来斜日照红楼。帘外一声鹦鹉唤,唤梳头。

花发小春情脉脉,笛吹长夜恨悠悠。多少泪珠弹不断,倩谁收。

商景兰 字媚生,会稽人,祁彪佳室。

【捣练子】

长相思,久离别。为谁憔悴凭谁说。卷帘贪看月明多,斜风恰打银皁灭。

李玉照 会稽人。吴江沈自徵继室。

【渔歌子】

愁思萦怀懒赋诗。黄昏深院月来迟。人静处,漏残时。一片幽情只自知。

叶纨纨 字昭齐,吴江人,叶绍袁女。有《愁言》。

【蝶恋花】

尽日重帘垂不卷。庭院萧条,已是秋光半。一片闲愁难自遣。空怜镜里年华换。

寂寞香残门半掩。脉脉无端,往事思量遍。正是销魂肠欲断。数声新雁南楼晚。

【浣溪沙】

几日轻寒懒上楼。重帘低控小银钩。东风深锁一窗幽。

昼永香消春寂寂,梦残烛跋思悠悠。近来长自只知愁。

叶小鸾 字琼章,吴江人,昆山张立平聘室。有《返生香》。钮玉樵云:小鸾父仲韶风神雅令,工六朝骈体,同沈宜人宛君偕隐汾湖,与子女刻意诗词,以自娱乐。小鸾生十岁,能韵语。秋夜,仲韶命以句云:「桂寒清露湿。」即对曰:「枫冷乱红凋。」是时以为夭折之征。及未婚而殁,见有五彩云捧足而去,知前身为缑岭女仙,今当归月府。适有冥中比丘尼智泐传天台教,起无叶堂,以收女士慧业而早亡者。小鸾从之。泐师审戒,信口答应,如研香制就。夫人字镂雪,吟成幼妇词,凡十余联,皆晚唐名句也。泐师留之堂中,与姊昭齐薰习梵行。所存诗词,皆似不食人间烟火者。

【南歌子】

门掩瑶琴静,窗消画卷 。半庭香雾绕阑干。一带淡烟红树、隔楼看。

云散青天瘦,风来翠袖寒。嫦娥眉又小檀弯。照得满阶花影、只难攀。

【虞美人】

灯深深一点红光小。薄缕微烟袅。锦屏斜背汉宫中。曾照阿娇金屋、泪痕浓。

朦胧穗落轻烟散。顾影浑无伴。香消午夜漫凝思。恰似去年秋夜、雨窗时。

【点绛唇】

新柳垂条,困人天气帘慵卷。瘦宽金钏。珠泪流妆面。

凝伫凭阑,忽睹双飞燕。闲愁倦。黛眉浅淡。谁画青山远。

【浣溪沙】

红袖香浓日上初。几番无力倩风扶。绿窗时掩闷妆梳。

一晌多慵嫌刺绣,近来聊喜学临书。鸟啼春困落花疏。

几日东风倚画楼。碧天清霭半空浮。韶光多半杏梢头。

垂柳有情留夕照,飞花无计却春愁。但凭天气困人休。

曲曲阑干绕树遮。半庭花影带帘斜。又看暝色入窗纱。

楼外远山横宝髻,天边明月伴菱花。空教芳草怨年华。

曲榭莺啼翠影重。红妆春恼淡芳容。疏香满院闭帘栊。

流水画桥愁落日,飞花飘絮怨东风。不禁憔悴一春中。

【谒金门】

情脉脉。帘卷西风争入。漫倚危楼窥远色。晚山留落日。

芳树重重凝碧。影浸澄波欲湿。人向暮烟深处忆。绣裙愁独立。

沈静专 字曼君,宜修妹。归吴氏。有《适适草》。

【蝶恋花】

咏蝶

舞向低檐依嫩绿。翠冷天涯,影断吹愁续。幻就云衣飞态足。粉烟"露枝头浴。

风动犹疑翻紫玉。引得佳人,误入花阴扑。静敛香须还自宿。蜂媒觅伴仍相促。

储氏 秦州人。兴化成某室。

【浣溪沙】

紫燕双双绕画梁。重重朱户锁斜阳。闲来独坐绣鸳鸯。

芳草盈阶侵砌绿,落花满院隔帘香。空庭寂寞日偏长。

申蕙 字兰芳,长洲人。嘉兴沈某室。有《缝云集》。

【长相思】

月满衣。叶满衣。玉漏初停银汉低。砧声到竹扉。

事已非。人已非。满目凄凉何日归。雁沉梦又稀。

张娴倩 字蓼山,庐州人。有《蕉窗逸韵》。

【菩萨蛮】

连城山房

风卷落花愁不歇。枝头燕翦裁桃叶。花气沁帘香。游丝挂绿窗。

蕉青鸾翅影。草碧龙须冷。无语对瑶琴。闲花落胆瓶。

归淑芬 字素英,嘉兴人。许某室。有《云和阁静斋诗余》。

【东坡引】

泛舟访皆令闺友

樱桃红已足。日觑苔痕绿。纶竿钓罢清溪曲。一村桑落熟。一村桑落熟。

闲愁莫展,翠蛾频蹙。强抱清琴对修竹。池边有侣堪联续。山儿画半幅。山儿画半幅。

吴绡 字冰仙,长洲人。常熟许文玉室。有《啸雪庵稿》。

【忆王孙】

寒砧风急捣衣秋。木落声中人倚楼。月午凉阴满地愁。梦悠悠。一夜江南千里舟。

顾道善 字静帘,吴江人。许季通室。

【满江红】

移居严庄有感

禾黍斜阳,村皋外、江霞飞灭。回首去、依稀风景,繁华销歇。沼冷鸳鸯荷碎雨,台荒麋鹿松摇月。忽一声、野寺断钟过,疏篱缺。

清晓怨,帘钩揭。王孙梦,鹃啼竭。问天涯何处,铜仙金阙。猿鹤三秋淹短草,风云万里悲高碣。料明朝、好镜不相瞒,霜侵发。

谢季兰 字湘芷,宁都人。魏禧室。

【阮郎归】

秋夜

数尽更筹梦未成。秋声不忍听。起来且自剔残灯。谁家玉笛声。

风才定,月初升。清光渐渐生。一行花影上窗棂。动人无限情。

陈氏 江南华亭人。有《梅龛吟》。

【谒金门】

春欲暮。帘外落红无数。斜倚曲阑浑不语。笑看双燕舞。

惆怅夜来风雨。吹散满城花絮。一段夕阳留不住。马嘶芳草去。

张引元 字文殊,江南华亭人。杨安世室。

【点绛唇】

答母

细雨初晴,暖风早入芭蕉院。归期日盼。松尽黄金钏。

病起南楼,愁睹梅梁燕。无由见。白云天远。十二阑干遍。

王朗 金坛人,彦泓女。

【浪淘沙】

闺情

疏雨滴青籨。花压重檐。绣帏人倦思厌厌。昨夜春寒眠未足,莫卷湘帘。

罗袖护掺掺。怕拂香奁。兽炉香倩侍儿添。为甚双蛾常锁翠,自也憎嫌。

吴山 字岩子,当涂人。上元卞琳室。有《青山集》。

【鹊桥仙】

戊子广陵七夕有感

思量昨岁,秣陵此夕。正水阁、风清天碧。六朝佳处旧繁华,细草路红灯月白。

今年萍寄,隋宫咫尺。叹异代、烟花寥寂。情同旅夜起归思,愁绝是隔江寒笛。

庞蕙 字小畹,吴江人。吴玉川室。

【点绛唇】

次沈素嘉韵

十载芳邻,自怜一别还如雨。看云愁绪。隔个江天树。

佳句曾题,小楷红笺处。频看取。相思难据。一瞬情千缕。

沈素嘉 吴江人。叶学山室。

【点绛唇】

寄吴夫人小畹

隔过墙头,几番同听黄昏雨。别来情绪。向北看春树。

一院藤花,底是临书处。还分取。绿窗朱户。袅袅茶烟缕。

徐元端 字延香,江都人。范某室。有《绣 集》。

【清平乐】

绣窗无那。自卷帘儿坐。羞睹黄莺枝上卧。抛去青梅数颗。

东风阵阵相摧。胭脂零落苍苔。春色依然归去,为谁留下愁来。

【南乡子】

独坐数归期。花影重重日影低。无计徘徊思好句,迟迟。除却春愁没个题。

闲倚画楼西。芳草青青失旧堤。犹记当时人去处,依依。红杏花边一酒旗。

周兰秀 字弱英,吴江人。平湖孙某室。

【浣溪沙】

雨过池塘万绿生。微风吹满绣帘轻。远山一角夕阳明。

静里荷香来扇底,梦余蕉影倚窗横。关情何处玉箫声。

武氏 三水人,文翔凤室。

【如梦令】

画阁闲吟玉案。寂寂薰风庭院。微闷坐花前,独把阑干倚遍。帘卷。帘卷。秋在桐阴一半。

翁孺安 号静和居士,常熟人。适同邑顾氏。有《浣花居遗稿》。

【浣溪沙】

雁阵才过字一行。碧天沉影散秋光。凉风初沁白罗裳。

堕叶井梧旋静砌,含英篱菊护低墙。声声何处捣衣忙。

李端卿 钱塘人。

【谒金门】

风乍暖。树底莺声欲啭。窗外小梅香数点。枝头春意浅。

尽日画屏独掩。闲却绣床金翦。宝枕初回香梦远。乱愁天不管。

猜你喜欢
  卷四百·彭定求
  卷九十·彭定求
  歴代诗话卷三十七·吴景旭
  第二十一章 归隐林泉·屠隆
  第六十七回 元天子巧设机关·陈端生
  第一场·老舍
  {入学从师}·佚名
  第六出 被围·梁辰鱼
  第二十九出 鹤楼赴义·王世贞
  姚守中·隋树森
  卷三·王奕清
  卷一百四十八·冯惟讷
  卷三百二十三·陈思
  卷八百七十二·佚名
  卷十九·范成大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529 ·佚名

    甄龙友 挽薛艮斋三首 骥不由穷巷,龙曾演瑞图。 衣传袁道洁,梦接邵尧夫。 四年十全未,三千行岂无。 飘然何太速,愁杀奠生刍。 甄龙友 挽薛艮斋三首 赠别文章妙,分携六见秋。 真书藏相府,循吏

  • 卷十五·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十五     明 冯惟讷 撰 汉第五 乐府古辞 郊庙歌辞 汉郊祀歌十九首 【汉书礼乐志曰武帝定郊祀之礼祠太乙於甘泉祭后土於汾隂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零三·杨仲良

      哲宗皇帝   台谏言苏轼策题诗谤附   元祐元年十二月壬寅[1],左司谏朱光庭言:『学士院试馆职策题云:「欲师仁宗之忠厚,而患百官有司不举其职,或至于媮,欲法神考之励精,而恐监司守臣不识其意,流人于刻。又称「汉文宽大

  • 卷之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明名臣琬琰録卷十·徐紘

    (明)徐纮 撰靖江府右相李公墓志铭  陈琏公讳质字文彬号樵云姓李氏其先开封祥符人宋季有仕于徳庆者因家焉公生颕悟有大志蚤知嗜学经史子集无不读读辄记忆既长遭元季多故与时落落不合遂家居不出日与弟文昭放情山水以诗

  • 七七八 军机大臣奏查核正月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七七八 军机大臣奏查核正月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十五日*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

  • 卷二十三·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二十三 唐 张守节 撰 礼书第一【天地位日月明四时序隂阳和风雨节羣品滋茂万物宰制君臣朝仪尊卑贵贱有序咸谓之礼经六籍咸谓之书故曲礼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

  • 侯君集传·欧阳修

    侯君集是..州三水县人。以才力雄豪见称。少时侍奉于秦王幕府,随从征讨立有功劳,历任左虞候、车骑将军,封为全椒县子。参与诛除隐太子尤为得力。秦王即位后,迁任左卫将军,进封为潞国公,享受封邑一千户。贞观四年(630),迁任兵

  • 卷二百四十·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四十明 杨士奇等 撰任将宋孝宗时虞允文奏曰臣不佞无当世之用而於军旅之事实未尝知其彷佛误蒙陛下知遇异等付以荆襄一面臣之欲报朝夕寸心凡边事所关既兼羣言之采又尽一已之思谓今日之

  • 汉制攷自序·王应麟

    汉制载于史者先儒攷之详矣其见他书者未之攷也尝谓法始乎伏羲而成乎尧三代损益至周大备夫子从周与从先进之言所谓百世可知者其法着于春秋东迁之初先王典章槩有存者义和秬鬯之赉王命犹重也司徒缁衣之美王官犹贤也祭仲论

  • 三年·佚名

    (丁巳)三年清康熙十六年六月6月3日○戊申,兵曹判書金錫冑以鑴、穆疏語,陳章辭職,略曰:傷財病國,是或臣罪,盛兵重權,此何人言?乞解諸務,退守先人丘墓。上批命安心勿辭。〈史臣曰:「錫冑以綺紈年少,無行能過人,而特以戚畹之故,爲大臣者

  • 卷二·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说卷二     宋 吕祖谦 撰庄公齐小白入于齐【九年】会于鄄齐始霸【十五年】庄九年齐桓公自莒入齐十五年始霸乡者说左传须分三节看五霸未兴以前是一节五霸迭兴之际是一节五霸既衰之後是一节五

  • 卷之二·德清

    八十八祖传赞卷之二匡庐憨山释 德清 述秀水寓公 高承埏 补嘉兴上士 钱应金 较康居尊者传康僧会者。康居国大丞相之子也。彼国出家。有神异。因望震旦国。有光烛天。曰此佛舍利光也。遂寻光而来于吴。赤乌四年。

  • 金鳌退食笔记·高士奇

    宫苑志。清高士奇(1644—1703)撰。二卷。士奇有《扈从东巡日录》已著录。此书系作者供奉内廷,公余之暇偶访曩时旧闻,征信载记,康熙二十三年(1648)成书。约二万四千字。所著是书2卷,上卷介绍了太液池、瀛台、乐成殿、

  • 关中胜迹图志·毕沅

    名胜志。清毕沅 (1730—1797)撰。三十二卷。沅有《晋书地理志新补正》已著录。毕氏有感前人记陕西山川胜迹,多有牴牾,乃游行山原,访求旧迹,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撰成此书,约四十万字。卷一记陕西省地理、西安府地理;卷二至

  • 周易折中·李光地

    清李光地等撰。二十二卷。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内廷刊本。此书系李光地等奉康熙之诏而撰。经传原文用古《易》上下经、《十翼》次第。其说宗主程颐、朱熹之注,而广采先秦汉魏以来众家之解,为之折中。卷首列《图说》,

  • 王郭两先生崇论·李衷纯

    论自汉以后始盛传极组织之巧镂心抉肠始成一家言至流誉千秋群口无妒即作者亦不可多得葢制作如林或以名理发其宗或以景物抒其蕴直探元始不烦转待独论则不然人与时而俱积事与迹而同冥从有意无意间窥情之所必至以推情之所

  • 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佚名

    二卷,赵宋施护译。说大坚固婆罗门之事历。长阿含典尊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