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七颂堂词绎

清 刘体仁

词与古诗同义

词有与古诗同义者,〔潇潇雨歇〕,易水之歌也。〔同是天涯〕,麦蕲之诗也。〔又是羊车过也〕,团扇之辞也。〔夜夜岳阳楼中〕,日出当心之志也。〔已失了春风一半〕,鲵居之讽也。〔琼楼玉宇〕,天问之遗也。

词与古诗同妙

词有与古诗同妙者,如〔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即灞岸之兴也。〔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即敕勒之歌也。〔危楼云雨上,其下水扶天〕,即明月积雪之句也。〔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即平生少年之篇也。

词忌复

词欲婉转而忌复,不独〔不恨古人吾不见〕与〔我见青山多妩媚〕,为岳亦斋所诮。即白石之工,如〔露湿铜铺〕与〔候馆吟秋〕,总是一法。

词字字有眼

词字字有眼,一字轻下不得。如咏美人足,前云〔微褪细跟〕,下云〔不觉微尖点拍频〕,二微字殊草草。

词有初盛中晚

词亦有初盛中晚,不以代也。牛峤、和凝、张泌、欧阳炯、韩偓、鹿虔扆辈,不离唐绝句,如唐之初未脱隋调也,然皆小令耳。至宋则极盛,周、张、柳、康,蔚然大家。至姜白石、史邦卿,则如唐之中。而明初比唐晚,盖非不欲胜前人,而中实枵然,取给而已,于神味处,全未梦见。

词起结最难

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盖不欲转入别调也。〔呼翠袖、为君舞〕、〔倩盈盈翠袖、搵英雄泪〕,正是一法。然又须结得有〔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之妙乃得。美成元宵云:〔任舞休歌罢。〕则何以称焉。

词忌直说

晏叔原熨帖悦人,如〔为少年湿了,鲛绡帕上,都是相思泪〕,便一直说去,了无风味,此词家最忌。

词中戏语词中如〔玉佩丁东〕,如〔一钩残月带三星〕,子瞻所谓恐它姬厮赖,以取娱一时可也。乃子瞻赠崔廿四,全首如离合诗,才人戏剧,兴复不浅。

词境诗不能至

词中境界,有非诗之所能至者,体限之也。大约自古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间床〕等句来。

杜诗具词之神理

诗之不得不为词也,非独寒夜怨之类,以句之长短拟也。老杜风雨见舟前落花一首,词之神理备具,盖气运所至,杜老亦忍俊不禁耳。观其标题曰新句,曰戏,为其不敢偭背大雅如是。古人真自喜。

稼轩非本色词

稼轩〔杯汝前来〕,毛颖传也。〔谁共我,醉明月〕,恨赋也。皆非词家本色。

诗词分疆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叔原则云:〔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此诗与词之分疆也。

中调长调须一气呵成

中调长调转换处,不欲全脱,不欲明黏,如画家开阖之法,须一气而成,则神味自足。以有意求之,不得也。

重字不易

重字良不易,错错错与忡忡忡之类也。然须另出,不是上句意,乃妙。

美成结语佳

美成春恨渔家傲,以〔黄鹂久住如相识〕,〔帘前重露成涓滴〕作结,有离钩三寸之妙。

千里和周词不动宕

千里遍和美成词,非不甚工,总是堆炼法,不动宕。唯〔鸿影又被战尘迷〕一阕,差有气。

词不可参一死句

文字总要生动,镂金错采,所以为笨伯也。词尤不可参一死句,辛稼轩非不自立门户,但是散仙入圣,非正法眼藏。改之处处吹影,乃博刀圭之讥,宜矣。

词宜有警句

惟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词有警句,则全首俱动。若贺方回非不楚楚,总拾人牙非,何足比数。

词须不类诗与曲

词须上脱香签,下不落元曲,乃称作手。

古词声律佳

古词佳处,全在声律见之。止作文字观,正所谓徐六担板。

竹枝柳枝非词

竹枝、柳枝,不可径律作词,然亦须不似七言绝句,又不似子夜歌,又不可尽脱本意。〔盘江门外是侬家〕及〔曾与美人桥上别〕,俱不可及。

长调最难工

长调最难工,芜累与痴重同忌,衬字不可少,又忌浅熟。

词中对句难

词中对句,正是难处,莫认作衬句,至五言对句、七言对句,使观者不作对疑,尤妙。

词咏物比诗难

咏物至词,更难于诗。即〔昭君不惯风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亦费解。放翁〔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全首比兴,乃更遒逸。

词人遭遇

酒壁释褐,韩偓之特遇也。太液波翻,浩然之数奇也。

夏竦词有劝无讽

〔霞散绮、月沈钩〕,有劝而无讽。其人去赋清平调者,不知几里。然是钧天广乐气象,较之文正公穷塞主不侔矣。

宋祁一闹字卓绝千古

〔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卓绝千古。〔湿红娇暮寒〕,亦复移易不得。

周症状成词体雅正

周美成不止不能作情语,其体雅正,无旁见侧出之妙。

易安词本色当行

柳七最尖颖,时有俳狎,故子瞻以是呵少游。若山谷亦不免,如我不合太撋就类,下此则蒜酪体也。惟易安居士〔最难将息,怎一个愁字了得〕,深妙稳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

陡然一惊为词中妙境

文长论诗曰:如冷水浇背,陡然一惊,便是兴观群怨,应是为佣言借貌一流人说法。温柔敦厚,诗教也。陡然一惊,正是词中妙境。

福唐独木桥体

山谷全首用声字为韵,注云〔效福唐独木桥体〕,不知何体也,然犹上句不用韵。至元美道场山,则句句皆用山字,谓之戏作可也。词中如效醉翁也字、效楚辞些字、兮字,皆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隐括体不可作

隐括体不可作也,不独醉翁如嚼蜡,即子瞻改琴诗,琵琶字不见,毕竟是全首说梦。

过变言情

古人多于过变乃言情。然其意已全于上段,若另作头绪,不成章矣。

猜你喜欢
  卷八百四十·彭定求
  卷二百二十·彭定求
  卷三·阮阅
  第二出 名逋·李渔
  第八出 缔盟·李渔
  二集·王夫之
  第三折 述·李玉
  道园遗稿卷二·虞集
  卷二·钱振锽
  卷八十二·陆游
  卷五十一·陈起
  卷二百八十八·陈思
  卷二百四十五·陈思
  卷十二·文洪
  卷八百三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彊村集外词·跋·朱祖谋

    彊村集外词一卷,据先生手稿写定。稿原二册,于先生遗箧中检得之。大抵皆二十年来往还吴门沪渎閒所作,亦有成于国变前者。料其初当为零缣断楮,掇拾彙存,故不尽依岁月编次。各词每自加标识,隐寓去取之意,今悉仍之。其卷首买陂塘

  • 卷79 ·佚名

    范成大 元日山寺 听熟朝鱼又暮钟,全将慵懒度三冬。 贪眠豹褥窗间日,怕拥驼裘陌上风。 登版自怜行蹭蹬,读碑仍怪视蒙笼。 少年豪壮今如此,略与残僧气味同。 范成大 元日谒钟山宝公塔 雪后江皋

  • 卷五百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十五朱庆余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故人同泛处远色望中明静见沙痕露微思月魄生周回余雪在浩渺暮云平戏鸟随兰棹空波荡石鲸刼灰难问理岛树偶知名自省曾追赏无如此日情送崔拾遗赴阙清貌凌

  • 志第十二 乐上·房玄龄

    夫性灵之表,不知所以发于咏歌;感动之端,不知所以关于手足。生于心者谓之道,成于形者谓之用。譬诸天地,其犹影响,百兽率舞,而况于人乎!美其和平而哀其丧乱,以兹援律,乃播其声焉。 农瑟羲琴,倕钟和磬,达灵成性,象物昭功,由此言之,其来

  • 卷三百五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起神宗元豐三年六月盡其月   六月壬辰朔,上批【一】:「彰信軍留後、駙馬都尉李瑋丁所生母憂,可依宗室給全俸。」   詔權夔州路轉運副使董鉞往渝州應副瀘州事,留司農錢物之在蜀者,以給攻討之費,益瀘州公使錢千緡。韓

  • 卷二百八十二 熙寧十年(丁巳,1077)·李焘

      起神宗熙寧十年三月盡是年四月   五月庚戌朔,詔:「諸路言蝻蟲生,宜申嚴條約,下當職官亟除絕之【一】。」   宣徽南院使、判應天府張方平為東太一宮使,聽居南京。方平四表乞致仕,而有是命。蘇軾代方平作好兵猶好色疏

  • 卷四十八·杨士奇

    永乐三年十一月癸巳○朔钦天监进永乐四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颁赐诸王及文武群臣△暹罗国王昭禄群膺哆罗谛剌遣使柰婆郎直事剃五十人来朝贡方物赐之钞币△夜金星犯水星在箕度○甲午○册营国威襄公郭英女为郢王练妃

  • ●卷一·陈洪谟

    弘治十八年乙丑五月,武宗皇帝即位,大赦天下,改元正德。人谓正德号前代有之,宋世西夏乾顺尝建此号也。时内阁大学士则刘少师健、李宫保东阳、谢宫保迁,与礼部官皆未之深考耳。马冢宰文升因考科道,出题“宰相须用读书人&

  • 第二十一章 謙退之道·林语堂

    有登龍之術,也有謙退之道,而蘇東坡不愧為謙退大師。現在蘇東坡的情況是,不追求政治,而為政治所追求,頗為有趣。當年王安石得勢之時,他在政壇坎坷不達,不足詫異;可是如今他的同黨既然當政,他仍然失敗,則確屬可驚了。蘇東坡永遠不

  • 周书·康王之诰·佚名

    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作《康王之诰》。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皆布乘黄朱。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卫,敢执壤奠。」皆再拜稽首。王义嗣,德答拜。太保暨芮伯咸进,相揖。皆再拜稽首曰

  •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卷上·朱元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上至天子,下及臣庶,若有志於行道者,当行过常人所行之道,即非常道。道犹路也,凡人律身行事,心无他欲,执此而行之,心即路也,路即心也,能执而不改,非常道也。道可道,指此可道言者,盖谓过人之大道。道既成

  • 卷六十三·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六十三钱塘程川撰礼四统论诸説五经中周礼疏最好诗与礼记次之书易疏乱道易疏只是将王辅嗣注来虚説一片【黄防录字子耕豫章人戊申所闻先生五十九岁饶录九

  • 卷四·杨复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图钦定四库全书仪礼圗卷四      宋 杨复 撰乡饮酒礼第四【郑目録云诸侯之乡大夫三年大比献贤者能者于其君以礼賔之与之饮○疏曰凡乡饮酒之礼其名有四此賔贤能一也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

  • 第五 飞箝 2·王诩

    【原文】引钩箝之辞①,飞而箝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②。其不可善者③,或先征之而后重累④,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⑤。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⑥。其用或称财货、琦玮⑦、珠玉、璧帛、采色⑧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

  •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七·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尔时国主阿阇世王。与无数百千臣佐眷属。既至会已。睹诸胜相。乃至见彼金色童子。净月轮中光明皎洁。莲花台上安处其座。如云散空秋天满月。复如金幢其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六·澄观

    第三善男子于此下指示后友。于中二。初举友依正。后汝可往下劝往教问。今初。国名胜乐者。次下知识寄当初住。胜过前位是信所乐故。山名妙峰者。山有二义。一寂静不动义。二高出周览义。以况初住。解心创立依定发慧。

  • 序·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序夫鼻祖西来。不立文字直指而已。时门人又有所谓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已向第二机矣。故有汝得吾皮之记。道不在言也审矣。子以为何如。曰非也。道虽不在於言。言而当终日言。於道庸何伤。否则

  • 齐乘·于钦

    山东地方志。元于钦(1284—1333)纂修。六卷。钦字思容,益都(今属山东)人。官国子助教,兵部侍郎,益都路总管。山东,古齐地。古称诸侯国史为“乘”,因以名志。钦曾周览齐地山川,考诸经史,遍访乡老而纂是书初稿,后经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