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 飞箝 2

【原文】

引钩箝之辞①,飞而箝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②。其不可善者③,或先征之而后重累④,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⑤。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⑥。其用或称财货、琦玮⑦、珠玉、璧帛、采色⑧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箝之⑨,其事用抵巇。

【注释】

①引钩箝之辞:为了诱使或挟持他人归顺自己而说的话。钩,弯曲金属所做的钩针。陶弘景注:“钩谓诱致其情,言人之材一性一,各有差品,故钩箝之辞,亦有等级。故引钩箝之辞,内惑而得其情曰钩,外誉而得其情曰飞。得情即箝持之,令不得脱移,故曰钩箝,故曰飞钩箝。”

②乍同乍异:或同或异。指钩箝之辞,或捭而同之,或合而异之。

③不可善者:即使运用钩箝之法也达不到目的,套取不到真实情况。

④先征之而后重累:先征用而后通过其言论排列比较。重累,重叠。这里指排列比较。《诗经》:“将欲毁之,必重累之。”

⑤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比较其言语短长,然后进行毁谤。

⑥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通过反复考验,使对方瓦解,最终受我钳制,为我所用。

⑦琦玮:一种美玉。

⑧采色:本指容颜、表情。这里指美一女。陶弘景注:“其用,谓人既从化,将用之,必先知其一性一行好恶,动以财货采色者,欲知其人贪廉也。”

⑨见涧而箝之:抓住对方的错误而进行钳制。陶弘景注:“量其能之优劣,然后立去就之势,以钩其情,以知智谋。谓伺彼行一事,见其涧而箝持之,以知其勇怯也。”涧,缝隙。引申为疏漏,失误。

【译文】

借助对方所说的言辞,引一诱对方说出实情,进而做到控制对方。这种用来游说他人,套取实情的“钩箝之辞”,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如果用了“钩箝之辞”也达不到目的,就要先征用其人,将其所谈相互连缀而得其条理。通过排列比较,就其所短而谤之。或者通过所谈言辞排列比较,使其短处自现。或者通过排列比较,发现其优点。以上所述,最终都是为了控制对方。那些通过考察并加以任用的人,有时还可用财物、宝石、美玉、丝帛和美一女来试探,看其是否动心,或者衡量其才能高低、才识优劣,从而决定去留;或者抓住对方疏漏进而控制。控制对方要使用“抵巇”的方法。

猜你喜欢
  孟子纂疏卷六·赵顺孙
  见义不为是胆小鬼·孔子
  春秋辨义卷十六·卓尔康
  第十七章 10·辜鸿铭
  第四章 21·辜鸿铭
  卷第一百四十五·卫湜
  卷十五·叶梦得
  卷十九·佚名
  内篇·人间世第四·庄子
  第八 摩篇 4·王诩
  哀公·哀公十九年·左丘明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太虚
  佛学讲要·太虚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佚名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宏模·唐圭璋

      宏模字希膺,号敏轩。豫章人。胡仲弓苇航漫游稿有次韵柬李希膺及寒食雨中用希膺韵诗,当是淳祐间人。宝祐间监泉州舶务。   庆清朝   木芙蓉   碧玉云深,彤绡雾薄,芳丛乱迷秋渚。重城傍水,中有吹箫俦侣。应是琼楼

  • 卷二·李心传

     郊庙宫省祠观陵寝附  南北郊明堂自元丰分南北郊至政和乃克行之建炎二年上祀圜丘独祭上帝而配以太祖用元丰礼也绍兴十三年郊祀始设大神大示及太祖太宗配位自天地至从祀诸神凡七百七十有一 元佑礼云明堂者仁宗皇佑

  • 第六十八回 战皖北诸将立功 退丹阳大营又溃·蔡东藩

      却说胡巡抚林翼,移驻英山,即命多隆阿总统诸军,用鲍超为前锋,蒋凝学为后援,浩浩荡荡,杀奔太湖。四眼狗陈玉成,闻清军大集,急纠合捻匪首领龚瞎子、张洛型等,由庐州上攻,有众十多万。捻匪是什么人物?相传捻字是捏聚的意义,无赖

  • 东汉会要卷十·徐天麟

    舆服下总叙冠服秦以战国即天子位灭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袀汉承秦故至世祖践阼都于土中始修三雍正兆七郊显宗遂就大业初服旒冕衣裳文章赤舄絇屦以祀天地养三老五更于三雍于时致治平矣天子三公九卿特进侯侍祠侯祀天地明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七·佚名

    弘治七年四月己未朔孟夏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辛酉南京刑部尚书郑时复乞致仕不允○命南京文武官员折色俸粮俱钱钞中半兼支○礼部覆奏办事官郑善桓所陈严学校一事谓天下学校生员额外滥收者多然科贡各有定额往往

  •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四十·阿桂

    十月己巳上谕军机大臣曰昨温福奏攻克巴朗拉案内应行议叙之云南官兵于查覆后复经兵部议驳拘泥而不当理其过自在兵部今据兵部奏温福尚有攻克资哩请将官兵议叙一案原奏系三月初八九等日之事而册开官兵多至万余系从上年十

  • 高赹传·李延寿

    高赹字昭玄,一名敏,自称是渤海..人。祖先因在北部边疆做官,死在辽东。曾祖父高詗,太和中从辽东回到魏国,官至卫尉卿。祖父孝安,曾任兖州刺史。  ..父高宾,出仕东魏,官居谏议大夫。大统六年(540),为避谗害弃官投奔西魏,独孤信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八·高晋

    目录河防【四】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八河防乾隆二十二年二月初六日傅恒等奏言遵防将南河河务一事与尹继善嵇璜等公同酌议现在毛城铺业经奉防堵闭将来黄流顺轨直赴下游河身自可渐就疏刷但徐州南北两岸当上游之首冲北岸

  • 问乘马第七十(缺)·管仲

    失传

  • 第二编 中古哲学史·钟泰

    第一章 两汉儒学之盛秦之焚书,惟儒生受祸最酷。故及秦之乱而陈涉起,鲁诸儒乃持孔氏之礼器归之。孔甲为秦少傅,会李斯议焚书,亡去,至是,亦归涉为博士,卒与俱败死。太史公曰:“陈涉起匹夫,驱瓦合适(同谪)戍,旬月以王楚。不

  • 卷二·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二桞州府知府范家相撰总论下荀子古儒者之名盛于始而替于后者在汉莫如扬防在周莫如苟子实则荀非扬比也古礼多传于荀如劝学三年问等篇几于有大醇而无小疵矣而传诗之功尤莫大于圣门鲁申公少从楚元王事

  •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十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时优婆塞。复说伽陀曰。  色相谦柔众德具  圆成妙好普庄严  自舍如来大觉尊  余无等比最上士  佛圣言说无与等  佛聪利智亦无等  佛

  • 第四十七卷·佚名

    观天品之二十六(夜摩天之十二)尔时第三夜摩天王牟修楼陀。示其天众。佛塔经文。令彼天众心纯熟已。复示生死衰恼之处。无量百千诸过充满。恩爱别离。近不爱者。所谓老死忧悲啼哭众过。皆满具足。失坏生死。乃是具足一

  • 丛林盛事纲目·道融

    卷上  程大卿参黄龙  佛印解东坡玉带  芙蓉答杨次公韩魏公  真净居大愚  承天宗驰书  剖禅师作园头  圆通秀  芙蓉为投子典座  净因成枯木  佛心才  张安道见楞伽  雪堂见父母  典牛牧牛颂

  • 郁达夫短篇小说集·郁达夫

    本书收录了郁达夫所著《微雪的早晨》等短片小说26篇。郁达夫的小说中散发着一种天生的的伤感气质,如同他的人一样,但那并不是灰色而颓废的,因为文章的主题都是积极向上、健康明朗的,他的小说多有性描写,在封建的中国引起了

  • 古今律历考·邢云路

    七十二卷。明邢云路撰。邢云路字士登,安肃(今河北徐水)人。万历进士。曾任河南佥事,陕西按察副使等职。其书详于历而略于律。只六卷讲音律,辨黄钟三寸九分之非,甚为精当,余无新意。六十六卷讲历法,从六经到明《大统历》,一一

  •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文偃

    凡三卷。守坚编。又称云门广录、云门和尚广录、云门文偃禅师广录、大慈云匡真弘明禅师语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乃编录云门文偃之法语、偈颂、诗歌等。云门之机锋峭峻,崭新奇拔,颇能发挥独自之见地;其中用语简洁,句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