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百三十八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三十八

齐已

齐已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後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夏日草堂作

沙泉带草堂纸帐卷空牀静是真消息吟非俗肺肠园林坐清影梅杏嚼红香谁住原西寺钟声送夕阳

寄镜湖方干处士【一作寄方干处士监湖旧居】

贺监旧山川空来近百年闻君与琴鹤终日在渔船岛露深秋石湖澄半夜天云门几回去题徧好林泉

送人归吴【第三聨缺六字】

比说归耕钓迢迢向海涯春寒游子路村晚主人家

山緑过茶重寻旧邻里菱藕正开花

赠仰上人【一本题缺只一仰字】

避地依真境安闲似旧溪干戈百里外泉石乱峰西草瑞香难歇松灵盖尽低寻应报休马瓶锡向南携

夜坐

百虫声里坐夜色共冥冥远忆诸峰顶曾栖此性灵月华澄有象诗思在无形彻曙都忘寝虚牕日照经

新栽松

野僧敎种法苒苒出蓬蒿百岁催人老千年待尔高静宜兼竹石幽合近猨猱他日成隂後秋风吹海涛

期友人

早晚逐【一作遂】兹来闲门日为开乱蛩鸣白草残菊藉苍苔困卧谁惊起闲行自欲回何时此携手吾子本多才

和郑谷郎中看棊

个是仙家事何人合用心几时终一局万木老千岑有路如飞出无机似陆沈樵夫可能解也此废光隂

寄钱塘罗给事

愤愤呕谗书无人诵子虚伤心天佑末搔首懿宗初海树青丛短湖山点翠踈秋涛看足否罗刹石边居

戊辰岁湘中寄郑谷郎中

白髪久慵簪常闻病亦吟瘦应成鹤骨闲想似禅心上国杨花乱沧洲荻笋深不堪思翠巘【一作盖】西望独沾?

寓言

造化安能保山川凿欲翻精华销地底珠玉聚侯门始作骄奢本终为祸乱根亡家与亡国云【一作去】此更何言

寄王振拾遗【戊辰岁第三聨缺九字】

折槛意何如平安信不虚近来焚谏草深去觅山居

余分明知在处难寄乱离书

经贾岛旧居

先生居处所野烧几为灰若有吟魂在应随夜魄回地宁销志气天忍罪清才古木霜风晚江禽共宿来

送人游塞

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秋风来汉地客路入氷天雁聚河流浊羊羣碛草膻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

桃花

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流莺应见落舞蜨未知空拟欲求图画枝枝带竹丛

闻雁

何处人惊起飞来过草堂丹心劳避弋万里念随阳影断风天月声孤荻岸霜明年趂春去江上别鸳鸯

送人游南

南国多山水君游兴可知中江上景晚泊早行时子美遗魂地藏真旧墨池经过几销日荒草里寻碑

送益公归旧居

旧隐终牵梦春残结束归溪山无伴过风雨有花飞片石留题字孤潭照浣衣邻僧喜相接埽迳与开扉

不睡

永夜不欲睡虚堂闭复开却离灯影去待得月光来落叶逢巢住飞萤值我回天明拂经案一炷白檀灰

新秋雨後

夜雨洗河汉诗怀觉有灵篱声新蟋蟀草影老蜻蜓静引闲机发凉吹远思醒逍遥向谁说时注漆园经

送刘蜕秀才赴举【首聨缺五字】

百发百中     年丹枝如计分一箭的无偏文物兵销国关河雪霁天都人看春榜韩字在谁前

留题仰山大师塔院

岚光叠杳冥晓翠湿窗明欲起游方去重来绕塔行乱云开鸟道羣木发秋声曾约诸徒弟香灯尽此生

乱中闻郑谷吴延保下世

小谏才埋玉星郎亦逝川国由【一作犹】多聚盗天似不容贤兵火焚诗草江流涨墓田长安已涂炭追想更凄然

送东林寺睦公往吴国

八月江行好风帆日夜飘烟霞经北固禾黍过南朝社客无宗炳诗家有鲍昭莫因贤相请不返旧山椒

除夜

夜久谁同坐炉寒鼎亦澄乱松飘雨雪一室掩香灯白髪添新岁清吟减旧朋明朝待晴旭池上看春氷

送秘上人

谁喜老闲身春山起送君欲凭莲社信转入洞庭云道路长无阻干戈渐不闻秋来向何处相忆雁成羣

寓居岳麓谢进士沈彬再访

去岁来寻我留题在藓痕又因风雪夜重宿古松门玉有疑休泣诗无主且言明朝此相送披褐入桃源

对雪

松门堆复积埋石亦埋莎为瑞还难得居贫莫厌多聼怜终夜落吟惜一年过谁在江楼望漫漫堕緑波

和岷公送李评事往宜春

兵火销邻境龙沙有去人江潭牵兴远风物入题新雪湛将残腊霞明向早春郡侯开宴处桃李照歌尘

送僧【一本题缺】

老忆游方日天涯锡独揺凌晨从北固冲雪向南朝?髪泉边剃香灯树下烧双峰诸道友夏满有书招

过荆门

路出荆门远行行日欲西草枯蛮塜乱山断汉江低野店丛蒿短烟村簇树齐翻思故林去在处有猨啼

山中荅人

谩道诗名出何曾着苦吟忽来还有意已过即无心夏月山长往霜天寺独寻故人怜拙朴时复寄空林

赠卢明府闲居

?霜垂七十江国久辞官满箧新风雅何人旧岁寒闲居当野水幽鸟宿渔竿终欲相寻去兵戈时转难

幽庭

不放生纎草从敎徧緑苔还防长者至未着牡丹栽蛱蜨空飞过鶺鴒时下来南邻折芳子到此寂寥回

送休师归长沙寜觐

吾子此归寜风烟是旧经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偶泊鸣蝉岛难眠好月汀殷勤问安外湘岸采诗灵

将游嵩华行次荆渚

莲峰映敷水嵩岳压伊河两处思归久前贤隐去多闲身应絶迹在世幸无他会向红霞峤僧龛对薜萝

远思

远思极何处南楼烟水长秋风过鸿雁游子在潇湘海面云生白天涯堕晚光徘徊古堤上曾此赠垂杨

寄勉二三子【第三聨缺七字】

不见二三子悠然吴椘间尽应生白髪几个在青山

莫放闲君闻国风否千载咏关关

渚宫江亭寓目

津亭虽极望未称本心闲白有三江水青无一点山新鸿喧夕浦远櫂聚空湾终遂归匡社孤帆即此还

蝴蜨

何处背繁红迷芳到槛重分飞还独出成队偶相逢远害终防雀争先不避蜂桃蹊牵往复兰径引相从翠裛丹心冷香凝粉翅浓可寻穿树影难觅宿花踪日晚来仍急春残舞未慵西风旧池馆犹得采芙蓉

送刘秀才往东洛

羡子去东周仃行非旅游烟霄有兄弟事业尽曹刘洛水清奔夏嵩云白入秋来年遂鹏化一举上瀛洲

移竹

旧溪千万竿风雨夜珊珊白首来江国黄金买岁寒乍移伤粉节终遶着朱栏会得承春力新抽锦箨看

角角类关关春晴锦羽乾文呈五色异瑞入九苞难暮宿红兰暖朝飞緑野寒山梁从行者错解仲尼叹

怀轩辕先生

不得先生信空怀汗漫秋月华?鹤背日影上鳌头欲学孤云去其如重骨留槎程在何处人世屡荒丘

永夜感怀寄郑谷郎中

展转复展转所思安可论夜凉难就枕月好重开门霜杀百草尽蛩归四壁根生来苦章句早遇至公言

卖松者

未得凌云价何慙所买真自知桃李世有爱岁寒人瑟瑟初离涧青青未识尘宁同卖花者贵逐片时春

丙寅岁寄潘归仁

九土尽荒墟干戈杀害余更须忧去国未可守贫居康泰终来在编聨莫破除他年遇知已无耻报襜褕

尝茶

石屋晚烟生松窗?碾声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春风霅川上忆傍緑丛行

杨花

暖景照悠悠遮空势渐稠乍如飞雪远未似落花休万带都门外千株渭水头纷纭知近夏销歇恐成秋软着朝簪去狂随别骑游斾冲离馆驿莺扑绕宫楼江国晴愁对池塘晚见浮虚窗萦笔雅深院藉苔幽静堕王孙酒繁黏客子裘咏吟何洁白根本属风流向日还轻举因风更自由不堪思汴岸千里到扬州

咏影

万物患有象不能逃大明始随残魄灭又逐晓光生曲直寜相隐洪纎必自呈还如至公世洞鉴是非情

南归舟中二首

南归乘客櫂道路免崎岖江上经时节中聼鹧鸪春容含衆岫雨气泛平芜落日停舟望王维未有图长江春气寒客况櫂声闲夜泊诸村雨程回数郡山桑根垂断?浪沫聚空湾已去邻园近随缘是暂还

送迁客

天涯即爱州谪去莫多愁若似承恩好【一作宠】何如傍【一作佞】主休瘴昏铜柱黑草赤火山秋应想尧隂【一作堦】下当时獬豸头

题中上人院

高房占境幽讲退即冥搜欠鹤同支遁多诗似惠休缾澄孤井浪案白小窗秋莫道归山字朝贤日献酬

逢乡友

无况来江岛逢君话滞留生缘同一国相勉共他州竹影斜青藓茶香在白瓯犹怜心道合多事亦冥搜

自勉

试筭平生事中年欠五年知非未落後读易尚加前分受诗魔役宁容俗态牵闲吟见秋水数只钓鱼船

寄诗友

天地有万物尽应输苦心他人虽欲解此道奈何深返朴遗时态关门度岁隂相思去秋夕共对冷灯吟

居道林寺书怀

花落水喧喧端居信昼昏谁来看山寺自要埽松门是事皆能讳唯诗未嬾言传闻好时世亦欲背啼猨

经吴平观

中元斋醮後残烬满空坛老鹤心何待尊师?已乾幡灯古殿夜霜霰大椿寒谁见长生路人间事万端

劒客

拔劔遶残樽歌终便出门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勇死寻常事轻讐不足论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白髪

莫染亦莫镊任从伊满头白虽无耐药黑也不禁秋静枕听蝉卧闲垂看水流浮生未逹此多为尔为愁

秋兴寄胤【一作彻】公

风声吹竹健凉气着身轻谁有闲心去江边看水行村遥红树远野阔白烟平试裂芭蕉片题诗问竺卿

野步

城里无闲处却寻城外行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傍涧蕨薇老隔村冈陇横何穷此心兴时复鹧鸪声

残春

三月看无也芳时此可嗟园林欲向夕风雨更吹花影乱冲人蜨声繁遶堑蛙那堪傍杨柳飞絮满邻家

酬尚顔

取尽风骚妙名高身倍闲久离王者阙欲向祖师山幕府秋招去溪邻日望还伊余岂酬敌来往踏苔斑

苦热

云势嶮於峰金流断竹风万方应望雨片景欲焚空毒害芙蓉死烦蒸瀑布红恩多是团扇出入画屏中

送欧阳秀才赴举

莫疑空手去无援取高科直是文章好争如德行多烟霄心一寸霜雪路千坡称意东归後交亲那喜何

放鹭鸶

洁白虽堪爱腥膻不那何到头从所欲还汝旧沧波

谢王秀才见示诗卷

谁见少年心低摧向苦吟後须离影响得必洞精深道院春苔径僧楼夏竹林天如爱才子何虑未知音

送徐秀才之吴

吴都霸道昌才子去观光望阙云天近朝宗水路长海门收片雨建业泊残阳欲问淮王信仙都即帝乡

独院偶作

风篁清一院坐卧润肌肤此境终抛去邻房肯信无身非王者役门是祖师徒毕竟伊云鸟从来我友于

酬元员外见寄

僻巷谁相访风篱翠蔓牵易中通性命贫里过流年且有吟情挠都无俗事煎时闻得新意多是此忘缘

寄文秀大师

皎然灵一时还有屈於诗世岂无英主天何惜大师道终归正始心莫问多岐覧卷堪惊立贞风喜未衰

夏雨

霮?蔽穹苍冥蒙自一方当时消酷毒随处有清凉着物声虽暴滋农润即长乍红萦急电微白露残阳应祷尤难得经旬甚不妨吟聼喧竹树立见涨池塘衆类声休出羣峰色尽藏颓沲来洞壑汗漫入潇湘下叶黎甿望高袪旱暵光幽斋飘卧簟极浦洒归樯藓在堦从湿花衰苑任伤闲思济时力謌咏发哀肠

谢兴公上人寄山水簇子

半幅古潺顔看来心意闲何须寻鸟道即此出人间巘暮疑啼狖松深认掩关知君远相惠免我忆归山

酬微上人

古律皆深妙新吟复造微搜难穷月窟琢苦尽天机晚桧清蝉咽寒江白鸟飞他年旧山去为子远携归

同光岁送人及第东归

西笑道何光新朝旧桂堂春官如白傅内试似文皇变化龙三十升腾凤一行还家几多兴满袖月中香

寄江居耿处士

野癖虽相似生涯即不同红霞禅石上明月钓船中醉倒芦花白吟缘蓼?红相思何以寄吾道本空空

病起二首

一卧四十日起来秋气深已甘长逝魄还见旧交心撑拄筇犹重枝梧力未任终将此形陋归死故丘林秋风已伤骨更带竹声吹抱疾关门久扶羸傍砌时无生即不可有死必相随除却归真觉何由拟免之

送中观进公归已陵

一论破双空持行大国中不知从此去何处挫邪宗昼雨悬帆黑残阳泊岛红应游到?岸相忆遶茶丛

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三十八

猜你喜欢
  卷五百四十八·彭定求
  卷四百八十六·彭定求
  卷四十二·阮阅
  卷二·丁绍仪
  白石道人歌曲卷二·姜夔
  第三十五回 孟夫人京都见婿·陈端生
  第一折·佚名
  楚辞集注卷第一·朱熹
  ●白石道人歌曲卷三·姜夔
  爱与憎·周作人
  桥·林徽因
  卷五·乾隆
  卷七十九·吴之振
  卷一·乾隆
  ●咏梅花集句序·沈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曾布·唐圭璋

      布字子宣,建昌南丰人。景祐二年(1035)生。嘉祐二年(1057),与兄巩同举进士。熙宁初,除崇政殿说书。元丰初,累户部尚书。哲宗朝,擢同知枢密院事。徽宗即位,以定策功,拜尚书右仆射。崇宁初,出知润州,入党籍。连遭贬窜,复提举嵩山崇

  • 抱真堂诗话 全文·宋征璧

      王仲宣「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杜诗诸别俱本此。   〈焦仲卿〉及〈木兰诗〉,如看彻一本传奇,使人不敢作传奇。  左思〈咏史〉云:「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不涉议论乎?  颜延之诗密如

  • 晞发近藁钞【《天地间集》附。】·吴之振

    福唐黄坤五语余,《晞发集》近世行本多遗漏,曾抄畜二十馀首,皆刻板所无。余闻之心往,恨其不携行笈,得一见也。从子愚忠,自苕上潘氏抄得《晞发近藁》一帙,为发狂喜。原集古诗大半,此多作近体。屈蟠沉郁,吐茹奇艳,皆世所未睹,岂即黄

  • 段成己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段成己(1199-1279)字诚之,号菊轩,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克己弟。正大间进士,授宜阳主簿。金亡,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徒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

  • 列传第三十八 循吏·李百药

    张华原 宋世良弟世轨 郎基 孟业 崔伯谦 苏琼 房豹 路去病先王疆理天下,司牧黎元,刑法以禁其奸,礼教以防其欲。故分职命官,共理天下。书云:"知人则哲,能官人安人则惠。"睿哲之君,必致清明之臣,昏乱之朝,多有贪残之吏。高

  • 内篇 补注第十七·刘知几

      昔《诗》、《书》既成,而毛、孔立《传》。《传》之时义,以训诂为主,亦犹《春秋》之传,配经而行也。降及中古,始名传曰注。盖传者转也,转授于无穷;注者流也,流通而靡绝。惟此二名,其归一揆。如韩、戴、服、郑,钻仰《六经》,裴

  • 卷之四百八十四·佚名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六月。乙未朔。上诣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前问安。至癸亥皆如之。照例  ○以随使美日秘国三年期满。予广东试用同知周自齐等三十八员奖叙。随手摺包  ○予积劳病故。前驻

  • 恩幸传·沈约

    君子和小人是分别人们品行的常用名称。遵循道的就是君子,违反道的就是小人。杀猪钓鱼是卑下的职业,夹板筑墙是低贱的事情,但是姜太公在渭水垂钓,被周文王起用为国师,傅说离开夹板筑墙,而成为殷相。殷周时代并不讲究有没有公

  • 卷七之四·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七之四 朱批孔毓珣奏摺 雍正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广东总督【臣】孔毓珣谨 奏为敬聆 天语恭摺 奏谢事窃【臣】前奏恭谢 御赐克食一摺奉到 朱

  • 元年·佚名

    (乙巳)元年清雍正三年春正月1月1日○庚子朔,下諭八道道臣、兩都留守,略曰:農者,天下之本,故子曰:「足食。」又曰:「使民以時。」雖有勸農之敎,不使民以時,何以專意農事?雖常年不可忽。況當荐飢,念及乎此,忘餐忘寢。咨爾!方伯之臣,體予

  • 卷二十八·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二十八钱唐程川撰易二十八系辞上传一天尊地卑至变化见矣是举天地事理以明易自是故以下却举易以明天地间事【万人杰录第一章】问第一章第一节葢言圣人因造化之自然以作易曰论其初则圣人是因

  • 卷五·张自超

    <经部,春秋类,春秋宗朱辨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宗朱辨义卷五高淳张自超撰僖公元年春王正月【文定以为上请命于天王内承国于先君而后书即位上虽不请命于天王内犹承国于先君亦书即位上既不请命于天王内又不承国于先君

  • 徕民第十五·商鞅

    题记:徕民就是招来民众。当是时秦地广人希,三晋人多地少,民众田地缺乏。因此商鞅建议秦孝公对外来移民采取优惠政策,将三晋民众招来秦国,以便开垦荒地,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有方圆百里的地方,假如山、丘陵占国土的十分之一,湖

  • 卷五十七·佚名

    △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十四尔时善财童子作如是念。我当云何见善知识。善知识者远离世间。住无所住不著诸入。超出障碍趣无碍道。具净法身善业化身。以明净智观诸世间。大愿成满。持佛法身。如意法身。非生灭身。非来去

  • 开元释教录卷第二·智升

    总括群经录上之二  吴孙氏。前都武昌。后都建业。  从孙权(谥大祖文皇帝)黄武元年壬寅。至孙皓(无谥)天纪四年庚子。凡经四主五十九年。缁素五人。所出经等并及失译。总一百八十九部。四百一十七卷(于中六十一部

  •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一(附缘起幷凡例)·智旭

    蕅益沙门智旭述夫万法唯识。虽驱乌亦能言之。逮深究其旨归。则耆宿尚多贸贸。此无他。依文解义。有教无观故也。然观心之法。实不在于教外。试观十卷论文。何处不明心外无法。即心之法。是所观境。了法唯心。非即能观

  • 自治哲学·太虚

    人类群化变迁之趋势,横观东西洋,纵览古近史,其繁剧严烈莫甚于今世也!自帝国制贵族之化,以至无政府共产之化,其间若君宪之化,民宪之化,国际政府联盟之化,劳农政府集产之化,此各种人类迁化之势力,殆无不皆尚在争死活、竞存亡之中,而

  •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八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善财童子善知识十地位。自此已后十个地中修行。一依安住地神所智悲之行。以彼十住十行位中出世智悲之行。犹多滞净。以十回向大愿和融出世间真俗二智。使恒处世间行大慈悲智无净染。虽处世间。如净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