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出 拥炉

【绕地游】〔生上〕桃花落后,是我归时候。到今朝,为谁拖逗?旧愁正陡,新愁还又,甚时节,博得个佳人意投?误却春光底事忙,相思一夜九回肠。沉吟认取佳人意,为雨为云未可量。小生辞家月余,为慕小姐,致妨归约。昨蒙他分烬相与,似有颇盼之情。及至话到中间,又复变色拒我。似此半吞半吐,甚时得了?今后遇他,定须与他讨一决绝。正是:欲识琴中意,全凭指上弹。〔下〕〔旦同老旦小慧上〕

【前腔】晚春时候,绣阁轻寒透。瘦花枝,伴人清昼。伤春病陡,人更比花枝消瘦。冷眉峰,分不出今春去秋。〔菩萨蛮〕小庭花落无人扫,疏香满地东风老。〔老〕燕语自双双,锦屏春昼长。〔旦〕愁匀红粉泪,眉染春山翠。独坐对花枝,忆郎郎不知。小慧,今日春寒,比昨宵更甚,深闺独坐,好难消遣人也。〔老〕姐姐,春风寒峭,不如到暖阁中拥火去。〔同行介〕〔旦坐叹介〕〔老〕姐姐,你日常寝食悠悠,有频无笑,不知为著何事?〔旦〕小慧,你知道么,

【金络索】深闺不解愁,因甚愁偏陡。不为伤春,却似伤春瘦。朝朝夜夜期,思悠悠,化做春波不断流。便做道春波有断情难断,一刻还添万斛愁。〔叹介〕相逢处,欲将诉与又夷犹。硬心情,打叠忧愁;愁未去,来还又。〔老〕小慧伏侍小姐,一日三餐,不知愁是怎的。如何小姐整日说个愁字?〔旦〕小丫头,你晓什么,你且去瞧瞧奶奶,若寻我,来说我知道。〔老〕小慧晓得。自来不识愁何物,闲向街头看卖花。〔下〕〔旦〕象小慧这等年小妮子,无虑无忧,到也快活。我怎学得他?我想世间女子,似我这样愁的啊,可也尽多。

【前腔】婚姻儿怎自由,好事常差谬。多少佳人,错配了鸳鸯偶。夫妻命里排,强难求,有几个美满恩情永到头,有几个鸾凰搭上鸾凰配,有几个紫燕黄鹂误唤俦?相邂遇,人生福慧总双修。问天公,一霎风流,怕无分也难消受。婚姻事本由天,女子一身,岂容自失?我当初听人说起姻亲,全然不放在怀。自从瞥见申生之后,不知何故,心上要丢再也丢他不下。

【前腔】往常时见人兀自羞,见了他啊,蓦地心拖逗。白日黄昏,梦魂儿不离了人前后。知他竟怎生,两情投。想则是老天公注定了今生鸾凤俦。还则怕春风未老桃花面,等不的双镜台前人白头。伤情处,拥炉无语自悠悠。〔叹介〕我看申生,料不是寡情薄幸的人,果得和他半晌绸缪,我也拼著三生守。〔生手执花枝上〕美人独坐颦蛾眉,未识心中却为谁。小生折得梨花一枝,欲将到胆瓶去。那壁拥炉而坐的,正是小姐。待我撞将过去,看他怎么。〔见旦〕〔旦坐不起〕〔生掷花〕〔旦惊视,徐起拾花介,云〕兄为甚弃掷此花?〔生〕花泪盈晕,知其意何在?故弃之。

【喜梧桐】将好花,折在手,未识花心可也得似人心否?撇下花枝,和你两休休。你果若无情啊,免为你添亻孱亻愁。从今后再不、再不向花间走。〔旦〕东皇故自有主,夜屏一枝,以供玩好足矣,兄何索之深也。

【前腔】花泪盈,花枝瘦。知他也为关情,害得这伶仃瘦。人面花容,一样两悠悠。还怕道人心不似花容久,风吹的零落、零落在黄昏后。〔生〕幸蒙见诺,无得翻悔。〔旦笑云〕诺什么?〔生〕姐姐自想。〔旦〕春风甚劲,兄可坐此共火。〔生坐介〕〔旦〕兄衣厚否?恐寒威相迸啊。

【金梧桐】春寒翡翠衣,独坐销清昼。怕你客中人,容易伤春瘦。〔生〕我客衣常苦单,您相念情何厚。则我这寸断柔肠,你可还也相怜否?〔旦笑介〕何事断肠?妾当为兄谋之。你断肠为甚,索与从头剖。〔生〕姐姐无戏言。我自遇姐姐后,魂飞魄扬,不能著体。夜更苦长,终夕不寐,求一诉衷情而不可得。我每细察姐姐,言语态度,亦似非无情者。及言深情味,则变色以拒我。岂真不谙世事而故为此。谅孱谬之质,不足当雅意,深藏自秘,将有售也。今日一言之后,小生只索西骑了。〔泪介〕

【放袍莺】我为你担愁病,宽翠裘,眄佳期掩泪眸。冰弦赋尽求凰奏,你狠文君还知否?妆台千里,琴心怎投。玉容咫尺,诗谜怎酬。料凡夫做不得那神仙偶。诉情由,今生薄福,早自办归舟。〔旦长叹介〕君固疑妾,妾敢无言?妾知兄心已久,但恐不能终始,其如后患何?妾亦比月来,诸事不复措意,寝梦不安,饮食俱废,君那知道啊。〔生〕姐姐既有此情,何复固尔拒我?〔旦〕岂不知男女婚姻,当图久长。兄既有情,当归告尊亲,遣媒说合,安得聊为目前苟且之计?〔生〕相思病染,朝不谋夕,往返求婚,动须累月,此时当索我枯鱼之肆了。况或议亲不允,则当赧然远遁,后更何以为计?〔旦〕只要两下心坚,事终有济。若事不济,妾当以死相谢。〔生〕小姐此言,小生当谨铭之肺腑。〔旦〕妾心所虑,还则有一件。〔生〕姐姐所虑何事?〔旦〕

【前腔】我和你,两意投,欲言时还自羞。痴心女子从来有,您俏相如敢知否?怕则怕茂陵秋草,抛人白头,汉宫红叶,飘残御沟,等闲容易将人逗。甚情由,落花飞絮,干自问东流。〔生起揖天介〕姐姐不必过虑,小生若有负心,皇天共鉴。〔生、旦合唱〕

【猫儿坠桐花】拥炉相对,诉尽两心愁。一个懒整新妆上翠楼,一个青衫湿尽楚江头;一个门掩梨花倦对酒,一个塞添锦袖慵挑绣。

【前腔】两人心事,一样害春愁。夜夜朝朝无尽头,生生死死几时休。今日啊,妾意郎心两泄漏,愿天公有意、有意把姻缘就。〔老上〕奶奶寻小姐哩。〔旦〕奶奶寻我,我见奶奶去。〔同上〕〔生〕今日与小姐细诉衷肠,蒙小姐许我婚姻之约,这段相思,可不枉然了。我还待同小姐密订佳期,被小慧蓦地来唤去。正是世间万事,怎便得如意也。

【尾声】一天好事准拟今宵就,又则被不做美东君断送愁。今夜啊,空教我魂断西风燕子楼。

炉头细语订心期,胜似云英一唤时。

此后相思应有准,定知足底系红丝。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七十二·彭定求
  李刘·唐圭璋
  古今诗话 八·李颀
  第十一出 赠玉·李渔
  ●全史宫词卷十六 宋·史梦兰
  第二折·佚名
  第三折·关汉卿
  卷十七·梅鼎祚
  卷三百四十五·陈思
  卷一百一·曹学佺
  卷四百七十二·陈廷敬
  卷九十一·佚名
  卷七十二·徐倬
  小栖霞说稗·平步青
  卷八·姚合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榘·唐圭璋

      榘字方叔,号芸窗,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淳祐间,句容令。宝祐中,江东制置使参议、机宜文字。有诗集并乐府,今传芸窗词藁一卷。   孤鸾   次虚斋先生梅词韵   塞鸿来早。正碧瓦霜轻,玉麟寒少。昨夜南枝,一点阳和先到。

  • 史弥巩·唐圭璋

      弥巩字南叔,浩从侄。乾道六年(1170)生。嘉定十年(1217)进士。调峡州教授。端平初,监进奏院,提点江东刑狱。淳祐九年(1249)以直华文阁、提举崇禧观卒,年八十。自号独善,有独善先生文集二十卷,不传。   失调名   羊左合人我

  • 卷一百五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三十六 邹浩 寄楼谦中 三年客扬州鄙吝谁与晤美人海上来青眼独余顾荒凉吊遗踪每每参杖屦败意无俗物欣快平生遇陶丘今杜门习懒殆成痼麈尾挂壁间琴书自朝暮

  • 卷九十四·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九十四音乐琴赋           【汉】傅 毅歴嵩岑而将降覩鸿梧于幽阻高百仞而不枉对修条以特处蹈通涯而逺游图兹梧之所宜盖雅琴之丽朴乃升伐其孙枝命离娄使布绳施公输之剞劂遂雕琢

  • 列传第三十八 孝义 李棠 柳桧 杜叔毗 荆可 秦族 皇甫遐 张元·令狐德棻

    夫塞天地而横四海者,其唯孝乎;奉大功而立显名者,其唯义乎。何则?孝始事亲,惟后资于致治;义在合宜,惟人赖以成德。上智禀自然之性,中庸有企及之美。其大也,则隆家光国,盛烈与河海争流 ;授命灭亲,峻节与竹(帛)〔柏〕俱茂。其小也,则温

  • 提要·庞元英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十文昌襍録        杂家类三【杂说之属】提要【臣】等谨案文昌襍録六卷宋龎元英撰元英字懋贤单州人丞相籍之子官朝散大夫王士祯蚕尾集作文英者误也元丰壬戍元英官主客郎中在省四年

  • 陆德明传·刘昫

    陆德明,苏州吴县人。最初从师受学于周弘正,善于谈论玄理。陈朝太建年间,太子征召四方有名儒生,在承光殿讲解经典,德明刚满二十岁便前去参与其事。国子祭酒徐克开堂讲经,凭借位尊纵论,众人没有敢于交锋的,只有德明与他抗衡论争

  • 卷八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八十八职官考【十二】准部新疆职官【臣】等谨按设官分职随地异宜我皇上德威远播荡平准部抚定回疆天山南北二万里而遥悉禀庙谟创立经制凡夫建城邑置官守广屯种诸务皆以次秩举条理粲如矣其间

  • 卷六十七·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六十七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六十七><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六十七><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六十七><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六十七><經部,

  • 卷四·陈士元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类考卷四明 陈士元 撰田则考邻里乡党朱子曰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又曰二十五家为州元按周制有乡遂二法王畿六乡六遂大国三乡三遂次国二乡二遂小国一乡一遂乡以治国中遂

  • 卷十四(竺法护译)·佚名

    △密迹金刚力士会第三之七尔时密迹金刚力士。谓贤者大目揵连。耆年目连。世尊所叹神足第一。仁且从地举是金刚。时大目连前举金刚。以无极力。以四大海水上沃日。其势又牵曾到野马世界。无所不至。道力显变。奋其神足

  • 活得快乐·佚名

    有三个愁容满面的信徒,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无德禅师:&ldquo;你们先说说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rdquo;甲信徒道:&ldquo;因为我不愿意死,所以我活着。&rdquo;乙信徒道:&ldquo;因为我想在老年时,儿

  • 吹万禅师塔铭·吹万广真

    赐进士出身   钦命整饬兵巡兼理监军道湖广参知政事浯江弟子田华国熏沐拜撰州郊北有三目山为郡之项脉山龙小歇蜿结虬盘中创聚云禅林乃阖郡缙绅士庶所就其谋始而图成者则本郡侍御高公与家大人实主之(国)亦少与有力焉

  • 国老谈苑·王铚

    又名《国老闲谈》。笔记。宋王铚撰。二卷。铚有《默记》已著录。是编所记乃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典故、轶事、趣闻、杂谈。于当时大夫有所毁誉。如推重田锡,贬斥陶谷,间或抑扬不当,大都据实可信。其中记范质不受赂遗

  • 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佚名

    道教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一卷。《正统道藏》收入此经,但将原经分为四种,分别收入不同部帙。S.1605+1906,Ch.77,P.4618、2426、2842背。其中前二件保存较完整,拼合后首部残缺,卷尾完好有标题,经文存三百四十五行

  • 周易参同契释疑·俞琰

    周易参同契释疑(原题俞琰),宋末元初学者俞琰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摘录《参同契》诸版本中异字异词或词句颠倒之处,相互参校考释,判明正误。所校诸版本除彭晓、朱熹、张伯端、詹谷、刘永年、王保义、陈致虚

  • 寓意草·喻昌

    医案医论著作。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撰。书成于明崇祯癸未(1643年)。书名含义是指该书寄寓了喻氏对医学的某些初步的见解。全书共记有喻氏医论、医案64则(一作66则)。除开首两则为医论之外,余62则为医案,共记所治患者70

  • 杂症会心录·汪文绮

    综合类著作。清汪文绮撰。二卷。文绮有《脉学注释会参证治》已著录。作者认为古今运气不齐,方隅各异,禀赋悬殊,嗜好有别,不可拘泥古书。乃酌古准今,凡外感、内伤,详辨寒热、虚实、真假,成书于乾隆十九年(1754),初刊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