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七十二

 

  卷772_1 【奉和登会昌山应制(一作钱起诗)】赵起

  睿想入希夷,真游到具茨。玉鸾登嶂远,云辂出花迟。

  泉壑凝神处,阳和布泽时。六龙多顺动,四海正雍熙。

  卷772_2 【冬日与群公泛舟焦山】王瓒

  江外水不冻,今年寒复迟。众芳且未歇,近腊仍袷衣。

  载酒适我情,兴来趣渐微。方舟大川上,环酌对落晖。

  两片青石棱,波际无因依。三山安可到,欲到风引归。

  沧溟壮观多,心目豁暂时。况得穷日夕,乘槎何所之。

  纵步不知远,夕阳犹未回。好花随处发,流水趁人来。

  卷772_3 【度揭鸿岭(漳州)】慕容韦

  闽越曾为塞,将军旧置营。我歌空感慨,西北望神京。

  卷772_4 【湘江】黄文

  潇湘江头三月春,柳条弄日摇黄金。鹧鸪一声在何许,

  黄陵庙前烟霭深。丹青欲画无好手,稳提玉勒沈吟久。

  马蹄不为行客留,心挂长林屡回首。

  卷772_5 【题龙阳县青草湖】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卷772_6 【訾家洲】欧阳宾

  旧业分明桂水头,人归业尽水东流。

  春风日暮江头立,不及渔人有钓舟。

  卷772_7 【题吉州龙溪】何敬

  龙溪之山秀而峙,龙溪之水清无底。狂风激烈翻春涛,

  薄雾冥濛溢清泚。奔流百折银河通,落花滚滚浮霞红。

  四时佳境不可穷,仿佛直与桃源通。

  卷772_8 【过睦州青溪渡】杨彝

  天阔衔江雨,冥冥上客衣。潭清鱼可数,沙晚雁争飞。

  川谷留云气,鹈鹕傍钓矶。飘零江海客,欹侧一帆归。

  卷772_9 【阖闾城怀古】裴瑶

  五湖春水接遥天,国破君亡不记年。

  惟有妖娥曾舞处,古台寂寞起愁烟。

  卷772_10 【苇谷】郑玉

  水会三川漾碧波,雕阴人唱采花歌。

  旧时白翟今荒壤,苇谷凄凄风雨多。

  卷772_11 【登岳阳楼】麻温其

  湖边景物属秋天,楼上风光似去年。仙侣缑生留福地,

  湘娥帝子寄哀弦。云门自统轩台外,木叶偏飞楚客前。

  极目江山何处是,一帆万里信归船。

  卷772_12 【经望湖驿】韦镒

  大漠无屯云,孤峰出乱柳。前驱白登道,顾失飞狐口。

  遥忆代王城,俯临恒山后。累累多古墓,寂寞为墟久。

  岂不固金汤,终闻击铜斗。交欢初仗信,接宴翻贻咎。

  埋宝贼夫人,磨笄伤彼妇。功成行且薄,义立名不朽。

  莫慎纤微端,其何社稷守。身殁国遂亡,此立人君丑。

  卷772_13 【杪秋洞庭怀王道士】谢太虚

  漂泊日复日,洞庭今更秋。青桃亦何意,此夜催人愁。

  惆怅客中月,裴回江上楼。心知楚天远,目送沧波流。

  谢客久已灭,微言无处求。空馀白云在,客兴随孤舟。

  千里杳难尽,一身常独游。故园复何许,江汉徒迟留。

  卷772_14 【君山祠】周岳秀

  万顷湖波浸碧天,旌封香火几千年。风涛澎湃鱼龙舞,

  栋宇峥嵘燕雀迁。远岫光中浓淡树,斜阳影里往来船。

  江河愿借吹嘘便,应有神功在目前。

  卷772_15 【新乐府】马逢

  温谷春生至,宸游近甸荣。云随天上转,风入御筵轻。

  翠盖浮佳气,朱楼依太清。朝臣冠剑退,宫女管弦迎。

  卷772_16 【部落曲】马逢

  蕃军傍塞游,代马喷风秋。老将垂金甲,阏支著锦裘。

  雕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日暮天山下,鸣笳汉使愁。

  卷772_17 【从军】马逢

  汉马千蹄合一群,单于鼓角隔山闻。

  沙塠风起红楼下,飞上胡天作阵云。

  卷772_18 【宫词二首(一作顾况诗)】马逢

  金吾持戟护轩檐,天乐传教万姓瞻。

  楼上美人相倚看,红妆透出水晶帘。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人笑语和。

  月影殿开闻晓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猜你喜欢
  马伯升·唐圭璋
  今传是楼诗话 八·王揖唐
  巧对录卷之二·梁章钜
  远山堂剧品提要·祁彪佳
  第八折 忠梦·李玉
  卷五 五十首·赵崇祚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三·黄昇
  古诗镜卷二十五·陆时雍
  将去绮色佳留别叔永·胡适
  卷二·方回
  卷六百八十九·佚名
  卷六百八十五·佚名
  姚宽词作鉴赏·佚名
  贺知章诗鉴赏·佚名
  雍熈乐府卷之三·郭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七章 僊佛同途·屠隆

    〔外末同上外〕道术分三教。源流本一家。〔末〕仙人拾瑶草。佛子坐莲花。〔外〕南赡州堪度。西天路不赊。〔末〕悟时冰泮水。迷处饭蒸沙。〔外〕仙子。我与你商议。六度万行。我祖渡河宝筏。全在慈悲。八

  • 丁集第四·钱谦益

    皇甫举人冲八首【燕歌行】秦军未解邯郸围,燕丹新自秦城归。仰天叩心发长叹,燕山六月寒霜飞。质子当年苦拘迫,马为生角乌头白。归来倾国思报仇,不知谁是桥边客。忽闻燕市多侠徒,时相哭泣时欢呼。百金求

  • ○贺昌运·许指严

    贺昌运者,四川富家子,以道员入都营干。偶游香厂,睹一丽人,风骚冠侪辈,因注意焉。未几,托波通辞,竟成邂逅之缘,入此室处,予取予求矣。丽人乃道、咸间某相国之孙媳,某胡同巨第巍峨,家无尊长,仅一庶祖姑,亦聋瞶不事事矣,故贺得出入无忌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二·佚名

    嘉靖二十九年闰六月癸亥朔○甲子○升尚宝司司丞费懋良为本司卿○升右春坊右中允掌南京翰林院事吕怀为南京通政使司右参议○乙丑○升江西左布政使吴鹏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以灾免山西平阳潞安太原等府夏税有差

  • ◎自由结婚之函·李定夷

    江苏省议员周钺,逼女投江,经苏州高等厅判决有期徒刑四年。女名静娟,曾肄业于上海务本女塾。后在浦东南洲女校充当教习,与校长徐品花自由结婚。因恐遭乃父毒手,致书于伊姑丈刘子瑜,请为和解。书云:姑丈大人尊右,久疏奉候,抱歉殊

  • 九十四 内务府郎中倭和等奏清茶房太监领内用参须摺·佚名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 据查:去年十一月月摺内奏闻,二十四日,副总管太监刘进忠、李进朝遣清茶房大太监孙国安、明自忠来称取去内月参须一两,二十八日,副总管太监刘进忠、李进朝谴清茶房大太监孙国安、明自忠来称取去内

  • 通鉴纪事本末卷六下·袁枢

    宋 袁枢 撰楚王英之狱汉光武建武十五年夏四月丁巳封皇子辅为右翊公英为楚公阳为东海公康为济南公苍为东平公延为准阳公荆为山阳公衡为临淮公焉为左翊公京为琅邪公十七年冬十月进右翊公辅为中山王其余九国公皆为王二

  • 米芾传·脱脱

    米芾字元章,吴人。因其母亲侍奉过宣仁后藩邸旧恩,补为氵含光尉,先后任雍丘知县、涟水知军、太常博士、无为知军等官,后召为书画学博士,赐对便殿,米芾呈上儿子米友仁所做《楚山清晓图》,被擢外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去世的时

  • 兵二一·徐松

    监牧牧养上下监二监。大中祥符四年十一月, 牧制置使(奉)[奏]请以在京诸坊监及诸军病马就京城西开远门外草地,分作两监,量破草料牧放。诏以为牧养上下监。马重病者送下监,轻者上监。 太宗雍熙二年九月,太宗幸天驷监阅马,诏宰

  • 卷一三○·邱濬

    ▲将帅之任(中) 《左传》:襄公三年,晋侯(悼也)之弟扬干乱行(乱行陈之次)于曲梁(晋地),魏绛戮其仆,公必杀魏绛。魏绛至,授仆人书,公读其书曰:“日君乏使,使臣斯司马(使臣为此司马之官)。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

  • 卷四十九·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四十九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哀公三经【庚申】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王出而过获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修中兴之教絶笔于获麟之一句所感而

  • 佛母般泥洹经全文·佚名

    宋沙门慧简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维耶离国。行在猕猴水边拘罗曷讲堂上。大爱道比丘尼者即从佛母也。时在维耶离国。与女除馑五百人俱。皆是应真。获六通四达神足变化。年耆德尊神曜巍危其精舍在王园所度无量深入普智定。睹

  • 墨 子 平 议·太虚

    ──哀华人之盲趋冥行及悲欧蛮之大相斫乙卯夏季乃作此论──吾读墨子书卒业,意识为之懵然,可不可骖集骈挤,若含韭蒜也。已而徐析之曰:墨子之言,可者十三四,可不可玄纽者半,而不可者亦居五之一二。夫儒墨相非尚矣!儒之诽乎墨者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九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九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揵度不善品之五◎此三结。几是见几非见。乃至九十八使。几是见几非见。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或有说。一切烦恼皆是见性。

  • 御制拣魔辨异录卷六·雍正

    魔忍曰。临济大法。后世得其自受用者。亦间有之。至於驱耕夺食。解粘去缚。应庵华藏而下。能说者未必能用。能用者未必能全用。或有穷而未核。玩而弗精。故天奇诸老。不复拈起矣。近世遂以宗旨为怪诞。实由渐而至着也

  •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十一·费隐通容

    嗣法門人隆琦等編法語示隱元上座向上關捩,纔恁麼便不恁麼,擬不恁麼卻又恁麼,要是眼辨手親底,向急風頭上作得主,坐得穩、把得住,見有問著,便用痛拳,擬欲如何,直與推出。放開大手腳,騰踏當機龍象,掀翻玄妙窠窟,棒喝提持,要人深領,語言

  • 十药神书·葛乾孙

    治肺痨 (肺结核)专著。葛可久编于元至正五年(1345)。最初附刊于清代周扬俊补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之后,后 《六醴斋医书》、《小耕石斋医书四种》均收有本书。清代陈修园对此书加以注解,林寿萱编歌,称《十药神书注解》,

  • 四教仪集解·从义

    凡三卷。宋代天台宗僧从义撰。又作四教仪集解、四教集解、天台四教仪科解。阐解谛观之天台四教仪。今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