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章 颁诏云梦

【唐多令】〔旦上〕紫府采眞回。红尘转自哀。旧家门径满靑苔。不是辽阳千载。羞宝镜。对妆台。

晓入瑶台露气淸。天风吹落步虚声。尘心不断俗缘在。千里下山空月明。奴家自别庐山李尊师回家。尘缘虽在。道念转虔。挥手烟霞。会须有日。良人东游广陵。至今未返。想他世味念浅。潇洒章尘。只是曲櫱情深。淸狂负俗。终当不碍其修眞。早晚一定回来也。

【前腔】〔生〕文气应三台。雄心章九垓。黄金散尽好归来。留得奚囊尙在。聊混迹。任人猜。

〔相见介旦〕官人回来了。〔生〕娘子。庐山访道。几时先回。〔旦〕奴家归纔三日。到得庐山。幸遇腾空尊师。他许我道骨可成。人缘未断。且暂回家。潜修密谛。后会有期。官人你到扬州。经理家产何如。〔生〕不好对娘子说。小生遇落魄公子。急难贫人。将数十万金。一时散尽。素手归来。实无颜色。可见卿面。〔旦〕官人此言差矣。佛氏以施财为檀越。道家以济人为功德。眼中旣见困穷。自当救拔。身外无非长物。岂可悭贪。官人以数十万金济贫恤苦。上淸当书大德。贱妾亦分微功。君诚元振之流。妾岂王衍之妇。何言之陋也。〔生指旦介〕贤哉。贤哉。此男子所难。卿能如此。难得。难得。功章女娘。小生何功之有。

【玉胞肚】〔生〕生平慷慨。散千金难期复来。念翳桑宣子能怜。叹王孙漂母犹哀。因贪绿蚁向歌台。又费靑蚨佐酒杯。

【前腔】〔旦〕君怀磊块。笑伦戎公然守财。济燃眉功德应深。散纒头怀抱聊开。扬州骑鹤有时来。何必腰间万贯回。

〔外扮展灵旗上〕报相公娘子。朝廷差官备礼赍诏。征聘相公。已到邮亭。快摆香案迎接。〔生〕有这等事。只索迎候诏旨。〔末扮使臣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哲后昌时。保世滋大。必资嵓穴奇伟。光赞基隆。轩后凝图。厥资风牧。苍姬绵历。实籍非熊。绮皓安刘。东山宁晋。载在史册。流照于兹。尔陇西隐士李白。天藻淸英。玄风遐迈。尘视轩冕。埋光葆眞。指翔鸿以明心。托神龟而曳尾。朕是用虚怀钦式。远慕孤标。安车玄纁。敬聘林壑。斧藻皇业。助我休明。君其感激风云。星言夙驾。仍敕所在有司。敦促就道。朕不遑启处。侧席降辇。以待高贤。钦哉。谢恩。〔生谢恩介〕朝使大人拜揖。〔末〕李先生拜揖。皇上久慕高风。隆礼征聘。宜急赴君命。勿恋山林。〔生〕念白落拓布衣。疎狂贱士。文采不足以光大业。道德不足以表明时。有愧征书。安敢奉诏。愿上辞疏。乞朝使大人为仆转闻。〔末〕皇上渴慕大贤。折节注想。岂辞疏得免。有司自能敦迫。下官焉敢代辞。就此吿别了。〔生〕如此。野夫不敢久羁使节。明日聊具酒船。一泛云梦。卽当祖饯河桥也。请大人暂归馆驿。野夫寻当奉拜。〔别介末〕胥靡已发明王梦。山客应怀魏阙心。〔下旦〕恭喜。朝廷厚礼征聘。相公虽雅存章世之情。亦当小展匡时之略。便宜应命。不必固辞。〔生〕小生夙怀济世安民。非碌碌隐者。但权臣女谒。方布列于要津。野性疎才。恐不宜于世路。为之奈何。〔旦〕旣是朝廷有事。正赖贤良整顿匡扶。为何辞避。〔生〕容小生再细筹之。

【玉交枝】〔生〕玺书远赉。遇明主摉求草莱。北山此日惊松桂。还令猿鹤疑猜。布衣那有经济才。怕朝绅难改疎狂态。〔合〕怎忍撇靑萝紫苔。怎忍别朝霞暮霭。

【前腔】〔旦〕君王心爱。要张罗冥鸿下来。十年流落栖江海。忍敎宝剑沈埋。豫章此时收异材。丰城此日生光彩。〔合前〕

〔生〕此日东山迎诏旨。只愁北陇勒移文。

〔旦〕匡时定难男儿事。好去朝天谒圣君。

猜你喜欢
  黄师参·唐圭璋
  石延年·唐圭璋
  卷一·刘克庄
  第二十一出 卷帘·李渔
  卷四·佚名
  ◆王□□畦·顾嗣立
  楔子·佚名
  跋·朱熹
  白莲集卷三·齐己
  茶山集卷一·曾几
  卷一百六十九·徐世昌
  卷三·汤右曾
  卷七十四·陈起
  卷五十二·曹学佺
  卷六·王安石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秋声集卷三·黄镇成

    (元)黄鎭成 撰○五言律春日山行杂兴【四首】出郭晴光远临高逸兴賖路经栖鹤地山入种桃家石顶寻云母松根饮雪花故人留宿处朝饭有胡麻山翁留客住自说乐余年日养分男舍春耕税主田雨泥朝过鹿山木夜啼鹃鸡黍烦相劳桃花出钓船

  • 卷第二百五十六 唐紀七十二·司马光

      起閼逢執徐(甲辰)六月,盡強圉協洽(丁末)三月,凡二年有奇。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中和四年(甲辰、八八四年)   六月,壬辰,東川留後高仁厚奏鄭君雄斬楊師立出降。仁厚圍梓州久不下,乃為書射城中,道其將士曰:「仁厚不忍城中玉

  • ●卷五·陶宗仪

      ◎角端金华黄先生(榔)尝云:“子将以举子经学取科第,有一赋题曰‘角端’,亦曾求其事实否乎?”余曰:“未也。”因记《史记 司马相如传》“兽则麒麟角狼”之语,退而阅之。按注,郭璞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七十·佚名

    万历四十六年五月戊子朔夏至大祭 地于 方泽遣公张惟贤等行礼○刑科给事中姚若水奏奴用谋极狡须宜预防请罢内市慎启闭清占役禁穿朝令诸监各置木牌出入查验以防夹杂责成直卫首领以防顶替○有净犯庞忠紏把棍王云等阻挠

  • 卷三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三十 【起戊午汉明帝永平元年○止戊子汉章帝章和二年】凡三十一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年表一书取资於纲目居多间有事关劝戒而纲目未大书者则博采考异正误以补之如汉明帝遣使之天

  • 卷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三十九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四裔表叙昔先王疆理天下建置侯甸而蛮夷戎狄犹错处内地春秋之世其见于经传者名号错杂然综其大概亦约略可数焉戎之别有七其在今陜西之临潼者曰骊戎即女晋献公以骊姬者

  • 弇山堂别集卷二·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盛事述二父子封王陇西恭献王李贞子岐阳武靖王文忠黔宁昭靖王沐英子定逺忠敬王晟东平武烈王朱能子平阴武愍王勇(凡三家)三代封王河间忠武王张玉子定兴忠烈王辅孙宁阳恭靖王懋凡三代王东平朱武烈王能子平阴

  • 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司马迁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索隐】:庄襄王者,孝文王之中子,昭襄王之孙也,名子楚。按:战国策本名子异,後为华阳夫人嗣,夫人楚人,因改名子楚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正义】:质音致。国彊欲待弱之来相事,故遣子及贵臣为质,如上音。

  • 春秋宗旨·王樵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宗旨明 王樵 輯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此章通

  • (二十四)朱子论为学·钱穆

    以上略述朱子论禅学。自论敬论静以下,直至论象山论禅学各章,皆可谓是朱子论心学工夫者,惟已时时牵涉到论为学处。朱子既主内外本末一体,则为学之与养心,亦皆由此一体来,亦皆所以完成此一体。本章当续述朱子论为学。朱子论心

  • 无尽品第六十八·佚名

    是时须菩提意念言:诸佛之道大为甚深。我宁可问世尊,於是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云何不可荆世尊报言:如虚空不可荆是故般若波罗蜜不可荆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当云何入般若波罗蜜中。佛言:如五阴不可荆菩萨当作是入。如

  •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欧阳竟无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自他利品第三之二   云何菩薩因攝果攝自利利他。略說應知三因三果。何等爲三。一者異熟因異熟果.二   者福因福果.三者智因智果。云

  • 对于苏州北寺之解决方法·太虚

    ──十七年拟──兹因北寺昭三、久化和尚及苏地士绅等就商之解决北寺纠纷办法,提出议案如左:一、寺产皆为信佛民众及僧众劳力集成,为给养僧众、办理佛教事业而设的六和和合众之“十方僧物”。换言之,即不是地方或国家的公

  • 第五十六卷·佚名

    观天品之三十五(夜摩天之二十一)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夜摩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夜摩天。复有地处。名曰常乐。众生何业而生彼地。彼见若人不杀不盗。如前所说。常离邪淫。乃至见画女像。不念欲想。于

  • 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卷下·法照

    南岳沙门法照撰  此下一卷赞。从第八赞佛得益门分出。众等尽须用第三会念佛和之。其赞文行人总须诵取。令使精熟切不得临时执本读之。亦通大会作法事诵之。若非大会日。余一切处。诵赞念佛。和之并得。广略必须知时

  •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八·雪关智訚

    門人成巒錄法孫開詗編文示修念佛三昧文娑婆苦海,回頭彼岸非遙;清泰樂邦,舉念家鄉便到。世尊金口極讚、彌陀寶號易持,上根者,悟唯心之淨土,生即不生;中下者,乘弘誓之慈舟,度無不度。十念尚躋安養,深信豈阻疑城?四花孕質,不落垢穢之

  • 古今韵会举要·熊忠

    韵书。三十卷。元熊忠编撰。书成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撰者生平不详)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黄公绍编撰成一部《古今韵会》,简称《韵会》。此书资料丰富,“上本《说文》,中参籀古,下极隶俗,以至律书方技,乐府方言,

  •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佚名

    卷1、2题沈庭瑞述。沈,五代至北宋初人。卷3题“道士章元枢编《华盖山事实》”。章,北宋真宗至南宋高宗时人或稍迟。卷5、6有南宋时事。南宋刘祥、王克明集黄弥坚等二本所长列为14卷。明初江碧澄较其残缺,重刊。述三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