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黄文学元实(廷美集)

元实,字廷美,泰宁人。幼孤贫酷学,天历间,为郡文学,学者多所造就。当道尝剡荐于朝,不就而归。至正癸巳,邑有妖民为乱,令延元实议讨贼计,贼奄至,遂遇害。女贞披发跣足奔父所,抱尸哭踊。贼欲污之,女骂曰:恨不生啖汝肉,尔尚更敢为不道耶?骂不绝口,亦被害。 

杏坛 

濉阳八景 

春江十咏 

武夷山二首 

○杏坛 

相羊道德囿,爱此杏坛春。碧溪落青嶂,绿树空红尘。缅怀洙泗乐,千载意如新。从容二三子,援琴咏天真。 

○濉阳八景 

洋背春烟 

河潭秋月 

东川梵宇 

铙山晴雪 

湖障夕阳 

南郭渡船 

长吉晓钟 

迎厘午磬 

△洋背春烟 

平芜百亩敞南郭,四散人家隐篱落。翳翳桑麻晓色浓,霏霏竹树晴光薄。大厦微茫垂柳边,残烧杳蔼苍山前。侍郎故园渺何许,玉涧日暖流寒泉。 

△河潭秋月 

苍涯倒浸太阴黑,倾动变化在倏忽。玉盘一夜出龙宫,金波万顷涵蟾窟。木犀香湿露满山,斗角光动风生澜。何人拔剑插桥柱,直通银河上广寒。 

△东川梵宇 

碧空直耸石桥杪,一径林间几萦绕。不窥城市入境中,上梯宫殿出尘表。潮师咸道雁塔高,三分留记龟石牢。此地令人忆谢傅,何当携手同游遨。 

△铙山晴雪 

嵬嵬圣石倚霄汉,障断濉南山一半。荒郊冰柱尽消融,霁日琼崖尚璀璨。鹤仙剪木飞云端,玉女弄月坐石盘。可怜射猎人物远,瀑凌万壑弓旌寒。 

△湖障夕阳 

溪西诸峰崒且壮,一峰秀出横屏幛。晴川落日漾余波,碧树红霞闪清涨。青山咫尺常相望,旸谷万里昭回光。谁能乘风度绝顶,空陵倒影观扶桑。 

△南郭渡船 

宏博坊前望溪曲,沙平岸涧水深绿。孤舟妥帖若乘槎,短棹吚哑如转毂。行□憧憧风雨忙,济川滚滚流泽长。谁谓江河渺空阔,半篙一苇俱可航。 

△长吉晓钟 

沉沉绀宇据城阜,屹屹云楼挹星斗。画廊风静木鱼闲,青山日出华鲸吼。蒲山蒲谷俱闻声,随叩随应何容情。唤回迷途有归客,一滩月色浮空明。 

△迎厘午磬 

凤山胜绝三不见,竹木苍苍隔台殿。仙宫云构接丹梯,清昼璆声袅香篆。步虚讽彻瑶草凉,朝真斋罢紫芝香。侍宸白日骑鹤去,雷符绕壁余神光。 

○春江十咏 【录六。】 

午窗山色 

晚桡鸣月 

晚渡撑烟 

沙晴睡鸭 

夹堤杨柳 

斜阳牧笛 

△午窗山色 

门外青溪溪外山,山光长在有无间,白云飞尽晴窗午,喜见遥峰露一班。 

△晚桡鸣月 

春江雨过水溶溶,短棹孤篷有钓翁。钓罢归来天向晚,一桡吚嘎月鸣中。 

△晚渡撑烟 

漠漠江烟晓未开,行人唤渡过江来。一篙不见水清浅,撑散眠鸥石畔苔。 

△沙晴睡鸭 

熟睡晴沙爱暖曦,鸬鹚鸂鶒莫相疑。江花江草春将遍,我亦忘机总不知。 

△夹堤杨柳 

杨柳青青夹岸垂,含烟带雨总相宜。苏公十里湖边树,谁遣东风一夜移。 

△斜阳牧笛 

芳草平原日带曛,数声牧笛隔江闻。江空余响随风起,剡剡归鸦落暮云。 

○武夷山二首 

宾云奏彻控青鸾,彩幔香销生翠寒。三十六峰秋色里,月明人倚玉阑干。 

九重云外步虚声,十二时中太古情。为问当年赤松子,人生何处是功成。 

猜你喜欢
  卷八百·彭定求
  卷二百二十七·彭定求
  洪子大·唐圭璋
  谢懋·唐圭璋
  陈祖安·唐圭璋
  王赏·唐圭璋
  第二出 耳卜·李渔
  ◆郑提学元佑(侨吴集)·顾嗣立
  第五十五回 放冷箭暗助佳儿 拆密缄连呼怪事·萧晶玉
  ●卷二·江顺诒
  东观集原序·魏野
  二集卷四十二·乾隆
  韩愈诗鉴赏·佚名
  我写《唐诗百话》·施蜇存
  十一集 四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出湖寄赵冬曦·张说

    西泛平湖尽,参差入乱山。 东瞻岳阳郡,汗漫太虚间。 窘步同行乐,遒文互屡看。 山戍上云桂,江亭临水关。 川途倏忽间,风景依如昨。 湘浦未赐环,荆门犹主诺。 何时与美人,载酒游宛洛。

  • 列传八十四·刘昫

    ○马燧 子畅 燧兄炫 浑瑊 子镐 钅岁 马燧,字洵美,汝州郏城人,其先自右扶风徙焉。祖珉,官至左玉钤卫仓曹。父季龙,尝举明《孙》《吴》,俶傥善兵法,官至岚州刺史、幽州经略军使。燧少时,尝与诸兄读书,乃辍卷叹曰:“天下将有事

  • ●卷五十九·徐梦莘

      靖康中帙三十四。   起靖康元年十月二十四日丙辰,尽二十九日辛酉。   二十四日丙辰粘罕(改作尼堪)陷平阳府知府经略使林积仁都统制刘锐弃城走。   宣和录曰:先是义胜军四千人屯平阳其将刘嗣初领其众闻粘罕(改作

  • ●附录诸跋·确庵耐庵

      其一   右书上册为宣和奉使录、瓮中人语各一卷,耐庵取以补确庵所编同愤录也。下册即同愤录之下帙,为开封府状、南征录汇、宋俘记、青宫译语、呻吟语各一卷,合题靖康稗史。苏州谢绥之 【 家福】 得自东洋,录副见贻,且

  • 后汉孝质皇帝纪卷第二十·袁宏

      元嘉元年〔一〕(乙酉、一四五)〔一〕 按范书冲帝纪及通鉴均作“永嘉”,“元嘉”乃汉桓帝年号,故通鉴考异曰“袁纪作 ‘元嘉’误”。然钱大昕三史拾遗曰:“史绳祖学齐占

  • 第六十六回 韩世忠力平首逆 金兀朮大举南侵·蔡东藩

      却说张浚、吕颐浩集众会议,颐浩仍主张进兵,且语诸将道:“今朝廷虽已复辟,二贼犹握兵居内,事若不济,必反加我等恶名。汉翟义、唐徐敬业故事,非即前鉴么?”诸将齐声道:“公言甚是,我等非入清君侧,决不还师。”议既定,复驱军直

  • 提要·王国维

    《疏证》除广仓学宭丛书本外,有《遗书》本,曾两次印布;初名《王忠悫公遗书》,所收《疏证》系铅印本;续印名《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系石印本。今据《遗书》两本互校,有初印不误而续印诸误者,亦有续印改正者,皆择是而从,其有两本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八·佚名

    正德十五年秋七月丁亥朔 上在南京是日享 太庙驸马都尉游泰代行礼○云南弥勒州十八寨盗阿勿阿革等纠众数千焚掠宁州通海诸村寨广西知府张缙假征剿名歛民财数千两事觉弃任而逃通判王鐈署事乃与指挥查俊等集兵胁抚阿勿负

  • 跋·陈亮

    此己丑岁余所上之论也。距今能几时,发故箧读之,已如隔世。追思十八、九岁吋,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酒酣,语及陈元龙周公瑾事,则抵掌叫呼以为乐。间关世途,毁誉率过其实,虽或悔恨,而胸中耿耿者终未下脐也。一日,读杨龟山《语录》

  • 奚和朔奴传·脱脱

    奚和朔奴,字筹宁,奚可汗的后代。保宁年间,任奚六部酋长。统和初,皇太后临朝称制,由耶律休哥总领南边事务,和朔奴为南面行军副部署。四年(986),宋曹彬、米信等人前来进犯,和朔奴与休哥击败宋兵于燕南,圣宗皇上亲自草诏予以褒美

  • 弇山堂别集卷九十九·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中官考十嘉靖三年十月应天巡抚吴廷举言内官监监收白熟粳米额外科索无厌大率正粮一石加费二石方获批单虽屡奉旨禁革而该监科索如故请令提督太仓太监一员与仓场侍郎兼同监收庶弊奸可革民不为病户部复议总

  • 卷八·班固

    ○性情性情者,何谓也?性者,阳之施;情者,阴之化也。人禀阴阳气而生,故内怀五性六情。情者,静也,性者,生也,此人所禀六气以生者也。故《钩命决》曰:“情生于阴,欲以时念也;性生于阳,以就理也。阳气者仁,阴气者贪,故情有利欲,性有仁也。”

  • 论语集注通证卷上·张存中

    元 张存中 撰序说周礼牛人读为樴义与杙同【樴音特又余式之式二反杙余式反】地官司徒上牛人掌养国之公牛以待国之政令凡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以授职人而刍之【享牛前祭一日之牛也求牛祷于鬼神祈求福之牛也职读为樴樴谓之

  • 卷三十七·林之奇

    <经部,书类,尚书全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三十七宋 林之奇 撰顾命        周书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颒水相被冕服凭玉几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衞侯

  • 卷八十九·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八十九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八十九宗庙时享诗小雅賔之初筵賔载手仇室人入又【笺仇读曰?室人有室中之事者谓佐食也又复也賔手挹酒室人复酌爲加爵 疏子孙既献于是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四·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二   復次善勇猛菩薩摩訶薩若能於法如是覺知乃可名爲真實菩薩.言菩薩者謂能隨   覺有情無實無生增語.又菩薩者於一切法亦能如實如佛而知.云何菩薩如佛而知

  • 钱氏私志·钱愐

    笔记。旧题钱彦远(一作钱愐、钱世昭)著。一卷。原本二卷,今本仅一卷,据钱曾《读书敏求记》所考,乃钱愐所记,钱世昭“叙而集之”(钱世昭序)。是书所记,皆宋时朝野杂事,涉及到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著名文学家的一些轶

  • 大易缉说·王申子

    十卷,元王申子著。该书专主数术之学,但其论与先前绝异。大旨以《河图》配先天卦,以《洛书》配后天卦,而对陈抟、邵雍、程颐、朱熹之说——辨其所误。《通志堂经解》本。此书前二卷述河图洛书之义,不取陈抟、邵雍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