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我写《唐诗百话》

施蜇存

从一九三七年起,我中止了文学创作,一直生活在古典书城中。这是职业改变的结果,倒不是"江郎才尽",写不出东西来了。要说写作,我的主观愿望,宁可写小说,而不想写什么学究气的研究论文。我的古典文学知识,只够应付教学,谈不到研究,因而也从来不想写关于古典文学的文章。但是,经常会有一种苦闷。在大学里担任了十多年教学工作,每逢填写表格,在"有些什么著作"这一格中,我总感到无法填写。我的著作?只有五本小说集,两本散文集。这些都不是学术著作,填写上去未免给"教授"职称丢脸。一九五七年以后,幸而被剥夺了任何著作的出版权利,也不再要我填表格,这样混过了二十年,倒也心安理得。

三中全会以后,精神上和生活上都获得第二次解放,表格也接着来了。还有人邀我去参加各种学会。这一下,我的苦闷也回潮了。怎么办?该写一本关于古典文学的小书出来充实充实表格了吧?于是,在一九七七年的一个冬天,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陈邦炎同志来找我,希望我提供一二种出版物。

我才下决心写一本关于唐诗鉴赏的书。当时就拟定了书名《唐诗串讲》,约期一年交稿,让出版社列入一九七九年的出版书目。

一九七八年,我用全力来写这部书稿,到年底,写成了五十篇。关于唐诗,过去也曾写了一些文字,但都是课堂教学用的讲稿。我早知道,我只会写讲稿,因此,书名就标明"串讲"。五十篇写成,自己读一遍,果然,讲稿气味很浓。我感到有点扫兴。另一方面,五十篇只写到中唐诗人,似乎本书还没有全。于是,一边修改成稿,一边继续写下去,一九七九年,只写了十多篇。

两年的写作,我对唐诗的认识有了转变。我才知道唐诗也该用研究方法去鉴赏。过去,包括我自己,只是就诗讲诗,从诗的文学本身去理解和鉴赏,因而往往容易误解。一个词语,每一位诗人有他特定的用法;一个典故,每一位诗人有他自己的取义。每一首诗,宋元以来可能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如果不参考这些资料,单凭主观认识去讲诗,很可能自以为是,而实在是错的。

一九八○年到一九八二年,杂务太多,又出门旅游,开会,只能抽暇修改了一些旧稿,新写的只有二三篇,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写下去了。一九八三年,生了一场破腹开腔的大病,在医院里住了十八个月,居然不死。一九八四年九月,出院回家,身已残废,行走不便,只能终日坐着。这就给我以安心写文章过日子的条件。我立即继续写下去,到一九八五年六月,写满了一百篇,总算大功告成,放下了一个重负,履行了对出版社的诺言,虽然已愆期交货。

现在看来,这部书比较的像是一种新型的诗话,因此,改名为《唐诗百话》。我曾有一百首欣赏碑版文物的绝句,名为《金石百咏》,一九七九年在香港《大公报》发表。又选定了一百块书法佳妙的唐碑,加以叙说,名为《唐碑百选》,从一九八一年起在香港的《书谱》双月刊发表。现在加上这本《唐诗百话》,可以说是我在三中全会以后贯彻了自己的"三百方针"。遗憾的是,我已退休,没有表格需要填写了。

《解放日报·读书》专刊的记者来访,要我写一篇文章,谈谈《唐诗百话》。我就把我的情况汇报如上,响应巴金同志号召,句句是"真话"。

一九八八年二月六日

猜你喜欢
  卷三十二·阮阅
  空轩诗话 全文·吴宓
  ●古诗源卷三·沈德潜
  五言古诗·林逋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二齣·邵灿
  第十二出 醉春·周履靖
  荆溪林下偶谈卷四·吴子良
  藏春集卷五·刘秉忠
  私语·徐志摩
  人境庐诗草·卷七·黄遵宪
  第三十五出 题墓(南吕调庚青韵)·丁耀亢
  织布·刘半农
  提要·陈棣
  追昔游集巻上·李绅
  云林集巻上·危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邦祐·隋树森

    李邦祐,生平,里籍均不详。 小令 【双调】转调淘金令 思情 花衢柳陌,恨他去胡沾惹。秦楼谢馆,怪他去闲冶。独立在帘儿下,眼巴巴则见风透纱窗,月上葡萄架。朝朝等待他,夜夜盼望他,盼不到如何价?当初共他,俏一

  • 静庵集巻一·张羽

    明 张羽 撰五言古诗拟古后皇有嘉树受命生南国谬承雨露恩结根非一日如何游闲子攀条摘其实一摘已自伤况乃再三摘清霜凋緑叶荣枯良未测今日上客至置酒临前楹弦歌四座起中有击筑声此曲谁所为丝急调不平窃听不敢言下流人

  • 卷一百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朴斋小集张方平字安道宋城人举茂才异等为校书郎英宗朝累迁礼部尚书出知郓州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致仕薨赠司空諡文定有乐全先生集送杨君西安君过严陵濑

  • 吴盖陈臧列传第八·范晔

    吴汉 盖延 陈俊 臧宫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更始立,使使者韩鸿徇河北。或谓鸿曰:「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鸿召见汉

  • 卷一百九十九·列传第八十七·张廷玉

        李钺 王宪 胡世宁 李承勋 王以旂 范掞王邦瑞 郑晓   李钺,字虔甫,祥符人。弘治九年进士。除御史。巡视中城,理河东盐政,历有声绩。正德改元,天鸣星变。偕同官陈数事,论中官李兴、宁谨、苗逵、高凤等罪,而

  • 卷五·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五 【起癸未明成祖永乐元年尽己丑明成祖永乐七年】凡七年 【癸未】成祖文皇帝永乐元年春正月复周齐代岷四王国【帝即位复四王爵辽王植改封荆州至是四年皆子

  • 宋史全文卷二十七上·佚名

    宋孝宗七辛丑淳熙八年春正月癸丑,权给事中赵汝愚奏中书门下省录黄陈源转官差遣:『臣窃惟陈源系内待,而得参预一路军政,事体重大,渐不可长。臣尝读建炎三年诏书,自崇宁以来,内待用事,循习至今,理宜痛革。自今内待不许与主管兵官

  • 卷二百三十七·杨士奇

    永乐十九年夏五月壬戌朔给授阳武侯薛禄惠安伯金玉永顺伯薛斌鉄券并封赠其三代诰命 上谓禄等曰卿等事朕久勤劳亦多所以致此不易矣但人情位高易骄禄厚宜侈宜思得之不易保之维艰则安荣始终传及后嗣勉之勉之○命第一

  • 第九四禀同治十三年九月七日一一三○四-一·佚名

    大甲站驿书吕洲,禀解遣领脱逃之跑勇温天送具禀案下、派办大甲站驿书吕洲,为遣领脱逃,拿获解案,禀请察讯究追事。缘前月十九日,因专跑勇温天送赴署,支领工食、行粮,计银十三元五角,〔书〕令回家取挪长衫、

  • 卷四上·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四上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一上 后妃【谨案帝纪及家人传皆有义例后妃诸王传当亦有之今无疑阙】 昭烈甘皇后 穆皇后【兄懿 懿族弟班】 末帝敬哀张皇后 张皇后

  • 一五○ 汉票签为查明龚敬身等在四库全书处行走事致典籍厅移付·佚名

    一五○ 汉票签为查明龚敬身等在四库全书处行走事致典籍厅移付乾隆三十九年三月二十九日汉票签为移付事。准吏部片称:所有咨送考试试差各员,有无在四库全书馆行走之处,查明声覆。等因前来。查本衙门咨送进士中书十一员内

  • 后集卷十二·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後集卷十二 宋 朱子 纂集 刘挚 忠肃公 字莘老永静军人登进士甲科相哲宗 荆公初秉政公除御史论率钱助役官自雇人略举十害时御史中丞杨绘亦上疏论新政并公章下司农寺司农条件诘难劾绘与公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四十九·阿桂

    正月甲寅刘秉恬奏言查上次进勦金川功噶尔拉一路系在喀尔萨尔驻兵由美诺至喀尔萨尔中间哲尔觉崇徳牛厰功噶尔拉共设四站现在将军温福驻兵功噶尔拉山下已距美诺三站有余【臣】昨至美诺时见此路粮运虽已办有端绪但台站又

  • 卷二百五下·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五下 朱批高斌奏摺 雍正九年三月初一日苏州布政使【臣】高斌谨 奏为密奏事窃【臣】因督【臣】高其倬已到新任【臣】衙门现办一切案件及目前赈济一应要务应面禀督臣请示之处甚多【臣】向

  • 法华文句记卷第五·湛然

    法华论云去。引论释也。论有三文。初约三乘。意令二乘与菩萨乘同得同有。于中先引论。次论言下解释论意。云次第者。与令解释次第不违。准论文意初以无上为开。论文又云。佛知见者。如来能证如实知彼义故。经文既云为

  • 西晋文纪·梅鼎祚

    二十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为《文纪》,此为其一。西晋相传四叶,为时不多。何晏、王弼等人主张 “援老入儒”,君主无为而治,遂至于南渡偏安。然观此编一代之文,则讨论

  • 新加坡风土记·李钟珏

    域外地理著作。清李钟珏撰。一卷。钟珏,优贡, 上海人。 光绪十三年(1887)因觅友去新加坡,以所见闻著是书。约七千二百字。对新加坡地理方位、形状、所辖、交通、开发、历史、四至、海口炮台、居民册籍,博物馆、医院、

  • 拟寒山诗·中峰明本

    全一卷。元代临济宗僧中峰明本(1263~1323)著。收于中峰广录卷十七。明本仿寒山诗作律诗一○○首,皆系叙说有关参禅之心性旨要,以启发学人之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