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七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七

李嘉佑

和袁郎中破贼後经剡县山水上太尉

受律仙郎贵长驱下会稽鸣笳山月晓揺斾野云低翦宼人皆贺回军马自嘶地闲春草緑城静夜乌啼破竹清闽岭看花入剡溪元戎催献捷莫道事攀跻

送评事十九叔入秦

白露沾蕙草王孙转忆归蔡州新战罢郢路去人稀谒帝不辞远怀亲空有违孤舟看落叶平楚逐斜晖北阙见端冕南台当绣衣唯余播迁客只伴鹧鸪飞

赠王八衢【一本此下有州字】

丹地偏相逐清江若有期腰金才子贵剖竹老人迟桂楫闲迎客茶瓯对说诗渚田分邑里山树挂罘罳心静无华髪人和似古时别君远山去幽独更应悲

入睦州分水路忆刘长卿

北阙忤明主南方随白云沿洄滩草色应接海鸥羣建德潮已尽新安江又分回看严子濑朗咏谢安文雨过暮山碧猨吟秋日曛吴洲不可到刷鬓为思君

奉和杜相公长兴新宅即事呈元相公

意有空门乐居无甲第奢经过容法侣雕饰让侯家隐树重檐肃开园一迳斜?梧听好鸟行药寄名花梦蝶留清簟垂貂坐绦纱当山不掩尸映日自倾茶雅望归安石深知在叔牙还成吉甫颂赠荅比瑶华

江湖秋思

趋陪禁掖鴈行随迁向江潭鹤髪垂素浪遥疑八谿水清枫忽似万年枝嵩南春徧伤魂梦壶口云深隔路岐共望汉朝多霈泽苍蝇早晩得先知

送朱【一作宋】中舍游江东

孤城郭外送王孙越水吴洲共尔论野寺山边斜有迳渔家竹里半开门青枫独映揺前浦白鹭闲飞过远村若到西陵征战处不堪秋草自伤魂

送窦拾遗赴朝因寄中书十七弟【窦拾遗叔向其弟窦舒也】

自叹未沾黄纸诏那堪远送赤墀人老为侨客偏相恋素是诗家倍益亲妻儿共载无羁思鸳鹭同行不负身凭尔将书通令弟唯论华髪愧头巾

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怅然有作因寄从弟纾

南浦菰蒋覆白苹东吴黎庶逐黄巾野棠自发空临【一作流】水江燕初归不见人远岫【一作树】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独伤春那堪回首长洲苑烽火年年报虏尘

承恩量移宰江邑临鄱江怅然之作

四年谪宦滞江城未厌门前鄱水清谁言宰邑化黎庶欲别云山如弟兄双鸥为底无心狎白髪从他遶鬓生惆怅闲眠临极浦夕阳秋草不胜情

题灵台县东山村主人

处处征胡人渐稀山村寥落暮烟微门临莽苍经年闭身逐嫖姚几日归贫妻白髪输残税余宼黄河未解围天子如今能用武只应岁晩息兵机

同皇甫冉登重玄阁

高阁朱栏不厌游蒹葭白水遶长洲孤云独鸟川光暮万井千山海色秋清梵林中人转静夕阳城上角偏愁谁怜【一作堪】远作秦吴别离恨归心双泪流

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

梁宋人稀鸟自啼登舻一望倍含凄白骨半随河水去黄云犹傍郡城低平陂战地花空落旧苑春田草未齐明主频移虎符守几时行县向黔黎

晩登江楼有怀

独坐南楼佳兴新青山緑水共为隣爽气遥分隔浦岫斜光偏照渡江人心闲鸥鸟时相近事简鱼竿私自亲只忆帝京不可到秋琴一弄欲沾巾

游徐城河忽见清淮因寄赵八

自缘迟暮忆沧洲翻爱南河浊水流初过重阳惜残菊行看旧浦识羣鸥朝霞映日同归处暝柳揺风欲别秋长恨相逢即分首含情掩泪独回头

题游仙阁白【一作息】公庙

仙冠轻举竟何之薜荔缘堦竹映祠甲子不知风驭日朝昏唯见雨来时霓旌翠盖终难遇流水青山空所思逐客自怜双鬓改焚香多负白云期

送郑正则汉阳迎妇

锦字相催鸟急飞郎君暂脱老莱衣遥想双眉待人画行看五马送潮归望夫山上花犹发新妇江边莺未稀令秩和鸣真可羡此行谁道负春辉

送皇甫冉往安宜

江皋尽日唯烟水君向白田何日归楚地蒹葭连海迥隋朝杨柳映堤稀津楼故市无行客山馆荒城闭落晖若问行人与征战使君双泪定沾衣

晩发咸阳寄同院遗补

征战初休草又衰咸阳晩眺泪堪垂去路全无千里客秋田不见五陵儿秦家故事随流水汉代高坟对石碑回首青山独不语羡君谈笑万年枝

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

移家避宼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吴越【一作地】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一作题】尺牍问穷愁

秋晓【一作晩】招隐寺东峰茶宴送内弟阎伯均归江州

万畦新稻傍山村数里深松到寺门幸有香茶留穉子【一作释子】不堪秋草送王孙烟尘怨别唯愁隔井邑萧条谁忍论莫怪临岐独垂泪魏舒偏念外家恩

送严员外【一作刘长卿诗】

春风倚櫂阖闾城水国春寒隂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緑湖南万里情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赴南中留别褚七少府湖上林亭【一作刘长卿诗】

种田东郭傍春陂万事无情把钓丝緑竹放侵行迳里青山常对卷帘时纷纷花发门空闭寂寂莺啼日更迟从此别君千万里白云流水忆佳期

与从弟正字从兄兵曹宴集林园

竹窗松尸有佳期美酒香茶慰所思辅嗣外生还解易惠连羣从总能诗檐前花落春深後谷里莺啼日暮时去路归程仍待月垂缰不控马行迟

酬皇甫十六侍御曾见寄【此公时贬舒州司马】

自顾衰容累玉除忽承优诏赴铜鱼江头鸟避青旄节城里人迎露网车长沙地近悲才子古郡山多忆旧庐更枉新诗思何苦离骚愁【一作怨】处亦无如

暮春宜阳郡斋愁坐忽枉刘七侍御新诗因以酬答

子规夜夜啼槠叶远道逢春【一作春来】半是愁芳草伴人还易老落花随水亦东流山临睥睨恒多雨地接潇湘畏及秋唯羡君为周柱史手持黄纸到沧洲

送舍弟

诸谢偏推永嘉守三何独许水曹郎老兄鄙思难俦匹令弟清词堪比量疉嶂入云藏古寺高秋背月转南湘定知马上多新句早寄袁溪书八行

送从弟永任饶州録事参军

一官万里向千溪水宿山行鱼浦西日晩长烟高岸近天寒积雪远峰低芦花渚里鸿相叫苦竹丛边猨暗啼闻道慈亲倚门待到时兰叶正萋萋

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

吴门别後蹈沧州帝里相逢俱白头自叹马卿常带病还嗟李广未封侯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着豹裘想到滑台桑叶落黄河东注荻花秋

闻逝者自惊

亦知死是人间事年老闻之心自疑黄卷清琴总为累落花流水共添悲愿将从药看真诀又欲休官就本师儿女眼前难喜舍弥怜双鬓渐如丝

伤歙州陈二使君

怜君辞满【一作病】卧沧洲一旦云亡万事休慈母断肠妻独泣寒云惨色水空流江村故老长怀惠山路孤猨亦共愁寂寞荒坟近渔浦野松孤月即千秋

白田西忆楚州使君弟

山阳郭里无潮野水自向新桥鱼网平铺荷叶鹭鸶闲步稻苗秣陵归人惆怅楚地连山寂寥却忆士龙宾阁清琴绿竹【一作水】萧萧

送陆澧还吴中【一作刘长卿诗】

瓜步寒潮送客杨花莫雨沾衣故乡南望何处秋水连天独归

春日忆家【一作春日归山】

自觉劳乡梦无人见客心空余庭草色日日伴愁襟

远寺钟

疎钟何处来度竹兼拂水渐逐微风声【一作歛】依依犹在耳

白鹭

江南渌水多顾影逗轻波落日秦云里山高奈若何

夜宴南陵留别

雪满前庭月色闲主人留客未能还预愁明日相思处匹马千山与万山

题前溪馆

两年谪宦在江西举目云山要自迷今日始知风土异浔阳南去鹧鸪啼

过乌公山寄钱起员外

雨过青山猨叫时愁人泪点石榴枝无端王事还相系肠断蒹葭君不知

寄王舍人竹楼

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韦润州後亭海榴

江上年年小雪迟年光独报海榴知寂寂山城风日暖谢公含笑向南枝

送崔十一弟归北京

潘郎美貌谢公诗银印花骢年少时楚地江臯一为别晋山沙水独相思

访韩司空不遇

图画风流似长康文词体格效陈王蓬莱对去【一作秦对】归常晩丛竹【一作奏】闲飞满夕阳

题道?上人竹房

诗思襌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一作到】人间手持如意高窗里斜日沿江千万山

秋朝木芙蓉

水面芙蓉秋己衰繁条到是着花时平明露滴垂红脸似有朝开暮落悲

袁江口忆王司勲王吏部二郎中起居十七弟

京华不啻三千里客泪如今一万双若个最为相忆处青枫黄竹入袁江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题张公洞

空山杳杳鸾凤飞神仙门户开翠微主人白髪雪霞衣松间留我谈玄机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李肇称嘉佑有此句王右丞取以为七言今集中无之】白马撼金珂纷纷侍从多身居骠骑幕家住滹沱河

【少年行诗式】 溪北映初星【海録碎事】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七

猜你喜欢
  萧仲芮·唐圭璋
  曹穞孙·唐圭璋
  王清惠·唐圭璋
  卷二十五·陈廷敬
  第九回 乘凤魂返大罗天 对花肠断西风夜·萧晶玉
  第四折·关汉卿
  原序·李贺
  序·吴衡照
  死尸(Une Charogne)·徐志摩
  人境庐诗草·卷九·黄遵宪
  昆明即景·林徽因
  卷七十四·徐世昌
  卷七十四·王奕清
  卷十一·梅鼎祚
  补遗卷二十一·陈元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治中孚(观光稿 交州稿 玉堂稿)·顾嗣立

    孚字刚中,号笏斋,台州临海人。幼清峻颖悟,及长,博学有气节。至元中,孚以布衣上《大一统赋》。江淛行省闻于朝,署上蔡书院山长,考满,谒选京师。二十九年,世祖命梁曾以吏部尚书再使安南,选南士为介,朝臣荐孚,调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摄礼

  • 卷七十七·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七十七兵部主事陈焯编揭傒斯【字曼硕龙兴富州人父来成宋乡贡进士傒斯幼贫读书尤刻苦昼夜不懈繇是贯通百氏大悳间游湘汉程钜夫卢摰先後为湖南宪长咸器重之钜夫因妻以从妹延佑间程卢列荐於朝特授

  •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八·汪楫

      崇禎二年十一月   ○崇禎二年十一月   崇禎二年十一月壬午朔免朝   大清兵至龍井關   京師戒嚴   發未黑谷關守備張延庚哨探插部五萬人犯龍門搃督劉策以聞兵部尚書王洽言插部與東兵素不修好未必肯

  • 臧榮緒晉書卷十一·汤球

      八王  汝南王亮   咸寧三年。徙封汝南。之國。武帝賜汝南王亮。追鋒皂蓋犢車。書鈔引晉書。   西陽王羕字延年。文成王亮子也。類聚。   輔成帝時。帝沖幼。詔羕依安平獻王孚故事。設床帳於殿上。帝親迎

  • 东都事略卷八十三·王称

    列传六十六  吕惠卿字吉甫泉州晋江人也举进士为真州推官曾公亮荐为集贤校勘熙寜二年王安石领制置三司条例司以惠卿为检详迁集贤校理崇政殿说书方是时建青苖助役水利均输之政置提举官行其法于天下谓之新法一时奏请皆

  •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洪武十二年夏四月丁酉朔享太庙○壬寅刑部言古北口千户擅役军士八人出境伐木为贼所杀论当死卫指挥以下凡七人俱当连坐 上曰千户违法擅役军致死可论如律余人并宥之○甲辰成都嘉定州眉县贼人彭普贵诱众作乱劫掠居民转攻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六·佚名

    弘治十五年四月壬寅朔孟夏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 命顺天府赈恤都城内外民之孤寡残疾及贫难无依者从户部奏也 命大兴左卫带俸指挥佥事张安守备德州等处以都指挥体统行事○癸卯○泾王将之国诣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 卷十二·萧常

    <史部,别史类,萧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十二     宋 萧常 撰列传七 陈震字孝起南阳人昭列领荆州牧辟为从事部诸郡从入益州为蜀郡北部都尉寻以北部为汶山郡复为太守迁犍为建

  • 卷五十三·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五十三济礼氏多克松鄂右系有传吴努浑右系附载乌尔汉氏哈尔图右系有传达礼右系附载赫宜氏乌龄额右系有传葛旒       森彻讷瓦达荪以上俱附载札苏理氏科尔机达右系有传喀玳右

  • 后集卷十·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後集卷十 宋 朱子 纂集 韩绦 康国献肃公 字子华参政忠宪公之子也登进士甲科相神宗哲宗拜司空检校太尉致仕 为江南东西路体量安抚问百姓疾苦县邑以衙前为重役一当其役则破家竭产民至有嫁

  • 傅纟宰传(附章华传)·姚思廉

    傅纟宰字宜事,北地灵州人。父傅彝,梁临沂县令。傅纟宰幼年聪慧,七岁诵古诗赋至十余万言。年长后十分好学,擅长作文。梁太清末,携母南奔避难,不久母丧,在战乱之中,居丧尽礼,哀毁至于形销骨立,士友们以此嘉许他。后投奔湘州刺史萧

  • 陆羽传·欧阳修

    陆羽字鸿渐,又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不知生在何处,有人说他是一个和尚在河边拣来养的。长大后,用《易》自我占卜,得《蹇》之“渐”,其辞为:“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以“陆”为姓,并依之取名和字。小时候,老师教他学写

  • 高仙芝传·欧阳修

    高仙芝是高丽人。父亲是高舍鸡,开始在河西军任将军,后在四镇任校将。高仙芝二十几岁时,跟着父亲到了安西,因父亲的战功担任游击将军。几年后,和父亲官职就相同了。高仙芝容貌漂亮,擅长骑马射箭,他父亲还担心他优柔寡断。开始

  • 地广第十六·桓宽

    大夫曰:“王者包含并覆,普爱无私,不为近重施,不为远遗恩。今俱是民也,俱是臣也,安危劳佚不齐,独不当调邪?不念彼而独计此,斯亦好议矣?缘边之民,处寒苦之地,距强胡之难,烽燧一动,有没身之累。故边民百战,而中国恬卧者,以边郡为蔽?也。

  • 忠贵 第十一·王符

    世有莫盛之福,又有莫痛之祸。处莫高之位者,不可以无莫大之功。窃亢龙之极贵者〔二〕,未尝不破亡也。成天地之大功者,未尝不蕃昌也〔三〕。〔一〕后汉书本传作“贵忠”。○铎按:本篇叙录云:“位以德兴,德贵忠立。”忠于一人而

  • 卷六十一 孟子十一·黎靖德

      ◎尽心下   △尽信书章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者,只缘当时恁地战斗残戮,恐当时人以此为口实,故说此。然"血流漂杵",看上文自说"前徒倒戈,攻其后以北",不是武王杀他,乃纣之人自蹂践相杀。荀子云:"所以杀之者,非周人

  • 卷三十八·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三十八道统朱子曰道之在天下者未尝亡惟其托于人者或絶或续故其行扵世者有眀有晦是皆天命之所爲非人智力之所能及也夫天高地下而二气五行纷纭错糅升降往来于其间其造

  • 卷第十四·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十四   [宋勒]庐州大觉禅师上堂。时有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 师云。有恁么盍生无所知 进云。见后如何 师云。无恁么盍生有所知。问。觉人久处沉迷。请师一接 师云。接 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