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廉访月鲁不花(芝轩集)

月鲁不花,字彦明,号芝轩,蒙古逊都思氏。登元统元年进士第,时龙仁夫为主文,先一夕梦月中有花,及榜发,魁右榜者为月鲁不花,果与梦合。历任吏部尚书、大都路达鲁花赤。拜江南行台中丞,除山西廉访,浮海遇倭贼,不屈遇害。赠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上柱国,谥忠肃。诗见蒲庵禅师《来复澹游集》中若干篇。 

次韵答见心上人二首 

谢见心上人 

余来四明见心禅师以诗见招既至山中使人应接不暇见心相与数日抵掌谈笑情好益洽故再倡秋风之句为他日双峰佳话云 

泛鸣鹤湖次见心上人韵 

游天重山 

夜宿大慈山次金左丞韵 

游育王山 

余尝遣仆奉商学士山水图一幅为见心禅师寿又尝与师同宿大慈山和金左丞壁间所题诗韵而师有白河影落千峰晓碧海寒生万壑秋之句故末章及之 

简见心上人 

题高节书院 

○次韵答见心上人二首 

每见诗文湖海上,前年相识北来初。客边邂逅情何密,方外交游迹似疏。师喜已通三藏法,我惭未读五车书。秋风欲赴云泉约,一榻清风万虑除。 

玉立双峰古寺深,团团桂树结清阴。编蒲尽孝追尊宿,制锦成文重士林。常日谈经山鬼听,有时持钵洞龙吟。远公曾许渊明醉,又寄诗来动客心。 

○谢见心上人 【并序】 

至正乙巳秋八月,访见心禅师于定水。出翰林欧、虞诸公往来诗文,皆当代杰作也,叹赏久之。因语及同年鼎实监州将挈家赴任,客死于鄞,贫不能丧。见心买山以葬,使其存殁皆有所托。感其高义,因成一律以谢。 

名山登览意舒徐,不觉留连七日余。童仆饱餐香积饭,主宾闲阅翰林书。买山葬友开神道,度子为僧奉母居。方外高风敦薄俗,同年感激更何如? 

○余来四明见心禅师以诗见招既至山中使人应接不暇见心相与数日抵掌谈笑情好益洽故再倡秋风之句为他日双峰佳话云 

相过有约待秋风,今到招提八月中。已遂登临陪杖锡,不烦来往寄诗筩。双峰对立开金粟,两涧交流贯玉虹。政好云泉共清赏,江头归棹又怱怱。 

○泛鸣鹤湖次见心上人韵 

杜若湖中试彩舟,波光千顷镜奁浮。芙蓉露冷沧洲上,杨柳风清古渡头。鸣鹤数声秋澹澹,闲沤几点思悠悠。相过未尽登临兴,更把琴书且暂留。 

○游天重山 

山盘九陇翠岧峣,太白星高手可招。路入松关云气合,天连宝阁雨花飘。承恩赐额开名剎,奉勅文碑荷圣朝。晨鼓暮钟思补报,行看四海甲兵消。 

○夜宿大慈山次金左丞韵 

大慈名胜旧曾游,路转平湖景最幽。岩下珠璎时散彩,林间石马尚鸣秋。昔扶红日勋劳远,今见青山草木稠。把酒不须评往事,海风吹月上西楼。 

○游育王山 

育王名剎古流传,灯火于今几百年。舍利有光垂半榻,雨花无数散诸天。铁轮高揭晴轩外,玉几端临宝阁前。最忆能吟澹游叟,东湖先渡月波船。 

○余尝遣仆奉商学士山水图一幅为见心禅师寿又尝与师同宿大慈山和金左丞壁间所题诗韵而师有白河影落千峰晓碧海寒生万壑秋之句故末章及之 

慈云高阁起层阴,中有蒲庵老见心。海内才名通晓苑,江南声誉冠丛林。寄诗常愧刊文集,送画何烦赠屦金。前月清游得三友,寒生万壑最能吟。 

○简见心上人 

避地东鄞郭外居,坐无斋阁出无舆。云山满眼常观画,烽火连年近得书。坐久颇能评海错,交深多感馈鲈鱼。 【近得家书,是日羽庭馈鲈。】 论文正欲频相过,门掩清风客到疏。 

○题高节书院 

远聘羊裘到汉庭,竟忘龙衮略仪刑。先生不为干人爵,太史何劳奏客星。潮上严滩浮海白,山连禹穴入云青。高风千古成陈迹,唯有荒祠绕翠屏。 

猜你喜欢
  卷五百五十六·彭定求
  李弥逊·唐圭璋
  寇寺丞·唐圭璋
  刘望之·唐圭璋
  卷三十三·阮阅
  卷之一○·魏庆之
  ◆王宣慰艮(止止斋稿)·顾嗣立
  卷十一·袁华
  宋琬·龙榆生
  卷二十四·沈德潜
  御选宋诗卷十二·康熙
  陈石遗先生谈艺录·黄曾樾
  京镗词作鉴赏·佚名
  31.李白:战城南·施蜇存
  提要·洪焱祖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给母亲·徐志摩

    母亲,那还只是前天,我完全是你的,你唯一的儿;你那时是我思想与关切的中心:太阳在天上,你在我心里;每回你病了,妈妈,如其医生们说病重,我就忍不着背着你哭,心想着世界的末日就快来了;那时我再没有更快活的时刻,除了和你一床睡着,我亲

  • 卷二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十夜类五言古秋夜          【宋】武 帝局景薄西隅升月照东垂肃肃风盈幕??露倾枝侧闻飞壶急坐见河宿移覩辰念节变感物矜长离奉和随王殿下      【齐】谢 朓清房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万历十一年十月己酉朔 上御皇极殿颁万历十二年大统历○时享 太庙○升河间长芦运使高世雨为狭西行太仆寺卿兼佥事升山西大原府知府孙化龙于山西户部郎中赵九思于狭西贵州参议詹贞吉于云南各副使○以漕河高堰工完尚

  • 永昌·周绍良

    №永昌001【盖】大唐故亡宫三品人金氏之柩【志文】亡宫三品婕妤,十一月廿六日亡,十二月廿二日斩草,一月十三日葬。文。婕妤位三品,年六十四,不知何姓氏。淑贞姝□,预良家之选;令德柔婉,视列卿之秩。恩宠斯洽,仁

  • 卷77·陈邦瞻

    ○隆兴和议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帝传位于太子,太子即位。七月,帝手书召张浚入见。浚至,帝改容曰:“久闻公名,今朝廷所恃惟公。”因赐之坐。浚从容言:“人主之学,以心为本。一心合天,何事不济。所谓天者,天下之公理而已。必兢业

  • 国疾第二十八·桓宽

    文学曰:“国有贤士而不用,非士之过,有国者之耻。孔子大圣也,诸侯莫能用,当小位于鲁,三月,不令而行,不禁而止,沛若时雨之灌万物,莫不兴起也。况乎位天下之本朝,而施圣主之德音教泽乎?今公卿处尊位,执天下之要,十有余年,功德不施于天下

  • 中庸集説啓蒙卷下·景星

    元 景星 撰哀公问政哀公鲁君名蒋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方版也策简也息犹灭也有是君有是臣则有是政矣此引孔子答哀公之问以继大舜文武周公之绪以谓孔子虽不得位茍举而措之是亦中庸之道方

  • 四书经疑贯通卷七·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又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所言若不同何欤首章以下文专言道而不言性教后章但言性教而不及道何欤首章原性道教之名义自义理上言后章论性教之异同自人品上分故之

  • 卷三百三十二·佚名

    △初分善学品第五十三之二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应习近空三摩地。应安住空三摩地。应修行空三摩地。而於实际不应作证。应习近无相无愿三摩地。应安住无相无愿三摩地。应修行无相无愿三摩地。而於实际不

  • 阿弥陀经(鸠摩罗什译)·佚名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乾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栴延。摩诃拘絺罗。离婆多。周槃陀迦。难陀。阿难陀。罗睺罗

  • 佛说摩尼罗亶经·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与摩诃比丘僧。说摩尼罗亶经。佛问阿难言。天下人民得不安隐用何等故。用天下万民多有疾病者病痛者用何等故。用出母腹痛用伤心痛头痛目眩不能饮食。魔

  • 卷第一·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唐 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一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毗奈耶序稽首大悲尊  能哀愍一切面满如初日  目净若青莲佛生调伏家  弟子众调伏调伏除众过  敬礼法中尊佛说三藏教  毗奈耶

  • 卷第三十·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三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贤首品第十二之二 【经】 若常信奉於诸佛  则能持戒修学处  若常持戒修学处  则能具足

  • 第二 觉支相应·佚名

    第一 山品[一]第一 雪山一~二舍卫城……予说示。三“诸比丘!象依雪山使其身增大,获得其力;于彼处使身增大,以获得其力已,入于小池,入小池已,入大池,入大池已,入小河,入小河已,入大河,入大河已,入大海洋,于彼处其身

  • 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佚名

    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原题「紫贤薛道光、子野陆墅、上阳子陈致虚注」。据编首《紫阳真人悟真篇筌蹄》所述,全书之编集刻印者为元人张士弘。原书三卷,《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所收为五卷。此书中所收「薛道光注」,据考证应

  • 冷庐医话·陆以湉

    五卷。清陆以湉 (1802—1865)撰。陆以湉字敬安,号定圃,桐乡县 (今属浙江)人。道光十六年 (1836)进士。三十五岁宦游武昌,三十八岁官杭州教谕。因弟及子均为时医误药而卒,遂钻研医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精于医术。著

  • 十五家词·孙默

    清孙默辑。三十七卷。是书辑刻于游广陵日,凡历十四载,四刻而成。初名《三家词》,收王士禛《衍波词》、邹祇谟《丽农词》及彭孙遹《延露词》三种,康熙三年(1664)刻,杜濬为序。康熙六年(1667)增刻曹尔堪《南溪词》、王

  • 佛说意经·佚名

    佛说意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中阿含四十五,心经同本。说心意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