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卷中

次日,乐毅宣谕诸将曰:“齐王无道,侵凌诸国,吾今佐燕王,会集秦,魏,韩,赵四国军将,共灭无道齐君,以雪先王之耻。汝等有功者赏,怠慢者斩!”宣谕毕,遂布下七星八斗阵。

齐帅邹文简领兵三十万,列成坚阵。邹文简出马叫曰:“太平不睹来朝,输赢定在今日!”乐毅曰:“你识吾阵么?”文简曰:“识。”乐毅曰:“何阵?”文简曰:“七星八斗阵。”毅曰:“有何阵破?”文简曰:“用黑杀天王阵破之。”乐毅曰:“然如此你敢打阵么?”文简曰:“敢!”喊一声,撞入燕阵。

乐毅见文简入阵,将手中白旗一招,变成六十四卦阵。文简撞阵,不能得出。多时,只见一人将皂旗亭亭而立;文简至近,其人将旗摇动,狂风大作,土雾遮天,不辨高低上下。文简被众军捉住,推见乐毅。乐毅令将槛车收了。

乐毅亲督百万大军。与齐兵混战一昼夜。齐兵大败。杀得尸横遍野,血浸成河。齐王无措,引败兵走入齐城不出,乐毅遂收军下寨,犒赏四国军兵,烹牛宰马,管待秦将白起,韩将张奢,魏国毕昌,赵国公子。酬劳军卒,不在话下。

乐毅先令秦,韩二将收兵还本国去了。乐毅以齐略宋地土,分与魏国毕昌,还魏去了。以河间地土,分与越国公子,归国去了。

却说乐毅还了四国军兵,率燕国军兵长驱入齐。有副元帅剧辛谏曰:“齐大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收取其边城,以益燕国,此长久之利也。今所过州郡而不攻,以深入齐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燕国,而结深怨,后必悔之。”毅曰:“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乖戾,百姓弗堪。今因其败而进攻之,其民必叛,而齐可图也。今若不进兵攻之,待齐王悔前之非,改过抚民,则难图矣。”遂进兵入齐城北下寨。每日令兵攻城。乐毅传令,遣军将取齐郡诸处城池。前后月余之间,打破齐境七十余城。

却说齐王在城内大忧,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思出城之计。只得星夜令军,南北三门一齐出。至北门,正撞乐毅,见龙凤日月旗,正是齐王。乐毅下令:“如走了齐王者斩!”看燕兵捉得齐王么?时下众军下手捉住,认看时,却是淳于坤,着王御衣。众军问曰:“齐王安在?”坤曰:“齐王用脱袍之计,已出南门去矣。”

乐毅引兵入城,寻齐王不见,只捉住苏代。问:“齐王何在?”代曰:“乱军走出去了。”乐毅道:“你为上大夫,何不逐驾?”苏代曰:“为齐王失政,我辞官无职,不仕。”乐毅问苏代,须要下落。苏代道:“听得齐王走往公子田文即墨城也。”

乐毅遂迎燕王入齐城,取临淄之宝物,祭器。夷齐之宗庙,烧齐之宫室。燕王亲至济上劳军,封赏诸将。封乐毅为昌国君。遂引随驾军五万归燕。遂留乐毅捉获齐王,并收齐城之未下者。

乐毅夜间观帝星,正照满城。遂留剧辛守临淄城,自引兵前至满城,到普田村下寨。

却说齐王将田文剑客往即墨去,前至大林,锣鼓响,捉住齐王。“若是燕将,朕命休矣!”兵将是谁?乃是吴起二子:吴广,吴能。见齐王礼毕,与齐王饭吃。顷间,却有燕兵来,吴广出阵,共石丙战三十合。吴广大败,齐王奔即墨走了。石丙随后便赶。赶到即墨,田文叫门;田单上城,认得,门开放入城。

齐王奔上城去。被人冷箭射齐王落马。齐王大叫一声,城上早有燕兵放箭,吴广近前救齐王上马,离即墨走。又撞石丙,便杀。吴广,吴能大败,齐王单马走。

三日,腹中饥馁不可忍,忽见一妇人在淄河洗衣裳。齐王问觅饭,妇人与饭吃罢,却问:“官人姓甚?”王曰:“我乃是齐王也。”妇人言曰:“可惜饭与这无道之君吃!”齐王道:“妇人,他日寡人归朝,须报此恩。告大嫂,燕兵赶我,人困马乏,那里藏得?”妇人曰:“向东有一林,林内有一塔顶墓,你藏去。”

齐王去藏。后有兵来,问妇人曰:“你见个官人来么?”妇人向东与一指。兵马直至林前叫齐王。齐王听得,争些唬杀了!来的兵将是谁家军?来者兵将叫:“大王那里有?”齐王认得吴广,吴能,便出来,吴广奏曰:“ 这里不可隐藏,燕兵来后必捉我王,不如且去莒城正东。”走到三十里,又撞石丙,不问便杀。吴广当住。齐王见败,单马望西北便走。行至天晚,问人,那的是满城县普田村。齐王自思:是我皇丈,为邹国姨,不听忠臣谏,把宰相贬了。今来此处怎生?遂叫门。大夫令人开门。齐王入内,见皇丈便拜,泣言前事。大夫引入宅,将茶饭与齐王吃。苏代母李夫人出,见齐王吃饭,便道:“你乱上下,纳国姑姨为妃,乃无道之君!”喝令左右捉住者。

齐王大惊。大夫忧齐王怎生奈何。苏代道:“告母亲,岂不想君臣之义?”老夫人道:“吾儿,可惜有道礼饭与无道之君吃。”齐王闻之,待不吃,腹内饥渴;待吃,君子不吃挨赖之食。齐王烦恼下泪。庄客来报:“外面有兵来围了庄也!”苏代曰:“把齐王藏了。”有燕将石丙直到庄前,问苏代要齐王。大夫曰:“无。”石丙曰:“一道马蹄直到您庄上来,你更说什么!”苏代见势恶,指与石丙。石丙引三十口,夺门而入,大喝:“齐王出来,受我缚捉!”苏代忧怎生奈何,未知齐王性命如何?

当时齐王于苏代庄后仓里藏着。石丙搜寻不见,当问小二哥哥。小二哥哥言道:“我不识他。只见你每来时节,有一人从后门去了。”石丙领兵随后便赶,不见了齐王。却说齐王走至一大林,忽一声锣响,捉住齐王,将至林前,待坏了他。齐王言:“可惜东齐国主,死在田野之间!”其人便拜,言:“臣是满城县令高龙。自燕兵混散齐兵,臣领五百军在山林之间屯驻,不能安业。臣愿保驾。”邀齐王入满城。至近,有一小军报:“复有兵来也!”高龙道:“大王勿忧,领本部下兵,一阵捉石丙。”齐王大喜道:“看胜败如何?”当时,两阵圆,打话,却不是燕将,乃是吴广,吴能,一家人合兵一处,都入满城。王问:“您三人兵少,如何保驾?”三人曰:“乞我王免虑。”三人共议保驾之事。却说乐毅下寨,夜观帝星,正照满城。令石丙领兵至城下打城,问要齐王。有高龙交男子,妇人搬砖石上城,立炮打退燕兵,城内无粮草。齐王问三人如何免灾。高龙曰:“此城有水,不能面破。臣定一计,交我王免灾。”齐王大喜,问:“用甚计策?”高龙道:“外边兵势较大,问吴广,吴能,如今齐王败散,不及燕将,谁敢去南夷求救兵去?”吴广道:“我去。”离出燕兵。

次日绝粮,人厮吃,男儿老小交一处防护,把齐王献了与乐毅,免一城之灾难。众人道:“齐王该休!”高龙大怒。吴广不可。《论语》云:“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高龙暗气忍之。

次日,齐王知自不免,自作一计,跳入井中觅死。吴能急捞出来。吴广道:“自思我父曾道,东齐有真主。”实时,吴广,吴能,高龙,□福,赵兴五人,一发计点军兵五百,是夜开门,一发撞燕兵,遂保驾得出。混战一夜,折兵一半,各自散了兵,子父不厮救。

次日,乐毅,石丙诸处根赶。齐王家小,邹国姨,苏夫人将着一同寻齐王。王无兵将,发使命前去即墨,宣田单去。田单不来救驾。

齐王自变量十骑投卫国。卫君接至,礼毕,齐王不还礼,卫君心怀愠怒。

至夜,遣人劫之。齐王知觉,遂离卫奔入邹鲁。邹鲁不纳齐王。齐王遂走入莒城。

齐王遣王孙贾入楚求救。楚王遣淖齿将兵十万救齐王。淖齿引兵至莒城,见齐王,礼毕。齐王因用淖齿为相。却说乐毅引兵至莒城,知得楚淖齿将兵救齐。遂修书一封与淖齿曰:“燕国上将军破齐大元帅乐毅书启楚国上将淖丞相麾下:今齐王无道,失政虐民;吾奉燕王之命,会诸国破齐于济西之上,一雪吾国先王之耻,二洗诸国被齐侵凌之暴。闻将军督兵救齐,正谓助桀无道。如书到日,望擒齐王,献吾军前,与将军共分齐地,则诚幸矣。不可相违!燕国乐毅书。”

乐毅遣人赍书送入淖齿军中,淖齿得书视之,自思:“俺军甚少,彼军甚众,不能与之抵敌;不如捉齐主献与乐毅,共分齐地。齐王知觉,自变量十个人投东走,寻太子固存,游东海,不知安在。那里齐王走至东海,却被淖齿引军赶上。

齐王被淖齿捉住。“正传”云:淖齿数齐王曰:“千乘,博昌之间,方数百里,雨血沾衣,王知之乎?”齐王曰:“知之。”齿曰;“嬴,博之间,地坼及泉,王知之乎?”王曰:“知之。”齿曰:“有人当阙而哭者,求之不得,去则闻其声,王知之乎?”王曰:“知之。”齿曰:“雨血者,天以告也;地坼者,地以告也;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而王不戒焉,何得无诛!”遂喝令众军,将齐王献与乐毅去了。话说乐毅升帐坐间,小军报曰:“淖齿捉齐王献与元帅。”乐毅大喜。遂出寨与淖齿相见,礼毕,请淖齿上帐,以酒食待之。淖齿令人推过齐王。乐毅叱齐王曰:“汝有大罪者三,君知之乎?”王曰:“不知。”乐毅遂数齐王曰:“汝令国舅邹坚等弒君父,一罪也;汝取国姑姨为妃后,乱其上下,二罪也;汝放逐贤良,听信谗佞,不理朝纲,淫乱声色,三罪也。”齐王唯唯,无言支对,只说道:“乞命”而已。

乐毅令推过槛车,取出邹坚,令军中割肉食之。遂令石丙将齐王并邹妃去那晒尸台上,用钩子挂了齐王和邹妃,活割了眼睛,树上挂着头,若有人认者,便是齐王家小。乐毅交屯兵看守齐王死尸。乐毅并淖齿杀了齐王。闻画邑人王烛贤,令军中环画三十里,不可骚动。乐毅使人请烛相见,烛不往。燕人曰:“汝不来,吾令兵且屠画。”烛曰:“吾闻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齐王不用吾谏,吾退耕于野,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与其不义而生,不若死!”遂自经死。燕人归报乐毅,乐毅怜王烛身死,具衣衾棺椁葬之。乐毅整军,禁侵掠;礼逸民,宽赋敛,除暴令,修旧政。齐民喜悦。乃遣左军渡胶东东莱;前军循太山东至海,略琅琊;右军循河,济,屯阿,鄄,以连魏师。后军旁北海而抚千乘。以淖齿守据临淄,而镇齐都。祀齐桓公,管仲于郊,封王烛之墓。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有乐毅庙赞:

桓桓昌国,乘时方翼;

干戈效用,疆场底绩。

西却奏兵,东下齐壁;

完赵保燕,孔武之力。

却说固存太子在打猎户青龙景家中养着,听得人说,齐愍王无道,被燕兵捉去,使钩子挂了。太子闻得烦恼,曰:“便做齐王无道,是俺生父!”

离家去哭。被燕兵捉住固存。拷打,认是齐王太子。青龙景听得捉住固存,前往兵前道:“这人是俺女婿,如何捉住?”燕兵道:“既是你女婿,和你全家该斩。”把二人缚了,待将得去,正撞数人;见缚二人,不问便杀。燕兵大败。夺下二人。来救者是谁?细认却是青龙景二子:青龙凯,青龙兽。杀退燕兵,救了二人归庄。

正说话之次,有人报庄外燕兵来。龙兽,龙凯二人各执兵器出去。却是吴广,吴能,言:“俺知得坏了愍王,帝星现,俺故来保顾太子。”青龙凯见齐人,言太子在。引入宅,见太子便拜。太子言何人。吴广,吴能言前事,太子大喜。茶饭未毕,有人报外有石丙兵来。青龙景父子三人,吴广,吴能言:“太子休忧,俺出去须退燕兵。”共石丙大战。只见震天锣鼓响,括地喊声鸣。

太子大怕,出后便走。行至一孤村,见一村夫。太子问觅饭。此人道无饭。太子烦恼,投崖觅死。樵夫扯住问:“你为甚觅死?”太子具说事因。此人道:“是我引你去见孙先生,若何?”“孙先生在那里?”樵夫用手打一指,太子大喜:“齐国忠臣在此!”太子忻然去见孙先生。

樵夫引太子至庵,报与太子。太子到洞前,见一道人。太子便拜言前事。先生道:“我是黄庭贵,孙先生近日往云梦山访鬼谷子师父去。”庭贵与太子厌了帝星,与茶饭未毕,有人报外有兵来,乃是青龙凯兄弟,吴广,吴能。众人议事。有黄庭贵曰:“不如您送太子去即墨,莒城二公子根底去,强如村野难藏隐太子。”众人随了,将太子往即墨见田文,田忌,田单,隐于即墨。

却说乐毅夜观星象,照即墨藏有贵人;令石丙领兵困即墨。数日,石丙道:“此城难破,齐家宗族不灭。”乐毅大叫:“取下七十一城,偏即墨难打!限三日要破!”燕兵打城用甚计?乐毅令众兵造云梯车攻城。不一日,造成云梯车。乐毅令军众上云梯车。却被城上田单令单军着力,前面执竹竿,推开云梯车;后面放矢石如雨。燕兵不能攻城。乐毅且令收军回寨。话说田文,田单,苏代,在即墨城中议曰:“即有燕兵攻城,如何退得燕兵?可修书令人去寻孙先生。

诸公子依命。田单修书,令人暗出即墨城,往云梦山请孙先生去。

却说孙子在云梦山,夜观帝星明朗,自思愍王无道,乃是游海固存太子,年一十五岁,壮气光辉,合再兴齐。言未毕,忽有一人赍书至,曰:齐公子请先生下山救即墨,退燕兵。”孙子接书视毕,方知燕使乐毅为帅破齐国,杀愍王。遂告师父鬼谷先生曰:“弟子待下山救齐国。”鬼谷师父曰:“今齐已败,缘何言此事?”孙子告曰:“弟子有兵及有将,几次即墨遭燕兵围困,子母二人恐燕兵所杀。告师父,愿求一计退燕兴齐之策。”师父鬼谷先生写了一计,与孙子看了,大喜:“真个好计!不动枪刀,交乐毅自离齐国。”写甚计来?使孙子反间燕国,召回乐毅,然后破燕,易如捻指。孙子遂回书一封与使命回即墨去了。诗曰:

几度燕兵困齐境,今朝孙膑下山来。孙子辞了师父下山来。乐毅正困齐国,兵尚未退。齐国即墨城,莒城未破,见二城可再兴齐国。

孙子到燕国,入宅见母亲。次日入朝见燕昭王,大喜:“吾今协仇破齐,征讨未定。先生来保全家国。”孙子奏曰:“老耶!君父错用了人,拜乐毅为帅;此人未投燕国,先投于齐,智谋过人,呼吸之间,克齐七十余城,今不下者唯两城耳。非其力不能拔,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燕人。留即墨,莒城见有齐公子三个,乐毅就我王兵反顺于齐,复来收燕。”当时燕王大惊,问:“先生此事若何?”孙子曰:“我王依臣一计,燕国无灾。”帝曰:“怎生稳便?”孙子奏帝都无二三句。昭王道:“安排使命,交取乐毅。”孙子真个强!道甚来?左右言曰:“燕王言发使命,将弓弦,药酒去取元帅去。”孙子言:“不可!此人若服毒药,有权兵在手,就此必反乱。”燕王言:“何为便矣?”孙子曰:“我王则不如别交人替去。”王曰:“用谁去?”大夫屈产奏曰:“交骑劫为正帅,骑能为副将。我王御牌誓刃,若不早赴朝廷,就便诛之。”

即修诏,差使命,诏回乐毅。不数日,使命前至即墨。乐毅接使命至帐下,焚香礼毕,开诏。诏曰:

“先生不贪土地,而举国以礼贤者,遭所传德薄,不能堪命,国人不顺,齐为无道以害先王。寡人统位,痛之入骨,故延群臣,招宾客,以求报仇。有成功者,尚欲与共燕国。今乐毅亲为寡人破齐,夷其宗庙,报塞先仇,以称寡人之意。今遣骑劫代汝回朝,别议官赏。如违诏命,即赐朝典。诏书到日,可即回朝。”

乐毅拜诏毕,大怒言道:“正中瘸汉之计!”拔剑在手,先杀骑劫,后诛孙子。看敢下手么?使命性命如何?

却有石丙道:“乐元帅不可怒,则宜赴朝折证。”乐毅道:“且不与将印。”道骑劫,骑能,石丙:“您领兵牢守即墨城,乐毅回朝去也。”有田文,田单见乐毅回朝去了,只有骑劫,骑能每日攻城。恐即墨有失。遂交剑客冯欢,毛遂领数员战将,引太子出城往莒城田忌公子处去。

却说莒城,每日被石丙令兵攻城甚急。田忌在城上望见东南一队兵,撞过燕军来。正望间,有一人城下报曰:“有剑客冯欢,毛遂来见公子。”田忌令人放下吊桥,与冯欢,毛遂等入城相见,礼毕,言曰:“有景州单城人青龙景二子青龙凯,青龙兽将一小孩儿来。”田忌得知道,疾忙开门交入来。遂令人开放门,众人入城来,见田忌参拜毕,有田忌公子觑着小厮便拜。众人惊骇:“皇帝叫他做翁翁,却拜小厮儿为甚?这孩儿是谁家郎君?”田忌曰:“此乃固存太子。”遂将入宅。与众人议曰:“愍王无道,宠邹国姨,把固存太子交游东海,今年一十五岁,可立为皇帝,再兴齐天下。”众人一时扶太子为帝,号齐孝襄王,立起也。

却说临淄城内,齐大夫王孙贾,随齐王出奔;后齐王被淖齿献与燕将坏了。王孙贾归临淄城,至家见母,礼毕,母曰:“汝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汝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汝今事王,王出走,汝至知其处,汝尚何归焉?”王孙贾曰:“王出走入莒,被楚将淖齿坏了。”母曰: “豫让吞炭,思报智伯之仇,淖齿乱齐国,汝何不聚义士以报齐王之仇?”王孙贾即辞母,出宅上马,持枪叫曰:“淖齿乱齐国,杀愍王。与我共诛淖齿者,请袒其右臂!”少顷,市人从贾者四五百人,各执刀斧,助王孙贾入齐王宫室寻淖齿。淖齿得知,遂披甲上马,点兵二千,出与王孙贾战于临淄市上。约战三十余合,王孙贾诈败。淖齿便赶。被王孙贾翻身射三只连珠箭,淖齿落马,众兵便救。被王孙贾骤马持枪,进前刺杀淖齿,掩杀楚兵大乱,遂平临淄。

王孙贾领兵至即墨城,寻固存太子。不数日,兵至即墨,撞过燕军。至即墨城下,叫曰:“吾乃齐大夫王孙贾,诛淖齿于临淄,今故来此寻固存太子,立为齐王,以安齐国!”城上田单答曰:“数日前已令剑客送过莒城田忌公子处去也。”王孙贾不辞田单,即便领兵攻燕,夺路出阵。无二日,至莒城。

话说田忌在莒城,与众官议曰:“莒城城孤兵弱,不能抵拒燕军;倘若燕军攻城,必难区处。不如弃莒城回即墨,与众公子共议破燕复齐城之计。”言未尽,有人报曰:“王孙贾引兵入城。”田忌令人请至。王孙贾相见,礼毕。贾曰:“吾聚壮士数千人,共诛淖齿。闻得固存太子在此即位为王,吾故来迎王归临淄。”田忌曰:“大夫错矣。虽诛淖齿,目今燕兵未退,不如共迎齐王归即墨会议破燕。”王孙贾曰:“愿听将军计耳。”田忌遂点精兵五万。并王孙贾壮士五千人,遂迎齐襄王归即墨城。话说骑劫与石丙诸将,知得齐襄王入即墨,令兵急来攻城。田单今田忌引本部军五万,出城迎敌。须臾,二阵圆,燕将石丙出马叫曰:“临淄遗种,偷生此地!早献出固存太子并二城地图,吾即便回兵;若不肯,踏即墨为平地!”齐国田忌出马,大怒骂曰:“贼将!看你踏即墨为平地!”打话不定,交战六十余合。田忌败走。石丙赶将来。田忌笑曰:“今中吾计!”引得石丙赶入阵中。只见田忌回头叫曰:“我不是公子田忌,我乃一小卒!”石丙大惊,好似羝羊触藩,进退无门;陷在齐阵,不能得出。

田忌令兵掩杀,燕军大败。骑劫鸣金收军,折其大半。不见石丙,忽有一小卒报曰:“石丙陷在齐阵,不能得出。”遂差许桂救石丙。许桂得令,遂点精兵五千,直撞齐阵里来。石丙见有救兵,尽力杀出,见许桂,大喜曰:“若非哥哥,几乎不能相见!”

鳌鱼脱了金钩去,摆尾摇头更不回!

石丙同许桂归燕寨,见骑劫。骑劫令石丙回燕国,再取兵二十万,再攻即墨。石丙得令,即便回燕国取兵。不数日,石丙取得燕兵二十万,来至即墨。骑劫令兵攻城。齐兵用炮打散燕军。次日,四下燕军用皮伞隔住炮石,攻城甚急。

却说田单在城中,与众公子议曰:“前番令人请孙子,孙子未来,回书道是先往燕国,后退燕兵。”田忌曰:“更写下甚么保即墨城之计?”田单曰:“只画得二个卦。”即取出与众公子展开看,不晓其意,只见“◆◆◆”。田文见了大喜,休道是燕兵二十万,一百万也索退着!写着甚计策来?有公子田文言曰:“此事易矣。纸上□写二个卦,上卦‘◆◆’乃离卦,离为火;下卦‘◆◆’解卦,解字乃牛角上安刀,此是火牛阵也。可用火牛阵破燕兵。”用上等剑客霍道真,实时于即墨城里构刷上等庄家好牛,得一千余只,于牛角上施枪,腿上安刃,尾上扎火把,膏油灌于其上;又用青红被缠于牛身上,画五彩龙文;头上戴龙膝面具;颔下戴鼓,鼓里盛着铁球子,摇响如雷。准备了,田单令人下战书与骑劫。骑劫接了战书,拆开看,书曰:“吾今用上等剑客,担住云,表申东海龙王请五百条毒龙,今晚来到,共你大战。”骑劫实时批了战书曰:“依命。”令人回去报了。

却说骑劫,骑能,石丙道:“任你千般巧计飞出去,便是你强。”此日天晚,闻城中鼓响,从西见千道火起,两壁下是甲马步军,中间里青黄五百条毒龙,出阵后锣鼓震天。燕兵见明朗如白日相似,见枪刀飞入阵来。燕兵大惧,弃甲抛戈,撒星败走。其时燕兵不识阵势,言龙喷出火来,不辨得便走。前有田单截住便杀燕兵,后有吴广,吴能,青龙凯,青龙兽,田文,三千剑客混杀燕兵。其时四下伏兵并起,杀得燕兵尸横满野,血浸成河。“正传”云:杀燕兵片甲不回,复齐七十余城。怎见得?有胡曾诗为证。诗曰:

即墨门开纵火牛,燕师营里血波流;

固存不得田单术,齐国寻城一土丘。又诗曰:

即墨烧牛发战机,夜奔惊火走燕师;

是知公子田单辈,克复齐城在一时。有田单庙赞云:

列国将侯,匪人不定。

国命未丧,其人则应。

败兵犹战,匪奇不胜。

兵势靡常,惟将之兴。

矫矫安平,诸田宗英。

齐地瓦解,燕师鼓行。

传铁金鸭,烧牛凿城。

定彼望诸,变鲵化鳞。

视此骑劫,名孙与婴。

复城七十,千古垂名。

其时,燕兵被齐兵将杀得不留一卒,只留得骑劫,石丙单马逃命,走回燕国。

却说田单,田文,田忌,王孙贾,并众官迎齐襄王归临淄城。城中父老百姓,各各焚香接驾,拜曰:“燕乱齐国数年,今幸得复见天日!”齐襄王慰谕而遣之。

是日,齐襄王遂入大内,升殿设班,聚集文武公卿,王曰:“寡人赖众公子再兴齐国,非寡人之德,皆赖众公子文武之威。此回破燕兵,复齐七十余城,皆田单之功。”遂封田单为安平君。齐王谓文武曰:“前帝不明,失其家邦,今燕讨未定,如何得安齐民?”班部中苏代出班奏曰:“大王言燕,齐未定,若要兴齐,再拜孙子为师,可安齐民。”王曰:“孙先生安在?”苏代奏曰:“孙子为前君失政,归云梦山谒师父鬼谷去了。数日前,众公子在即墨修书,请孙先生;奈孙子未来,回书云是先往燕国画计,与众公子保即墨,皆孙先生之功也。”帝闻奏大喜,遂修书,差一使命送书入燕,请孙子去了。

却说燕骑劫,石丙单马逃命,归至燕国。次日入朝见燕王。燕王问曰:“卿围齐城,如何归国?”骑劫,石丙俯伏在地,奏曰:“臣该万死!臣等率兵困即墨未下,只见一夜,田单用毒龙喷火阵冲入俺军,不能拒敌,数十万兵将尽皆丧亡。臣等单马逃命归国,乞我王恕罪!”燕王闻奏大怒,喝令金爪武士把下者。有剧辛出班奏曰:“此行丧师,皆骑劫不能用兵之罪,乞赦石丙。”王依奏,令斩了骑劫,放了石丙,剧辛曰:“可令一使命往赵国,请乐毅再兴师图齐。”其时,燕王遣使命赍书往赵请乐毅。

不数日,乐毅至燕王殿下,礼毕。王曰:“寡人遣骑劫代先生归国,奈骑劫不能用兵,丧师于即墨。寡人耻之。愿先生再兴师图齐,若何?”乐毅曰:“臣乞兵五十万,与石丙诸将再图齐邦。”王依奏,即点下精兵五十万,与乐毅图齐。怎见得图齐行迳?只见旌旗蔽日,刀戟遮天;兵及百万,将有千员。端的人如铁鹞子,马赛玉麒麟。不旬日,早至临淄界下寨。

却说孙子在燕国,知元帅败军回来。孙子遂辞父母归齐,到临淄城里。话说齐王登殿,文武班齐,忽有合门大使奏曰:“孙先生自燕归于本国。”齐王闻奏大喜,即宣孙子至殿下,礼毕,请孙子上殿,赐绣墩而坐。王曰:“寡人见卿如困鱼得水,脱罗网之灾。”孙子起身谢恩,齐王令排宴管待孙子之次,忽有一人报曰:“燕将乐毅再领兵过界下寨。”帝问先生曰:“燕兵又至此,是若何?”孙子言曰:“我王勿忧。臣用一计,交燕兵自退。”众官看用甚计退燕兵?是时王曰:“和寡人亲征?”先生曰:“不须王去。”王曰:“卿无兵将少,如何退得燕兵?”先生曰:“臣有兵有将。”交四门立旗,孙子旗立起。第二日,有人报袁达,李牧,独孤陈三人领兵三千入朝见帝,礼毕,即赐袁达为飞骑将军,次加李牧为飞骑都太尉,独孤陈左右将,马升,解信遥受本处节度使。计点兵十万。问先生:“几时兴兵为帅?”先生曰:“将士在志不在勇。膑单身独自去。”王曰:“莫有误失其家邦?”孙子向龙牀奏计,都无数句,王曰:“好强!”孙子去见乐毅,看甚计回来?孙子告曰:“我王休忧。膑单身不用片甲,手不执寸刃,只凭三寸之舌,交乐毅百万雄军自退。”先生辞帝前去燕寨。

忽有小军报元帅:“寨门外有一道人,着青袍,骑着青牛,提双拐,来见招讨。”乐毅闻之大怒:“正是孙子瘸汉,准备刀斧手,来者便斩!”那时先生下青牛,拄沉香木拐,入寨去见乐毅。乐毅言曰:“孙膑,有何面目来见我?待说甚?”孙子至帐下,乐毅自思:两国相持,不斩来使,看孙子来者说甚么。乐毅下帐见孙子,礼毕。乐毅曰:“仁兄先生何来?”孙子曰:“特来讲和一件事。”乐毅曰:“何事也?”先生曰:“交我上帐可言。”毅曰:“看有甚事?”先生上帐坐定,趺足捻髯,目视乐毅。乐毅言:“何也?”孙曰:“古者燕,齐为唇齿之邦,今两国不和,齐王故使膑来讲和。膑为贤士,兼次齐王幼小,兵少将微,库藏空闲,人民残毁。今仁弟兵雄将勇,非为之敌。看膑一面,仁弟肯回兵么?”乐毅哮吼如雷:“叵耐瘸汉敢发此言!”喝令刀斧手下手者。石丙言:“不用外人,我与你下手。”抡起石棰便打孙子。孙子性命如何?当有乐毅止住:“未可,看孙子别有甚事。”毅又问先生曰:“待论文,待论武?会其本是交我回兵?”膑曰:“尔非为手。”毅曰:“我非将手,怕有破绽处么?”膑曰:“你为百万之师,何向此处下寨?”毅曰:“此处何也?”膑曰:“岂不看六韬书云:“凡将士领兵者,择地下寨,其兵怕风;穴处下寨,其军怕水;草地下寨,其军怕火;草地下寨,其军怕贼。”乐毅无言可对。

孙子曰:“仁弟,我若不存仁义,交你百万兵,片甲不回。”众将皆惊,先生真个强!且看乐毅肯休么?乐毅曰:“先生何以言之?”孙子曰:“膑非为大言,我观如下无水,唯一河;我若兵来,其水断流,何奈之?”毅曰:“齐兵我已知其数,吾何惧,你有甚高强武艺交我回兵?”膑曰:“若讲和不定,你敢放我出寨去,使起兵来捉你?”乐毅哂之。石丙大怒,用棰打死瘸汉。乐毅止之:“已在咱计中矣。”毅曰:“尔一身在吾计中,不能自保,何须说大口也?”膑曰:“我单身来讲和,你排刀斧杀膑性命者,非君子也,乃小人之才。”毅曰:“各佐其主,图王霸业,不顾你死我活,自来如此。”膑曰:“尔就此图我一命,难成大功。收取齐境七十城,何以弃之?”毅曰:“此事非我也,乃是骑劫一时之失。我今为帅,兴兵复取齐城,未为晚也。”膑曰:“既齐国有膑,尔何再收之?”毅曰:“尔一身残害,岂能为用?”孙子曰:“将志在谋不在勇。”毅曰:“尔有甚策出我寨去?”膑用手写计:“你试看。”毅看罢道:“先生真个强!”写着甚计策来?孙子曰:“膑虽残害,一身为上,敌燕兵百万之众,更休道手下有强将,勇士,何惧尔也!”毅曰:“此言非为患,你有袁达勇,我有石丙雄。袁达使一百斤宣花巨斧,石丙使二百斤石棰。我领百万雄兵,尔却单身至寨,更何夸强?”膑曰:“将在于计谋。你空为百万之师,尔不辱邈你上祖乐羊子节概,交别人就身上摘了印?”毅曰:“你不辱邈你上祖孙武子十八国之师,父母皮肉不可毁伤,交人刖了两只脚?”膑曰:“刖我足时非强,庞涓仗天子之威。”毅道:“我不仗皇帝之势,此也便杀你。”膑道:“把如你先杀,我不好先杀你?”抡起沉香木拐,觑着乐毅头上便打,未知性命如何?毅曰:“自从盘古王初分,不似这瘸汉大胆。”看乐毅肯饶么?

孙子极怒,用拐便打。乐毅用手约住。石丙大怒:“打杀孙膑,容易图齐!”乐毅曰:“未可。交尽词者,杀他未迟。”膑曰:“尔仗众杀我,非强。你敢放我出寨,取少军兵来敌你多兵,则一阵便见高低。”乐毅曰:“这汉使脱身之计。”毅曰:“我不放你出去。”膑曰:“你不放我出去,你敢做爷娘养着我么?你不放我出寨去,就此处杀你!”膑于衣底取刀与毅看。乐毅曰:“杀你可当强?”膑曰:“你不敢杀我,百万军中,我杀你,万载标名;你杀我,千年骂名。你若杀我,交您一百万军,限三日血流成河。”石丙怒曰:“你道有灵圣,打杀你,看谁来与你报仇?”抡起石棰,望孙子顶门上便打。看孙子性命如何?其时乐毅扯住石丙曰:“不可。杀者容易,恐患在后。”乐毅谓孙子曰:“你不赢我几阵,我怎肯回兵?”膑曰:“你是好汉,有将才,敢对阵相持?交我去取些小兵,来阵上捉你,如翻手耳。”乐毅言曰:“俺也不信。咱放将你出去。”石丙曰:“不如这里打杀瘸汉。”乐毅曰:“不可。看用甚计来近我。”交孙子出寨去。石丙自思:俺跟到没人处,打杀这瘸汉!孙子出寨,得青牛骑了便去;怀里取出两个鹁鸽放起,上带哨子响,石丙道:“孙膑有埋伏军兵。”石丙曰:“便回。”放孙子行二里之上。石丙观之无伏兵,石丙大怒,言曰:“这汉使脱身计策!今番捉住,不由乐元帅,我便打杀这瘸汉!”领五百军兵胜将去赶孙膑。看脱得么?孙子见石丙来赶,放青牛便走如飞。石丙赶不及,回兵归寨。

孙子入齐城见齐王。齐王问曰:“先生去者怎生?”孙子曰:“乐毅不肯回兵。”帝闻之大忧。孙子告曰:“我王放心莫忧。臣论文可降乐毅,论武袁达可捉石丙。”言未讫,有人报曰:“乐毅搦战,要孙子出阵。”王曰:“先生在心用意。”齐兵出阵。

乐毅言曰:“我放你归齐,今日论文赌武,捉孙子。”孙子曰:“从元帅意。”乐毅曰:“论武,你更不敢出战,交你试看我阵者。”乐毅布数阵,孙子都识。孙子言曰:“我布一阵,你试看者。”乐毅言曰:“我师黄伯杨是强,不曾交我这天书阵见之。”乐毅大忧,不识此阵。石丙言曰:“元帅,不可忧之。我持起石棰去打阵,看破得么?”石丙待去打阵,乐毅言曰:“你识也不识,你敢打阵?”石丙言:“是混天一气阵,尽是黑旗。”乐毅劝不住,石丙撞入阵去。孙子叫袁达:“休交走了!”石丙撞入阵中,石丙不辨东西,被袁达捉住。石丙叫:“不算强!都是脱空计。”先生言曰:“你休骂,我不杀你。放你回,传示元帅交收兵者。两国和睦者。”却说石丙回见乐毅,言曰:“此阵黑气缭绕,不辨东西,迷了我。”乐毅言曰:“我交你休去,瘸汉必用计策。”乐毅与众将议曰:“此处难捉孙子,靠城近恐有续兵,待近南去,下战书与齐帝,今恁败◆一阵,来日◆却捉恁百员将。”次日,乐毅布一阵,交孙子看之。孙子叫袁达:“你去打阵。”袁达问:“师父,甚阵?”孙子言曰:“九天玄女阵。逃身白旗,近里青旗,中心黑旗,四面八方皂旗;中间一发九面绣旗各一处,是九天玄女。你打入阵去,便斲九面绣旗,斲倒得胜;防多有变,白旗改黄旗,你出不来,我交唤你去。”袁达上马,掉斧,撞入阵去。看出得来么?袁达横越斧撞入阵去,飞骑去斲倒绣旗,见四方白旗变作黄旗,青旗变红旗,把袁达迷了出不来。膑使马升去叫:“哥哥,师父交我来唤你。”袁达道:“那得是门?”马升急指,和马升迷了。又使解信去唤,和解信也迷了,亦不得出来。又使独孤陈撞到阵中,引三人急回。见阴云罩雾,和独孤陈也迷了。袁达道:“兀得不死,恁娘也多时迷了出不得阵。”乐毅叫:“孙先生,我阵中都捉了您人也!

却不说口来破俺阵!毅告吾兄,这回顺降燕国。”膑曰:“乐元帅,恁多多为胜。”乐毅曰:“且我兵多,你每挑战用谁?”孙子曰:“俺交袁达来和你挑斗。”乐毅曰:“袁达在咱阵中陷了,更敢说口!”孙子曰:“你敢放出袁达么?和你也捉了。”乐毅大笑,交开阵放出齐将者。袁达等出阵见孙子,孙子问袁达:“你敢单斗么?”袁达回言道:“敢斗。”乐毅叫石丙:“你与袁达挑斗。”二人挑战,这一阵便为准信输赢。袁达闻之大喜:“这一阵,先擒石丙,后捉乐毅!”袁达上马,掉宣花巨斧。

身轻只嫌奔迟马,体健只恨驾云风。

袁达高呼:“石丙来者,与吾决死!”石丙持棰出马,见袁达势雄,有惧怕之意。二人约斗五十余合,石丙言:“略歇。”石丙谓袁达曰:“你敢与吾步斗么?”当时二人弃马步斗,约斗八十余合,一人败走。走者是谁人?却被袁达斧迎破石丙棰。石丙败归燕阵。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七 州郡三·沈约
  卷二十八·本纪第二十八·英宗二·宋濂
  前汉孝景皇帝纪卷第九·荀悦
  ●卷十三·徐梦莘
  第五十一回 摧残国民党宁贑双独立·黄士衡
  卷之六百九十·佚名
  二百一十八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呈稻样米样摺·佚名
  王嘉传·房玄龄
  垣崇祖传·萧子显
  安德王高延宗传·李百药
  丘神责力传·刘昫
  张彦泽传·欧阳修
  王伦传·脱脱
  郭璡传·张廷玉
  卷一百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林逋·唐圭璋

      逋字君复,钱塘(今杭州)人。生于乾德五年(967)。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真宗闻其名,诏长吏岁时劳问。天圣六年(1028)卒,年六十二,赐谥和靖先生。有集。   相思令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一齣·徐元

    第三十一齣 孤儿出宫【三登乐】〔旦上〕自与儿夫分两下。音书无个。敎我心常挂。〔占〕被奸臣行巧诈。把我一家拆破。奸雄性恶。尙不放下。〔旦〕诈病欲求医。料想宫中总不知。未卜程婴知也未。难期。来时交付与孤儿

  • 校勘记·黄昇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纲目①“宋词”,毛本无。卷四至卷八所注“宋词”毛本亦无。②“潜”、毛本误作“谮”。③“宋词”、“禅林”,毛本无。④“宋词&rd

  • 列传外戚第七十一 贺讷 刘罗辰 姚黄眉 杜超 贺迷 闾毗 冯熙 李峻 李惠 高肇 于劲 胡国珍 李延实·魏收

    夫右贤左戚,尚德尊功,有国者所以治天下也。殷肇王基,不藉莘氏为佐;周成大业,未闻姒姓为辅。及于汉世,外戚尤重,杀身倾族,相继于两京,乃至移其鼎玺,乱其邦国。魏文深以为诫,明帝尚封顽騃。晋之杨骏,寻至夷宗。居上不以至公任物,在下

  • 卷二十七·本纪第二十七·脱脱

        高宗四   二年春正月癸巳朔,帝在绍兴府,率百官遥拜二帝,不受朝贺。甲午,诏复置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丙申,赐杨邦乂谥曰忠襄。韩世忠围建州。丁酉,蠲诸路元年逋税。庚子,陕西叛将白常围岷州,关师古率兵破之。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九·张岱

    左懋第列传左懋第,号萝石,登州莱阳人。崇祯辛未进士,授韩城知县。其时流寇蹂躏山西,突河津,与韩城隔一水,懋第严为之备。贼渡河入秦,三年之中,薄韩城者三、入其境者五,前后皆以见兵谈法击走之。于是关中言保障者,推韩城第一。丙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五·佚名

    正统四年五月戊申朔巡抚狭西右副都御史王文言庆王薨世子未封禄米例应停止 上曰王宫眷具在而停其禄岂亲亲之道其给之如故○广西总兵官安远侯柳溥奏蛮寇韦万川仍紏众侵扰议率兵剿捕请摘广东或湖广官军一千来益之 上敕溥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八·佚名

    万历三十六年七月乙酉朔孟秋时享太庙遣官恭代分献○升大理寺左少卿牛应元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升通政司右通政王永光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南京兵部尚书孙矿以水灾自劾乞免得旨慰留○起原任都察院右副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万历七年四月丙子朔以孟夏享太庙遣公张溶恭代○丁丑 上御经筵赐辅臣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及讲官何雒文等五员各色扇有差○晋王慎镜薨无嗣其弟辅国将军慎鋷袭兄爵为其嫂周氏请给养赡部覆慎鋷以弟继兄与以子继父者不同宜

  • 一二三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呈续购书集清单折·佚名

    一二三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呈续购书集清单折乾隆三十八年十月十五日闽浙总督臣钟音、福建巡抚臣余文仪、福建学政臣汪新谨奏,为钦奉上谕事。窃照采访遗书,于本年四月二十二日复准礼部咨,钦奉谕旨:予以半年之限,实力速为妥办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一·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徐广曰曹参曽孙平阳夷侯时尚武帝姊平阳公主主子襄】

  • 张宿传·欧阳修

    张宿本是贫贱的人,自己考取了生员。唐宪宗当广陵王时,通过张茂宗推荐,能进出王府,他怪诞狡诈敢说话,到唐宪宗代行国政时,从百姓提升为左拾遗。他交结权贵幸臣,各地的贿赂堆了一屋。皇帝多次召见他,他不能保守机密,因泄露皇帝在

  • 卷83·陈邦瞻

    ○北伐更盟宁宗嘉泰四年春正月,韩侂胄定议伐金。时金为北鄙鞑靼等部所扰,无岁不兴师讨伐,兵连祸结,士卒涂炭,府库空匮,国势日弱,群盗蜂起,民不堪命。有劝韩侂胄立盖世功名以自固者,侂胄然之,恢复之议遂起。聚财募卒,出封桩库黄金

  • 卷十七·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十七宋 高闶 撰文公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先君未葬例称子而文成定之即位皆称公何也既踰年也一年不可以二君故终年称子又不可旷年无君故踰年虽未葬称公也公虽上不受命于天子而内受于先君异乎无

  • 现代人生对于佛学之需要·太虚

    ──二十年五月在南京基督教青年会讲──一 现代人生与古代人生之区别      二 现代人生之特点  三 现代人生之烦闷  四 佛学之要义  五 现代人生对于佛学之需要一 现代人生与古代人生之区别论到现

  •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四(末)·窥基

    沙门基撰经一切诸世尊(至)唯一无二乘赞曰。下第五段七十颂半。颂第五依法。有三。初一颂半颂十方佛法。次三十八颂半颂三世佛法。后三十颂半颂我亦如是。此初也。既唯一无二乘。云何破三以归一经。过去无数劫(至)其数

  •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七·介庵悟进

    门人永修真净真琦性严等编佛祖赞释迦文佛万德洪名不必论。普天匝地尽埋根。老汉意孰知恩。蛊毒之家水莫吞。弥勒菩萨灰头土面笑咍咍。布袋横拖要打开。衣破褴残浑不顾。呆呆只等个人来。观音菩萨古释迦不前。新弥勒不

  • 第五品 苏那长老品·佚名

    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憍萨罗国波斯匿王与胜鬘王妃俱已升最优宫殿之上层,憍萨罗之波斯匿王如是告胜鬘王妃云:“胜鬘!汝亦增己爱者,其他尚有谁?”答曰:“大王!我亦增己爱者此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