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三十八   歙县汪立名编别集一【格律诗凡十一首】

窗中列远岫【以题中平声为韵 按各本别附宣州试射中正鹄赋後】

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一作蒙笼】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空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碧爱新晴後明宜反照中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一作古诗】同

玉水记方流【以流字为韵六十字成 按各本别附省试性习相远近赋後原注中书侍郎高郢下试贞元十六年二月十四日及第四人】

良璞含章久寒泉彻底幽矩浮光灎灎【一作尹和光泛泛】方折浪悠悠凌乱波纹异萦回水性柔似风揺浅濑疑【一作如】月落清流潜颍应傍达藏真岂上浮玉人如不见沦弃即千秋

【立名按贞元十六年公年二十九唐诗纪事作二十八误也洪景卢容斋随笔予考登科记乐天以贞元十六年庚辰中书舍人高郢下第四人与公自注正合且记事载郑兪吴丹杜元颖玉水记方流诗云兪登贞元十六年进士第吴丹杜元颖白居易皆同年又云居易德宗贞元十六年己卯高郢下及第时年二十八不知德宗贞元十六年乃庚辰非己卯也公壬子生至庚辰为二十九然则二十八者殆因巳卯而讹耳又注云传作二十七李商隐墓铭作二十六按新书不详登第年岁旧书但误作十四年进士第未尝云二十七至李作墓碑亦仅曰前进士并无二十六及第语矛盾如此不知何所据也○公应试诗赋皆擅名一时唐摭言贞元中乐天应宏词试汉高祖斩白蛇赋考落盖赋有知我者谓我斩白帝不知我者谓我斩白蛇也然登科之人赋并无闻白公之赋传於天下也容斋随笔唐铨选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辞试判三条谓之拔萃中者即授官按乐天後以拔萃登科】

大社观献捷诗【以功字为韵四韵成】

【原注元和二年十一月四日自集贤院召赴银台候旨五日召入翰林奉敕试制书诏批荅诗等五首翰林院使梁守谦奉宣宜授翰林学士数月除左拾遗】

淮海妖氛灭乾坤嘉【一作喜】气通班师郊社内操袂凯歌中庙算无遗策天兵不战功小臣同鸟兽率舞向皇风【立名按元稹酬乐天六韵诗自注云乐天於翰林中书取诏批荅等撰为程式禁中号曰白朴每有新入学士求访宝重过於六典也】

自诲

乐天乐天来与汝言汝宜拳拳终身行焉物有万类锢人如鎻事有万感爇人如火万类逓来鏁汝形骸使汝未老形枯如柴万感逓至火汝心怀使汝未死心化为灰乐天乐天可不大哀汝胡不惩往而念来人生百岁七十稀设使与汝七十期汝今年已四十四却後二十六年能几时汝不思二十五六年来事疾速倏忽如一寐往日来日皆瞥然胡为自苦於其间乐天乐天可不大哀而今而後汝宜饥而食渴而饮昼而兴夜而寝无浪喜无妄忧病则卧死则休此中是汝家此中是汝乡汝何舍此而去自取其遑遑遑遑兮欲安往哉乐天乐天归去来

【立名按公年四十四为宪宗元和十年乙未是年盗杀武相元衡公以请捕贼不悦於执政谪江州即在是年】

三謡【并序】

余庐山草堂中有朱藤杖一蟠木机一素屏风二时多杖藤而行隐机而坐掩屏而卧宴息之暇笔研在前偶为三謡各导其意亦犹座右陋室铭之类尔

蟠木謡

蟠木蟠木有似我身不中乎器无用於人下拥肿而上辚菌桷不桷兮轮不轮天子建明堂兮既非梁栋诸侯斵大辂兮材又不中唯我病夫或有所用用尔为几承吾臂支吾颐而已矣不伤尔性不枉尔理尔怏怏为几之外无所用尔尔既不材吾亦不材胡为乎人间徘徊蟠木蟠木吾与汝归草堂去来

素屏謡

素屏素屏胡为乎不文不饰不丹不青当世岂无李阳冰之篆字张旭之笔迹边鸾之花鸟张璪之松石吾不令加一点一画於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吾於香炉峰下置草堂二屏倚在东西墙夜如明月入我室【一作怀】晓如白云围我牀我心久养浩然气亦欲与尔表里相辉光尔不见当今甲第与王宫织成步障银屏风缀珠陷钿贴云母五金七宝相玲珑贵豪待此方悦目晏然寝卧乎其中素屏素屏物各有所宜用各有所施尔今木为骨兮纸为面舍吾草堂欲何之

朱藤謡

朱藤朱藤温如红玉直如朱绳自我得尔以为杖大有裨於股肱前年左选东南万里交游别我於国门亲友送我於滻水登高山兮车倒轮摧渡汉水兮马跙蹄开中途不进部曲多回唯此朱藤实随我来瘴疠之乡无人之地扶卫衰病驱诃魑魅吾独一身赖尔为二或水或陆自北徂南泥黏雪滑足力不堪吾本两足得尔为三紫霄峰头黄石岩下松门石磴不通舆马吾与尔披云拨水环山绕野二年蹋徧匡庐间未尝一步而相舍虽有佳子弟良友朋扶危助蹇不如朱藤嗟乎穷既若是通复何如吾不以常杖待尔尔勿以常人望吾朱藤朱藤吾虽青云之上黄泥之下誓不弃尔於斯须

无可柰何歌

无可柰何兮白日走而朱顔颓少日往而老日催生者不住兮死者不回况乎宠辱丰顇之外物又何常不十去而一来去不可挽兮来不可推无可柰何兮巳焉哉惟天长而地久前无始兮後无终嗟吾生之几何寄瞬息乎其中又如太仓之稊米委一粒於万锺何不与道逍遥委化从容纵心放志泄泄融融胡为乎分爱恶於生死系忧喜於穷通倔强其骨髓龃龉其心胷合冰炭以交战祗自苦兮厥躬彼造物者云何不为此与化者云何不随或喣或吹或盛或衰虽千变与万化委一顺以贯之为彼何非为此何是谁冥此心梦蝶之子何祸非福何吉非凶谁达此观丧马之翁俾吾为秋毫之杪吾亦自足不见其小俾吾为泰山之阿吾亦无余不见其多是以达人静则脗然与阴合迹动则浩然与阳同波委顺而已孰知其他时邪命邪吾其无柰彼何委邪顺邪彼亦无柰吾何夫两无柰何然後能冥至顺而合太和故吾所以饮太和扣至顺而为无可柰何之歌

池上篇【并序】

都城风土水木之胜在东南偏东南之胜在履道里里之胜在西北隅西閈北垣第一第即白氏叟乐天退老之地地方十七亩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而岛树桥道间之初乐天既为主喜且曰虽有台无粟不能守也乃作池东粟廪又曰虽有子弟无书不能训也乃作池北书库又曰虽有宾朋无琴酒不能娱也乃作池西琴亭加石樽焉乐天罢杭州刺史时得天竺石一华亭鹤二以归始作西平桥开环池路罢苏州刺史时得太湖石白莲折腰菱青版舫以归又作中高桥通三岛迳罢刑部侍郎时有粟千斛书一车洎臧获之习筦磬弦歌者指百以归先是颍川陈孝山与酿法酒味甚佳博陵崔晦叔与琴韵甚清蜀客姜发授秋思声甚淡弘农杨贞一与青石三方长平滑可以坐卧太和三年夏乐天始得请为太子宾客分秩於洛下息躬於池上凡三任所得四人所与洎吾不才身今率为池中物矣每至池风春池月秋水香莲开之旦露清鹤唳之夕拂杨石举陈酒援崔琴弹姜秋思颓然自适不知其他酒酣琴罢又命乐童登中岛亭合奏霓裳散序声随风飘或凝或散悠扬於竹烟波月之间者久之曲未竟而乐天陶然巳醉睡於石上矣睡起偶咏非诗非赋阿龟握笔因题石间视其粗成韵章命为池上篇云尔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厀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如鸟择木姑务巢安如龟居坎不知海寛灵鹤怪石紫菱白莲皆吾所好尽在吾前时饮一杯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

【立名按公有奉和牛思黯太湖石兼呈梦得诗其末云共嗟无此分虚管太湖来自注与梦得俱典姑苏而不获此石而此诗序中又云罢苏州刺史时得太湖石岂归洛既久旧物皆不复存邪】

齿落辞【并序】

开成二年予春秋六十六瘠黑衰白老状具矣而双齿又堕慨然感叹者久之因为齿落辞以自广其辞曰

嗟嗟乎双齿自吾有之尔俾尔嚼肉咀蔬衔杯漱水丰吾肤革滋吾血髓从幼逮老勤亦至矣幸有辅车非无齗齶胡然舍我一旦双落齿虽无情吾岂无情老与齿别齿随涕零我老日来尔去不回嗟嗟乎双齿孰谓而来哉孰谓而去哉齿不能言请以意宣为口中之物忽乎六十余年昔君之壮也血刚齿坚今君之老矣血衰齿寒辅车齗齶日削月朘上参差而下?曾何足以少安嘻君其听哉女长辞姥臣老辞主发衰辞头叶枯辞树物无细大功成者去君何嗟嗟独不闻诸道经我身非我有也盖天地之委形君何嗟嗟又不闻诸佛说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由是而言君何有焉所宜委百骸而顺万化胡为乎嗟嗟於一牙一齿之间吾应曰吾过矣尔之言然

不能忘情吟【并序】

乐天既老又病风乃録家事会经费去长物妓有樊素者年二十余绰绰有歌舞态善唱杨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闻洛下籍在经费中将放之马有骆者驵壮骏稳乘之亦有年籍在经物中将鬻之圉人牵马出门马骧首反顾一鸣声音间佀知去而旋恋者素闻马嘶惨然立且拜婉娈有辞【辞具下】辞毕泣下予闻素言亦愍默不能对且命回勒反袂饮素酒自饮一杯快吟数十声声成文文无定句句随吟之短长也凡二百五十五言噫予非圣达不能忘情又不至於不及情者事来搅情情动不可柅因自哂题其篇曰不能忘情吟吟曰

鬻骆马兮放杨柳枝掩翠黛兮顿金羁马不能言兮长鸣而却顾杨柳枝再拜长跪而致辞辞曰主乘此骆五年凡千有八百日衔橜之下不惊不逸素事主十年凡三千有六百日巾栉之间无违无失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又无虺隤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以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故素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予俯而叹仰而咍且曰骆骆尔勿嘶素素尔勿啼骆反廏素反闺吾疾虽作年虽颓幸未及项籍之将死何必一日之内弃骓兮而别虞兮乃目素兮素兮为我歌杨柳枝我姑酌彼金罍我与尔归醉乡去来

【立名按冷斋夜话东坡南迁侍儿王朝云者请从行东坡佳之作诗有不学杨枝别乐天句其序云世谓乐天有鬻骆放杨枝词佳其至老病不忍去也然梦得诗曰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乐天亦云病与乐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时归则是樊素竟去也】

白香山诗集卷三十八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彭定求
  五代诗话卷八·郑方坤
  ◆柯博士九思(丹丘生稿)·顾嗣立
  ◆野航老人姚文奂(野航亭稿)·顾嗣立
  卷五·白居易
  百正集卷中·连文凤
  提要·徐贲
  运命的逻辑·徐志摩
  卷六十三·王奕清
  卷六十一·陈起
  序·刘半农
  卷八·吴雯
  卷五·方回
  卷三百八十·陈廷敬
  卷九十七·陈廷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出 传私·周履靖

    【贺圣朝】〔生上〕柳梢无奈啼鸦惊残好梦难摭兰房回首若天涯。客邸倍添嗟。何殊镜裏人。相见不相亲。愿作梁间燕。无由变此身。小生初见小姐未眞。意图熟睹片时。少慰怀想。谁知一经近觑。顿惹相思。欲待寻消

  • 卷一百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鄱阳集彭汝砺字器资饶州鄱阳人治平二年举进士第一累迁监察御史里行首陈十事指擿利害多人所难言者元丰初以馆阁校勘为江西转运判官数上疏论事元祐二年

  • 辽史拾遗卷一·厉鹗

    钱塘厉鹗 撰本纪第一太祖上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姓耶律氏讳亿字安巴坚欧阳修归田录曰契丹安巴坚开平中屡遣使聘梁梁亦遣人报聘今世传李琪金门集有赐契丹诏乃为安巴坚当时书诏不应有误而自五代以来见于他书者皆为阿

  • 胡村月令:清明·胡兰成

    胡 村月令:清明“正月灯,二月鹞,三月上坟看姣姣”,但是灯市台阁要到嵊县上虞城里去看,我乡下也不放风筝,且上坟没有姣姣可看,因为陌上路上相见都是相识的姊妹、嫂嫂。但是女子有她的正经,恰像桃花的贞静,乃真是桃花

  • 后记·施琅

    靖海纪事二卷,为清康熙间施琅征台湾之奏疏。先后刊本,顷俱不可得,惟台湾大学图书馆藏抄本一帙,前有长方朱印一,文曰「故伊能嘉矩氏搜集」。兹即据之誊录,并校其訿误(间有无法校正之处,则附?号以存疑),加以标点,列为台湾文献丛刊之

  • 卷十五 李王邓来列传第五·范晔

    (李通、王常、邓晨、来歙)◆李通传李通字次元,南陽郡宛县人。世代以经商著名。父亲李守,身长九尺,容貌与常人特别不同,为人严肃坚毅,居家如处官廷。开始时跟着刘歆办事,喜好天文历数和预言凶吉的图谶之学,为王莽的宗卿师。李通

  • 第三十一章 贫弱的新中央【北宋初期】·钱穆

    在不堪言状的分裂与堕落之后,中国又重新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来。这一个中央,却以他特殊的姿态出现于历史。与秦、汉、隋、唐的统一相随并来的,是中国之富强,而这一个统一却始终摆脱不掉贫弱的命运。这是宋代

  • 张履鳌·周诒春

    张履鳌 年三十岁。生于南京。已婚。女二。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为约翰声及寰球中国学生报编辑。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勿吉尼亚大学。习经济及哲学。宣统元年。得学士学位。入耶路大学。习法律。宣统三年。得

  • 孟子通卷二·胡炳文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通卷二      元 胡炳文 撰朱子集注梁惠王章句下凡十六章【熊氏曰告齐君十二章邹一章滕三章鲁一章】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庻几乎

  • 《论语》简介一·孔子

    学而第一学而第一,儒雅的君子风度孝弟是实行仁道的根本花言巧语的人没有仁德一日数次的反省功夫做人第一,学问第二衡量学习与否的标准人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孝道可使民风淳朴温良恭俭让的风范继承父亲的遗志和与礼的辩证法

  • 卷十九·陈启源

    <经部,诗类,毛诗稽古编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十九吴江陈启源撰坐民之什上【正大雅】生民姜嫄为帝喾元妃见家语世本大戴礼史记诸书宜为可信然揆之事理实有难通诚如张融所駮矣【説载孔疏】且非直此也姜嫄是帝喾元妃

  • 第三十八卦:《睽卦》·佚名

    睽;小事吉。【白话】《睽卦》象征对立;小心谨慎地去行动做事,就能获得吉祥。《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白话】《象辞》说:《睽卦》的卦象是兑(泽)下离(火)上,为水火相遇之表象,象征对立。所以君子应该

  •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卷上·佚名

    隋天竺三藏达磨笈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舍啰婆悉帝城胜林给孤独园。尔时众多比丘集坐住堂。作是议论。言诸命者等。世尊曾以无量诸门。说十二分缘生。于彼最初演说无明以为缘体。有何因缘。一切烦恼诸行缘

  •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五(本)·智周

    沙门知周撰论。恒依心起等者。有义难云。受等依心起受等名心所。心依受等生应名受等所。又受等四义具受等名心所。心亦四义具应名受等所。如疏以彼二三义简。然疏中说应名心所此即不然。既以心王望受等说。如何仍说名

  • 御选语录 总序 总目·雍正

      御选语录清 世宗皇帝御选御制总序如来正法眼藏。教外别传。实有透三关之理。是真语者。是实语者。不妄语者。不诳语者。有志于道之人。则须勤参力究。由一而三。步步皆有著落。非可颟顸函胡。自欺欺人。朕既深明

  • 墨庄漫录·张邦基

    笔记。南宋张邦基撰。十卷。邦基字子贤,高邮(今属江苏)人。邦基事迹不详,生活于宣和至绍兴年间,所居曰墨庄,因取为书名。内容多记杂事,士大夫轶闻,或评述诗文。书前有自序,称其性喜藏书,常榜其寓所名为“墨庄”,因而

  • 觚不觚录·王世贞

    笔记。明王世贞(1526—1590)撰。一卷。世贞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已著录。书约成于万历十四年(1586),凡五十五条,近万字。作者感于世风日降,可叹者多,故取孔子伤“觚之不复旧觚”之意名书。专记明典章制度,尤详于今昔沿革。

  • 儿女英雄传·文康

    长篇小说。全称《儿女英雄传评话》。又名《金玉缘》、《侠女奇缘》。清末文康撰。原书五十三回,今存四十一回。约成书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以后。康,姓费莫氏,字铁仙,一字悔庵,自署燕北闲人,满族镶红旗人,大学士勒宝次孙。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