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舒□□远

远字仲修,号北庄,頔之弟也。尝与弟士谦随道原舆亲避寇岩谷,被掳执,道原正色叱贼,言甚厉,欲杀害之。弟兄执手争死,贼众皆感泣,俱释以全。道原《为苗民所苦歌》,即纪其实也。所著曰《北庄遗稿》。 

庄居述怀二绝 

早行和弟可庵二首 

幽事 

秋日郊行 

○庄居述怀二绝 

花如铺锦柳如绵,落日空山哭杜鹃。痴客不知尘世事,颠厓长伴白云眠。 

春山青泼雨初收,人倚衡门独自愁。路上相逢遍荆棘,酸风吹袂泪交流。 

○早行和弟可庵二首 

月落霜林乌早啼,风生驿路马频嘶。柴门犬吠天将曙,知有人家住隔溪。 

鸡鸣野客整雕鞍,路渐分明出乱山。记得少年因中酒,一竿红日倚歌鬟。 

○幽事 

树绕重门尽日阴,倚风时听晚蝉吟。采松酿酒开除事,画纸围棋消遣心。亲旧殊方音邈邈,兵戈满地夜沉沉。眼前得失君休问,家住云窝深复深。 

○秋日郊行 

阴霾扫净山历历,晴谷回转泉涓涓。群雀噪风世欲幻,一狐啸日天为旋。祥光垂情闵下土,秋色着意开平川。我老英雄一掬泪,夜深洒向虚皇前。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三十七·彭定求
  卷十·何汶
  亢文苑·隋树森
  序·陈肇兴
  卷431 ·佚名
  卷205 ·佚名
  卷17 ·佚名
  唐诗镜卷三十八·陆时雍
  卷一·房祺
  卷十二 茕斋歌诗四十首·李白
  卷一百二十二·曹学佺
  卷一百二十三·陈元龙
  卷二百二十九·陈廷敬
  卷一百八十三·陈廷敬
  卷七百七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六十二·彭定求

        卷162_1 【远别离】李白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   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云凭凭兮

  • 卷三十二·阮阅

      ●卷三十二·道僧门  道士沈廷瑞,彬之子也。性坦率,一日,直造县宰之坐;宰方治讼而廷瑞至。  宰戏之曰:“沈道士何时成道?”廷瑞应声曰:“何须问我道成时,紫府清都自有期。手握药苗人不识,体含仙

  • 卷十三·侯克中

    钦定四库全书 艮斋诗集卷十三 元 侯克中 撰 别金台诸友 蟋蟀悲唫动客愁书来催我复南州不才每荷亲朋爱多病难堪父母忧冉冉碧云燕塞晚嗷嗷白鴈楚天秋霜风不卷残荷尽留与行人泛柏舟 汴梁即事 暮史朝经岂有程阳春白雪

  • 卷一百五十九·徐世昌

    姚濬昌姚濬昌,字孟成,号慕庭,桐城人。官竹山知县。有《五瑞斋诗钞》。军中杂感上卿承诏转双旌,独立东南万里清。千嶂青山环大幕,五更白雪压孤城。弓刀近徙良家子,刁斗遥传汉将营。为语孙恩莫轻敌,如公忠赤在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九·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八十七景泰七年八月戊戌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遣保定侯梁瑶祭 天寿山后土及司工之神以营建山陵香殿故也○遣道士赉祝帛往命所在守臣祭历代帝王陵寝○赐襄垣王镇国将军仕埭夫人田氏并清苑县主诰命冠服○

  • ◎范郎屡赴天台约·李定夷

    湖北黄冈县周山铺地方,有范生年三十许,馆于近村。前月上浣间,忽有二童子造馆。衣衫甚都,口称随带肩舆,迎生教读。生初以为戏,手携烟管,散步出门,果见扈从煊赫,侍立门外,中置四人肩舆一乘。生辞以有馆,不便赴召。二童子不听,强使登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纪昀

    孝友传(臣)等谨按孝友立传始自晋书宋齐周隋曰孝义梁陈曰孝行后魏曰孝感通志统名孝友考唐以后五代史曰一行宋史曰孝义今 依通志之例统曰孝友辽史旧无此传亦乃其阙焉唐五代○唐李知【本知隐】 张志宽 刘君良宋兴贵 张

  • 二、姜之地望·傅斯年

    在西周封建的事迹中,有一件事很当注意者,就是诸侯的民族不必和他所治的民族是一件事。譬如勾吴,那地方的人民是断发文身的,而公室是姬姓;晋,那地方的人民是唐国之遗,而公室是姬姓;虞,那地方是有虞,而公室又是姬姓。齐之民族必是

  • 商书·说命下·佚名

    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薛;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

  • 卷五·吕祖谦

    <经部,诗类,吕氏家塾读诗记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五宋 吕祖谦 撰鄘【音庸】说已见邶柏舟共【音恭】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絶之【郑氏曰共姜妇人从夫諡吕氏曰叙言

  • 解深密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一]地波羅蜜多品第七   爾時觀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十地所謂極喜地離垢地發光地[二]燄慧   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復說佛地爲第十一.如是諸地幾

  • 卷第三十四·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三十四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梵行品第十六 【论】将释此品约作三门分别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随文释义第一释品名目者何

  • 第六十五章 将军杀戮·佚名

    此[王子波罗伽玛巴夫]己之带武器出发时节,前方余多而何物响起此法螺贝,(一)由此余多通晓[吉凶之]兆此之王子闻此,抱喜悦:&ldquo;我志望忽然成就。&rdquo;(二)离怖畏,狮子奋述之[王子]于彼处此处配置之卫兵由不领悟事之都出,(三)急速攀行

  • 清代散文名篇·佚名

    共收录了清代散文名篇一百八十篇。

  • 豫章文集·罗从彦

    宋代诗文别集。17卷。罗从彦撰。元代曹道振编。曹道振序称:“郡人许源堂刻其遗集五卷,近得邑人吴绍宗稿,厘为一十三卷,附录三卷,外集一卷,年谱一卷,凡一十八卷。”一般著录本书时,不计入1卷年谱,所以都称为17卷。《四

  • 水经注集释订讹·沈炳巽

    地理文献考证著作。清沈炳巽撰。四十卷。炳巽字绎旃,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沈氏以明嘉靖间黄省曾《水经注》刊本为蓝本,进行校定,历九年纂为是编。雍正九年(1731)成书,五十四万余字。其中有以己意厘正者;对郦道元所引

  • 汉奸叛国丑史·佚名

    世界上的“正义”和“丑恶”,永久是站在两个极端的。 中华民国自从揭开==战争的幕幔,一方面是军民一体的抗战,另一方面却是恐曰份子的叛逆,一方面是“正义”的呐喊,另一方面则是“丑恶”的暴露。由于某些毫无节气的惊伙们

  • 伽耶山顶经·佚名

    全一卷。有四种译本,均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一)姚秦鸠摩罗什译之文殊师利问菩提经,又称伽耶山顶经。(二)元魏菩提流支译之伽耶山顶经。(三)隋代毗尼多流支译之佛说象头精舍经。(四)唐代菩提流志译之大乘伽耶山顶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