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二

  ●卷三十二·道僧门

  道士沈廷瑞,彬之子也。性坦率,一日,直造县宰之坐;宰方治讼而廷瑞至。

  宰戏之曰:“沈道士何时成道?”廷瑞应声曰:“何须问我道成时,紫府清都自有期。手握药苗人不识,体含仙骨俗争知!”宰惭。〔《江南野录》〕

  吴崇岳,泉州人也。为龙兴观道士,辟谷多年。常登其宫松梢礼拜,据松枝可六七十尺。福建漕使周谓因请随行,抵于德化县。县治之东有古松一株,高八九十尺,上有鹤巢,乃命崇岳登之。宛若猿,容易直上,出鹤巢之外,端身飞步,手无攀援,就纤枝拜如平地。其松枝柔软,随步低昂,略无损处。周谓乃为诗赠云:“楮为冠子布为裳,吞得丹霞寿最长。混俗性灵常乐道,出尘风格早休粮。《枕中经》妙谁传与,《肘后方》新自写将。百尺松梢几飞步,鹤栖枝上礼虚皇。”太平兴国中诏入。〔《郡阁雅谈》〕

  楚郎中失其名,宦游江东,泊金陵岸下。子弟辈游茅山,见一老僧住一小庵,谓诸子曰:“何所至此?”告以“因游赏林泉而来,日晚欲丐宿,可乎?”僧曰:“舍陋不可相容。此二三里有寺可宿。”因指诸子令往,抵寺,已暮矣。寺僧问谁指来,诸子曰:“山下老僧。”寺僧曰:“闻此有老僧甚久,未之见也。”凌晨往,则庵中已无人,惟松上有诗云:“数株松桧食不尽,一沼芰荷衣有余。刚被旁人相问讯,老僧今日又迁居。”〔《遮遗》〕

  僧无梦尝在府畿村落中求化,手持大木牌,题诗二绝曰:“心为车兮身为轼,车动轼随何意息。交梨火枣是谁无,自是不为荆与棘。”“身为客兮心为主,主人和平客安堵。若还客主不康宁,精神必定随君去。”〔《翰府名谈》〕

  景德中,日本僧照寂入贡,三司使丁晋公甚悦之。晋为言姑苏山水奇秀,照寂心爱而留,因止于吴门寺。其徒不愿从者遣数人归本国。后以黑金水瓶寄晋公,并诗曰:“提携三五载,日用不曾离。晓井斟残月,春炉释夜澌。ǘ银难免侈,莱石易成亏。此器坚还实,寄公应可知。”〔《谈苑》〕

  僧护国,江南人也。攻词翰,《题醴陵玉仙观》云:“白云至今凝不散,星坛松殿几千秋,往往笙歌生夜半。瀑布西行遇石桥,黄精采根还采苗。路逢一人擎一碗,茶花夜来风吹满。又言家住在东坡,白大相逢邀我过。南山石上有棋局,曾使樵人烂斧柯。”此篇绝佳,诗僧中不可得也。

  大历末,禅僧玄览住荆州陟岵寺,道高风韵,人不可亲。章ロ尝画松于斋壁,符载赞之,卫象咏之,亦一时四绝,览悉加垩焉。人问其故,曰:“无事疥吾壁也。”僧那即其甥,发瓦探っ,坏墙薰鼠,览未尝责,弟子议论而布衣一食,亦不称之。或怪问之。乃题诗于竹曰:“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古今诗话》〕

  沙门贯休,锺陵人,精于笔札。荆州成中令问其笔札法,休曰:“此事须登坛可授,安可草草而言?”成令衔之,乃递于黔中。因为《病鹤诗》见意曰:“见说气清邪不入,不知尔病自何来!”〔同前〕

  唐昭宗以钱武肃平董昌功拜镇东军节度使,自称吴越国王。贯休投诗曰:“贵逼身来不自由,几年勤苦蹈林丘。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莱子衣裳宫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他年名上凌烟阁,岂羡当时万户侯!”武肃爱其诗,遣谕令改为四十州,乃可相见。贯休性褊,答曰:“州亦难添,诗亦难改。

  闲云孤鹤,何天不可飞?”遂入蜀,以诗投孟知祥,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因号为得得和尚。〔《古今诗话》〕

  温州雁荡山,自古图史不载。按西域书云:“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龙湫。”唐贯休作赞云:“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此山南山有芙蓉峰,下有芙蓉驿,前瞰大海。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有二潭,以为龙湫;又有经行台宴坐峰,皆以贯休诗得名也。〔《梦溪笔谈》〕

  唐大兴善寺东廊之南,有僧不出院,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夜常有貉子来听。长庆初,庭前有牡丹一朵合欢。僧幽之诗曰:“三万《莲经》三十春,平生不踏院门尘。”

  杜牧之弱冠登第,再中制科。因与二三同年城南游览,至丈六寺,有禅僧拥褐坐,与之语,可佳,问杜姓名,具以对。又曰:“修何业?”旁人以累捷夸之。

  笑曰:“皆不知也。”牧之叹讶久之。作诗云:“家住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老僧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气味长。”〔《本事诗》〕

  蜀僧远国《伤蜀诗》曰:“乐极悲来数有涯,歌声才歇便兴嗟。牵羊废主寻倾国,逐鹿奸臣尽丧家。丹禁夜凉空锁月,后庭春老谩开花。两朝基业都成梦,林木苍苍噪暮鸦。”〔《鉴戒录》卷五〕

  南方浮屠能诗者多矣,往往多不显其名。福州有一僧作诗百余篇,其中佳句有云:“虹收千嶂雨,潮展半江天。”又有诗云:“诗因试客分题僻,棋为饶人下子低。”不减于古人也。〔《古今诗话》〕

  闽僧怀浚有诗二绝云:“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而今再到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家在闽山西复西,其中岁岁有莺啼。而今再到莺啼处,莺在旧时啼处啼。”人多诵之。〔《北梦琐言》〕

  大历中,泽潞间有僧号普满,或歌或笑,言事多验。建中初,潞州佛寺题诗一首而去,诗曰:“此水连泾水,双珠血满川。青牛将赤虎,方号太平年。”此水,Г字;泾水,自泾川兵乱;双珠,滔Г也;青牛,兴元二年乙丑;赤虎,是岁改元,元年丙寅,是年贼平。〔《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

  炼文惠赴端州,舣舟庐陵。有胡僧叩舷谓公曰:“虎目凤鼻猿身,平地不能为也。当有攀附然后有所食,位极卿相。”僧为诗一绝曰:“虎目猿身形最贵,须因攀附即升高。知公今向端溪去,助子清风泛怒涛。”公后登庸,乃吕申公所荐引。〔《青琐集》〕

  庐山佛手岩在绝顶,李氏有国日,行因禅师居焉。李氏诏居栖贤寺。未几,一夕大雪,逃居旧隐。尝煮茶延僧,起托岩扉立化。余作偈曰:“前朝诏住栖贤寺,雪夜逃居岩石间。想见煮茶延客处,直缘生死不相关。”

  东吴僧道潜,经临平作诗云:“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东坡见之大称赏。及坡守徐,潜访之,馆于逍遥堂。士大夫欲识之。坡馔客罢,俱而来。坡遣一妓乞诗,诗曰:“寄语巫山窈窕娘,好将魂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一座大惊。然性偏,憎凡子,作诗云:“去岁春风上苑行,烂窥红紫厌平生。如今眼底无姚魏,浪蕊浮花懒问名。”士论少之。其作诗追法渊明,有逼真处。如曰“数声柔橹沧浪外,何处江村人夜归”是也。〔《冷斋夜话》〕

  西湖僧清顺,怡然清苦,赋《十竹诗》:“城中寸土如寸金,幽轩种竹只十个。春风慎勿长儿孙,穿我阶前绿苔破。”《林下诗》云:“久服林下游,颇识林下趣。从渠绿阴繁,不碍清风度。闲来石上眠,落叶不知数。山鸟忽飞来,啼破幽寂处。”荆公爱之。

  陈莹中谪合浦,以书抵余,为负《华严经》入岭,有偈曰:“大士游方兴尽回,家山风月绝纤埃。杖头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余和之曰:“因法相逢一笑开,俯看人世过飞埃。湘南岭内休分别,圆寂光中共往来。”闻岭外大雪,作二偈寄之曰:“传闻岭外雪,压倒千年树。老儿拊手笑,有眼未曾睹。故应润物材,一洗瘴江雾。寄语牧牛人,莫教头角露。”又曰:“偏界不曾藏,处处光皎皎。开眼失踪由,都缘太分晓。园外忽生春,万瓦粲一笑。遥知忍冻人,未悟安心了。”静禅师渡溪为涨流所陷,童子掖至岸,坐沙石间,垂头如雨鹤。忽指溪作诗曰:“春天一夜雨滂沱,添得溪流意气多。刚把山僧推倒却,不知到海复如何?”后无疾而化。

  余夜梦一道士,一奴负酒瓢随之。道士邀余坐茗坊,奴窃饮,瓢无有,乃笑。

  道士诟欲杖之。顾奴曰:“汝从觉范求诗。”曰:“难藏为香衅,易满坐遍小。

  开口所有竭,馋奴法当笑。”句句皆讥其褊,可怪也。

  琏禅师工诗,舒王以其诗示欧公,公曰:“此道人肝脏馒头,是中无一点菜气。”仁庙留住净因禅院,作偈进乞还山林,曰:“千簇云山万壑流,闲身归老此峰头。殷勤愿祝如天寿,一炷清香满石楼。”又曰:“尧仁况是如天阔,乞与孤云自在飞。”

  桂林僧景淳工诗,福老衲为余言,淳意苦而深,世不可遽解。如曰:“夜色中旬后,虚堂坐几更。隔溪猿乍叫,当槛月初生。”又曰:“后夜客来稀,幽斋独掩扉。月中无事立,草际一萤飞。”余时年方十六七,心不然之。

  筠溪快山有虎,有牧童为虎逐,牛捍护之,竟死。石门老衲文公为余言之,为作诗以讽含齿被发而不义者。然余徒能讽之,其能已之哉!颂曰:“快山山浅亦有虎,时时妥尾过行路。一竖地坐牧两牯,以捶捶地不知顾。虎搏竖如鹰搦兔,两牛来奔虎弃去。因往疴痒挨老树,牯则喘视同守护。虎竟不得此牧竖。竖虽不活牯无负。一村嚣传共鸣鼓,而虎已逃不知处。嗟乎异哉两大武,高谊可与贯高伍。今走仁义名好古,临事真情乃愧汝。此事可信文公语,为君落笔惊风雨。”

  并〔同前〕

猜你喜欢
  张辑·唐圭璋
  卷之一六·魏庆之
  诗本音卷六·顾炎武
  第三幕·老舍
  声调谱卷二·赵执信
  ●丁卯(同治六年)·林占梅
  卷一百九十九·徐世昌
  卷一百九·王奕清
  提要·周伯琦
  卷六·乾隆
  录曲余谈·王国维
  卷五十·陈廷敬
  卷二百六十六·佚名
  凡例·陈衍
  提要·张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娇姿·唐圭璋

      失调名   兀自未归来。

  • 卷89 ·佚名

    方回 岁除夜过白土市不宿夜几失道田家地卧四十韵 腊月廿九日,丁亥之岁除。 朝发句容县,寒空晴色初。 初晴信可喜,泥深犹尺余。 午憩白土市,暮指丹阳湖。 未至四十里,落彩沉金乌。 泥昼尚可涉,

  • 老圃集巻下·洪刍

    宋 洪刍 撰七言律和郭功甫题客馆韵容膝柴门觉易安数椽喜枕寺东山雁飞不到吾来此燕亦知归客未还梦断霜钟年欲晏愁听蛮鼓鬓先班自公退食门长掩未必邻僧似我闲翠嵓道人莳猫头竹生大笋十余调防甚谨为予従者髠盗殆尽戏作

  • 卷九十三·志第六十·柯劭忞

      ○乐三   △郊祀乐舞 宗庙乐舞 泰宗十室乐舞   郊祀降神文舞,崇德之舞。《乾宁之曲》六成。   圜钟宫三成。始听三鼓。一声钟,一声鼓,凡三作,后仿此。一鼓,稍前,开手立;二鼓合手,退后;三鼓,相顾蹲。三鼓毕,间声作。

  • 卷三十二·连横

    列传四海寇列传王得禄列传谢、郑列传吴沙列传姜、周列传许尚、杨良斌列传姚、徐列传张丙列传方振声列传李石、林恭列传郑勒先列传郭光候、施九缎列传海寇列传台湾固海上荒岛:当明中叶,林道干作乱闽海,都督俞大猷征之,遁入

  • ·防夷书·丁曰健

    尝读前史有云:“远人请和,弭兵省财为上策,惟当以百姓为念。”又云:“夷狄之患,自古而然。”议者以许和示弱,为非国计;要在令其畏我之威、喜我之赂。鸱鸣狼踞,不足喜怒;惟宏之以大度、制之以

  • 卷十一·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乙酉(一六四五)六月壬子朔益王由本起兵建昌,新昌陈泰来欲从之,同邑按察使漆嘉祉、举人戴国士持不可(由本,端王佑槟六世孙,万历四十五年袭封建昌)。两都继没,郡绅劝王举兵,仪宾邓思铭首建庠兵之议,以瞻财

  • 第四章 霸政时期【春秋始末】·钱穆

    西周未叶,中国已有明确可据的编年历史记载。史记三代世表:“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纪元年,正时月日,盖其详哉。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不可录。故疑则传疑,盖其慎也。”今按:春秋托始鲁隐公元年,实周平王四十

  • 卷60·陈邦瞻

    ○李纲辅政高宗建炎元年五月甲午,召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初,纲再贬宁江,金兵复至,渊圣悟和议之非,召纲为开封尹。行次长沙,被命,即帅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至而京城失守。至是,召拜右相,趣赴行在所。中丞颜岐奏曰:“张邦昌为

  • 基義第五十三·苏舆

      凡物必有合。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有右,必有前,必有後,必有表,必有裹。有美必有惡,有順必有逆,有喜必有怒,有寒必有暑,有書必有夜,此皆其合也。陰者陽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無合,而合各有陰陽。陽兼於

  • ●眷旧鉴第六(二十六案)·徐谦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古道云亡,悠悠陌路。感物情长,如泣如诉。辑眷旧   义鹿冢(《圣师录》)   银台侯广成先生家,放一鹿于尧峰,且数年。侯死,鹿跳踯断角,累日不食,亦死。山僧怜而葬之,碣曰“义鹿冢”。   徐仲光赞曰:遂

  • 定慧品第四·释法海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

  • 潮音草舍诗存(二)·太虚

    归甬送别刘骧逵道尹西风吹离梦,冰涕断纵横。逢我樱峤返,闻君瓜代成。  定知眠益稳,不厌食惟精。暖入春池水,应看绉更生。答陆和仲见赠原韵秋水为神玉立身,自宜潇洒出凡尘。联吟已过初阳节,修禊当期上已辰。  雪里梅花论

  • 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

    当代最著名的俄罗斯作家之一肖洛霍夫的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反映了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夕到1922年苏联国内革命战争结束这个俄国历史新旧交替时期中的重大事件和顿河地区哥萨克人的生活、斗争,着力抒写哥萨

  • 女士及众生相·海因里希·伯尔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享有世界声誉,是1945年之后德国文坛的重要作家之一。1971年伯尔出版了他的重要作品《女士及众生相》,并于1972年以他在文坛的卓越成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女士及众生相

  • 海忠介公集·海瑞

    6卷。《丘海二公文集合编》本。

  • 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刘策成

    对王先谦《庄子集解》作补正的著作。文学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近代刘武著。此书专就王先谦《集解》作补正,颇能纠正其偏失。如,《养生主》篇有“遁天之刑”语,王先谦云:“遁天刑是赞语”。刘武曰:“遁天者,逃遁自然之天性也

  • 雷法议玄篇·佚名

    雷法议玄篇,南宋万宗师等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论述神霄派雷法,内载四篇论文:第一〈雷法议玄篇〉,南宋初万宗师撰。谓世传雷法之书多达数百篇,内容庞杂,行之无效。作者自称遇度师授以简捷雷法,指点要诀。认为